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考试(上)
晚上,朱子明和绿珠入了洞房,干了一些该干的事,也干了一些不该干的事。
总之,没错…就是你脑子里面现在想的那些事!
咳咳,这种画面就不多描写了,反正就是很舒服,欲仙欲死的那种,你想怎样就怎样吧,作者君已经放弃抵抗了。
绿珠比翠竹好点,至少举行了一个像模像样的仪式,哪怕十分仓促,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也算对得起她了!
作为一个丫鬟能够嫁给朱子明做第三房姨太太,绿珠也心满意足了,所以昨晚把朱子明伺候得很好,也不知是不是从翠竹那里偷师学了技术……
咳咳!
咱们言归正传,朱子明毕竟不是李隆基那老货,不会玩什么“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荒唐事。
第二天一早又爬了起来,然后去前院国公府处理政务。
今天好像是礼曹考试的日子,据礼曹上报的统计数据,此次前来参加吴国公府文官选拔考试的文人士子共计一千三百多人。
数量之多远超礼曹和吴国公府一众高官的预料,所以现在大家伙都忙呀,尤其是负责考试的礼曹官员,一个个都忙得脚不沾地。
因为按照朱子明的要求,必须做好所有文人士子的考试工作,谁负责的那一块要是出了问题,那便拿谁是问!
当然,如果仅仅是一人一张考卷,总共也才一千三百张考卷,不可能会有现在这么忙。
但你觉得按照朱子明这种人的性格可能只出一张卷子吗?
那还不得换着法的考试,从各个方面进行考评,最终选出符合需要的人才。
就比如基层乡长要负责税收,你说你不会算术能行吗?
也不要你去解什么高阶方程,简单的一元、二元应该知晓吧?
鸡兔同笼那么经典的案例难道没分析过吗?
你不会就知道拿起四书五经读死书吧?
所以算术自然而然成为了一门考试内容,加减乘除,分数运算,解方程等组成一张考卷,并借鉴后世满分一百分进行赋分。
如此一来,高下立判,省得扯皮!
算术占了一门,后世的语文还用说吗?
各类文件的书写不得要点文笔点缀润色一下啊,而且考语文正好合着四书五经一起考了。
考语文就考四项能力,一考大家识文断字的能力,二考大家的记忆背诵能力,三考大家阅读理解的能力,四考最后的写作能力!
考了算术和语文两项基本能力,最后还有一项考试便是政治思想,你来吴国公府当官,自然要跟吴国公府的政治思想保持一致,这叫政治正确!
一个政治都不正确的人,你觉得朱子明会要吗?
道不同不相为谋也!
大家的价值观念没法达成统一,收了你岂不是给自己找罪受。
不过一群文人士子既然投到了吴国公府的麾下,不用多说政治上绝对是倾向朱子明这边的。
当然,可以肯定不乏毫无政治理想之辈,甚至这样的人还要占大多数,他们想要的仅仅就是一个官位,谁给他们官做就给谁卖命,典型有奶便是娘的心态。
这种人要用吗?
自然是要用的,朱子明的人才储备还没到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步,所以该妥协的还得妥协。
再者,要相信大多数人都是好的,通过教育和引导能改变他们的观念,使得他们从心底认同吴国公府,认同朱子明!
话不多说,礼曹既然有考试这么重要的事情,朱子明又岂能不亲自到场?
由他亲自到场也更能体现出对广大学子的重视,至少要向所有人都传递一个信号,他朱子明是无比看重读书人的,只是能不能考上就全看你们自个的本事了。
反正别最后考不上怨天尤人,甚至做出啥过激举动,那就真的不值当了呀!
……
“上位!”
“上位!”
“……”
见到朱子明带着人亲自前来考场,礼曹的主事邬启霖及一众官员连忙起身向其见礼问好。
朱子明则很随意,压手让邬启霖等一众官员坐下,问道:“邬主事,考试一切都还顺利吧?”
“回禀上位,一切都还算顺利,只是……”
“只是什么?”
“只是有士子抱怨没见过这样的考试,不考四书五经,却去考什么算术,简直本末倒置,不知所谓!”
邬启霖说着偷偷瞥了一下朱子明的脸色,见他一切如常后,又才道:“上位,是不是要考虑一下那些士子的意见?”
“不会算术的人很多吗?”
朱子明闻言觉得很奇怪,就连邬启霖都在建议他考虑考虑,说明问题还是很严重的。
“有将近一半的士子,他们都对考算术有意见!”邬启霖小声道。
说着又看了一眼朱子明是何神态,见仍旧没有太多变化,心里方才松了口气。
“你派人去告诉所有人,算术乃是必考科目,以后在考试中的占比只高不低,一个人如果连算术都不会,他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做好一名乡长,能收好一个乡的赋税?”
“而一个人倘若连最基础的乡长都做不好,你们觉得他能做好县令、做好知府吗?”
“你们记住,咱们吴国公府从来不养闲人,如果觉得做官只负责吟诗作对、附庸风雅趣事,那么大可在家自己关起门来自嗨,压根没必要出来做官!”
“既然选择了出来做官,那就一定要学会为民做事,当官若是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蕃薯!”
朱子明强硬的表达了他的态度,在他的手底下做官只想耍威风或者成天吟诗作对做个风流官,想都别想,门都没有!
别说吴国公府没有那么多的钱粮用来浪费这种人身上,即便有也不行!
就是这么的豪横,你要是觉得不公平放弃考试便是,正好吴国公府治下还要不了那么多官,走了最好!
向来只有读书人迁就当权者的,你看有几个当权者迁就过读书人?
孔老夫子的经义因为需要都不知被过度解读成了啥样,孟子思想中不利于封建帝王统治的更是被删除了不少,汉朝董仲舒直接跪舔汉武帝,你看哪位当权者真正在乎过儒家士子的感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