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李诵显然想错了,杜佑却高度赞同三佛齐的做法,他直接对皇帝明言:“臣镇守岭南多年,深知此后百年里,陆是我唐的陆,海也是我唐的海,只要是来我唐贸易的蕃舶,不管是扶南的,还是波斯的,还是大食的,甚至拂菻的,就得按照三佛齐的规制,须向各地海运巡院纳款纳货,充盈国库,否则我唐水师就对其有攻击的理由,尽杀其人,尽收其货——请陛下可我唐行三佛齐法,此乃富国强兵的良方。”
李诵有些踌躇,“我泱泱大唐,学那海寇杀人越货的勾当,岂不是有点……”
“陛下,时代变矣。这三佛齐自从行此法后,虽杀毁了几艘不遵令的蕃舶,可其后所有蕃舶都畏惧其武威,过往时都自觉入那尸罗夫港,缴纳过脚钱。至于周边国度,但凡有敢威胁三佛齐航路的,哪怕是与其竞争的,摩诃罗闍便会挥戈矛,对其远征,国人便在各自酋长号令下,自备甲仗、兵粮、舟船,追随摩诃罗闍出战,破敌国,尽屠其人,故而现在三佛齐已成诸国船舶辐辏的咽喉地,每日过境之玳瑁、脑子、沉香、檀香、象牙、珊瑚、琥珀、豆蔻、没药、琉璃、金银等,不计其数,所得何止亿万?如此国人不用纳税,也个个是为国奋战的勇士,摩诃罗闍不用搜刮,也拥有富丽堂皇的宫苑。陛下岂无意乎?须知三佛齐不过是中转地而已,我唐才是万千蕃舶的最终目的地,之前历任皇帝只为了仁爱宽厚,也就是象征性抽取些税钱……岂不知利润大头,全归名不见经传的三佛齐。”
“然则,予害怕若对蕃舶抽取重税,会激得蕃舶远投他处,又会抬高诸般货物价钱,加深我唐人购置的负担。”
杜佑哈哈笑起来,指出:诚然,税钱全在价钱当中,那群蕃舶胡商只会把此转嫁给购买舶来品的唐人身上,不过请陛下想想,能买得起珊瑚、香药、琥珀、金银饰物的人,都是什么人?不是权宦贵人,便是巨室豪商,加高个几十贯乃至百贯,对他们而言,不过九牛多拔一毛而已,此外税钱和价钱转高,实则对商贾们来说,意味着利润也转厚,那么从广州、泉州、安南,扬帆往返三佛齐等国一程,不过半年或一载,可利润所得便有数十倍,乃至百倍,国家只要稍微扶持引导,商贾便会自动投入到海贸之中去,不数年我唐不但国库可以充实,且能利用这笔钱,修建更多的巨船大舶,操练水师也更加精纯。
“届时如何?”
这时杜佑这个学者型官僚,眼神也露出股杀伐的气息来,“三佛齐这样的国家,攻伐他国的目的,就是为垄断海路。那么我唐水师舰船强大后,也可征伐三佛齐等,随后垄断蕃舶航路,坐收海贸利润。”
“这……”说实话,“三佛齐法”这种船新版本的玩法,身为一国之君的李诵是闻所未闻。
“陛下不用担心,只要能让商贾摄取到利润,他们便会自动纠结白水、艇子,甚至在他国雇佣昆仑奴,为国家出船、出兵,这也即是三佛齐法的另外一面好处。”
“那国计方面?”
“说到此,臣又要为陛下说那三佛齐的大王,即摩诃罗闍的故事,这摩诃罗闍在宫殿里,每日清晨有司都会献给他一块金砖,这金砖便是从蕃舶里抽税得来的,随即摩诃罗闍将金砖投入到一处和海潮相通的池子中,不久海水涨潮,水灌入池中,淹没金砖,到了落潮,海水退去,无数池底的金砖露出,金光璀璨,那摩诃罗闍便坐在宫殿露台,居高临下观看,以此为乐。不过,当摩诃罗闍薨去后,这满池的金砖全都要取出,平均分散给三佛齐的国人们。”
“那歧公的意思是?”
“天下的税,就像摩诃罗闍的金砖般,入国库后也仅仅是让摩诃罗闍愉悦而已,但摩诃罗闍绝不滥用,积蓄到一定程度,便返还给国人,是以三佛齐迄今百年而富强不绝。”
李诵恍然,“予明白了,只有取之于国人,用之于国人,这财富才不会衰竭。”
“非但如此,大唐的财富还要想方设法增加,如此方能长治久安,最近臣特别欣赏河东柳宗元的一段话,试为陛下言之,那便是‘民利民自利’也。”说完,杜佑将笏板倒转过来,皇帝就看到板上有蝇头小楷,似乎是段文章,接过来一观,为柳宗元所作的《种树郭橐驼传》。
“予明白了,圣人之道,在乎‘利安元元’,在乎‘听民自利’,让百姓自由增殖利益,绝不可烦其令,绝不可苦兵刑,绝不可疾敛赋,如是才是真正的养人之术。”李诵看完后,慨叹说,接着看了看高岳眼,补充了句,“河东柳子厚,果乎有宰执之才!”
随即,李诵当即答应杜佑,即刻在海贸方面推行“三佛齐法”,此外鼓励“民利民自利”的政策,并承诺每年国库所得,除去军队、官吏、皇室开支外,更多应该扶持士庶自业。
杜佑大喜,便称我大唐可迅速制定一部海商律法,此事可让前岭南判官郑元,和淮扬巡院的知院官裴度合力编撰。
对此李诵也答应下来。
“陛下,柳子确有宰执才能,然则骤然腾贵,恐招惹非议。故而不妨先提拔有宿才的大臣,充实宰堂、枢机院和台省,请陛下定次相,定御史大夫。”这时韦皋上前开始第二个话题。
李诵刚准备询问高岳的想法时,韦皋即刻补充:
“臣皋认为,入宰堂者,岂可单由宰相们注拟,再呈报给圣主?先前有过决议,三品册封必须为圣主本意,故宰执名单,应先由圣主写在御札子上,宰相再行圆议择选,方可。”
“……然则。”李诵大惊,先前宰堂运作的那套,不是君臣间达成协议了吗?由宰堂集体推选后任,而后皇帝批复即可,现在韦皋要颠倒过来?
“宰堂人选,原本已由前任宰相们圆议妥当,现如今名单正在歧国公随掌中。”高岳按捺不住,便出列说到。
“高卫公,先前天下六品以下官员归吏部注拟,称‘敕授’;三品下至五品官员除授归宰执举荐,称‘制授’;三品及以上归圣主择选,称‘册授’,又有谏议大夫、补阙、拾遗、御史大夫及诸御史,也归圣主自任,称‘供奉官’。现在除去册授官,其他全归宰堂除授,是为‘堂除’,莫非高卫公认为这项制度,是尊皇否?”韦皋当即质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