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提醒,本章有毒。
罗彦已经在思考到底是用哪首诗合适了。
其实以征战为题,还是那些跟随着李世民打过仗的人最具有发言权。罗彦要是强行把有些事拿过来用,但是肯定会不合意境,反而把那些传唱千古的名句给糟蹋了。刘卿语的这杯酒,怕是自己喝不到了。
不过酒喝不到,并不代表罗彦就不做这文抄公了。这会儿罗彦心里有经有了要抄袭的对象。再怎么说,有些态度罗彦还是要表明的,不然有些时候就会错失机会。
不等罗彦念诗,这有些人就坐不住了。似乎是怕罗彦起来之后风头出尽,索性最先站出来,也能在人前露脸。
“小生陇右赵尚铎,就先抛砖引玉,请秦王殿下及诸位品鉴。”这也是通过考核上来的士子,李世民差下人公布了赛诗的事情不久,就已经站了起来。
“陇上少年多义士,时逢板荡即投笔。
朝辞爷娘田舍里,暮饮宝马在山西。
弓簇疾飞射敌首,长剑飞舞杀贼酋。
一朝天阙拜帝子,功名万户荫贫妻。”
说不上好与不好,不过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能做出诗来,也算尚可。而且字里行间透漏着要投笔从戎的义气,说起来倒是有几分豪爽。李世民没有称赞他诗作的怎么样,但是对他想要行伍之间博取功名的想法倒是一阵赞赏。
这下可是炸锅了。见李世民这样肯定马上博功名的想法,原本已经有了腹稿的士子也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纷纷重新想起诗来。
又是一个士子站起来,见了礼之后,开始念起他的诗作。
“方退刘黑闼,又闻突厥来。
来时正合意,借此觅封侯。”
这哪像什么诗,纯粹就一打酱油的,李世民听得脸都绿了,直接就想骂人。不过还有比他更不爽的,座下一个肥头大耳的将军站出来就是一顿臭骂:“去你娘的。就你这也算是诗?老子没读过书都能作出一箩筐来。还什么来时正合意,合个鸟的意。”
一阵荤素不忌的臭骂把这个士子都骂懵了。
看着这位将军把自己心里的话都骂出来了,李世民一阵畅快,就该这么骂,连战争是什么都不知道,也敢在这里瞎咧咧。不过,面子功夫还是要做到的:“知节,不得无礼。左右,送这位公子下去休息。”
得,做的更绝,直接来一个眼不见为净。而且,还给人善待了这位士子的印象。
剩下的几人也不是傻子,他们今天通过考核来到这里,其实就是为了作诗刷名声,然后看在座的达官贵人里边有谁能看上自己,然后当人家的幕僚。当然,像崔颍这样的人除外。入幕,也是除科举之外一种很有效的出人头地的办法。
这会儿明显知道自己不能太水,所以接下来的人一个比一个谨慎,这作诗的进程也放缓了下来。
罗彦看着刚才说话的那个肥头大耳的将军,心里暗想:“原来这就是程咬金啊,果然跟电视剧里一样长得很胖。”
又有一个士子,终于下定决心要上去展示自己了。只见这位有些紧张地站起来,小声清了一下嗓子,然后说道:“小生太原府常怀安,斗胆了。”
听到是太原府的来人,而且不是王氏,李世民一下子来了兴趣。
“烽火燃三月,芜草满新城。倘能扶社稷,捐躯亦不惜。”
这常怀安的诗一下子勾起了众人悲痛的回忆。新城就是四月的时候代州总管李大恩被突厥和刘黑闼攻杀的地方。这常怀安一方面写了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还表达了自己捐躯赴国难的决心,倒是引得那些文武一阵赞赏。
文臣自不必说,多是有些含蓄,只是在心里记住了常怀安这个名字。但是这些武将就不一样了,向来直来直去的他们直接叫喊着:“小子,我记住你了,是个有种的。”
这种称赞粗俗中带着他们的认同,倒是让常怀安稍稍有些尴尬。
李世民饶有兴趣地说道:“太原啊,想想也是好些年没有回去过了。宴会过后,来我府上,咱们好好叙叙故乡之谊。”很明显,这是要拉拢常怀安的意思。李世民这话一出,引得在场好些人一阵羡慕的眼光投向常怀安。
常怀安几度拜谢之后,才坐了下来。而人们的目光,却还停留在他的身上。
眼看着全场的风头都被常怀安这个无名小卒给出尽了,接下来有两个士子忍不住了,先后跳出来念自己的诗作,不过有珠玉在前,加上自身水平太低,最终还是没有引起大家的关注。
这会儿,通过考核上来的士子,就剩下崔颍和罗彦两人了。
望着罗彦,崔颍苦笑着说:“罗兄,你先还是我先。”明显崔颍对于自己的诗也是不怎么自信。
罗彦无奈说道:“先后还不都是一样么,反正你我二人已经成了陪衬。”
崔颍想想,也没多说什么,直接站起来自我介绍一番,然后就念完了自己的诗。好嘛,等崔颍的诗念完,也不见谁去点评,这会儿所有人的目光都从常怀安身上转移到罗彦身上。
苦笑着,罗彦后悔自己没有比崔颍早一些念诗。这简直就是遭罪啊,明显的这些人都想看着自己的好戏。
没办法,硬来吧,对于有些人的期待,自己怕是这次绝对要辜负了。
罗彦有些歉疚地把目光投向陆德明,看到的却是陆德明回应着温和的笑容。那股笑容,似乎告诉罗彦这没什么,尽管去做就好了。
刹那间罗彦心里平静了不少。施礼之后,罗彦朗声说道:“珠玉在前,实在惶恐。只是胸中一言,却不得不发。”
“诸位或许知道,前些时日,小子说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但是今日,却是要泼泼冷水。”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罗彦的冷水泼的不可谓不大,直接让场上一阵寂静。
简直就像是炸弹一样,不过现场的反应倒是有些诡异。没有人点评罗彦的诗,也没有人跳出来挑刺。大家只是安安静静,就坐在那里,吃东西的喝酒的,都停下了动作。大家都在看李世民的反应。
众所周知,这大唐的三个皇子,就数李世民军功最盛。罗彦的这首诗,说白了直接就是在打李世民的脸。大家很想知道,李世民这会儿到底是什么反应。或许,会震怒吧,很多人都这样想着。
不过出乎意料,李世民满脸笑容,说道:“我看过你所有的诗和文章,也明白你的意思。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出色。”
“秦王殿下谬赞了。彦只是直抒胸臆,不吐不快罢了。”罗彦不卑不亢地回答道。
“好一个不吐不快,往后,常来文学馆。”李世民笑着拍手。
这算是比常怀安更好的待遇了,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对文学馆的人可是非常倚重的。不过,在知道内情的人心里,才明白常怀安仍然是今天最大的赢家。罗彦,只是通过了李世民的考验而已。按理说来,原本这就是罗彦要享受的待遇。
这诗也作完了,自然是要选出一个最优来。罗彦先前泼冷水,可是恶了一大批人。那些武将就不用多说了,这些人出生入死,杀人如麻,这会儿被罗彦痛批,自然很是不爽。而大部分在场的宾客,也在整体尚武的风气下,对罗彦这样悲天悯人的诗作有些不感冒。
因此,饶是李世民笑着云山雾罩和罗彦说了几句话,给了罗彦最好的待遇,最终也只有几位大儒赞赏罗彦心怀仁义,其他人都支持常怀安。
这刘卿语的奉酒,自然是跟罗彦擦肩而过。
算起来,这是第三次见刘卿语,而且一如既往她戴着面纱。因为是李世民的庆功宴,原本刘卿语准备要表演节目的,所以今天是以盛装出席。
看着刘卿语为别人奉酒,虽然看不到她的表情,但是罗彦还是觉得离刘卿语好遥远,也有了几分陌生的感觉。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你看我时离我很近,看别人时离我很远的道理吧。
罗彦有些酸涩地看着常怀安端着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对着刘卿语很是彬彬有礼地交谈,心中略微地酸涩着,也情不自禁开始喝酒。
身旁的崔颍看到了罗彦的异状,联想到罗彦的传闻,也大致知道罗彦这会儿在想什么。于是轻轻推一下罗彦,把罗彦推醒之后,笑着说道:“罗兄前些时候还在劝慰我家堂兄,怎的今天自己却这般不堪了。”
说的罗彦有些脸红,都是当初强行装叉惹的祸,这会儿终于挨到自己头上了。不过这面子多少还是得挽回来一点:“人之常情嘛,哈哈。不说了,喝酒。”
崔颍看着有些刷无赖的罗彦,也端起酒杯向罗彦示意,然后一饮而尽。
被崔颍这么一打岔,罗彦失落的心情也好了不少,于是乎两人开始边小声交谈边喝酒,倒是真有了几分参加宴会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