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六·二)少师归,请追楚师。随侯将许之。季梁止之,曰:“天方授楚,楚之羸,其诱我也。君何急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辞,信也。今民馁而君逞欲,祝史矫举以祭,臣不知其可也。”公曰:“吾牲牷肥腯,粢盛丰备,何则不信?”对曰:“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後致力於神。故奉牲以告曰‘博硕肥腯’,谓民力之普存也,谓其畜之硕大蕃滋也,谓其不疾瘯蠡也,谓其备腯咸有也;奉盛以告曰:‘洁粢丰盛’,谓其三时不害而民和年丰也;奉酒醴以告曰‘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於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今民各有心,而鬼神乏主;君虽独丰,其何福之有?君姑修政,而亲兄弟之国,庶免於难。”随侯惧而修政,楚不敢伐。
(传六·三)夏,会于成,纪来谘谋齐难也。
桓公(传六·四)北戎伐齐,齐侯使乞师于郑。郑太子忽帅师救齐。六月,大败戎师,获其二帅大良、少良,甲首三百,以献於齐。於是诸侯之大夫戍齐,齐人馈之饩,使鲁为其班。後郑。郑忽以其有功也,怒,故有郎之师。公之未婚於齐也,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太子忽。太子忽辞。人问其故。太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诗》云:‘自求多福。’在我而已,大国何为?”君子曰:“善自为谋。”及其败戎师也,齐侯又请妻之。固辞。人问其故。太子曰:“无事於齐,吾犹不敢。今以君命奔齐之急,而受室以归,是以师婚也。民其谓我何?”遂辞诸郑伯。
(传六·五)秋,大阅,简车马也。
(传六·六)九月丁卯,子同生。以太子生之礼举之,接以太牢,卜士负之,士妻食之,公与文姜、宗妇命之。公问名於申繻。对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以名生为信,以德命为义,以类命为象,取於物为假,取於父为类。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周人以讳事神,名,终将讳之。故以国则废名,以官则废职,以山川则废主,以畜牲则废祀,以器币则废礼。晋以僖侯废司徒,宋以武公废司空,先君献、武废二山,是以大物不可以命。”公曰:“是其生也,与吾同物,命之曰同。”
(传六·七)冬,纪侯来朝,请王命以求成于齐。公告不能。
桓公(经七·一)七年
春,二月己亥,焚咸丘。
(经七·二)夏,谷伯绥来朝。邓侯吾离来朝。
桓公(传七·一)七年,春,谷伯、邓侯来朝。名,贱之也。
(传七·二)夏,盟、向求成于郑,既而背之。
(传七·三)秋,郑人、齐人、卫人伐盟、向。王迁盟、向之民于郏。
(传七·四)冬,曲沃伯诱晋小子侯杀之。
桓公(经八·一)八年
春,正月己卯,烝。
(经八·二)天王使家父来聘。
(经八·三)夏,五月丁丑,烝。
(经八·四)秋,伐邾。(经八·五)冬,十月,雨雪。
(经八·六)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
(传八·一)八年,春,灭翼。
(传八·二)随少师有宠。楚斗伯比曰:“可矣。雠有衅,不可失也。”夏,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使薳章让黄。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季梁请下之,“弗许而後战,所以怒我而怠寇也。”少师谓随侯曰:“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随侯御之。望楚师。季梁曰:“楚人上左,君必左,无与王遇。且攻其右。右无良焉,必败。偏败,众乃携矣。”少师曰:“不当王,非敌也。”弗从。战于速杞。随师败绩。随侯逸。斗丹获其戎车与其戎右少师。秋,随及楚平,楚子将不许。斗伯比曰:“天去其疾矣,随未可克也。”乃盟而还。
(传八·三)冬,王命虢仲立晋哀侯之弟缗于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