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迁都南京(一)
大明崇祯十八年、大清顺治二年,中国历史偏离了原定的轨道。
年仅十二岁的朱慈焕在威国公张振岳等人的拥戴上登上了大明皇帝的宝座,宣布改元永德,这位皇帝在位六十八年,创造了中国历史在位最长的记录,育有三子一女十八孙,史称大明中兴帝。
不过这都是后来的事情,这个时代的昆明,大家可不知道这个皇帝居然能当那么久,所有的人都觉得大明快完了。
“威国公这是要当活曹操啊!这废长立幼,篡位之兆!”黄道周黄老夫子是最讲究正统的,所以皇太后的诏书一下来,他就旗帜鲜明的宣布自己要和威国公这个当世巨奸战斗到底了。而威国公显然对这个手无寸兵的老夫子并不在意,没有对这个天天在昆明骂自己的家伙采取任何措施,甚至还密令锦衣卫,黄道周等人不得死于“意外”。
按照规矩,十二月二十三日,绍宗下葬,皇陵选在五华山,这也是明代第三个没有埋入大明北京皇陵的皇帝,第一个是太祖朱元璋、第二个是明景帝,这位是第三个。
次年,公元1646年元月初一,十二岁的朱慈焕经过一周的彩排,终于在群臣的山呼万岁中,在五华宫登基称帝。黄道周他们这些反对立幼的,这会也是无可奈何跪下称臣,不过他们并不觉得尴尬。因为他们已经了有新的目标,那就是拼尽全力,护卫新皇,坚决不让威国公张振岳篡位夺权。
后来在东林党和复社后人编写的史书中,张振岳被描写成一个穷凶极恶的独裁者,一心要篡权夺位,只是因为以黄道周等人为首的东林诸公复社诸子铁肩担道义,不畏生死,和他坚决斗争,在保住了大明的国祚。。。
新君登基的第一诏书也在大典中被明发了,那就是还都南京。这个事情自然不是小皇帝朱慈焕的意思,他还搞不清该怎么当一个皇帝,懿安皇太后张嫣也在考虑如何为这位小皇帝配一个教育班子。
如今昆明的机构还不算庞大,而且所谓朝廷的官员除了沙定洲等少数为当地人外,大多是自江南等地来的士子官绅。所以迁都之事他们不但不反对,甚至还举手欢迎。唯一要受点影响的就是昆明了,这个最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城市估计在朝廷搬走后就又要冷清下来了。起码经济消费就没过去那么旺盛了,而且听说久镇昆明的黔国公府这次也要一并迁走,云南以后会设置有司专门管理,不再需要什么牧守国公了。
南京那边也不需要太大兴土木,战乱使得半个城池都空出来了,待罪官绅的府邸也多是充公了,随时可以分配给新来的诸公。
不过忠君社并不打算就此罢手,他们和东林、复社的关系本来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这次他们将和东林复社一起行动,第一是要争取设立内阁,也就是恢复旧制度;第二是要争取太后摄政,如当年神宗皇帝头十年一般,这实际上是要逼张振岳还政。
张振岳早就知道自己在这些文官眼中的地位已经跟鹿鼎记里面的鳌拜不相上下了,但是他不打算就此妥协,开什么玩笑,自己要进一步多难啊,为什么要退?
自己能有今时今日的局面,那都是战场上一刀一枪拼下来的,差不多环绕了大半个地球、奋斗了差不多二十年才有了今天的这点基业。自己这要一退,那可不仅仅是前功尽弃,还得面对万丈深渊。。。
所以张振岳根本就不会理睬这些人的言论,这次迁都的重点其实还不在把皇帝搬出来,而是把庞大的军工局搬出来。
事实上军工局一搬,昆明人口就差不多要少一半了,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昆明的地理位置已经限制了军工局的发展壮大,张振岳需要更加便利的水运来提升军工局的效率,否则下一次扩军,火器在军队中的比例就只能是往下调了。
整个迁都行动前前后后持续了整整一年,但是皇室是在永德元年三月抵达南京的。
对于一个庞大的帝国来说,迁都并不等于是皇帝搬家,相反,迁都是对整个帝国原有结构的重新洗牌。
但是这次稍有不同,由于过去几个月的政局波动。绍宗政权的许多部门都没有来得及任命主官,换句话说,要变结构都没有可变的基础。所以张振岳还是把经历放在搭架子上,架子起来了很多事情才能去谈改变。
在皇帝抵达南京的前四个月,张振岳做了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翻修大明南京皇宫。
明朝南京皇宫,南北长2.5公里,东西宽2公里,面积约5平方公里。皇城分内外两重,外皇城有6门,南面的正门叫洪武门(在今光华门内稍北处),东南叫长安左门,西南叫长右门,东叫东华门,西叫西华门,北为玄武门。洪武门内有一条自南而北的中轴线,即御道。所有宫殿和朝廷机构都沿着这条中轴线组合在一起,御道的尽头是外五龙桥。南京故宫修建时注意了风水的问题,以紫金山的富贵山为靠山,但是由于选址的局限,内廷部分是在被填平的燕雀湖上建造的,虽然采用了打入木桩,巨石铺底,以及石灰三合土打夯等方法加固地基,但日久之后仍然出现北部地基下沉的问题,宫殿地势前高后低,风水不吉。此外内宫在下雨时容易形成内涝,排水不易。同时宫城离外城过近,战时不易防卫。
所以张振岳虽然没有重修南京的打算,但是重大修明代皇宫却是必须的。这第一就是重新填土加固地基,其次就是注意排水,把内涝的问题给解决掉。
三万多战俘被勒令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光是巨石就被运进来四千多块,硬是把已经星城的前高后低格局填成了前低后高,排水排污更是投入巨大。按照这个规划,只要不遇到万年不遇的大雨持续下一年,这个前低后高的格局是不会变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