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千年一见,十分稀有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陈文哲已经差不多认定,他手中的这一只三秋杯,应该是成化真品。

这种杯子的鉴定说难,是真难!

因为你认为是真的,很多人就是会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是假的。

因为屁股决定脑袋,人家凭什么要帮你说话?

但是,要说容易鉴定,还真就很容易。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众多斗彩杯造型中的一种。

特点也十分明显,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杯上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着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独有,也是后世彷品望尘莫及的。

为什么有“三秋杯”之称,这一点也都知道。

这样的画面,本身就不容易彷制。

还有,烧制工艺也比较苛刻。

三秋杯、鸡缸杯、葡萄纹杯,每个杯子都是经过三次煅烧的结晶,杯体层次感很强。

如果能够上手,手摸上去,杯子上的画面凹凸分明。

特别是斗彩与青花结合的妙趣横生,摸上去有一种独特的手感。

最后是斗彩青花杯底部的款识,笔道粗、字体肥,柔中含有刚劲,格外显得圆拙有力颇有含蓄。

翻开我们中国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清代的康熙大帝。

这些有作为的明君,推动着历史蓬勃的向前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政治上昏慵无能,但是艺术造诣却很高的帝王。

五代南唐的李煜、北宋时期的徽宗、明代成化朝的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文弱、迷信的皇帝,他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的建树。

但是,在他在位的成化年间景镇御窑厂的瓷器,却表现出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我国历来是封建集权制的国度,作为热爱艺术的宪宗,就能把政府作为艺术的赞助者和道引者。

他不惜经费、人力、物力大量的精烧瓷器。

因而在我国的陶瓷史上,树立了新的典范。

特别是斗彩的运用,将釉下彩与釉上彩,共同呈现画面的技术发挥到了极致。

可以说是,勾勒点染,相得益彰。

所烧成的斗彩瓷器,在当时及后世都享有最高的赞誉。

就是500年后的今天,成化斗彩瓷器仍被公认为最典雅、稀罕、昂贵的瓷器。

可惜这么珍贵的瓷器,是十分看中传承的。

比如神都故宫珍藏的一对成化斗彩三秋杯,是已故爱国收藏家孙瀛洲先生,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用20根金条买来。

他于新华夏成立后的六十年代,捐献给神都故宫博物院的。

在弯弯故宫博物院,也同样的珍藏有一只成化斗彩三秋杯。

目前已知的,在全世界只发现了这三只,其珍稀度可想而知。

陈文哲手中的这一只,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恐怕武二也弄不清楚,如果有来历,他肯定不会送到陈文哲这里。

只不过,这肯定是一件好东西。

无价之宝,肯定是古代帝王御用之物的代名词!

诗经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古代帝王富有天下,他们的御用之物一向是天底下最精美、最贵重、最奢华的。

这种成化斗彩三秋杯,全世界仅三只,甚至都可以说绝无二双。

如果陈文哲这一只是真的,是不是可以跟弯弯的那一只配对?

这绝对当属瓷中魁首,就算是在故宫,也称得上无价之宝,也是国之重器。

这是真正来自皇家的东西,以皇家御用作为制作标准,不惜工本,只求效果。

制作一件,其工期之长、标准之高、难度之大,千年一见,十分稀有!

为了更好的艺术鉴赏效果,对胚料的选择也是精益求精。

陈文哲能够看出,这是已经景镇的特殊高岭土烧制而成。

景镇高瓷土,自古以来名扬天下,其不可再生、不可回收利用,如今更是因长期开采而愈加稀缺,寸土寸金。

特级的高瓷土,白色细腻,烧制成瓷后,胎质洁白细腻,白釉柔和,表里如一。

用特级高瓷土烧出的三秋杯,没有普通杯子那种耀眼的白,而是散发着温润如玉的光泽,且杯体轻薄透光。

这样的一只杯子,不论你是不是懂不懂瓷器之人,都能一眼看出不凡之处。

明朝是我国彩瓷发展的鼎盛时期,创烧了斗彩和五彩这两个新品种。

斗彩清新澹雅,五彩浓重艳丽,都是瓷器界的颜值担当。

明朝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

“帝王杯”之所以如此胎薄釉润,都归功于一种特殊的青花釉料,珠明料。

珠明料,可能绝大多数人听都没有听过。

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种已被收入非遗名录的珠明料煅烧技艺,如今只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

使用这种珍贵的珠明料,并配合复杂的古法提取工艺,剔捡、煅烧、研磨,才能制作出一只。

往往一窑杯子,烧制完成之后,全是瑕疵品。

像是陈文哲手中这种最顶级的三秋杯,往往会历经上百次的烧制后,才能得一只。

最终才会得到一对纯净湛蓝、不滞不涩,釉色自然流淌着古韵之风的珍宝。

制作斗彩瓷器,为使其更具古韵,其中釉水的配比、绘彩的手法轻重等,每一个细小的步骤都是至关重要的。

制作这么一件杯子,从开始的选料、炼泥、配比、拉坯、入画、烧制……

历经百余道繁复的细节工序,任意一个环节稍有差池,烧成作品即大相径庭。

比如,仅修坯工艺,就包含了16个工艺细节。

每只素坯的厚度差异,需小于0.2毫米、重量差异小于3克。

只有以这种几近严苛的艺术品标准与工艺难度,才能烧制出这种大明御瓷的绝妙神韵。

烧制工艺也比较苛刻,三秋杯、鸡缸杯都最少要烧制3次才能完成。

就算是以现代的技术,加上国内最顶级的工艺大师,烧制这种等级的瓷器,每窑能有10%的成品,已经是十分难得。

最后这些成品出窑后,每件作品都要经过四五人之手,一一精心挑选后才算合格。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贫贱身子富贵命:寒士官运最强复制起灵师养娃系统:攻略反派他爹我从天牢归来鬼谷神谋正德笔记攻略影视世界梦游记从不灭金身开始的武侠洛克王国之究极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