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多尔衮之怒【3k】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京师城。

这座雄伟的城池在崇祯十七年三易其手,现在这座城池的主人是多尔衮。

山海关之战后,多尔衮在山海关做了短暂地休整便直入京师城。

京师城的百姓还不知道吴三桂已经降清,而以为吴三桂杀退了大顺军,从大顺军手中夺回了太子朱慈烺,送回京师城即位。京师城的官员遂而准备了皇帝卤薄法架出城接驾。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最后他们接到的居然是满清摄政王多尔衮,当时很多官员就被吓跑了,不够还是有少数厚颜无耻之徒,直接将错就错,将多尔衮接进紫禁城残存的武英殿,拜倒在多尔衮脚下。

和前几次入关劫掠不同,这次入关多尔衮打的是为崇祯复仇剿贼的口号,在吴三桂这条好狗的引路下,一路进军非常顺利,没有遭受到什么抵抗,北直隶的州县望风归附。

清军虽然在军事上的进军非常顺利,但政治上在京师城却碰了钉子。

京师城很多衙门的前明官员在李自成进入京师城之前就被闽王转移到了江南。

这让多尔衮非常头疼,京师城远离根据地盛京,从盛京运输粮草军械颇费周折,不如就地征收来的方便。

但问题就出现在这里,京师城的很多衙门目前处于瘫痪状态,根本无法维持正常运转。粮草等物自然是难以征收。

京师城的武库原本是存放了不少军械粮草,但李自成离开京师之后,将带不走的粮草军械以及各色辎重全部都付之一炬,清军虽然拿下了京师城,但也没能够在京师城获得多少给予。目前清军消耗的还是从关外带进来的粮草。

眼下前线的清军已经出现了粮草告急军械不足的情况。

要是京师城的各大衙门还不能运转起来,不能在北直隶就地征粮,他就只能让八旗子弟就地打粮了。

但眼下他们大清在北直隶的统治还不稳固,要是就地打粮,势必激起北直隶民众的反抗。

这让多尔衮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继续穷追猛打吧,粮草军械告急。放缓进军步伐吧,又给了李自成休养生息的机会。

大清立国于苦寒之地,军力虽强,但国力并不强,这些年是靠劫掠明朝才撑到了今天。

大清国的国力不足以支持和李自成长久作战,唯有速战速决,才是对大清最有利的。

“范先生,北直隶的粮草何时能收上来?前方的八旗将士缺粮缺的紧。”

多尔衮目不转睛地盯着范文程这位大清第一汉臣。

入关汉人,武人以吴三桂为第一功臣,而文人当属范文程为第一功臣。

当初在盛京,满清高层为是否乘机入关争论不休时,范文程的奏疏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促成了摄政诸王在是否入关的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范文程说道:“奴才虽奉主子之命,大张榜示,令在京内阁、六部、督察院等衙门以原职随同满官一体办事,不限前明官员亦或是流贼之官员。

只是缺额甚多,不少身居要害衙门的官员都到了南京,若想京师各衙门照常运行,尚需时日。”

多尔衮不悦道:“你这里等得,前方的八旗将士可等不得。满官难道就不能干那些汉官干的事情?”

满官还真干不了汉官才能干的事情,满官初到京师城,语言不通,各衙门的章程也不通,办起事来就是两眼抓瞎。要想让各衙门以最快的速度运转起来只有任用原来在职的汉官。

心里虽然这么想,不过也不能这么直接地跟主子说,以免主子不高兴。

“京师的衙门分工较之盛京更为细致,满官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适应,最快的办法还是仍用原职官员。”范文程低头说道,“本来很多衙门空缺的职务奴才都找着人了,但是这一纸檄文传入京师之后,很多官员一声招呼都不打,便辞官而去。”

“哦?”多尔衮闻言不禁皱眉问道,“是何檄文?”

范文程拖着丑陋的金钱鼠尾跪伏于地,将一份《大明日报》上呈多尔衮。

多尔衮接过览阅了起来,等到看完《奉天讨奸伐奴檄》,多尔衮强压住内心的怒火,这才没在一众汉人臣工面前失态。

“此檄胜过一万雄兵。”

恼怒归恼怒,多尔衮也不得不承认这纸檄文写的很有水平,直击他们满人的要害。

他们入关之所以这么顺利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打着为友邦为邻邦君主复仇讨贼的旗号,汉人们对他们满人入关才没那么大的抗拒心理。

这纸檄文可以说是直接揭穿了他们的阴谋,那些原本在大清衙门做事的汉官看了这纸檄文后辞职也不足为奇。

多尔衮望着檄文下的署名:福监国?明朝的宗藩们也不全都是废物嘛。

“这福监国倒是令本王刮目相看,能写出这等檄文,还能送到本王面前,这个福监国不简单。”多尔衮放下报纸。

“若是此檄文出自福监国朱由崧之手,倒没什么可怕的。福监国虽为监国,但前明党争不断,福监国乃是武人扶上监国之位,手上没有兵权,根基很浅,就算他有雄才大略,也难以施展。”范文程显然对南明的政局更加了解。

“福监国乃是福藩之后,江南说到底不全是朱家的天下,东林党才是江南的半边天。奴才听说东林党人心向潞藩,福监国能得以上位,乃是左良玉与闽藩为其出力,以雷霆之势,用朱由崧上位。”

福藩能够在东林党人汇聚的江南监国,这倒是让范文程感到有些意外。不过从细作那里得知福王朱由崧是靠着武人的支持才登上监国之位时,范文程这才恍然大悟。正所谓笔杆子不如枪杆子,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东林人虽然在江南影响力如日中天,但他们终究是文人,手中无兵。

“先生的意思是此檄文并非出自福藩之手?”多尔衮听出来范文程话茬里的弦外之音,遂而问道,“依先生所见,此檄文出自何人之手。”

“根据江南密探传回来的情报,《大明日报》乃是闽藩所创,奴才判断此檄文应当是出自闽藩之手,只是假借福监国之名。”范文程说出了他的担忧。

“依前明之制,藩王不得掌兵,而今闽藩手握重兵,且不贪恋监国之位,不自己监国而扶朱由崧监国,可见其非贪恋权柄的短视之辈,此子非等闲之徒,主子须得留心才是。”

多尔衮点点头,他也从探子那里得到了关于闽藩的情报。他已经开始留意这个闽藩,南明此番北伐收复山东、河南,也是这个闽藩一力促成,这样的人物是应该重视。

不过相比只有几千兵力的闽藩,多尔衮还是认为目前他们大清最大的敌人还是手里有几十万雄兵的李自成。

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李自成,至于闽藩的那区区几千闽王兵,以他们八旗劲旅之军力,要剿灭也不难。凡事都有个轻重缓急,这个闽藩且让他先蹦跶几天。

“先生所言有理。”多尔衮微微颔首,指着桌案上的报纸道,“此檄文不能就留,传令下去,民间胆敢私藏此檄文者,灭其九族,凡是看过此檄文的汉人,杀无赦!”

范文程有些尴尬地站在原地,额头冒汗,他也是汉人,他也看过这檄文,那岂不是......

多尔衮看出了范文程的窘境,眯着本来就不大的小眼睛,有些玩味地望着范文程,笑道:“范先生乃是我大清第一汉城,国之栋梁,不在此列。”

“奴才谢主子恩典。”

范文程长舒了一口气,抹干净额头上的豆大汗珠退出了武英殿。

“十五弟,这个闽藩你这么看,这次咱们进入山东的几个奴才可就是被闽藩的兵给打回来的。”

范文程走后,多尔衮起身背着手绕殿而走,问多铎道。

“那些奴才不顶用,真要打硬仗还是要咱们八旗子弟自个儿上。”多铎不以为意。

他们是抱着接管土地的态度进入山东的,这次南下占山东的孔有德和耿仲明的散兵,人数本来就不多,战斗力也不强。遇上大股比较像样的明军被打退也很正常。多铎并没有将这件事情太放在心上。

目下大清的当务之急是先将已经吞下去的北直隶和大半个山西先消化下来。

“范文程的话还是要留心的,我已经很久没见他对一个汉人评价这么高。这闽藩,将来是我大清的劲敌也说不定。”多尔衮的心里已经牢牢记住了闽王朱琳泽这个名字。

“十四哥太高看这厮了,区区几千汉人兵马,焉能成为我大清的劲敌?汉人最喜欢虚张声势,就说孔有德那个奴才,明明只有一千多南明军打退他手底下那些不中用的奴才,非说有三五千。”

多铎对此嗤之以鼻,什么时候几千明朝的汉兵也有资格成为大清的劲敌了?

“这一千南明汉兵已经进入咱们北直隶的地界,你找个得力的奴才,取了这一千汉兵的首级前来见我。”多尔衮交代多铎道。

自从入关以来,大清一路所向披靡,从未受挫,这伙得胜的汉兵必须除掉,免得北直隶和山西那些刚刚归附的汉人蠢蠢欲动。

他要让这些汉人知道,他们汉人永远无法打败满人,大清乃是天命所归!

“这事我去安排,区区一千不知天高地厚的汉兵而已。”多铎将此事揽下,不过他也担忧清顺前线将士缺粮缺军械的问题,“前方短缺的军械粮草可怎生是好?”

“盛京的粮要调到关内来,不过需要些时日,山西的晋商不是苦顺久矣,星夜期盼我大清天兵下山西救他们于水火之中吗?”多尔衮笑道。

“姜瓖已经献上大同与我大清,大同乃是九边重镇,山西没了大同掩护北边的门户洞开,我大清打下山西也不是什么难事。多调些红夷炮到山西,尽早打下山西的几座坚城,找晋商要粮。”

多尔衮已经有了主意,以他目前的存粮打下陕西基本上是不可能,但五月姜瓖献上了大同,山西门户洞开,只要咬咬牙,打下山西不是什么难事。

只要攻下陕西,向晋商要粮,再加上从盛京调来的粮草军械,届时粮草军械充足,再顺势拿下陕西也不迟。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我有一剑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从木叶开始逃亡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重返逆流年代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诸天:在影视世界证道长生重生鉴宝大师大唐第一驸马志村团藏其实是个好人吸血之后我变成了她的忠犬天啊,我变成了女帝养的龙!都市:我能预知未来绝命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