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兴建图书馆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闽王乃是唐藩之后,何德何能,窃据监国之位,把持朝纲,独断专行!”

傅以渐借酒壮胆,拎着酒壶,醉醺醺地说道。

“今上乃是神宗之后,按照宗序伦理,理应亲政,圣上又非小儿,何来摄政之说?”

“我观闽王有窥伺神器之心,长此以往,我大明就要变天喽。”

“慰生兄,慎言,小心隔墙有耳。”

茶馆内,一名身穿道袍的书生凑上来小心翼翼地提醒那么情绪激动的新科进士道。

南京情报司司长刘清飞身着便装,端坐于二楼栏杆的旁的一个位置。

这个位置视野极佳,所谓的视野极佳,倒不是说风景有多好,而是在这里能够清楚地观察到一楼乃至二楼大部分地方的情况。

招商局出海拓殖之后,情报司的业务随着招商局一同向海外拓展。

东边的日本,北边的满清和朝鲜,南边的南洋诸国,乃至西边的顺和西,各地都设置了相应的情报局。

为此情报局还专门从就有的锦衣卫系统中挖墙角,以扩充人数。

崇祯朝初年崇祯被文官一通忽悠,裁撤了厂卫,厂卫本来就已经元气大伤。

弘光朝又大肆挖厂卫的墙角以扩充情报局,厂卫现在可以说是名存实亡,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情报局才是未来的新厂卫。

刘清飞就是情报局专门从锦衣卫挖过来的人才。

由于情报局业务的扩张,导致情报局的工作量陡然增加,杨文和杨武两位情报系统的元老不得不抽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分析整理情报,筛选出其中最有价值的情报呈递给闽王。

南京作为京城,天子脚下,琐事最多,为此杨文和杨武向朱琳泽举荐了刘清飞出任南京情报司的司长,专职负责情报局在南京的工作。

刘清飞因此一跃成为情报局的第三号人物,京城的情报司虽然等级上目前还是和地方情报司司长的级别一样,但由于京城情况特殊,实际上京城情报司的司长权力远比地方情报司大的多。

地方的情报司呈递情报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情报局再呈递到闽王面前。

而南京情报司则每五天就要就要给闽王做一次汇报,遇到紧急的情报,可以直接面呈给闽王。

这些权力都是地方的情报司所没有的。

“明明是茶馆,被这群读书人搞的乌烟瘴气的,跟酒馆似的。”

刘清飞品了一口茶,他手中的这盏茶,一盏茶就要价五角钱,多喝上几杯,这个月的俸禄就喝进肚子里了。

刘清飞仔细品了几口,恨不得将茶盏中的茶叶都吞进肚子里。

“你说这茶有什么好喝的,五凤楼上好的武夷山茶茶叶,一斤也才卖五角钱,他这茂阙阁一小盏就要五角钱。”

刘清飞放下茶盏,要不是情报司有专门的经费,凭他那点俸禄,可不敢来这里喝茶。

“司长,茂阙阁喝的不是茶,是品味和圈子,你看着窗子,全都是琉璃的,大街外头的景象一览无余。全南京舍得下血本全部门窗都装上竹堑上好琉璃的茶馆只此一家。”

“司长,听说这茂阙阁光是装潢可就花了足足二十万两银元。人家来这里就不是为了喝茶,是来混圈子的。”

“司长你也不是专门来喝茶的不是。”

几个南京情报司的司长你一眼我一语地说道。

“你们也知道来这里不是喝茶了的了?”刘清飞沉声问道,“下边诽谤闽王,造谣生事的那几位是什么来历,可曾全部查探清楚了?”

几个情报司的番子说的也在理,正经人谁没事跑到这个销金窟喝五角钱的茶水。

“回司长,都探查清楚了,为首闹的最欢的是今年的探花郎傅以渐,跟着附和的是二甲进士王炳坤。”

一个番子汇报道。

“再有便是那些东林复社子弟,东林复社党魁虽除,但东林复社之遗风仍在,这对朝廷终非幸事。”

“东林复社子弟不长记性就算了,傅以渐和王炳坤跟跟着他们闹,这成何体统。他们的进士还是闽王给他们的,一群忘恩负义的东西。”

刘清飞对这些只会空谈的东林复社子弟和新科进士十分不满。

嘴上说的好听,可事情落到实处,能实心办事的又有几人?都是一群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闽王何德何能监国摄政?没有闽王哪来的这个国?

这群东林复社之徒是典型的要高手低之辈,崇祯朝他们报国无门。但弘光朝,闽王设立了大学堂,大学堂的录取门槛并不高,只要他们考进南京的帝国大学堂,何愁无门报国?

现在无论是百废待兴刚刚收复的沦陷区还是海关都比较缺人手。考进帝国大学堂到前方去为朝廷,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力,不比在这里夸夸其谈来的实在吗?

“闽王对读书人还是太宽厚了。”又一名南京情报司的番子说道,“傅以渐原是今上在殿试钦点的状元,只是闽王经过考校,认为傅以渐为人迂腐,将其降为榜样,当个榜眼还委屈他了不成?”

“傅以渐还是聊城人呢,要不是闽王的新军当初在聊城苦苦支撑,他傅以渐能有今日?”

南京帝国大学堂,大学堂的图书馆已经新建完毕,为了建造大学堂的图书馆,朱琳泽不惜血本用上了从台湾运来的上好木料和玻璃。

为了更好地对外开放,朱琳泽特地将图书馆设在南京帝国大学堂的正门处,只要进了正门,引入眼帘的就是恢弘大气的图书馆。

南京帝国大学的图书馆能够容纳一万余人,可以说是目前大明朝最大的图书馆。

美中不足的是,现在图书馆的藏书并不是很多,很多书籍的股本散落在民间,未能及时收集上来。

为了锻炼大学堂的学生,图书馆由大学堂的师生共同负责运营管理馆内的藏书。

图书馆周围则有配套的茶馆以及各色商铺,以满足大学堂的师生们生活所需。

除此之外还有专门接待外来宾客的高规格客栈。这些地方无一例外也由师生们自行负责管理运营,其中多数还是商学堂的学生。

朱琳泽早先考虑过将附近的商业设施外包给外面的商户。

但思来想去,还是留着这些商铺给大学堂的学生们自行经营,用来锻炼锻炼南京大学堂的学生。

再者,这些学生学成之后都是要外派办事的,朱琳泽也不希望这些学生和外面的商人走的太近。

朱琳泽随处找了个位置坐下,图书馆内个的座椅都是暂新的刚刚上了油漆的新座椅。

空气中还弥漫着浓厚的木头香和漆味,这些座椅也都是由工学堂的学生参与设计。

在图书馆巡视了一周,朱琳泽对图书馆的工作非常满意。要不是政务缠身,他多么希望能在这个新落成的图书馆好好地读上几天书。

“兴建图书馆,此乃亘古未有之创举。”

陆闻达望着恢弘大气的图书馆赞叹道。

南京紫禁城破败,破败到连朝臣们都看不下去了,多番上奏请求拨给银钱修缮南京紫禁城。

只是这些请求都被朱琳泽给驳斥了回去。

从朱由崧在南京监国乃至称帝,直到今天,朱琳泽也未曾批过大量的银钱修缮南京紫禁城。

所作的也只不过是将南京紫禁城的破败之处稍微收拾一下。

以至于南京紫禁城破败到连朝臣们都看不下去,觉得南京紫禁城的破败有失朝廷颜面,多次上疏请求修缮南京紫禁城。

对于这些关于修缮南京紫禁城的奏疏,朱琳泽都是按下不表,除了批复:知道了。三个字之外,便再无其他的训示。

朱琳泽并不是迂腐和好大喜功之人,并不觉得南京紫禁城不修缮会影响到朝廷的颜面。

当然,他内心深处还有个心思,那就是只是把南京当做陪都,而不是打算在南京一直待下去。

随行的大臣们也跟着陆闻,纷纷向朱琳泽表示庆贺。

朱琳泽舍不得修缮南京紫禁城,但兴建大学堂方面却是舍得下血本。

大学堂从建校至今,兴建大学堂各大设置已经花费了不下百万两银元。

大学堂花费虽巨,但朱琳泽觉得这些钱花得值当。

陆闻达等人也并不是单纯的拍马屁,从古至今,收藏珍贵图书的藏书阁极多。

尤其是南方,民间多有私人、富豪之家和地方缙绅豪族兴建藏书阁,收藏宝贵的图书,几个出名的藏书阁,藏书一度十分丰富。

只是这些藏书阁重点则突出一个藏字,只有宗族内部的子弟和亲朋才有机会得以进入藏书阁阅读里面的宝贵图书。

而朱琳泽斥巨资兴建的读书馆,则对所有人都开放。

朱琳泽始终认为,知识不应该有门槛,应当向所有人开放。

得益于各书局印刷技术的提升和朱琳泽的投入,很多图书都在各大书局的努力下刊印了副本,将副本置于外部的书架上用来供人览阅。

正本则是收藏了起来,只有得到许可方有资格阅览。这也是朱琳泽为保护珍贵书籍,尤其是股本所做出的最后努力。

朱琳泽走到堆放《永乐大典》的书架前,只可惜《永乐大典》原藏于北方的京师,不少书籍已经在战乱中消失,他现在所收集的《永乐大典》连其中的一半都没有,这让朱琳泽感到非常惋惜,这些可都是民族的文化瑰宝啊。

礼部尚书王铎虽然和朱琳泽不对付,可以说处处和朱琳泽作对,但在兴建图书馆这一件事情上,王铎的态度却是大为不同,非常支持图书馆的兴建,为此王铎不仅各人捐赠了一批宝贵的藏书,还鼓动他的学生和同僚捐书。

可见兴建图书馆一举,还是很得人心的。就连一直和他不对付的东林复社人在这件事情上都难得和他站在一边。

只可惜现在馆藏图书数量还不多,但朱琳泽相信,有生之年,他一定能够丰富图书馆馆藏的图书。

各国上贡的奇珍异宝,在后续,朱琳泽也打算仿照图书馆之举,兴建博物馆,供万民观瞻。

李国志成功在长崎立足,并以长崎为据点开始向九州岛地区的各藩渗透影响力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回了南京。

负责传递消息的驿兵不敢怠慢,马不停蹄地将消息直接送到南京帝国大学堂正在巡视图书馆的朱琳泽手里。

“大捷,大捷!”

刘清飞正要向朱琳泽奏报傅以渐等人和一众江南东林复社子弟在茂阙阁诽谤造谣之事,但在看到驿兵前来奏捷,只得给驿兵让路。

“日本方面的捷报。”

驿兵双手捧着一个密封的圆筒,圆筒的开口处还封了蜡,启封处还有日本总督印的火漆。

不消说,这一定是李国志不负众望,成功拿下了长崎。

朱琳泽之所以选择拿长崎开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一是长崎是日本目前海上贸易和造船业最发达的城市。

二则是长崎地区附近的日本海上力量最为强大,只要击败了日本在长崎的海上力量,日本其他各地藩主们那点可怜的小舢板,朱琳泽还真没放在眼里过。

再有就是长崎当地的大明商人本来就多,他的海上力量只要进入长崎,这些长崎华商马上就能为他所用。

朱琳泽拆开圆筒,亲自从圆筒中取出览阅了起来。

图书馆落成,日本方面奏捷,今天可谓是双喜临门呐。

朱琳泽将李国志的捷报遍示随行的群臣,群臣们无不拍手庆贺。

尤其是那些买了招商局股票的大臣们,知道这份捷报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他们手里头的招商局股票将大涨。

日本总督府成功设立,对招商局有这里程碑上的意义,日本到大明的商路,也是招商局所打通的第一条商路。

“三百万八十万两成色上佳的白银,十七万斤铜料,李国志的这个差事办得好。”

朱琳泽喜的不仅是李国志成功占领了长崎,更多的则是李国志和招商局办事效率之高,短时间内竟然就能够凑齐数量如此庞大的白银和十七万斤铜料运回来。

这些铸币原料,正是目前铸币厂所紧缺的。靠大明朝本地收上来的那些铜料和白银,根本不足以满足铸币厂目前的需求。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重返逆流年代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诸天:在影视世界证道长生重生鉴宝大师大唐第一驸马志村团藏其实是个好人吸血之后我变成了她的忠犬天啊,我变成了女帝养的龙!都市:我能预知未来绝命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