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太后随着年龄增大身体各个器官衰老,并不是生病。只能用名贵的药材吊着,没有根治的良药。
朱厚照每日都要去请安。每次去太皇太后都会提同样的话。他每次的回答都一样"玄孙听父皇的"。
弘治帝可就惨了。去一次清宁宫被太皇太后骂一次,连带着皇太后、张皇后也挨骂。
朱厚照时不时让人把字画、首饰等物品送到弘治帝、皇太后、张皇后手中,以表达他的歉意。此外,他还给瑞安伯、寿宁侯偷偷送去了孟买商路一万两的债券。引得皇太后、张皇后心花怒放,主动在太皇太后面前帮他遮掩。
孟买商路债券变得和大宁城议会席位一样吃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大宁城的好处大家都看得见,拥有孟买商路债券的好处谁都不清楚。况且除了那一天韦兴代表朱厚照卖出的425万债券,皇家钱庄的的确确没有再发放债券。背后无数人托关系都没用。仁和长公主找到弘治帝跟前,弘治帝也没松口。
朱厚照送出去的两张价值一万两的债券,来源于那天囚牛商行找的托,在425万债券总额之中。更显得债券的弥足珍贵。
财神爷、散财童子的人设给朱厚照带来无数的便利。朱厚照也用心维持他的人设。一回京,马上启动商路建设。
下给苏州一百万的订单,最终送货目的地都是洛阳。河南府洛阳县迎来了轰轰烈烈的建设潮。
刘健马上收到各路人马眼红的目光。
"只以国资部方糖作坊建在洛阳,没想到洛阳是整条商路的.asxs.。"蔡震给了刘健一个佩服的眼神。
谢迁唯有苦笑:"首辅大人瞒的好紧!"跑去西安、成都买地买商铺的人,都在家里哭呢。哭的人中包括谢家。
保国资历还低,唯有羡慕地瞅着刘健。
自家事情自家知道。太子实现了他的承诺,轮到刘健践行他的诺言。刘健自然不会说穿其中的缘由,也不会有人当面问。
面对大家赤裸裸的羡慕,刘健立刻转移话题。
"老夫终于发现太子怕什么了。"
三人的注意力果然被引过去。商承庆等文渊阁的中书舍人竖起耳朵倾听。
刘健等全部人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道:"太皇太后回宫后,太子除了去清宁宫请安,待在文华殿哪里也不去。状告崇王的事没了下文,也没对住到十王府去的宁王下手。这很不太子。"
"太子怕女人。尤其是家里的女人。"刘健总结。
"对啊,按照太子的脾性,太子早就收拾掉宁王了。当初兴王...那位突然之间没了,一点动静都没闹出来。宁王有那位的实力强?"
"太子要对崇王下手很容易,替崇王洗脱罪名也很容易。可太子就像忘了有崇王这个人,什么都没做。"
"是啊,皇上许久没管朝政了。此次一反常态上朝做样子,可私底下还是太子摄政。父子俩是不是在为...做准备?"
"太子退居幕后,不想被家事所扰。"
"太子重情,尤为重视亲情。此事令他左右为难。"
一旦葬制有违祖制,牵扯到"嫡庶有别"的宗法制根本。对整个大明将是巨大的灾难。皇家都如此行事,"定国公"们会越来越多。那可真是礼崩乐坏啊!
可以想象百官的反对声会多么严重。
后宫的消息轻易出不了乾清门。但最近内阁隐隐约约听说太皇太后百年之后想与英宗合葬的消息。都明白是宫里故意来探大家口风。
阁臣的态度很一致。
礼教上的规矩不可破。一但开了先例,后世子孙必会有样学样。
比如一场靖难,彻底改变太祖定下的宗室制度。靖难百年之后,太子想要改变把宗室当猪养的祖制。哪怕中间出了那位、安化郡王、宁王,太子也不改本意。对此,在位的各位只能说声"佩服"。可太子这般人物,老朱家百年来也只出了一位,未来百年未必还能有。
但同时,性格坚毅之人,必然有极为固执的一面。
"刘公可是有什么想法?"蔡震问。
"太子爷不小了,该把选妃提上议程。多选几位德才兼备、能相夫教子的女子。万一将来太子固执地想做什么事,希望后宫能多吹吹耳旁风。"刘健无奈地道。
能让一朝首辅把规劝朱厚照的重任交给后宫女子,只能说朱厚照的固执深入人心。百官已经放弃说服朱厚照的所有途径。现在还能依靠弘治帝,将来呢?
太祖马皇后、太宗徐皇后、仁宗张皇后都在规劝皇帝上起了巨大的正面作用。刘健也希望未来的太子妃能有此三位皇后的本事。
几人围在一起认真讨论了一番。又把五府六部的堂官聚在一起开了内部小会。明白太子也有怕的时候,众人脸上不约而同笑了。笑容在刘大夏干瘪的脸上尤其明显。
保国公适时地提议:"一般小家碧玉怕是压不住太子。太祖马皇后、太宗徐皇后、仁宗张皇后出身勋贵,能文能武。给太子选妃,可以适当的放宽要求。想必外戚为虎作伥之事是不会发生在太子当政期间。"
在刘健提出建议之前,保国公早已想过太子妃人选的问题。如果能从勋贵们选一贵女最好不过。此次裁军,真的把勋贵打击坏了。看似成国公去国资部当左司长保住颜面,实则表明了今后无能的勋贵不再享有执掌武职的特权。谁家敢保证子孙后代都有才能!
"高品级官员之女也可。太子必然喜欢家世好有学识、眼界高。毕竟太子身边不留无用之人。"谢迁紧随其后。
嫡后给家族带去的尊荣相当吸引人。
礼部尚书张升泼了一盆冷水:"只怕敢当太子岳父之人少之又少。"
在场的除了代表各自背后利益的保国公、谢迁,谁会对当太子岳父有兴趣?如果保国公、谢迁有适龄的女儿、孙女,他们也必定不敢提这话。
太子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亲近之人的要求最高。从李东阳到程敏政,还有现在的少詹事**,哪个不是倒霉蛋!得用的宦官黄献、段聪之类,都是谨小慎微之人。
上一个有可能成为太子岳父的达延汗已经成为史书上的名字。
张升已经能预感到今明两年之内礼部官员的悲惨遭遇。太皇太后身后事、太子选妃,光这两样就能让礼部人仰马翻。还有悬而未决的安南、叶尔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