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二很快就想起了甘纯曾经说过的话,想起了上个月京城还至少失踪七个少女的事实;但他却不知此时是该对失踪的百济公主表示关心,还是该对万恶的拐子表示唾弃。
王国宝既已郑重其事地把自己叫来,那自己也该有心理准备。
此行并不仅仅是,查问自己与百济使者关系这么简单。
“府君认为百济公主失踪与我有关?”明知如此,范二还是选择打太极,毕竟他进京来是救范宁的,而不是整天给王国宝当免费顾问。
范宁的案子已拖了一个月,这一个月来,范二已经帮王国宝解决好几个难题了。
王国宝还不知范二心中所想,安抚道,“你想哪去了?虽说报官的百济使者一口咬定此事与你有关,但我还不知你的人品吗?”
“这与人品无关吧?”范二笑了笑,而后看了一眼下首的郡衙属僚,缓缓道,“在我尚未入京前,也就是上个月,一个月内失踪了七名少女,有没有这事?”
听了范二之语,众人脸色顿时大变,王国宝也用麈尾遮住了脸上的尴尬。
签押房内安静了下来,落针可闻。
范二明知会是这样的结果,可这种事若不揭露出来,如何营救那些可怜的少女,又如何杜绝拐子会把手伸向更多的少女?
王国宝为乌纱和面子捂盖子,何尝不是给那些丧心病狂的拐子打掩护?
既然脸已被范二揭破,王国宝索性和盘托出,“和你猜得差不多,其实近两个月共有九名失踪少女失踪,这还没算上未统计出来的。百济公主的失踪案,只怕也是惯犯所为。”
范二听王国宝这么说,又不由对自己刚才的错误眼光检讨起来。
刚才自己还以为王国宝不唯“洋大人最大”论呢,可他现在之所以如此慌张,难道不是因为涉及到小小的百济国的一个公主吗?
百济,又称南扶余,是三韩半岛上的一个小国,百济和高句丽的统治者都是中国的扶余族人,——百济和高句丽初期的政权都属于汉朝地方性行政组织。
因为汉末乱世,朝韩半岛上南方的马韩、弁韩、辰韩等国纷纷自立,三韩由此进入互相攻伐的战国时代;新罗和百济都是三韩之战的产物,加上北方新兴起来的高句丽,规模更大时间跨度更久远的三国时代便在朝韩半岛开始了。
高句丽的国都丸都城被前燕所破后,只得向慕容鲜卑称臣,但前燕很快就被前秦灭了,高句丽只能按照惯例依附前秦;淝水之战爆发后,前秦式微,高句丽也由此失去了庇护。
百济抓住时机,以远交近攻之策联合东边的倭国,开始向新罗和高句丽扩张,百济也因此达到了全盛的时代;朝韩半岛的局势,一度成了高句丽联合新罗对抗百济倭国联盟的四国大战。
随着慕容垂复国,后燕经过十余年时间再次成了北方的霸主,高句丽遂重新投入燕国的怀抱,四国大战的平衡就此被打破,百济也开始寻找新的强援。
正如王国宝所言,百济国公主此次前来朝贡是以结盟为目的,她甚至不惜自身。
先不说百济国王的考虑,东晋和后燕因为领土之争,显然没有互为友邦的可能;表面上看,东晋和百济结盟也不算坏事,但也绝对不是好事。——晋国可以牵扯后燕,百济却无法发挥同样的作用,所以晋国在这必然的结盟中,无法得到明显的好处。
晋廷如今最理想的结盟对象,应该是北方的魏国,出使的人则可以选择前西燕国的皇室。
有了这个清醒的认识,范二对王国宝的焦急也就可以毫不在乎了,可一想起百济公主如花的娇颜,再想想更多被拐卖少女的无依,他又怎忍心对此熟视无睹?
更因为王国宝满满都是诚意的目光,范二终于忍不住接口道,“也就是说,他们很可能会继续作案。”
“我们早就猜到了这种可能,可守株待兔也得知道木桩在哪不是?京城这么大,我们防不胜防啊。”王国宝点点头,又有些为难地说道,“所以才请你过来,想问问你有什么好主意啊。”
“是把百济公主失踪这事压下去,还是破获少女失踪案?”
这话当然不好当王国宝的面问出来,范二只是说道,“说实话,听说少女们接连失踪时,我对这些拐子是恨之入骨的,破坏人家的天伦之乐什么的,最可恶了!可真要说怎么对付他们,我现在也没办法。”
“那你回去以后,也替我多费费心吧。”王国宝无奈了,他对少女失踪案并非甘纯所说的无所作为。
王国宝在上月中旬就曾把几乎所有的衙役,都轮流调出去蹲守过了一遍;可接连十余日没有收获后,衙役们表面上还兢兢业业的,身心却都疲惫了。
天气转冷后,出勤的事自然就慢慢停了下来,哪知突然又发了案?而且这案子还撞到百济公主身上了!
年关将近,恐怕这个年不好过啊。
看着签押房里众人神情低迷,范二突然想起自己还有事,便起身告辞。
王国宝有求于范二,亲自将他送了出来,又郑重其事道,“关于筹款的事,我差点忘了感谢你,你为百姓出了大力啊。昨日君上把我申请的款项已全部拨付,而且额外追加了五万贯。”
能多出五万贯的拨款,实是意外之喜,要不是因为百济公主失踪这事,王国宝说不定现在正被一帮同僚各种恭贺呢。
范二适时表现出了自己的惊讶,笑问道,“筹款晚宴做得还行?不知收获如何?”
“岂止是还行?简直是完美。听会稽王说,当晚就筹到近千两现款,他们许下的数额超过五万两,这一顿酒宴就筹集到超过八十万贯;你知道他们为了抢捐款第一名,付出了多少吗?整整五千两!”
王国宝口中说的,当然是黄金。
范二细算了一番,附和道,“花点钱就能表现出善心,还有意外的收获,这比去瓦官寺看顾参军做画有意义多了。”
兴建瓦官寺时,清贫的顾恺之认捐百万钱,众人都怀疑他兑现的可能性。
顾恺之随后用了一个月,在瓦官寺北殿内画了一幅《维摩诘》像,待画成将点睛之时,他让寺僧发出公告,“第一天观看者请施十万钱,第二天请施五万钱,第三天随意施舍。”
许多人为了争睹顾恺之“开光点眼”涌入瓦官寺,他当众起笔点睛,很快就凑足了一百万钱。
听范二这么一说,王国宝也只是点点头,“说的就是,哈哈。”
出了衙门,范二便直往家走去,一路上又把少女失踪案在脑子里捋了一遍,却哪有什么眉目?
回到范府时,范二的思绪终于回到了制白糖的工艺中,而周如海和阿仁也就照他的交代,把甘蔗和黄泥等物弄回了府中。
范二把刘穆之、周如海和阿仁召集起来,几个人一起给甘蔗去皮、并放入臼中榨出了几十斤甘蔗汁,而后把甘蔗汁倒入早就准备好的缸中加热。
火炉是现成的,唯一的麻烦是需要不断搅拌缸中的甘蔗汁。
随着水蒸气的不断蒸发,甘蔗汁变得粘稠起来,经过将近一个多时辰的处理后,终于变成了黄黑色的糖浆。
“行了,可以停下了。”范二扶稳另一口早就准备好的水缸,对阿仁喊道,“现在把缸子里的糖空入这口缸里吧,小心点。”
阿仁问道,“这就成了?”
“没那么快,冷下来看结果吧,你把这口缸送到书房去。”范二摇头,经过蒸发和搅拌,冷却下来只是过渡品——黑黄色的蔗糖罢了。
想制作云来楼看到的那种货色,冷却后大概也算大功告成了,可范二岂是为砂糖而来?
周如海对范二的胡闹也不太放在心上,毕竟甘蔗不算是贵重品,他今天买了这一大捆甘蔗才花了一百余文,单价也就只有一文钱一斤。
就算二公子天天这么糟践甘蔗玩,又能糟践几个钱?
刘穆之则是另一种心思,他对范二有秘法做出白糖是抱着极大信心的,但有些秘密是不能暴露的,所以他让阿仁把缸子端入书房也无可厚非。
刘穆之想得不错,范二早就担心“君子无罪,怀璧其罪”,但他最担心的并非刘穆之。
范府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自是甘纯无疑,至于刘穆之、周如海等会不会因白糖工艺配方而背叛自己,范二真的不敢去想,他可以绝对放心的也只有阿仁一人而已。
“重要的流程就背着他们罢,他们爱咋想咋想。”这想法一闪而逝,范二又觉得不妥。
怎么才能让他们像革命烈士那样守口如瓶呢?要不要搞个组织吸收他们呢?
似乎也不行,周如海一定以为自己是胡闹,他这个阶级对推翻朝廷大概也没什么兴趣。
范二心乱如麻,他既为自己因利益而怀疑身边的人感觉羞耻,又觉得想做大事就该做好万全的准备。
除了甘纯外,周如海显然也是变数,要不然明天就让他回吴郡?该用什么理由支走他呢?
范二拿着书,思绪却混乱不堪,直到听到阿仁的敲门声,他才发现太阳已快下山了。
“二公子,成了吗?”
“一起看看吧。”
两人揭开盖子,看到缸底那一大团黑色糖块时,阿仁差点惊叫起来,范二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阿仁压低声音,兴奋地说道,“成了!”
范二摇了摇头,“咱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