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能上的想要遁走,却在身体上行动不了。
此刻的那个修士可是在和截仙道人、妙山大尊战斗厮杀,他要是不管不顾的转身遁走,岂不是把后背露给了截仙道人和妙山大尊?
截仙道人和妙山大尊可都是高手,还是久经沙场的那种,那个修士露出后背,就是作死找死。
那个修士都和他们两个交手好一会儿了,很清楚他们两个的实力战力和战斗经验,就不会做出那样的傻事。
不做傻事,就不会依着本能的逃走逃遁。
但是为了自身的安全,那个修士也有在边战边朝着远离给他带来不妙之感的方向。
那个修士这般的远离,其实就是在朝着凶煞大阵的外围行去,说白了,他这是要离开凶煞大阵。
只是凶煞大阵易进难出,不然的话,截仙道人也好,山上金陵的高手也罢,早就离开了这凶煞大阵。
那个修士想要离去,外边的修士却想着进来。
都不是没有见识的人,也知道他们眼前的大阵是个凶阵,是进去了就有可能死在大阵之中的。
可是他们更关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大阵的出现,说白了,他们是为了宝物而来的,就担心别人把宝物给得去了。
再者是……再是强大的大阵也有一个极限,要是进去的修士多了,撑也把大阵给撑爆了。
抱着这般的想法,就有一拨又一拨的修士朝着凶煞大阵挺近。
倒没有谁人打头,也没有抢先着的进到凶煞大阵,步调相差不远。
也有人没有迈步的,是那些要么修为不济,没资格进到凶煞大阵里头的修士;要么就是疑心太重,担心进到凶煞大阵就陷入了他人的陷阱。
当然了,也有做好了最终渔翁得利的修士,就是等别人争夺厮杀得差不多了,才来出手定局的人。
这样的修士无一例外的都是有着强烈的自信和实力的,也是这样的他们才能发现一点点的异样。
那是来自凶煞大阵的异样,是他们发现如此大阵似乎有收缩的意思。
“布置大阵的材料将要耗费完全了?”
有人摇了摇头,因为其人没有发现凶煞大阵外散的威能的减弱,反而感觉到凶煞大阵的威能有爆发的架势。
“不会吧……”
大阵自爆什么的,也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事,就有猜到这等可能的,就有修士因之不着痕迹的后退了。
之所以不着痕迹,是其人巴不得其他的修士被凶煞大阵的自爆给炸死,毕竟对方是对手不是?
不着痕迹什么的,一个两个不显眼,可要是好几个的修士都做出不着痕迹的后退,再不显眼也骗不过别人。
于是有更多的修士因此猜到了真相,因此直接的暴退了。
直接的暴退就更加的明显了,而有这样的暴退的明显向外表达意思,就有越发多的修士意识到事情的不妙。
可惜已经晚了。
有光也有火,更有着的是天地为之一静,紧随其后是一声巨响。
倒也不是仅有巨响,而是所有在场的修士都暂时性的失明失聪,而他们失明失聪之前的最后所感便是那一声巨响。
凶煞大阵自爆了,威力堪称翻江倒海、塌山裂地。
离得近又修为不高的修士,当即就在这场凶煞大阵的自爆之中被炸成了碎片,死得不能再死。
离得近又修为高深的那一类修士,下场也不好,没被炸个四分五裂,也被炸得身体上的大部分残缺,这还是他们及时动用了防御手段的情况。
离得稍远的,结局要好些,死……还是有被冲击冲死的,但更多的是还能活着,虽然这种活着,有好几个是缺胳膊少腿那样的活法。
和截仙道人、妙山大尊相斗的那个修士是死了的。
其人是有着层次极高的武圣之道的境界,真要是硬抗,也勉强抗得过凶煞大阵的自爆的,但是有人使坏的情形之下,他休想活着。
使坏的人是截仙道人,他没想到邬皓真人这般的丧心病狂,居然将如此凶煞大阵给自爆了。
截仙道人是受伤不轻的,他又没有逆道之种这等逆天的宝物,又是身处凶煞大阵之内的,要是不做应对,必定会被炸死在里头。
他的应对就是拿那个修士来当挡箭牌,是在那个修士硬抗凶煞大阵的自爆威力的时候,欺身到了那个修士的近前,而后动用法宝将其禁锢。
也不能说是禁锢,只能说是改变了那个修士的硬抗的姿势,以便截仙道人借其身躯保护自身。
截仙道人借着那个修士的一条性命和层次极高的武圣之道拥有的强悍肉身,在凶煞大阵的自爆之中活了下来。
有着逆道之种的妙山大尊自然也能仗着逆道之种有命可活,而且逆道之种的层次可要比劳什子的强悍肉身更显强大。
因而活下来的截仙道人模样惨得不行,妙山大尊却像是只有些许的轻伤的模样。
如此的对比,就彰显了逆道之种的强大,而这种彰显,自然就暴露了争夺的劳什子的宝物的所在。
暴退的那些修士,因为隔得更远,伤是没怎么受伤的,失明失聪什么的也是几下就消除了的,他们就发现了如此的对比以及保护着妙山大尊的那道由逆道之种凝出的虚影。
方才的凶煞大阵的自爆威力,他们即便隔得远也有明确的认知,就对能够保得妙山大尊几乎不曾受伤的宝物充满了兴趣。
然后进行抢夺?
没有!毕竟凶煞大阵的自爆都伤及不了对方的,他们自己的攻击,恐怕也难以伤到对方。
直到他们见到保护妙山大尊的虚影消失了,或者说是被逆道之种收起来了。
逆道之种凝出的虚影的防御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对虚影的维持也的的确确有所消耗,妙山大尊的逆道之种其实还能将凝出的虚影维持一些时间,可是妙山大尊担心之后可能发生的意外需要那样虚影的相助,就暂时先让逆道之种收起它的休息休息。
殊不知,这样的举动落在旁人的眼里就成了动手时机的到来。(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