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默然。
他已读史书,也开始学律法。就像定边郡王造反,他的儿子妻子全跟着死,不夷九族三族的,已经是皇帝难得的仁慈。皇后的亲信太监犯巫盅案,说皇后一点儿也不知道,那还是有个罪名叫失察。
就像柳至为躲避柳明他们上谏出京,张大学士也要声明,有事只和柳至理论,谁叫他是家主,这有个罪名也叫失察。
皇帝都不相信皇后是清白的,太子也不相信。
皇后的嫉妒,太子敢说他从没有听说过?
面对方学士的话,太子无话可辨。
方学士也只说到这里为止,到底皇后是太子的亲娘,他不能一直说皇后不对的话,他说这话的意思,是为太后正正名声,暗示这里总有太后在,皇后娘娘才没有实质性惩罚。
太子听得懂,点上一点头。他知道太后会护他,既然会护自己,就不会拿母后如何。
这里面太后一心要让皇后母子失和的弯弯绕儿,大学士们都还不甚清楚,太子也不能明白。
见太子受教,方学士更不会再说皇后的诸般不好。
在背后,太子师们对皇后有看法。认为皇后眼光不明、涵养不足、伸缩不够,意气用事。
以前和太后有道心结摆在那里,这当上皇后不赶紧的修好吗?反而贸然把自己的人给袁加寿,又不好好当差,直到死人,太后和皇后关系又差一层。
太子师们有忧愁,但不能明对太子说,明着说,成了挑唆关系。寥寥数语稍加解释,主要说的还是太子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殿下应当去探看,请殿下好言奉劝娘娘,约束柳家。万万不可把太后惹怒,皇上他不会喜欢。”
太子说好,在他的内心里也是这样的看。就让人去请加寿,加寿在听说下旨皇后恢复待遇,就体贴的让人告诉太子:“我们去看看。”
两个人上车,有给皇后煮的汤水,加寿带上,一起进宫。
……
听说是太子和加寿过来,皇后一半是欣喜一半是懊恼。欣喜的是她能见到太子,懊恼的是太后,太后……
柳家的人已经离去,但把皇后的心里搅得七零八落。柳明说与太后有关,皇后深信不疑。
这是当事人内心的直觉,外人只可以点醒,理解的只有自己。
也只有是太后插手,柳至才会不帮自己。
这个时候听说加寿和太子一起过来,那种自己儿子让夺走的感觉又回心上,可算是新仇加上旧恨,皇后一会儿欣喜占上风,一会儿懊恼占上风。
她没有拒绝的道理,就说进来。
远远的见到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走来,矮的那个手里提着食盒,高的弯腰想要帮她提,矮的那个把他手推开。
无穷怒火在皇后脑海中燃烧,她心里闪过一句话,真是会装啊。
儿子大了,但与她不一心。柳至能耐,但临阵倒戈。众叛亲离的感觉让皇后死死的盯住加寿,好似见到很多年没有见面的仇人。
太子走近就见到这目光,太子师的话在心里转悠,把警惕升起。
本来太子第一眼应该看的是皇后身子好不好,但硬生生让皇后怨恨的眸光吸引,太子心中格登一下,对皇后又添一分失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