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建虏的误判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火炮是战争之神,不仅能杀伤敌人,对战马的惊扰也作用不小。

但在郭大靖设想中的两军会战,却不能照搬到与建虏的战斗中。骑兵可打可退,步兵的机动灵活性显然远远不够。

摆好了阵势,等着建虏或骑兵,或舍马就步,前来进攻,显然是有些一厢情愿了。

步兵要有主动进攻的欲望和把握,就应该用远程的火炮和火箭先发制人,使敌人混乱,为步兵提供掩护,并占据心理上的优势。

在远程火力上,重型迫击炮和火箭都能达到三里的距离,这是东江军最大的优势,是建虏无论怎样都难以企及的。

野战炮的实心弹能在中近距离打穿建虏的队列,摧毁建虏的楯车;霰…弹能横扫密集冲锋的敌人,遏制建虏的冲击。

郭大靖摸着下巴,思索着如何完善改进,使步兵也具备主动挑战骑兵的战术打法。

毛承禄调整完部队的布署,便回到了郭大靖的身旁。

前协作为主力,进入建州后并未与敌人接战,现在终于有了建功的机会,他的心情看起来甚是高兴。

“右协击败建虏,可以算是野战取胜。”郭大靖转头看着毛承禄,笑着问道:“毛将军,你觉得此战有何启示?”

信使描述汇报时,毛承禄也在场,对于作战的经过也了解,被征询下个人的看法,也很正常。

毛承禄也没多做考虑,便开口说道:“小规模步兵战阵显然更加灵活,布置展开都很快速,对地形的适应性更强。另外,远距离的轰击,也很重要,将逼迫敌人不得不展开行动……”

郭大靖连连点头,对毛承禄的总结相当认可。

在他的思维中,一直担心的是骑兵对步兵战阵的硬冲,而不是在阵前来回纵横的弓箭掠射。

正因为如此,在火枪刺刀问世后,是否取消长矛兵,曾经让他纠结了很久。哪怕到现在,他还有重新增设长矛兵的想法。

但从实战看来,如果敌人选择头铁冲阵,长矛和刺刀的作用是差不多的。

战马害怕尖锐的东西,会本能地躲避,可有很多办法来防止这种情形,比如最简单的,蒙上马的眼睛。

如果重设长矛兵,就意味着火枪兵的减少,投射火力的减弱。与其这样,还不如让火枪兵多射击两次,给敌人带来伤害更划算。

“对于战马的影响,应该是火枪的轰鸣,枪口喷吐的火焰,以及升起的白烟。而且,取决于战马如何行动的是骑手,而不是战马。”

郭大靖的思路已经清晰,也甩掉了最后的犹豫。

毛承禄对此表示赞同,说道:“末将以为,如果骑手要让战马直往前冲,办法总是有的。如果他不希望战马撞上拒马或刺刀,那自然就会避开。”

郭大靖如释重负般地长出了一口气,强硬冲撞也好,来回骑射也罢,能打成人换人的局面,对于东江军来说,就已经是稳胜无疑。

只要能发挥兵力和火力优势,将士有坚强的战斗意志,建虏再怎么折腾,也难逃败亡的命运。

抬头望向远方,云高气爽的天空下,成千上万的部队正在铿锵前行,使得郭大靖的信心和豪气又油然充沛于胸。

…………………

海州。

海城河上的浮桥已经搭设完成了一座,连接在突入河中的一块沙洲上,东江军用木栅围护,在此地建起了一座小营寨,有数百火枪兵驻守。

在这座略显孤单的营寨周边,是在河流中或停泊或游弋的几十条战船。尽管船只都不是很大,但上面放置数门迫击炮,还是能够做到的。

登陆进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建虏的活动也频繁起来,但却一直没有敢贸然展开进攻。

随着形势的紧张,阿敏已经率部赶到了海州,此时正和阿济格一起,骑马观察着敌人的布置。

“船上载有火炮,对岸还有更多。”阿济格伸手指点着,给阿敏作着介绍,“能打到岸上一里多远,我军想接战,损失会很大。”

阿敏瞭望着河水和对岸,估计河宽也就一百多步,不由得点了点头,说道:“敌人的火炮确实能打很远,近岸交战,于我军不利。”

停顿了一下,他又接着说道:“我军在远岸构筑营寨,扼制住敌人登岸拓展的企图,也是很好的布置。”

阿济格苦笑了一下,说道:“被动防守,让人憋气。而且,敌人在此搭设浮桥,也不排除是声东击西之计。有舟船之利,敌人想在别处登岸,实在是有些防不胜防。”

阿敏眨巴着眼睛,轻轻点了点头。

沿河构筑营寨进行防御,建虏没有那么多的兵力。

在重点防御此处最可能的登岸地方后,就只能倚仗骑兵的机动,不断地沿河巡视,争取第一时间获得敌情,再出动大队进行截击。

隔河对峙,不仅牵制了建虏很多的兵力,东江军借助水师和火炮之利,还占据着主动权。

阿敏瞟了一眼阿济格,心中芥蒂让他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因为,在他看来,海州是可以弃守的。

尽管放弃海州后,核心统治区的辽阳将直对敌人的兵锋,但也拉长了敌人的战线,给敌人增加了困难。

并不是阿敏有多么高瞻远瞩,而是他有着另外的心思。从各旗的实力上,经历了征朝一战,他的镶蓝旗损失最大,皇太极又故意压制,恢复得很慢。

接连又有南关和遵化大战,镶蓝旗又被抽调,到现在差不多是实力垫底的最弱一旗。

多尔衮、豪格、巴喇玛和满达海,人家好歹是两白、两黄、两红旗,阿敏虽然号称最早的四大贝勒,却落到和掌正蓝旗的迈达礼差不多的实力。

多尔衮又抽调八旗人马,组建了两个机动兵团,阿敏若不是指挥了其中一个,恐怕是要落到光杆司令的地步。

皇太极、代善、莽古尔泰都折戟沉沙,死在了大明的京畿地区,留守沉阳的阿敏反倒成了幸存者,且是资格最老的贝勒。

可惜,政治上的较量还是要以实力为尊。阿敏也清楚,凭自己那点人马,就是当上汗王,也指挥不动那些手握重兵的小辈。

多尔衮继位汗王,阿敏觉得比豪格要强。毕竟,他和皇太极的恩怨,难免也落到其子豪格身上。

但要说心里不憋屈,那是不可能的。带着这样的情绪,阿敏难免对多尔衮的决策心生不满。

说是纯粹为了反对而反对,倒是有些冤枉了阿敏。但要说头脑,他却真没有多少智慧。

关键还在于阿敏没有见识过遵化城下那铺天盖地的勐烈轰击,几百上千枝火箭在阵中此起彼伏的爆炸,那种威势对多尔衮等人已经产生了心理阴影。

而在阿敏的简单思维中,敌人在辽东的兵力不足,根基薄弱,就应该先进攻那里,多简单的事儿。

对于以骑射为长技的建州勇士,转为据城防守,那不是扯澹嘛?

所以,奉命率军赶来增援,阿敏却对海州的得失并不看重。就算是眼前敌人登陆在即,大战将起,他也不是很上心。

“敌人既有火炮优势,待其登岸后继续深入,我军再出动,重甲兵加楯车,还有铁骑左右纵横,击败敌人还是有把握的。”

阿敏澹澹地说道:“到那时,敌人就是背水而战的绝地。我军冲至岸边,用火箭烧其浮桥,断其退路,可获大胜。”

阿济格心里一哂,如此简单的战法,还用你来教我?

不够,看在阿敏的辈份和资历,以及率军前来增援的份上,阿济格还是挤出笑脸,连连称赞。

从多尔衮的书信中,阿济格知道秋收已经接近尾声,很快就能动员出更多的人马参战。

同时,多尔衮也指示他,海州卫城中多留汉军,少留旗军。能守则守,不能守便要尽量保存八旗的有生力量,退守鞍山、辽阳。

可以看出,海州卫城的地位,在多尔衮眼中也发生着变化,并不是一定要死守死战。

到了冬季,海城河冰封,辽东河流结冻,东江军丧失了水师之利,建虏铁骑纵横无阻,才是转守为攻的时机。

至于如何进攻,进攻哪里,多尔衮暂时还没有最后决定。因为,一旦发动,就必须要打胜,哪怕战果小一点。

对此,阿济格是心知肚明的。一场胜仗的政治意义,大于军事上的。主要是对于依附后金的蒙古诸部的失望和离心倾向,必须有所扭转。

如果这些蒙古部落采取坚定的态度,且不遗余力地支持后金,等于平添了数万人马,极大地缓解后金兵力不足的窘境。

当然,要达到这个目的,困难也是极大的。蒙古诸部虽然依附后金,但对林丹汗和大明的态度还是不同的。

建虏在以前也没有强硬地要求蒙古诸部与大明为敌,但今时不同往日,多尔衮已经意识到光凭满人,已经难挽颓势。

借着虎墩兔的压力,多尔衮准备向蒙古诸部摊牌,在后金和大明之间选边站,非友即敌。

这样做是不是逼迫蒙古诸部倒向大明,多尔衮倒不是太过担心。象科尔沁、哈喇沁等部,是被隔绝在北面,与东江军难以取得联系,更不用说支援了。

反倒是这些蒙古部落正在受到察哈尔部的正面威胁,没有后金的助阵,绝对不是虎墩兔的对手。

而虎墩兔已经被建虏吓破了胆,后金只要出动五六千精骑,再有蒙古诸部配合,就足以驱逐他。

此时,在沉阳的多尔衮正在召见济尔哈朗、杜度和图尔格,他们是第二机动兵团的指挥官。

“只要到了冬季,就是发动的时候了。”多尔衮对这三个人,难得地说到了自己的计划,“先击虎墩兔,使蒙古诸部归心,也使我大金能得到数万人马的助力。”

秋收已经接近完成,有了粮食,多尔衮自信已经度过了饥荒,最困难的时期也挺了过去。

济尔哈朗沉吟了一下,略有些担忧地说道:“汗王,我部前往建州,迎战袭扰之敌,辽沉的兵力是不是有些空虚?”

多尔衮摆了摆手,说道:“本王已经下了谕旨,秋收完毕各牛录抽调披甲向沉阳集结,这就能有上万人马。若是海州失利,抽调的兵力,再加沉阳留守的,差不多也有两万多兵,全部增援辽阳。”

停顿了一下,他又补充道:“本王也吩咐了阿济格,海州城可守则守,不能守则撤至鞍山和辽阳,以保存实力为重。”

杜度点了点头,说道:“汗王放心,我等率部出击,将以最快的速度击败敌人,再迅速回师。”

到现在为止,多尔衮等人依然认为东江军对建州发起的进攻是袭扰,主攻的方向依然是辽南的海州。

瑚星阿派来的信使昨天刚到,再结合之前传回来的情报,多尔衮等人等出了错误的判断,却还不知道瑚星阿已经战败,赫图阿拉已经危如累卵。

海州那边传来的情报,似乎也在间接证明他们的判断,东江军很快就要发起勐攻。

误导多尔衮等人的,还有对于东江镇发展速度的缺乏了解,以及对东江军总兵力的错误估计。

东江军在遵化大战之后,不仅很快补充齐全,又扩充了一个步兵协,飞骑更是达到了九千之多。

相反,建虏则元气大伤,至今也没有恢复。

再加上人口的大量逃亡和饿死,以及秋收对劳力的需求,各牛录能够马上征调的兵员十分有限。

“速战速决,解除建州的威胁后,再合力对付辽南的东江军主力。”多尔衮再次定下了此次发动的策略,“敌人有近万步骑,却也不可小觑。”

济尔哈朗等人躬身领命,告退而出,即刻便率领八千骑兵出沉阳,疾驰奔向赫图阿拉。

多尔衮待众人离开,又在摊开的地图上久久凝视,思索着。

目前的形势可谓严峻,尽管今年收成不错,但大饥荒的影响却已经造成,想挽回不是短时间能够弥补的。

东江镇在辽南的根基已经完全稳固,至少多尔衮是不敢轻易发动进攻的。辽东似乎兵力不多,但要进攻的话,除了无用的土地,收获不会太多。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长津湖开始 星汉灿烂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修罗武神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陆地键仙
相关推荐:做首富从收破烂开始金光御九界之道道道重生后我搞垮了前夫官途风云影后专属小厨娘如虎君临九天我靠孵蛋飞升天界不要乱碰瓷我在末世打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