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肯特过的充实无比。进出有着记者们的“护卫”,隔三岔五与比尔盖茨隔空骂战。一开始,背后还多少有些荆建的指导,到后来,就已经全部是肯特的自由发挥。肯特只记得自己老板的一句话——炒热,把整件事完全炒热!
进入邮购行业那么多年,对这样的变相广告肯定是心知肚明。然而白莲花公司业务的井喷,依然让肯特欣喜若狂,甚至都有点难以置信。从事件开始发酵,每天的商品订购额就扶摇直上,现在居然已经接近到3万美元,足足上升了8倍之多。尤其令人高兴的是,原先仓库里积压的那些滞销商品也同样是一扫而空。
肯特从未感觉到自己的底气有那么的足。通过荆建的微软股票质押和私人担保,白莲花公司再次获得了500万美元的两年期贷款(这是公司商业贷款,而这次翻云覆雨成功后,美洲银行另外把荆建的贷款信用额度提高到1000万。当然,这1000万只能在证券市场上使用,并且由卡莱布的投资公司担保和监管)。而积压商品的销售,又回笼了大量的资金。肯特差点儿就要热泪盈眶:“多少年了,总算不用为钱而发愁了。”
而公司的业务量大增,就不得不临时招募了三位短期雇工。现在的白莲花不缺钱、不缺人手,而肯特反而要为另一件事发愁——仅仅就是十多天,从中国订购的那些商品,居然已经快要供应不上?
而这次荆建更是豪迈,大笔一挥,再次下了160万美元的订单(其中40万美元是留给香港骷髅海的盈利,到中国大陆的真正采购费用是120万美元。关于这点,以后就不再详细叙述)。并且让王国斌加紧组织,搜刮那些贴牌工厂所有的仓库存货。而且不计较包装,只需要能保证运输安全的最简单外包装,反正到了洛杉矶,还需要德隆的再次精包装。就是这样,才堪堪赶上船期,基本能保证在圣诞之前运到。
不过,对于这个采购量,肯特还是有些异议,觉得过于庞大。他曾经向荆建建议,是否能分成几批,或者减少一点?毕竟现在只是炒热,引来的是消费者的激情消费,万一热度过去,销售额肯定将有一个很大的回落。万一变成那样,那就会造成新的商品积压。心里话,肯特已经是穷怕了。
荆建却不以为然,他拍着肯特的肩膀,笑道:“呵呵,不用担心,这才是刚刚开头!”
肯特这才想起,眼前的这位老板是如何的手段百出?虽然在微软的收购上“铩羽而归”,但照样在白莲花的经营上“扳回一局”。
“既然如此,愚笨如我,就老老实实的跟随着英明老板走吧!”
……
来到办公室,肯特拿出了公文包里的文件,突然看到一张唱片,微微一笑,依然放回到公文包里收好。这张唱片是荆建送的,是种子音乐新出的专辑,听说是一个名叫精灵鸟的演唱组合,好像这专辑似乎也挺成功。肯特不禁感叹:“能者似乎无所不能啊!”肯特准备晚上拿回家,送给自己喜欢流行乐的小女儿,也算是一件很不错的礼物。
其实,这倒是荆建的无心插柳。为了这张专辑,花了5万美元拍摄了MTV,又花了15万美元的公关广告费到某些地方电视台(没钱去大电视台)播放。平心而论,这张专辑的音乐还真的是平平,但青春少男少女,加上靓丽的服装劲舞,立刻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
此时,MTV还出现未久,往往就是一位歌手对着麦克风在“挤眉弄眼”,至多身后几个人伴舞,MTV的编导和画面相当的单调,而这次突然就出现了载歌载舞,使得所有的观众全都眼前一亮。
而在推出专辑后,第一周的销量是1.8万张,第二周就超过了3万张,到了第三周,随着这个MTV被一些大电视台无偿播放(种子音乐授权,当然,更是求之不得),销量一下子爆发到了16万张。看目前的势头,北美销量突破30万张已经是铁板钉钉。而从第三周开始,商谈海外发行和MTV录像带销售的大唱片公司,他们已经把买断价提高到了200万美元。
由此可见,这张唱片肯定是大获成功。如果发行量能达到40万张,盈利将会达到很恐怖的8、900万美元。而在其中,荆建私人投资了三分之一,就能获得近300万美元,再加上种子音乐的70%分红,又是在500万美元左右。当然,种子音乐的钱,暂时还需要留在公司的账面上。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这并不代表,出唱片就会如此的暴利。无非是精灵鸟是新人合同,而那些词曲作者也都不怎么有名,或买断,或和程青伦一样,同样是新人合同,因此,唱片公司才会获得绝大多数的盈利。要不然,当红歌星和著名词曲作者保底酬劳加上分红,就能够把那些盈利分去很大一部分。万一唱片销量不佳,那唱片公司的亏本也同样是相当恐怖。
而现在已经进入到第四周,令人惊喜的是,专辑中,居然有首歌曲很有希望进入北美音乐榜的TOP45。那首歌曲正是程青伦作曲,比利亲自捉刀填词(主要是没钱,凑合着用),没想到其中带有些中国元素,给欧美听众一种很强烈的新鲜感。所以说,这张专辑的成功,有着极大的偶然因素,并不是音乐怎么好,无非是MTV的劲歌劲舞的新鲜感、中国元素的新鲜感。
不过,比利可不会管那么多,他已经挽起了袖子,加紧准备第二张专辑,而其中主打作曲的就是程青伦。趁着听众热情还未消散,赶紧把剩余价值压榨完。毕竟,劲歌劲舞很容易模仿,而中国元素的新鲜感过去后,欧美听众早晚会回到原先的口味。
反而是荆建略有所得。他敏锐的发现——其实现在欧美西方对广告的免疫程度也同样不怎么高,只要宣传手法巧妙,很可能就会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