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当年道门布下的法理天堑早在数十年前就已经消弭,如今昆仑山脉的法理与整个中原地界都是联通一处,灵均老道也就不必像当年望舒来的时候那般费力,用不着取道吐蕃或者回鹘,直接领着一众弟子腾云驾雾,沿着昆仑山山脉朝中原方向进发,省时省力不说,还颇有些仙家风范,叫叫望舒他们都是跟着享了福,自是欢喜。
望舒看着自己右方的吐蕃一片土地之上,国运气数都是混乱不堪,比之灵均老道向他描述的李唐现况似乎还要混乱许多,一时也是感叹,说道:“当年赤松德赞请得莲花生大师进藏,传播密宗信仰法门,我等都以为吐蕃会迎来一次兴盛,只有师父说此乃大乱将起之兆。现在看来,果然还是师父眼光毒辣,把握精准。”
灵均老道笑了笑,说道:“密宗佛法,的确是圣人传下的大道,要说支撑一国气数,也不是全然不行。只是佛门修行,不像我道家一般,却是讲究一个出家避世,只求来生。凡俗百姓,能够理解佛法深邃道理的的确不多,大多数都只是得了一个求来世不修今生的思想,便会个个烧香拜佛,不思劳作生产,虽是道德水准提升之处不虚,可对于世俗的生活来说却是有着莫大的影响。”
说着话,灵均老道也是从九天之上往吐蕃深深看了一眼,叹道:“你看吐蕃这百年来,密宗法门盛行,又是糅合了先前苯教的诸多习惯,诞生出不少活佛来,执掌一方,便如李唐如今的藩镇一般,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诸位活佛在吐蕃地界上,比之世俗的藩王掌握着更多的话语权,却是其自身代表着神权,一言既出,百姓九死无悔,纵使家中揭不开锅,也要将仅剩的一点酥油供奉到活佛面前。长此以往,国力如何昌盛,国祚如何延绵,自是要起大乱的。”
嘉月听着灵均老道说话,一时也是插嘴道:“师弟许是不知,却是这佛门大兴的朝代,都是难以维系许久的。如今李唐灭国在即,说不得也是当年女帝武曌大兴佛门,败坏自家气数的结果,却是众人都去烧香念佛了,何人稼穑,和人蚕桑,长此以往,百姓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不想反,也不得不反,一切矛盾,最终都要爆发,待得众人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这一朝也就离灭国不远了。”
望舒听得点头,也晓得这等弊端坏处,只是自己还有疑问,一时间又是开口道:“可是如此一来,岂不是所有信佛的王朝,都是在败坏自身的气数么?虽是佛道不同,这佛门始终也是圣人传下的道统,怎会这般自毁气数?”
灵均老道闻言也是忍不住笑出声来,说道:“痴儿,你怎不知,佛门要修的,就是四大皆空,似空非空。在他们的眼里,世界本来就是虚妄,一切最终都要归于永恒的寂静与安宁,却是这衣食住行,王朝部落,都是欲望,都是业障,都是阻碍,都是执迷。本身就是要破除这些世俗存在的道统,自然传承中就有这个作用。并非每一个教门,都是要保得天下昌隆,人道永昌的。”
望舒若有所思,微微点头,自己却是一时陷入了思考之中,不再说话,只跟随着灵均老道一行继续朝着中原赶去。
腾云驾雾,步虚而行,原本就是神仙之术,玄妙之法,寻常修为稍差些的修士,一般还施展不出来,却是灵均老道师徒四人,个个都有神异在身,加上灵均老道自身修为也是极强,几乎已经接近仙道的大门,才能这帮轻松施展,却是要比寻常的缩地之法迅捷许多,倏忽间千里已在身后,众人一时进入中原范围之中,感觉到熟悉的法理波动。
观瞧如今的人道发展,天下大势,望舒一时间也是感慨非常,却是亲眼看见了李唐国运走到尽头的场景,还是叫他感到有些难以接受,眼睁睁看着下方的百姓们食不果腹,衣不遮体,个个饥馑模样,又见战火纷飞,狼烟四起,却是哪里都不是平和之地,处处都有着震天的哀嚎。
叹了口气,望舒说道:“百年前我经过此间之时,还曾见处处繁荣,人道昌盛,却是这百年过去,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再不如前,又是叫人心中颇有感慨。所谓沧海桑田,大概也就是这帮了吧!”
嘉月闻言,说道:“师弟,这便是你的见识不够了。所谓‘沧海桑田’,在你口中不过是一个虚指,可在我道门前辈高人的传闻之中,却是真实不虚的情况。你我至今,不过二百余载的寿数,好些东西,却是还不曾见过。”
望舒听的新鲜,又是想着与嘉月斗嘴,一时说道:“师妹这话说得好奇怪,那沧海桑田一说,原本就是个感慨之词,却是这等变化,数千年都难得见到一次,我也只在圣人的壁画之中见过此般场景,却不知师妹是听谁说的?”
嘉月笑了笑,说道:“天生万物,皆有寿元,却是古来与今日不同,天地间的法理还有变化。上古传闻之中,凡人中最长寿者,以彭祖为冠,寿活八百,几近大能修士。而彭祖也不过见识过一次黄河水澄清,尚不算是沧海桑田。在道门修士之中,最为长寿的一位,当属三皇五帝之时便存活下来的麻姑仙人,却是其人见识过东海三次干涸见底,是为沧海桑田之说,还曾留下话语,却是如今的东海海水,也不过是最满之时的一半,只怕这东海枯竭,数千年内便能再现一次。这位麻姑,在我道门之中也是有名有姓的仙人,象征长寿,只是你不晓得罢了。”
望舒听得咂舌,一时间不知道说什么好,却是这天地间的一元之数,也不过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一元分作十二会,以子丑寅卯定之,每一会有一万零八百年,已经是叫人难以想象。而天地开辟以来,人族并非是与天地同生,而是在十二会之中的寅时才出现在世间,至今却是不知已经过了多久。东海枯竭,只怕上万年才会发生一次,那位麻姑仙人,竟然能够得见三次,只怕寿数已经远远超过了常人的想象,怕不是活了几万年的高人。
灵均老道听着两人说话,一时也是笑道:“不升仙界,不上三清天,凡俗修士的寿命最多也就一千年左右。而一旦证得天仙果位,便可谓是寿与天齐,长生久视,自是有机会见证这天地之间的诸多变化,也不稀奇,原是那位麻姑仙人,乃是上界真仙,转世临凡,才留下这等话语。”
望舒点点头,知道这种降世临凡的仙人,自然是与寻常修士不同,有些觉醒得早,没有胎中之迷的,偶尔能够透露出一些上界有关的消息,都是受到凡俗修士的追捧,十有八九都要记载入道家的经文之中,留给后人仔细理解学习。
想到此处,望舒一时间对陈老道留给自己的书信有了莫大的好奇,却是仙人升仙之前,专门留下的书信,只怕也是着实不同凡响,其中定不是那等柴米油盐之事,只怕隐藏着十分关键的消息。只可惜那封书信乃是陈老道亲笔所写,完成之后就一直放在终南山洞天的密室之中,用以传承,却是寻常人难以接触到,别说阅读,就是想将其带出,也是不可能的。
若非这等缘故,灵均老道其实完全可以将这书信直接带去昆仑山,只是为着安全考虑,最终还是没有这般做,一定要等着望舒本人到达陈老道留书之处,才能晓得其中的消息。
心念流转着,望舒一时间又是想起来另一件事,便向灵均老道问道:“师父,当年我遇上裴铏之时,陈祖师曾说此人与日后的浩劫颇有些关系。可如今百年过去,裴铏都已经身死,并不曾踏入仙道修行,又如何能够干涉今后的浩劫呢?”
灵均老道听得望舒这般问,也是点头道:“当日你遇上那孩子,为师与陈祖师都是断定他将有莫大机缘,干涉劫数。陈祖师飞升早,飞升之时那裴铏尚在人间,为师却是亲眼见他堕入轮回的,也是着实有些难以理解。直到你师兄抄录了那裴铏的文章回来,为师仔细拜读了,才晓得他那些文字之中,描绘了仙道场景,迎合世人兴趣,许能激起世人向道之心,对于道统来说,本身就是有益,却是你我修士,不可能像他这般去向世人宣扬修行的好处。”
说着话,灵均老道也是着实有些感慨,虽是驾云不曾回头,声音中却也透出了对裴铏的佩服道:“裴铏曾在福地洞天之中,完整了解了道门求仙之路的一段历史,对诸多神话传说也是很感兴趣,却是写就这等书籍,传言世间,可谓是功德无量。若是两百年后,我道门真敌不过劫数,自身道统破灭,只要有他这一本书流传于世,便能叫世人对修仙求道之事始终抱有希望。任何一件事物,最终的消失,不是其本身的消弭,而是被所有人忘却。有他的故事流传,你我总不至于彻底湮没在时光长河之中,总有故事,留给后人评说。”
望舒听得灵均老道的话语之中,多少也是有些对未来的不确定,似乎是信心有些不足,倒也能够理解,知道这等天地浩劫,圣人都要小心应对,自是没有谁人能够自信满满度过,却是多少有些担心。裴铏流传下来的故事,可以算得上是道门最后的救命稻草,只要仙道传说不灭,仙道本身就不会彻底消弭,即使被浩劫摧毁,也总有机会,东山再起。
一时间,望舒也是想起了自己与裴铏相处那一段算不上长久的时光,脸上也是渐渐露出了微笑,却是谁也想不到,那样一个心智有问题的小屁孩儿,竟能留下这样名传千古的故事来。只是叫望舒稍稍有些不解的是,那些故事,到底是“裴铏”写下呢,还是“袁伯”口述,裴铏记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