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均接着说,他现在气也喘匀了,说话也不哆嗦了,看来是已经调整好了心态。不得不说,能够在这样惨烈的战争中一直生存下来,甚至一度顶了战功彪炳的李舜臣的差使,这人其实也不能算是一般人。
“在下是想,若是一战而走,则有战败之辱,日后难免又被论罪;倘若战事不利,还有性命之忧;”元均侃侃而谈,这是他的心路历程呢,说起来格外投入和细致,连沈惟敬都听进去了:“想来想去,若是能以免予资敌的名义,将战船付之一炬,则战亦无从凭借,而遁走也有微功。”
王子晋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原先他一直闹不清楚,元均为何要烧船而走,不烧也可以走啊?还能保全战船!奇怪的是,他烧了船居然还能太平无事!当时只以为是元均做官的手段高明,又买通了上官,才可以脱罪,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这家伙烧船烧的高明啊!叫人拍案叫绝!
当时倭寇大军压境,元均有自知之明,别看人说起来特别无耻,其实这也不算什么,你不能打就不能打么,充那大头有什么用?于是他就想要逃走,可是临阵脱逃也是罪,以后还是要倒霉的。关键在于他这庆尚道是抵抗日军的第一线,要是秋后算帐,从时间上,从重要性上,在他这个位置上临阵脱逃,那都是独一份,肯定是要抓出来当典型杀头的!
这么着就不能逃了,可是要打一仗再走,就像元均所说的,他对于自己没有信心,万一阵亡了呢?所以想来想去,烧船就是个好办法了,说起来我这是明知不敌,免予资敌啊,这船烧了总比落到倭寇手中来得强吧?总是个功劳不是?于是烧了船之后,他就可以大摇大摆地带着剩下几条船和全罗道的水军会合了,而因为手里没多少船了,又可以安安心心跟着李舜臣的后面打打酱油,战功也不少捞。
瞧人家这算计的,怪事背后不怪啊,简直就是怪才啊!
王子晋简直要为之惊叹,这样的人才,这样的大脑,怎么长出来的!这么惨烈的战争,整个三千里江山血流成河,李舜臣到最后都免不了战死沙场,这元均打仗的手艺差到这种地步还能混下来,甚至一度顶掉了李舜臣的位置,果然不是寻常人!话说在历史上,日军第二次侵朝的时候,当时的元均已经是三道水军都统制了,这一次他就没有再逃,而是战死沙场,大概是在那个位子上,想逃也没处逃了吧?
到这会王子晋也想明白,为何元均要说是自己的远见,留下了庆尚道水军这些船只了。那是因为自己给李舜臣讨了这么个三道水军都统制的名义,元均就有了堂而皇之跑路的借口。因为现在李舜臣不再是他的同僚,不是平级,而是上级了。庆尚道的水军守卫防区,那不光是元均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李舜臣这个大个在前面扛着,元均见到倭寇大队来袭力有不逮,带着自己的船队去投奔上级,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这怎么也不能说他是弃守逃命了吧?人家现在还在李都统制的麾下奋战呢,还是在保卫着自己的防区么!
要不说这官场里怪事多,其实那都是因为外人不在官场中,不懂得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你真的用官场的游戏规则来套一套,其实一点都不怪了。不过这元均为何对王子晋的斥责这么惊恐,那也就可以理解了,大概是元均以为,王子晋在给李舜臣讨要这个三道水军都统制的名义时,就想好了他们其余几个水军统制的处境,就是要预防有烧船遁走这类事发生吧?
殊不知,这也是太高看王子晋了,他又不是当官的出身,更加不是官场里面最如鱼得水的那种老官油子,哪里能想到这么深远?不过都是碰巧罢了。
可是人和人的个性不一样,看问题的方式也不一样,得出的结论自然天差地远。搁个没心没肺的,听到这话就当是巧合,根本不会在意什么,睡一觉起来就全忘了。元均不一样,这人逃个命都能想到那么深远,一百多将近二百条战船说烧就烧了,只为了自己以后的日子能好过一点,这样的人,他能相信是巧合?
所以不把这个问题对王子晋解释清楚,元均简直就不敢想象会有什么后果了!好在结果还算不错,这位天朝使节大人的胸襟还算广阔,手段更是高明,在看破了自己的秉性和才能的情况下,轻飘飘地用了一点小手腕,把李舜臣给提上来,就给元均光明正大地留了一条后路,在保全了庆尚道水师的同时,也顺便保全了元均的官帽子和帽子下的脑袋。
对于这样的人,元均是最惧怕,也最尊敬的。因为在这个领域,是元均自认为最擅长的领域,而王子晋的手段整人于无形,效果却是出奇的好,令他是深为佩服,又带着点感激,因为这种公私兼顾,其实就是官场手段中的最高境界。官做到这个份上,那真是挥洒自如,由不得元均不佩服啊!
一个手段如此高明的大明天使,势必会在朝鲜急转直下的战局和政局中发挥重大的作用。此时元均不由得又对李舜臣羡慕嫉妒恨起来,这一场水战打下来,他已经看到了李舜臣在水战上的才能,用兵那是不用说了,这一战打得漂亮之极,几乎是将同等兵力的日本水军全歼。
他更看到了这一战的政治意义,在朝鲜陆地上节节败退,丧师失地的时候,水军能打一场漂亮的胜仗,绝不仅仅是这点战术上的胜利,其意义更加重大,可以鼓舞士气,可以表明朝鲜抵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更可以向大明朝证明朝鲜自身存在的价值。此时此刻,元均深深为自己的选择而自豪,他没有从陆上逃离,而是抛弃自己的嫉妒,投身到骤然爬到他头上的李舜臣麾下作战,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元均了解自己,除了有点做官的小心思,他几乎是一无所长,在水战方面更加没办法和李舜臣相比。可是现在,通天大路就摆在他的眼前,在李舜臣的指挥下,只要他老老实实不捣乱,打胜仗就是可以预期的;如果再能和大明天使搭上关系,那么升官的两大要素就齐备了!
哪两大要素?第一,是政绩,第二是政绩要被领导看到。如今的元均,眼前就摆着这么一条光明的前程,只要他能和明朝天使搞好关系。而且,以他的人脉和眼力,自然看得出来,这位王子晋虽然只是个副使,可是他能够当着朝鲜君臣的面,给李舜臣生生讨了个新的官衔出来,又能在正使面前掌握话语权,根本看都不看正使沈惟敬一言,此人的实力显然比正使更加高出一筹。官场中人,这点眼力价必须有!
可是想要抱上王子晋这条大粗腿,元均还有个障碍,那就是李舜臣。他搞不清楚李舜臣和王子晋之间有什么关系,但是可以肯定一定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否则王子晋怎么会这么落力地帮他的忙?而且王子晋显然对于李舜臣的能力是很了解的,才能放心把这三道水军的重任都交到他的手里。
要知道,王子晋之所以能轻易将这个官衔放到李舜臣的头上,也是因为别人不想担这个风险了,三道水军都统制,打了败仗是要死人的,还会死很多人!尽管王子晋身为大明朝的使节,这个政治风险相对要小一些,但不等于没有。
李舜臣能当上全罗道水军左统制,是承蒙柳成龙的提拔,俩人是从小的好友关系。可是除此之外,李舜臣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战绩功勋,倒是官场上得罪了不少人。所以他的升官,其实被很多人看作是裙带关系,不那么叫人信服的。
问题就来了,朝鲜人都不知道他的才能,大明使节却敢把赌注押到他的身上,凭什么?俩人之间的关系,深得叫人不敢妄自揣测!
所以元均也不敢贸然行事,官场上僭越亲疏关系乃是大忌,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认为是居心叵测。尽管他对于李舜臣也有了些观察,这人未必是这么有心计的人,不过小心没大错,至少眼下自己摆出对明朝使节推心置腹加俯首称臣的姿态,对方的反应也算不错,这就是好事了。
王子晋听他说完了,沉吟半晌,才点头道:“元将军请起吧!唉,倭寇入侵,三千里江山处处烽烟,国家蒙此大难,也是难为你们了。不过,国难当头,还是要多一些公心,少一些私利盘算为好。”
元均立马感激涕零,不感激也得涕零一下,以示明朝天使的话震动到他的灵魂了。话说他也确实是放心了,人家这么说,就是不会计较的意思,看你以后的表现了!以后,那还有什么可说的,跟着李舜臣混呗,这家伙又能打,上层关系又硬朗,既有左议政柳成龙,又有明朝使节的赏识,眼下咱是比不过的,跟着后面混口汤喝总可以吧?
好容易应付完了元均,外面又有人来,说是朝鲜水军大将李舜臣听说明朝使节在此,想要登船拜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