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原来是这件事儿,这当然是一件大喜事了。多谢多谢,若没有崔大人的推荐,晓天也没可能得到皇上的垂青。”郑欣瑜脸上现出欣喜的神情,连忙向崔侍郎行礼致谢。
“呵呵,郑先生言重了,说到底是皇上英明,慧眼如炬,谭晓天能力出众,表现优秀,我只不过是如实将自已见到的事情向皇上禀报而已,作用是有那么一点儿,但绝没有郑先生您说的那么大。”崔侍郎笑着客气道——花花轿子人抬人,为官已有多年,他自是知道这样的道理,以对方的见识阅厉,该怎么答谢自已怕是早有腹案,所以夸大自已的功劳意义不大,反而有挟恩以报的嫌疑,显得自已的格调很低。
“哪里哪里,崔大人自谦了,皇上把新月公主选师的事儿交给崔大人负责,这就足以说明崔大人的才能了,常言道,世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晓天在棋上的天赋的确很高,可世上的天才棋童何止千百,若非有崔大人的举荐,皇上再怎么英明神武,也不可能知道晓天这个孩子吧?所以崔大人就不必谦虚了,这个功劳你是推也推不掉的。
”郑欣瑜不会因为对方的客气就停下感谢,人家客气不等于你就可以无视,至于怎样讲的恰到好处,让对方可以心安理得的接受,那就得看个人的悟性和经验了,会讲的能让对方舒坦而又有面子,不会讲的反可能好事儿变成坏事儿,无意中得罪了人也不知道。
“呵呵,郑先生这样的说法我倒是真没办法推了,不过实话实说,在这件事儿上江翰林和魏公公都有尽力,崔某实不敢据他人之功。”崔侍郎与郑欣瑜相视而笑,心里很是得意,不过他也是很会做人的人,接受对方的谢意同时也点出另外两人所起到的作用——有了好处要知道与他人分享,无论是名声还是利益都是如此,吃独食固然吃的爽,然而终究不能长远,官场仕途,只有知道分享才可能过得久远,得到好处时不知道想着别人,那么当你倒霉遭殃的时候也别指望有谁伸手拉你一把。
“呵呵,那是自然,江翰林棋艺高强,为当今国手,眼光那是没的说的,魏公公久居宫中,对皇室子弟的情况最清楚不过,他们两位都看中晓天,说明晓天可能真的很适合这个职位,待正式公文下来,郑某自当登门拜谢。”郑欣瑜笑道。
“呵呵,知道郑先生如此态度,那两位想必都会觉得自已的推荐非常正确吧。”崔侍郎笑着说道——不见兔子不撒鹰,这个郑欣瑜还真是个老鸡贼,非要得到公布谭晓天成为公主讲师的公文传达到位才肯有所表示,看来这一趟自已只能得到口头的感谢,实惠的谢礼得等人家确认消息后回访时才行。
“晓天那孩子一定会尽心尽力教好新月公主下棋,不负皇上的垂青,也不让崔大人和另外两位主考官失望。”郑欣瑜连忙表态道——真正的谢礼自然不会这时候给出,一方面送什么样的礼还需要斟酌,另一方面在正式公文颁发前送礼时机不妥,有被人误会双方有私下交易的可能,所以慎重起见,还是多等一天,等到事情公开以后再说,那时再送礼便是明正言顺,御史言官知道了也无话可说。
“嗯,那就好。对了,还有一件事儿要先跟郑先生说清,需要郑先生早做安排。”点了点头,崔侍郎改变的话题。
“崔大人请讲。”郑欣瑜拱手说道。
“是这样,今天在朝堂上谈及此事时,张相爷讲说谭晓天那孩子除了围棋以外,在象棋上的天赋也是非同凡响,曾经在进京之时与其孙女儿在郊外巧遇,双方以象棋相斗,结果谭晓天以刚知象棋规则之基础,轻取学棋已有三四个月的张晓云,不知是否真有此事儿?”崔侍郎问道。
“噢,的确是听晓天讲过这件事情。说起来那天的对局有相当的运气成分,晓天棋的悟性虽高,却还没达到那样的程度,实在是晓云小姐因晓天刚学象棋而有所轻敌,求胜之心太盛,落子行棋之时有些躁进,所以才被晓天找到机会偷袭得手,若是晓云小姐静下心来再战一盘,晓天未必就能赢了。”郑欣瑜和郑纪礼交换了个眼色,一时猜不出崔侍郎提及此事是好是坏,所以转由郑纪礼来回答,言词中多有保留,将谭晓天的赢棋归之于运气,如此才能做到进退自如,不至于被动。
“呵呵,郑兄所言的确有这种可能,不过换个角度来看,情况就未必如此了,若当时对战的情形真若郑兄所讲,那当时张晓云输的是可能有点儿冤枉,即刻再战,未必不能反败为胜,一雪先耻。然则时至今日,时间过去了有近一个月,就算谭晓天没有继续在象棋上下功夫,但以他的悟性和天赋,肯定已有很大的进步,再和张晓云对战,张晓云说不定胜机反不如前,不知我的想法有没有点儿道理?”崔侍郎笑着反问道。
“呃.....,的确如此,不过,这和崔大人此次登门有什么关联呢?”郑纪礼只好点头表示赞同——终究是有资格上殿面君的文官,思路清晰,逻辑严密,说出来的话让人无可指责,不过话说回来,以谭晓天天才神童的棋才赢了张晓云在他们这些职业棋家眼里谈不上什么了不起的事情,或许只是因为从学棋到棋赢的时间太短,才使得这些文人士大夫惊为天人吧?
“呵呵,当然是有关联了。”崔侍郎笑道,“张相爷说到此事时,赵大将军也附议证明,盖因当时那一战大将军的孙子赵孟图也在场,回去以后与大将军谈及此事,大将军对谭晓天的棋才非常感兴趣,今日殿上讲的一时性起,讲说若是给谭晓天一个月的时间,不知道能不能与他这位下了三十几年象棋的武夫一较高低。”(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