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医官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简单来说,天南行都司,设天南将军,驻兵五千在莎车。

其余五大城,则分别入驻指挥使,领有一千至两千不等,负责看管各大绿洲。

如同一张大网,罩住整个南疆。

虽然都是行都司,但西域与吉林、奴尔干到底是不同。

东北地方辽阔,地广人稀,即使是军政合一的将军,也抵不过内地一县,或者一府。

但南疆地区幅员辽阔,以六大城为中心,生活的近百万畏兀儿人,更关键是,其还拥有统一的宗教——和平教。

“据闻叶尔羌国有六大城之分,各据一大绿洲,近百万众,可以说,其远异于吉林。”

张慎言谨慎而小心地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驻防将军军政合一,数千里之地,让人不免有所觊觎,野望。”

“况且,畏兀儿人太多了,形势复杂,武夫不善于治民,若是激起纠纷,牵一发而动全身,天南地区怕是难保。”

南疆有个特点就是,和平教是个国际性宗教,统治阿富汗、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也是信仰他。

中亚地区的哈萨克,吉尔吉斯两大汗国,也是和平教。

这也就意味着,其具有外来干涉的可能。

一旦出事,西边南边都会引来他人的垂涎。

所以,在清时,尹犁将军基本驻扎在准噶尔的天山以北地区,屯田练兵,而天南地区则处于自治状态。

“确实如此。”赵舒忍不住道:“畏兀儿人言语不通,若是乱用武夫治民,怕是会重演安南旧事。”

“得专设文官治理,而驻防将军则负责防务即可。”

朱谊汐这时候也冷静下来,他食指不自觉地敲打着桌面。

如今的局势与清时不同。

那时候天山以北的准噶尔汗国几乎被屠戮个干净,尹犁将军以北疆挟制南疆,可谓平衡。

“既然如此,那就任用畏兀儿人吧!”

到了最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让本地人分享权力。

如果想要把整个南疆彻底的融入大明,必须要让畏兀儿有归属感,没有什么比分享权力最好的了。

“陛下,臣在奏疏中看到,叶尔羌汗国土地分为私人、国有,宗教三类,何不分国之公土与农奴?”

这时候,吕大器一如既往地充满激进,声音洪亮,响彻整个宫殿。

大臣们的目光纷纷聚集在他的身上。

错愕,惊叹,疑惑,赞叹,不一而足。

但谁也无法否认,这是一项极其有前途的政策。

“妙啊!”朱谊汐恍然,自己被历史给禁锢了。

清朝为了统治,所以选择与既得利益者苟合,维持自己的统治,不求供给钱粮,只求安然无事即可。

所以对于畏兀儿人来说,只是换了一个主子,其他的生活状况完全没有改变。

但大明不一样啊,朱谊汐也不一样。

他想要的是彻底统治,包括行政权,司法权,外交等等,全部掌握在大明朝廷手中。

而这时候,将那些贵族、国王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甚至是农奴们,等于是重建了秩序。

畏兀儿成了既得利益者,明军就会成为秩序的维护者,两者自然和谐相处,造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也不用害怕外来人了。

更为关键的是,南疆地区,根本无法影响到内地,即使全部乱起来,也不会动摇朝廷的统治。

这种情况下,容皇帝随手作画,岂不美哉?

“吕卿所言甚是。”

皇帝感慨道,浑身上下又充满了激情:

“将叶尔羌汗国逃走的,背叛的贵族土地,全部没收,分给平民。”

“另外废除农奴,让他们耕者有其田,成为朝廷的纳税人。”

“赋税一律征收一成。”

“我就不相信这样的仁政,还会有人造反。”

这一番话,让内阁几人瞬间愣神,良久才反应过来。

“对了,这样的精细活高一功可干不成,朝廷要选个能吏干吏,传达朕的心意,大明的心意。”

“那行都司?”张慎言小心地问道。

“行都司还是要有的,驻防将军也要有,但其下辖,则分为府、县。”

皇帝开口道:“按照内力的形式,任命那些畏兀儿人为官,为大明效力。”

“陛下,科举如何?”阎崇信终于找到发言的机会,忍不住问道。

“问的好。”朱谊汐反应过来,大笑道:“科举也是要考的,圣人的四书五经也要学之。”

“官学,私塾都要弄,一年后考秀才,第二年考举人,得让他们明白科举的好处。”

只有参加科举,才会成为士绅阶级,从而维护大明的利益。

哈萨克有科举?俄罗斯有科举?

只有我大明朝,才是你们坚强的后盾,子孙进步的阶梯。

无论科举有多少的糟粕,但它最大的好处就有一个表面上最公平的晋升渠道,而非血脉姻亲。

在南疆重塑一个士绅阶级,听上去就让人期待。

内阁上下讨论了一番,终于得出了初步的安排。

驻防将军不变,负责维护治安,军队,是南疆地区的军官、文官首脑。

而文官,则以知府、治县,负责治民收税,服从驻防将军的指令,维护治安。

但是文官的任免权,却在朝廷手中,驻防将军无权干涉。

“若是卫拉特蒙古诸部干涉?”

这时候,挑起话题的吕大器冒昧地走在地图前,指着尹犁河谷道:“要是其占据此地,甚至得寸进尺想要拿下喀什,朝廷又该如何?”

“暂且让他占着。”张慎言露出自信的笑容,轻声道:“其地本来就是朝廷的地方,如今卫拉特敢占据,这是向朝廷挑衅,绝不可轻饶。”

“待到养精蓄锐之日,就是卫拉特蒙古灭亡之时。”

这番话,震惊了所有人。

如果是皇帝说的,这完全符合他一如既往的霸气。

但却是平日谨小慎微,保守的张慎言说的,就让人大跌眼镜了。

见到皇帝都露出诧异模样,他才不急不缓道:“卫拉特东边和南边是咱们,北面是俄罗斯人,肯定睡得不踏实,迟早得作乱。”

“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不如直接灭了他们。”

“是这个理。”众人点头。

政治、军事、税收上定下,宗教方面反而简单了。

白山派、黑山派,对半平衡,不让其一家独大。

财产什么的可以让让,但绝对不能让他们拥有军队。

甚至到了最后,连天山以北的安排都定了下来。

分而治之,招募蒙古人驻守天南,招畏兀儿驻守天北,明军是压舱石,到时候必然安稳。

要不说,姜还是老的辣。

翌日,大明公报就发行了特别刊:楼兰今犹在?

文章从西域都护府说起,说到了班固投笔从戎,唐朝时沦陷,及至如今九百载的风雨艰辛……

最后一句总结,当今皇帝文治武功,已到极点。

当然,最吸引普通人的在于,只要拥有秀才功名,去往西域后,直授知县,根本就不需要参加什么省试。

一瞬间,朝野上下立马掀起了关于西域的舆论浪潮。

许多郁郁不得志的读书人们,鼓起了勇气,想要成为一任知县。

只要熬过了三年,就能转入内地,成为货真价实的知县了,太值了。

汝州府,鲁山县。

早在绍武元年,朝廷就计划着实行四川填河南的重任,到了绍武二年,正式定下。

绍武三年初,一切准备齐全后,大量的四川无地,少地的百姓,被人均十亩地吸引,被迫迁徙到河南汝州。

作为当年的战争中心,汝州乱成了一锅粥,西北边又是山地,所以大量的平民溃逃,以至于在绍武元年时,民众不过十来万。

随着绍武三年的移民,近三年间,迁移到汝州的百姓超过了三万户,迁移入河南府的有五万户,开封府五万户。

近五十万人来到河南,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钟明作为读书人,虽然只是个童生,若是在寻常时候,必然不会属于迁徙之列。

但没办法,四川人太多了。

几乎一半的人口,都聚集在成都府,岷江附近。

就这里才算是天府之国。

绍武元年粗略的统计,四川全省民众,超过了八百万,即使分掉重庆省后,依旧有七百万。

如此拥挤的人口,自然有许多人没有土地,或者把土地挂靠在蜀王旗下,两百多年下来,主强仆弱,土地早就成了人家的,许多人都成了佃户。

钟明自然也不例外。

本来以为蜀王死了,土地就是自己的,谁知道朝廷回来了,土地变成了皇庄。

而朝廷则许诺,他这样的读书人若是迁移,高低能当个县衙六房书吏。

正九品官,良籍,不耽误考科举。

这下没有办法,他被迫加入到迁移行列。

不过好在迁移之事准备齐全,一路上的舟车劳顿暂且不提,迁徙地的粮食足以让他放宽心。

安顿下来后,开垦荒地,建造房屋,几年的折腾,昔日迁移之民,才算是勉强维持下。

“这一趟没白来。”

有了官身后,身份大为不同,宅院土地自然就来了,养尊处优,比昔日的童生好太多。

躺在凉椅上,他不由得浮想联翩。

“哎哟,哎哟——”

忽然,钟明直感觉牙齿疼得要命。

“怎么了?”妻子忙不迭过来:“快去请张大夫——”

“别,把我直接送到县医馆。”

钟明疼得直呼呼,连忙招呼。

就这般,一家人把他抬到了医馆。

这家医馆,是由县衙资助,朝廷亲自要求下建立的。

医馆的坐堂大夫,甚至是由北京城下放而来,本身就带着官身,来头极大。

在绍武医书大成后,皇帝要求天下各府县广建医馆,为民解病,为此特地将太医院的学徒,以及编书的大夫们派遣下地方。

自然,他们都有官身,属于官医,所为的就是为百姓解病救难。

虽然在京城的时候,学徒们只能为宫女宦官们看病,甚至是混日子,那些达官贵人们更是不屑一顾,连他们的老师都懒得找。

太医院的学徒在京城,似乎不值一文。

但到了地方上,他们则备受尊崇,医术高超,远超那些孤陋寡闻的乡医。

而河南、山西这些移民大省,无论是为了治理水土不服,或者防止瘟疫,都急需一批大夫。

所以学徒们就优先来到几省,进行治病。

学徒大夫二十几岁,嘴上一层细绒毛,百姓们却排着队,等着看病。

这时候,钟明被送了过来。

“医书上写着,牙虫而已,”

“蛀牙拔了即可。”大夫冷静道:“忍着点——”

说完,就拿起大钳子,直接拔了起来。

几个大汉死死的禁锢钟明,终于痛昏过去后才结束。

“你们看清楚了吗?”

大夫对着比自己小几岁的少年们,开口问道。

“清楚了。”

“那就好。”

一番闹腾,医馆也就安生下来。

这时候,忽然又闯进来一人。

其身着八品官袍,浑身上下却充斥着浓厚的草药味。

“秦医士——”

见到此人,大夫忙拜下,恭敬地不行。

医馆分立天下后,县、府、太医院三级。

而大夫的官阶,则分为医生、医士、医师、御医、院判五等。

其中医生九品,医士八品,以此类推。

医生坐镇县城,医士坐镇府城,理论上来说,医士是医生的上级。

“你这有多少学徒?”

秦医士摆摆手,直接问道。

“约有七八人,暂且能用只有一两人而已,其他人还需要多磨练。”

“那就挑出来。”秦医士忙道:“如今河南移民渐多,医官不够用了,需要多多提拔才行。”

“放心,你的培养之功,我不会忘的。”

待其走后,大夫碎碎念:“当这个大夫,还不如去当官,哪怕去西域也好。”

紧紧的拽着公报,他脸上满是无奈。

数日后,河南数十县聚集了上百学徒,他们将被挑选出来,前往西域、辽东行医。

“虽然去往西域,西域,但你们都会成为真正的医生,坐镇医馆,吃朝廷的俸禄。”

一番鼓励后,学徒们不得不服从分配,被迫开始了异地之旅。

曾经广播散下的医官制度,再次为大明贡献力量。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修罗武神 我有一剑 从木叶开始逃亡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器灵之王金箍器灵王最强器灵师快穿之恶毒女配已上线宇宙大开荒时代我卡在金丹期五千年徒弟,你们也太妖孽了执掌天穹伪装学渣,震惊温爷一整年绝地探险:我队友是麒麟小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