46第046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想是贾母心中有气,这回托俞老太太带了东西给贾敏,并没有书信,但所给之物小巧别致,皆是贾敏闺阁中所喜,未出阁前承欢于父母膝下时,向贾母讨了几回都不曾得,不料一二十年后,贾母竟托俞老太太送了过来。

贾敏心中略有些烦闷,好好的女孩儿家送进宫里做女史图什么?虽比宫女略强些,却是不到三十岁不能出宫,便是熬了十几年平安出来,已是人老珠黄,又能说什么样的亲事?无非是做填房继室,哪有半点体面?贾敏当然知道,娘家既有心送元春进宫,绝不是让元春做一辈子的女史,恐怕所图非小。

当今圣人已经五十多岁了,元春却是鲜花儿似的,贾敏如何忍心看着她做后宫嫔妃?后宫嫔妃又哪里是容易做的,皇后娘娘和自己的那两位手帕交,即惠妃和淑妃,可都不是简单人物,岂能容元春这样才貌双全的姑娘进入圣人眼帘。

因此,贾敏问道:“开春便要进宫待选?”她记得嫔妃是开春待选,宫女却是八月。

俞老太太笑道:“哪里是开春呢,又不是选娘娘,若要进宫也得等八月。”

贾敏心中一宽,既是八月,便有将近一年的工夫劝说娘家,宫里毕竟不是个好去处,遂道:“唬了我一跳,方才老夫人说我娘家开春送元春进宫。”

俞老太太抿嘴一笑,扶了扶额,道:“是我糊涂了,说得不清不楚,瞧我这记性,竟没了。我听太子妃说过一回,明年开春旨意才能降下来,令仕宦名家之女,亲名达部,为八月备选宫中,进宫便有职缺,因此明年开春是报名,八月才进宫。”

贾敏点了点头,娘家一意孤行,进宫又有职缺,怕是自己所劝不得。

她看了俞老太太一眼,又道:“我那老母亲托老夫人的话,老夫人千万别当真,我已说过了,宫里都是皇后娘娘做主,太子妃插手反不好。”

俞老太太听了,微微颔首。

贾敏叹了一口气,俞老太太忙劝道:“你才了哥儿,别想这么些,我跟你说,也是让你心里有数。你歇着罢,明儿洗三我再来。”

贾敏不好起身,忙命人送俞老太太离去。

林睿带着黛玉送俞老太太至二门,俞恒忍不住开口对他们道:“我们家已经收拾好了,林大哥若闲了,常带林妹妹过去顽。虽说我们家的宅子有些年没住了,倒还有一个园子收拾得十分干净,景致也还过得去。”

俞家也是百年世家,祖宅修建得自是秀美非常,且江南园林甲于天下,扬州的虽不如苏州的,但扬州盐商大贾极多,请的都是高手名匠,并不比姑苏逊色多少,因此俞宅纵使数十年无人居住,修缮完毕,却比林家现住的官衙强得多。

林睿笑着答应了,送走祖孙二人,方去贾敏房中,又将礼单送上。

贾敏正想着娘家的打算,看了礼单,叹道:“你外祖母给的这个芙蓉冻石鼎倒小巧,拿出来给你妹妹摆在屋里。你外祖母的梯己里还有一个墨烟冻石鼎,如水墨洇开,古色古香,十分好看,我比你还大几岁时,央了好几回都没得,你外祖母说摆在姑娘家的房里稍显太素了些,也忌讳,故这回你外祖母把这芙蓉冻的送来了。”

林睿笑道:“咱们家不是有一个?母亲若是喜欢,拿出来摆在屋里便是。”

听了这话,贾敏摇摇头,道:“不知道放在哪个库房里呢,谁耐烦翻箱倒柜地去找,没的落了一头灰。我见你外祖母送的东西里,还有一块蕉叶白的砚台,这可是好物,你拿去用,若是不喜欢,送人也使得。”

林睿命人将贾敏说的两样东西取出来,其中蕉叶白的砚台放在紫檀盒中,如同蕉叶初展,色泽洁白,嫩中漾绿,四周火捺晕如胭脂,含露欲滴,竟是端砚中的上品。

黛玉原本跪坐在床边俞老太太坐过的椅子上看弟弟,可巧丑儿才睁开眼睛,黛玉看得欢喜,正要逗弟弟顽,忽然一抬头,见到了林睿捧在手里玩赏的砚台,顿时眼睛一亮,伸手要去抓,急道:“妈妈,哥哥,给我,给我!”

贾敏和林睿一怔,异口同声地道:“你要这个?”

黛玉点头,怕贾敏和林睿不给她,她便道:“用玉换,玉给哥哥,这个给我。”

除了林如海送给黛玉的羊脂白玉坠外,旁人送给黛玉的玉佩她从不佩戴,身上也没有什么金银饰物,只是放在屋里收藏把玩,倒似极了林如海,今天俞老太太送的玉佩她把玩过就递给奶娘收着了,许是林如海早早就带她认字,如今虽认不大多,却喜欢笔墨纸砚等物。

林睿莞尔道:“妹妹喜欢,拿去就是,我不要妹妹的玉佩。”

说着,把砚台从紫檀盒子里取出来,递给她。

黛玉闻得他把砚台让给自己,顿时高兴得眉开眼笑,抱着砚台在怀里,舍不得放下,晚间等林如海回来时,她竟煞有其事地对着林如海夸赞道:“爹爹,哥哥今天可疼我了。”

林睿哭笑不得地道:“我什么时候不疼你了?”

黛玉转头瞪他,然后扑到林如海怀里,笑眯眯地道:“爹爹,哥哥最好了。”

因一家人都在贾敏房中,贾敏听了,不禁道:“这小丫头,真真是嘴甜如蜜,平常老爷不在家,她说话也不多,更别提夸她哥哥好了。早知道如此,我该把家里的砚台都找出来给她,听听她是不是天天说我好。”

黛玉不理,指着得到手的砚台对林如海道:“给,爹爹。”

众人闻言一呆,林如海笑道:“玉儿这是要给爹爹?”

黛玉咬着手指点头,道:“爹爹的,坏了,这个,给爹爹。”

林如海原有一块儿澄泥砚用了多年,前儿小厮收拾书房时,因他想着老娘生病,不妨碰掉了砚台,摔坏了一角,吓得魂不守舍,林如海倒不曾苛责他,毕竟谁都有失手的时候,何况又是做活的,又见砚台只坏了一角,林如海便依旧用着。他常抱着黛玉在书房里教她读书识字,黛玉自是常见,想是看到砚台坏了,故今日得了砚台竟不是为自己,而是孝敬父亲。

林如海喜得搂着女儿道:“到底是我女儿,真真孝顺。外人还嫌我太疼女儿了,实不知女儿才贴心呢,一块砚台都想着我。砚台只是小事,难得的是女儿这份孝心。”再看那块砚台时,顿觉顺眼非常,也不在意是贾母送的了。

之前贾母提出双玉结亲,林如海当着贾敏的面儿不曾流露出来,心里却是气得不得了。

林睿也笑赞道:“妹妹自然是极好的,还要拿太子妃赏的紫玉跟我换这砚台呢。这砚台虽是上品,却哪里比得上紫玉珍贵,可见妹妹不是小气的。”

林睿说话时,正站在林如海旁边,黛玉扭头拍拍他,虽在林如海怀里,但林如海却坐在椅上,她也只拍到了林睿的手臂,仰脸笑道:“好东西,给妈妈,给哥哥,给弟弟。”

贾敏逗她道:“你有什么好东西?”

听了这话,黛玉皱了皱眉头,绞尽脑汁地想有什么东西可以送出去,到底年幼,一时想不出来,在父母兄长静待半晌工夫不得正要说不要的时候,她忽然开口道:“我的,妈妈挑,哥哥挑,弟弟挑,喜欢的,拿去。”

贾敏失笑道:“这孩子,真真是大方得很。”

林睿年纪大了,他又懂事,家里有什么好东西,先供着黛玉挑选,她生得好,又是林如海的心头肉,外面送东西,几乎都是比着林家嫡长子林睿,何况更有一干人等譬如妙玉连城俞恒,见她年幼,都将自己珍视的东西送她,因此黛玉屋里的好东西极多,真真是千娇万宠出来的。贾敏常常感慨,说自己自幼也是极得父母宠爱,如今却远远不如黛玉。

说笑了一回,称赞了黛玉一回,都说她不藏私,贾敏方正色对林如海道:“今儿俞老太太来说了一件事,我心里打紧地不自在,不曾想,母亲和二哥竟要送元春进宫去。”

林如海淡淡一笑,对此并不感到诧异。

上辈子元春便是在明年八月进宫,因贤孝才德,选为女史,侍奉皇后,她虽然品貌双全,才德兼备,但是却一直在宫里熬油似的,蹉跎了年华,直到新帝登基的第二年,册封后妃时,元春才突然被封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元春的册封来得十分突然,林如海心中觉得不妥,尚书之名自古虽有,却是赐给大龄宫女的,白居易《上阳白发人》有云:“今年宫中年最老,大家遥赐尚书号。”因此林如海知元春的封号古怪,而且加封贤德妃,后宫嫔妃的封号俱是以单字为贵,而且都是单字,并无双字,唯有逝去后的谥号才是双字,因此贤德二字在林如海眼里,便是元春的死路。

从元春被册封的时候开始,元春在新帝眼里,已是一个死人了,也只有贾家不知其故,仍旧欢喜非凡,耀武扬威,其家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一般,待元春一死,便大厦倾,猢狲散。

贾敏抱怨道:“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送进宫里,有什么好处?”

林如海道:“岳母府上的事情,毕竟不是我们所能干涉的,你也别恼,你这回生了丑儿,伤了元气,竟是好生调养为上。”

贾敏点了点头,道:“横竖过些日子送年礼进京,我写信劝母亲一回,若是不听,我也无可奈何了。我是早就出阁的姑妈,元春又有父母在堂,本就没有我说话的余地,只是不忍她在这样鲜花似的年纪进宫去,略尽些心,别的也不能了。”

仕宦之家撇开那些利欲熏心的,哪有多少愿意送女儿进宫的?贾敏便舍不得女儿进宫去。寻常百姓之家一旦听说宫里要广选嫔妃,从民间征选美人,家家户户都急急忙忙地把女儿嫁出去,就怕进了宫去,再也见不得父母音容。贾敏愈加对娘家失望,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好生教导子孙,从科甲出身岂不甚好?贾珠贾琏个个前程可期,何必送了元春进宫?

林如海安慰道:“你想如何做便去做,咱们家不讲究那些这也不许,那也不许的。”

贾家是贾敏的娘家,虽然他知道上辈子贾家害了黛玉,但是他看着贾家灰飞烟灭,怨气已经解了许多,只是仍旧不能释怀罢了,如今他并不希望贾敏处处不理会娘家。试问,一心只为夫家,半点不顾娘家的当家主母岂非太凉薄了些?对父母尚且如此,何况别人?林如海也有女儿,将来黛玉要是为了夫家对娘家不闻不问,他定然伤心不已。

因此林如海对贾家固然不喜,却不曾在贾敏跟前说贾家半点不是,纵然贾家行事十分不妥,也都是贾敏自己知道的,全然不必自己挑拨离间,倒成了小人。

林如海有心远着贾家,如今也的确是疏远了,可是世人都知道贾家今生并未对不起林家,没做过针对林家的事情,他若是出手,反落了下乘,而且贾家是岳家,再远,也是远不得的,没的被人说白养了贾敏这个女儿,女婿林如海竟还对岳家无情无义。

望着在自己怀里昏昏欲睡的女儿,林如海面色慈和,他不愿自己的女儿女婿远娘家,只好以身作则了,当然,他好容易养了个女儿,也不是一般人能有这份造化得了去。

贾敏眼里闪过一丝感激,她何其有幸,能遇到如此夫婿,又得如此儿女。

虽然她心里明白自己是林家妇,以林家为重,但是作为贾家女,终究还是放不下老母亲,她也不想自己的女儿将来长大后胳膊肘子往外拐,全然忘记了含辛茹苦抚养她长大的父母。大约也是因为许多女人家都是顾着夫家远着娘家,才会被世人说是赔钱货。因此她只能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帮衬娘家一把,若是劝谏不得,她便不会再多言了。

林睿在旁边听得清清楚楚,暗地里对贾政颇有些不屑,外祖母的确是宝塔尖儿,但二房的一家之主却是贾政,若他无意,焉能送元春进宫,可惜了元春这样一个才貌俱全的好女子,连窦夫人给贾敏的书信里都对她称赞不已呢。

林睿神色柔和,看着在父亲怀里睡得正香的妹妹,他是决计不会让父亲送妹妹进宫的。

做父母兄长的如此疼爱黛玉,黛玉年纪虽小,却也记住了自己说要送父母兄长东西的事儿,丑儿洗三过后的一日,正是十一月初三,她便摇摇摆摆地进了贾敏的房间,命丫鬟捧上许多东西来让贾敏挑,都是她翻箱倒柜找出来的。

林如海去衙门了,林睿亦去上学了,家中只剩贾敏和丑儿。贾敏见女儿神色殷切地望着自己,不好伤女儿之心,便从中挑了一串玛瑙串子,又给幼子挑了一个金项圈,至于林睿的,自然等林睿回来自己挑,少不得又是一阵欣慰,夸赞道:“玉儿真真是乖巧,你送妈和弟弟的东西,妈和弟弟都很喜欢呢。”

黛玉听了,顿时笑容满面,又看了弟弟一回,跑出去顽了。

贾敏知黛玉只在院中顽耍,忙命丫鬟仆妇跟上。

彼时林家忙着送年礼,林睿年轻识浅,不好做主,皆是林如海料理,何况送各家的礼都有定例,便是管事也能料理得齐全,只不过送给长辈的须得林如海过目,然后装船送往各处。他在扬州的地位非同一般,下面孝敬的人无数,还没到腊月,年礼已收了极多,纵然未曾堆积如山,也把库房塞得满满的,林如海少不得又一一比着礼单回礼。

年下送礼全是绸缎点心酒水玩意儿,他们一家五口一天穿十套新衣裳都用不完,林如海收了这家的礼,再添减一番,用来做别家的回礼,饶是这般,库房里还剩下一多半。

贾敏笑道:“一年积一年,白放着霉坏了,横竖这些绸缎都是上好的,除了咱们穿的用的,其余的都做礼送人罢,也体面。”各家送的绸缎都是上用和官用的,他们用来送礼并不失礼,贾敏又不是天天穿新衣服的人,没有全部留下来的必要,倒省了采买。

说实话,这几年他们家送礼用的绸缎玩意儿几乎都是外面送的,然后在转送别家,竟不曾花多少银子,省了许多,也只几家极亲密的才是特特采买了挑选送去的。

林如海道:“早就这么着了,不必说我也知道。”

贾敏又看了各家的礼单,道:“给几家商贾之家的回礼只回一半儿即可,晴空家里今年送的比旧年又丰厚些,她生了个女儿,我还没见呢,不知如何,只盼着她将来再生一子才好站稳脚跟。金家在扬州做香粉生意,有他们原先的胭脂生意,真真是财源广进,丑儿洗三时晴空过来,还劝我入一抿子钱,每年拿香粉生意的红利,一年数千的银子,我没同意。”

林如海听了,忙道:“咱们读书人家,与民争利做什么?何况咱们又不缺那几个钱使。”

贾敏笑道:“老爷放心罢,这其中的厉害我还能不晓得。”

却说贾母收了林家的年礼,心中一宽,显然贾敏并未记恨自己,反倒是自己没回信,不由得有些惭愧,又看了贾敏的书信,不禁一叹,未曾言语,既已打算送元春进宫,便是此时反悔又如何?已经送礼往各处了,何况自己做不得贾政的主。

儿女婚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元春既不许婚,而是进宫,自然由贾政做主,贾母即使是宝塔尖儿,也不能不顾儿子的意愿。宫里如何,贾母亦知,但是元春才貌双全,未必不能博一场富贵,何况元春出生在大年初一,谁不说她是极有造化的人,说不得她的福分就应在了宫里,若能得到太子的青睐,就更好了。

贾母看着元春,心里十分满意,觉得她模样儿比太子妃还强些,又正当妙龄,而太子妃已经三十岁了,只比贾敏小几岁,进了东宫,元春未必不能得太子之意。

贾母叹了一口气,进宫做了女官,未必能进东宫,太子如今和他们也不是如何亲近,她原本想着让元春得皇后之意,许给七皇子也好,她比七皇子年纪略小些,七皇子如今尚未大婚,偏生七皇子今年被圣人训斥了一顿,倒觉不好了。

贾母柔声道:“元丫头,你别怨你老爷太太,他们也是为了咱们家好。”

元春替贾母念信,贾母上了年纪,不戴眼镜时,很有些信件都是元春替她念的。见贾敏信中如此言语,元春心中不禁暗暗感激,她并不想离开父母,待选宫中,一入侯门深似海,何况深宫呢?只不过父母所愿,她无可奈何,只能好好学规矩,明年进宫。听了贾母的话,元春低头道:“老祖宗放心,孙女明白,哪里能怨老爷太太呢。”

贾母叹道:“我原想着俞家和你姑妈那样好,从俞家托太子妃照应你,选你进东宫做女史便好了,谁承想俞家老夫人竟南下了,咱们此时不好进宫去托太子妃,后宫里做主的毕竟是皇后娘娘。明年你进了宫,只有皇后娘娘跟前方有女官服侍,你到了皇后娘娘跟前,好生服侍皇后娘娘,讨得皇后娘娘的欢喜,说不准就许你一个终身了。”

元春轻声答应了,虽然进宫非她所愿,但是她本是有抱负的人,人人都知道太子极得圣人之心,若能得到太子的喜爱,哪怕此时无名无分,将来必定有一个封号。只是她进宫为的是选女史,少不得要在皇后娘娘跟前服侍几年了。

从贾母房中出来,元春踱步进园,但见四面银装素裹,唯有一点红梅鲜艳如脂,顿时看得呆住了,进宫以后,是否还能看到红梅如昔?

正凝思间,忽见贾琏从东边走过来了,身后三个婆子各自捧着一个花瓶。

东院的花园子和荣国府的花园子其实是相通的,只不过贾赦另外开了黑油大门,经常都是从荣国府出去,再进东院,鲜少从花园进出,因此元春见到贾琏,略有几分诧异,忙上前屈膝行礼,道:“琏二哥哥好,这是做什么?”

元春今日穿着银红灰鼠皮袄,罩着大红羽缎对襟褂子,底下系着一条翡翠撒花裙,外面又裹着一件石青刻丝紫貂皮里的斗篷,戴着观音兜。面若银盆,眼如水波,眉如翠羽,肌如白雪,站在雪地上亭亭玉立,竟比红梅更觉鲜艳妩媚。

贾琏猛地见到她,顿时一怔,不禁笑道:“唬了我一跳,原来是大妹妹。我来折两枝梅花回去,大妹妹从哪里来?”

论起讨人欢喜的本事,贾琏再精通不过了,何况他满心都是已定亲的陈小姐,或是一花,或是一草,或是一碟点心,一盘鲜果,他都记得打发人送到陈家,曾经还自画肖像一幅,送到了陈家小姐跟前,陈家虽对贾家行事大不以为然,但是对贾琏却愈加满意,陈家两位公子还常约贾琏出去吃酒,谈论诗书。

元春亦曾听说过贾琏的举动,王夫人私下常说贾琏太过轻浮了些,没有大家子弟的风范,然而她曾偷看过西厢记、牡丹亭,又常听戏曲,年纪又轻,对此难免有几分羡慕,闻得贾琏折梅,便知是送陈家小姐的,忙笑道:“才从老太太房里出来,赏一会子花,不妨见到了琏二哥哥。哥哥若是有事情忙,且请去忙罢。”

贾琏点点头,在梅花树下看了半日,挑三拣四,最终亲自剪下三枝梅花,俱是二尺来长,一枝先插在美人耸肩瓶里,抱在怀内,对婆子们道:“那两枝插在联珠瓶里,你们好生拿回去,我有用,不许给别人。”

元春看到这里,问道:“二哥哥怀里抱着这瓶梅花是做什么?”

贾琏道:“老祖宗嫌冷,不大爱出门,我想着今年梅花开得好,撷一枝给老祖宗送去。”

元春闻言,登时一呆。不愧是贾琏,行事如此周全。元春心中暗暗打算,自己明年八月进宫,还能教养宝玉一些时候,也得教他好生孝顺贾母才是。

一面想,元春沿路去了王夫人房中,见到贾珠在内,忙上前问好。

贾珠如今面色红润,精神抖擞,竟比年初强了十倍不止,王夫人虽担心他在外面上学,但是见他如此,又常听贾政说贾珠的学业大有进益,心里安慰,也便不一味要求他在家学里读书了。王夫人想着贾珠明年成亲,屋里又没有一个省心的丫头,特特叫过来,赏给他两个。

两个丫头一名金钗,一名银钗,都是粗粗笨笨的模样,老实本分,但长相都是一二等的,虽说贤妻美妾,然而王夫人最厌妖娆轻佻女子,事关自己爱子,对此十分留心。

王夫人跟贾珠道:“咱们家的规矩,成亲前都有两个房里人服侍,你明年春天便要成亲了,金钗和银钗你带了去,周姨娘和赵姨娘有的,也有她们的,都不必从公中出,每个月都从我的份例上拿,等你媳妇进了门,正经开了脸儿,从公中拿。”

金钗和银钗听了,又惊又喜,恨不得立时跟了贾珠过去。

王夫人又道:“这是你父亲从我这里挑的,我看着倒好,才给了你,莫辜负了我们。”

贾珠闻得是父亲所挑,不由得涨红了脸,有些手足无措,正在这时,元春进来了,母子两个忙止住话题,见元春问好,贾珠亦忙回了一礼。

元春是个未出阁的女孩儿,王夫人倒不好开口了,只对贾珠道:“你带回去使唤罢,若不好,跟我说,我再给你挑两个好的送去。横竖咱们家上下几百个丫鬟,一个两个不好,便从十个八个里挑,总能挑个合心如意的。”

贾珠极孝顺父母,既是王夫人所赐,他也只能受了。

身为贾政长子,少年进学,生得又是一表人才,底下的丫头们哪个不怀春?早不知道有多少人想着了,贾珠今年十八岁,早在十二三岁时便有了人,即如今身边的大丫鬟红袖,红袖柔媚姣俏,温柔娴静,极得贾珠之意,自恃和贾珠成就了好事,便是贾珠房里第一人,贾珠待她不比别人,正自得意,哪里想到王夫人竟一次给了两个丫头。

金钗和银钗模样儿虽比红袖略次一筹,然而却是王夫人亲自给的,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便是给贾珠做通房丫头,虽未过明路,但一个月拿二两银子的月钱,和周赵姨娘等同,和过明路差不多了,红袖心中不禁又羡又妒。

贾珠对此一无所知,命红袖安置她们住下。红袖总管房中大小事务,贾珠向来放心。

红袖看了金钗和银钗一眼,只得忍住气,答应了一声,道:“大爷放心,大爷房里所有的事情都是我管着,我自然会好好照应两位妹妹的。”说毕,命小丫头收拾了两间房出来给她们居住,又命粗使丫头和婆子们来拜见她们两个。

金钗银钗能入王夫人之眼,得王夫人信任,都不是简单人物,见红袖如此,便知她故意如此,暗暗一笑,屈膝道谢,先把包袱放过去。她们初来乍到,竟是小心为上,不必急于出头,横竖来日方长。她们是名正言顺的屋里人,还怕红袖一个只下人知道却瞒着王夫人的大丫头?若是王夫人知晓红袖早成了贾珠的屋里人,只会恨得咬牙切齿。

红袖虽然极好,毕竟比贾珠大了两岁,金钗银钗却是十四五岁年纪,水葱儿似的,口角一点儿都不笨,不几日,便得了贾珠的意,同红袖分庭抗礼,且是后话不提。

却说贾琏自抱着花瓶去了贾母房中,见贾母歪在炕上,并未午睡,也没见宝玉,他上前请了安,笑眯眯地道:“老祖宗,孙儿给您送花儿来了,您不必出门,也能瞧见开得正好的梅花,孙儿便是在外面读书,也放心了。”

贾母赞道:“好俊梅花,难为你想得周全,一枝花儿也能想到我。白鹭,快接了去,就摆在我屋里。”她想到自己疼了别人一场,却都没有贾琏孝顺,不由得一叹。

贾琏笑道:“老祖宗喜欢,便是孙儿的一片心意尽到了。”

正欲告辞时,贾母忽道:“你姑妈送了年礼来,给你们的那一份写着签子,你一并带回去罢,倒不必我打发人送去了。”

贾琏忙答应了一声,带着东西回到东院,却见贾赦面沉如水,不由得放轻了脚步。

见到他,贾赦横眉怒目地道:“在外头徘徊做什么?还不进来。”

贾琏举步进来,请了安,恭敬地道:“姑妈家送了年礼,我去给老祖宗送花儿时,老祖宗命我拿过来。我瞧过了,姑妈送的东西历年来都比二叔家厚三分,今年亦如此,有几匹绸缎甚好,太太打发针线上的人给老爷做衣裳穿倒好。”

听到这里,贾赦面上的怒色便消了三分,道:“你姑妈向来是懂礼数的人。”

贾琏听了,暗暗一笑,只有贾敏送给他们的礼比贾政一房多,贾赦才会高兴些,实在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如今外面送礼,几乎都是两房一样,往往还不分长房二房,而是送给荣国府,他们一房便鲜少能得了,说起荣国府当家作主的人,从来不提贾赦,只云贾政。

窦夫人抿嘴一笑,道:“既然说姑太太是懂礼数的人,咱们琏儿便该效仿姑老爷。”

提起先前和窦夫人吵嘴的话题,贾赦登时皱眉,道:“我说太太管得忒多了些,我给琏儿两个丫头,是咱们家历代的规矩,未娶亲之先屋里放丫头服侍,有什么不对?偏你不让。”

经过李恂、林如海并诸多人品方正的先生教导,贾琏至今未曾学得贾赦一点毛病,读书人重妻而轻色,他心里羡慕林如海,难免学了林如海几分,毕竟谁都知道林如海和贾敏伉俪相得,世间多少人羡慕。贾琏幼时见了,暗暗地想,若是自己能得一个和贾敏一样的妻子,也一定真心相待,因此听窦夫人说贾赦要给自己屋里人,贾琏顿时一怔,满心不愿。

贾琏常听林如海感慨,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又曾听林如海说过许多世家规矩,并不是一味讲究他们家定的这么些规矩,实际上,那些世家反而行事更从容坦荡,家风清正,人品端方,不纳妾的大儒名士有很多。

只听窦夫人道:“我劝老爷竟是歇了这份心思要紧,咱们是结亲,不是结仇,人家陈家小姐还没进门,老爷便赏几个丫头给琏儿,等陈家小姐进门后,如何看咱们?岂不是觉得堵心?陈家名声雅正,他们家可没有纳妾的规矩,知道老爷如此,还能一心一意帮衬琏儿?”

窦夫人有些烦闷,她如今只贾琏一子,自然盼着贾琏千般好万般好,一个好名声比什么金银财宝都来得珍贵,何必为了府里那些劳什子规矩,惹陈家不满。当然,陈家那样的人家不会在意两个通房丫头,但是他们不在意是一回事,做与不做却是他们贾家的事,贾琏洁身自好,陈家做父母的只会更满意,日后待贾琏更尽心。

贾家没有读书人,贾琏虽有李恂、林如海和自己的弟弟窦晨帮衬,可是说句不好听的,李恂上了年纪,近来身体大不如从前,不知早晚就没了,李赫虽是亲舅舅,到底不如外公疼外孙,隔代亲,又念着女儿。林如海是姑父不假,可是不比贾敏和贾琏是亲姑侄,毕竟隔了一层,自己又是有儿女的人,哪能一辈子帮衬贾琏?贾琏不是自己的亲儿子,窦晨帮衬也有限。只有陈家一心会为了女儿好,一心帮衬女婿,窦夫人万万不愿意让陈家对贾琏生出不满之心。

见贾赦满脸不赞同,贾琏忙笑道:“太太说得有道理,儿子现今读书最要紧,还想着请教岳父教导儿子功课呢,倒不想这些。”

贾赦道:“我竟是枉做好人了,我这是为了谁?”

贾琏笑道:“自然是为了儿子,儿子心里感激不尽。只不过儿子却想效仿姑爹呢,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原是大有道理的,谁听了姑爹的名儿,不说姑爹有本事?才十年就做到了盐课御史,竟是圣人和太子跟前第一等红人。”

贾赦咕哝一声,道:“你二叔都给珠儿挑好人了,咱们岂能比不上他?”

窦夫人和贾琏面面相觑,随即哭笑不得,窦夫人道:“二老爷管二老爷房中的事情,咱们学他们做什么?老爷消停些罢,琏儿说得对,他如今的功课要紧,现今李大人精神不济,林老爷远在江南,我兄弟又不得清闲,许多功课还得请教陈家老爷公子们呢,若是得知咱们这样不给他们家脸面,还能对琏儿尽心?”

贾赦听到这里,到底一心为儿子,又见贾琏亦不愿意,只得作罢。

贾琏和窦夫人松了一口气,不久,消息传到陈家耳朵中,又收了贾琏送来的点心和联珠瓶中的一枝红梅,对贾琏更满意了几分。至于李家听说此事后,倒不如何在意。李守忠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并不令女儿十分读书,只知道些列女传贤媛集,认得几个字,知道几个贤女便罢了,男子三妻四妾乃是常事,妒忌最是要不得。

他们家原是定了二月成婚,次年吃完年酒,便忙活贾珠和李纨的婚事了。

李纨今年十六岁,只比凤姐大一岁,虽比凤姐识字多,也能做得几首诗词,然而却不及凤姐、陈家小姐、沈家小姐、顾家小姐等人生得标致,倒显得稳重,不过也是鲜花儿似的人物。作为荣国府的当家主母,王夫人应酬交际,自是见过李家太太带李纨出来走动,几经比较,又因贾政取中李守忠如今的职缺,方选李纨为媳。

贾珠自小听话,又学有所成,在贾政和王夫人的心中远远胜过宝玉,办得自是热闹非常,王子腾的外甥成亲,特特亲自过来吃喜酒,旁人见了,虽然贾家不如从前,贾王两家亲厚,都有心奉承,也来了。因此,宁国府单请官客,荣国府单请堂客,在荣禧堂中大摆筵席。

彼时正值春寒料峭时候,花未全开,偏清晨又下了一点微雪,寒风凛冽,几可刺骨,园中略见萧瑟,王夫人便命无数丫头们拿绫绢纱罗扎花儿系在枝头,映衬着一层积雪,果然好看非常。不独荣国府如此,宁国府亦是如此。

王夫人原想请贾琏帮着忙活,贾琏冷笑一声,只说自有管家下人料理,遂同交好的一干世家子弟在宁国府吃酒,倒是贾珍身为贾家一族之长,难免要出面。

贾敏也记得娘家侄子成亲,早早打发人进京送礼,回来说给贾敏听。可巧黛玉在旁边,拿着一本千字文,翻开在眼前,一本正经地念给丑儿听。她已过完两岁的生日了,虽已认得几个字,却并不能将千字文通篇读出来,不过她记性好,千字文又朗朗上口,林如海教导了她许多遍,她能背诵下来,当然,字是没认全的,常常对着千字文手指指在“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一行字上,嘴里已经背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了。

贾敏听得好笑,常以此为乐。

今闻荣国府扎花于枝头,又云热闹非凡,贾敏尚未开口,黛玉突然住嘴, 歪了歪头,道:“绫绢纱罗做衣裳岂不好?扎花儿作甚?有失天然,矫揉造作之至!”

贾敏一怔,转头看着女儿,奇道:“你小小年纪,何出此言?”

黛玉面上流露出一丝得意之色,不答贾敏的话,径自拿起千字文,又要念给弟弟听,可是说了几句话后,她已经忘记自己背到何处了,只得从头开始。

贾敏心中诧异非常,女儿聪慧,但不应该聪慧如斯,这话若她再大些说倒也罢了,偏生她今年才两岁多,因此有些担忧,晚间林如海回来,便学给林如海听。哪知林如海却是莞尔一笑,道:“你高估她了,这话原是正月我在吴盐商家吃年酒时说的,她倒记得了。”

闻言,贾敏心中了然,微微一笑,倒放下心来。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我有一剑 陆地键仙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从木叶开始逃亡
相关推荐:旁门诡事我是大马贼兵之道我在西游抢信仰赘婿人柱力关于我死后成为红衣这档事诸天从第四次圣杯战争开始星际修真的日常千古帝皇一首赤伶,开启国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