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农民兄弟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卢灿在喷壶中装满高浓度酒精,昆希已经将鸡蛋蛋清,全部漓出来,用小毛刷搅拌均匀。抢救这两幅油画的工作开始。

卢灿用喷壶,将油画的画布背面露出部分,均匀喷上一层,用手摸摸有点点湿意,便换成另一幅,也照样喷一遍。

高浓度酒精挥发速度快,喷在画布背面,只要不是喷的太多,是不会对画布正面的涂料造成影响,它能够让油画底层的乳胶快速柔软,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等酒精完全挥发后,被喷到的画布,就可以尝试打开了。

这需要一段时间,得,可以将这对烛台,以及那套银质餐具,浸泡起来。

三人再度忙乎起来,大盆、牛奶、银器,都弄到小客厅。

这件工作昆希很熟,他将所有的银器,平放在大盆中,然后倒入牛奶,直至将它们淹没——中原银饰制品的清洗和去黑,也是这么干的。

烛台比较大,只能浸没一部分,陈晓负责每过几分钟翻动一次。一个小时后,这些银器再拿出来,又会变得亮晶晶。

牛奶清洗金银器,可要比什么牙膏、洗银水强多了,这是正宗的无损耗清洗法。比搽银布也要好——银器表面硬度不够,尤其是纯银,搽银布擦拭时一不小心就会留下指甲划痕。

“辰少,已经干了,接下来怎么办?”卢灿正在给陈晓普及洗金银器的知识,早已经跑到内屋的昆希喊道。呵呵,他对卢灿这手处理老旧油画的手艺,很好奇。

卢灿用食指轻轻按了按刚才喷过酒精的画布,已经恢复一点弹性。他心中一喜,很好,这幅画还能救回来。

“阿希,稍后,你扶住两个边角,我来刷。”卢灿将刷子蘸着蛋清,甩了甩。用蛋清涂油画表层,一定不能出现挂淤现象,因此毛刷上只要有蛋清液就行,不可多蘸。

刚才他们去买东西时,卢灿已经看过这幅画的边角。这是油画是满幅画,没有空白边条,当然,也有可能是为了收藏方便,将空白边条裁切了。画幅的宽度为二十六公分,不足一尺,长度目测在五十公分左右,典型的中世纪小幅作品尺寸。

昆希点点头,两根食指,搭在被卢灿打开一条指缝宽的画布两角上。卢灿快速的将蘸有蛋清的毛刷,从上到下,一笔到底,然后,再打开一指宽,再来一笔。

一直到酒精喷洒过的画布,全部摊开为止。

很好,画布颜料有轻微的皲裂,但还在正常范围内,涂上一层薄薄的蛋清后,这些皲裂会慢慢的消失。

在古董修复这一工作中,蛋清是一种特殊的存在。

譬如瓷器修复,尤其是新断口的瓷器,用蒜汁或者蛋清,能很快速粘合断口,只要不太用力,断口还挺牢固。而在纸质文物中,蛋清的应用就更广泛。纸质皲裂,可以涂蛋清;字画除污,用蛋清;老画翻新,用蛋清……当然,所有这些中,蛋清的使用量,一定一定不能有挂淤现象。(安全起见,建议大家不要试验)

在等涂刷部位蛋清干透的过程中,卢灿放下毛刷,拿起喷壶,对这展开的新的画布背面,再次均匀喷洒一遍高浓度酒精。

修复工作,细致而繁琐。

等这两幅油画,完全展开并被固定在画夹中时,天色已经漆黑。

卢灿站在两张画夹面前,扭扭发酸的脖子,笑得很开心。

油画露出它的真容。不负自己的这番辛苦,这是两幅十七世纪上半页的法国珍品油画。这两幅油画,宽幅为二十六公分,长度为四十八公分。

左边的这幅,画面中有三位人物,当先的是一位中年妇女,搭着破旧的头巾,衣衫褴褛,光着脚踩在草地上,弓腰背着一捆青草。她的右手拽着草捆,左手牵着一位四五岁的女孩,眼神望向回家的方向,面容中带着一丝愁苦。

小女孩虽然衣衫破旧,但手中拿着一根长长的茅草,神色很开心。她的目光落在手中的茅草上,正在自娱自乐呢。

两人身后,是一位六七岁的男孩。

与女孩欢快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男孩抬头看向那位中年妇女,神情沮丧,眼睛中似乎蕴有泪水,垂垂欲滴。

也许是他背上那捆茅草,让他的人生,从一开始就变得异常沉重吧。

远处,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草原,似乎在隐喻着,苦难的人生,看不到尽头。

这是一幅反应中世纪法国农民困苦生活的精品油画。

右边这一幅,同样是反应农村生活题材的画作,不过,这一幅的主题反应的是农村家庭生活。

一张长条木桌上,摆放着两个陶盘,一个盘中堆放着几根长棍面包,另一个盘子中盛放的是蔬菜。盘子旁边,还放置了两个陶罐,应该是盛放牛奶或者水的容器。

桌子旁边,围坐着四人。其中左侧的那位成年男子,头发蓬松而凌乱,衣衫陈旧,低头啃着面包,看不清面目;他对面的那位中年女人,用手中的叉子,敲着她相邻的男孩面前的陶碗,似乎正在训斥这位六七岁岁小男孩在浪费粮食;男孩手中攥着半截面包,面对眼前的碗碟,垂泪欲滴,似乎刚刚因为抱怨餐食的简陋而被母亲训斥。

这三人构成画面的主体,但最亮眼的人物,却是趴在餐桌前面地上的一个那个小女孩。

小女孩只有三四岁的模样,衣衫不整,她半趴在地上,另一只手扶着桌腿,仰着头,似乎想要站起来。她的眼神中充满童真与好奇。

这又是一幅让人惊叹的生活场景速描!

画作者对农村生活非常熟悉,抓捕生活场景特点以及人物形象特色,都非常鲜明而精准。人物描绘的精细异常,感人至深。每一个形象具有一定的肖像特征,人物的细节不带丝毫抽象概念,因而使观者产生一种肃然的可信感。

画面构图饱满,色彩深沉厚重。两幅画中,除了小女孩露出的童真笑容被高光渲染外,其他人物的一副基本笼罩在褐色的调子中,给人一种沉闷的感觉。这种沉闷的色调更能让人感受到农民的负重和生活的贫困、压抑。

“辰少,这是哪位大师的作品?”昆希不懂西方油画,但他能感受到画中的意境。

“哪位大师?我也不知道。”卢灿苦笑道。

见昆希盯着签名处,不理解,卢灿摸摸其中一幅油画左下角灰白色的花体字签名“勒南”,笑着说道,“勒南是一个符号,代表着画室的一个签名符号。”

“这个签名,代表的是勒南兄弟画室。”他继续解释,“这家画室,创建于169年,是由安托万勒南、路易勒南、马蒂厄勒南兄弟三人创办的。由于他们兄弟三人作画,在画上只签勒南字样,所以后人很难把他们的作品区分开。”

凭卢灿现在的油画鉴定水平,他还真的分不出三兄弟各自绘画特色——因为三兄弟自有签名的画作太少,仅有的鉴定依据都是书本上记录的。

譬如路易.勒南擅长风景画,马蒂尔.勒南的画作风格更华丽等等,但这些……在实际鉴定过程中,做不得依据的。

“兄弟三人?都是知名画家?”一家三兄弟都是知名画家,这在中华文化圈中,也很少见,昆希吃惊的问道。

“嗯,安托万是老大,马蒂尔是老幺,成就最高的是老二路易.勒南。兄弟三人自幼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贫穷生活有着深刻认知,所以,他们的代表画作,都与农村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当时许多人将这三兄弟称之为‘农民画家’。”

勒南兄弟的故乡是拉昂,169年他们迁居巴黎,并设画室,专门画表现日常生活的风俗画和肖像画,尤善于描绘农村题材。

他们是法国十七世纪上半叶与宫廷古典主义艺术相对立的画家,是法国卡拉瓦乔主义艺术的杰出代表,一些古典主义的批评家不满意他们的艺术,把他们叫作是“风格卑劣而人物简陋的画家”。

尽管受到诸多责难,可是他们仍然坚持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并创作出大量朴实、真挚、有着浓郁生活和时代气息的作品。

他们的代表作品有:《割草归来》(1641)、《铁匠铺》(约1641)、《农家室内》(1640~1645)、《卖牛奶妇的一家》(1640~1645)、《幸福家庭》(164)。

值得特别提出的两幅画,是路易.勒南的《铁匠铺》与《卖牛奶妇的一家》,被后人认为是宗师级别的画作。

卢灿看过这两幅油画后,基本能判断,左侧这一幅应该是《割草归来》的姊妹篇,右侧的那一幅,是《幸福家庭》的姊妹篇。

两幅画,在后世都没有面世,不知道是未曾发现还是彻底损毁,但依然算得上是勒南三兄弟的精品代表作。

康丁的祖上是牧场主,同样是农民,这两幅画精彩的再现农民困苦生活,因此,他们珍藏这两幅画也就可以理解。

“这……两幅画,您准备怎么处理?”昆希指指油画问道。

卢灿咬着嘴唇,迟疑了片刻。

说实话,这两幅画,他很想珍藏,但明天清扫利摩日瓷厂展览室的计划启动,不知道带来的资金是否足够?

自己这次来利摩日,带来了一千万美元的资金,原本以为很充足,现在看来……呵呵。

钱总是不够花的。

采买瓷厂设备,加上运输费用,需要预留一千万法郎,折合美元在四百五十万左右。唔,这资金就去掉一半。

剩下的五百五十万美元,一千三四百万法郎,真的足够清扫利摩日吗?看过运通瓷厂的展览室,他就有冲动,花费八百万法郎将其打包带走。嘉妮如果真的同意,那剩下资金又将花费一大半。

要知道,运通瓷器,在利摩日的瓷厂中,算不得大户。

碰到其它厂家呢?譬如有名的哈维兰工厂,那里据说收藏了上千件来自中华的瓷器,自己需要多少资金才能填满?

如果这两幅画,能卖出好价钱,自己还真的要不得不出手。

想到这,卢灿不由得一阵肉疼。

虽然收藏界,一直有着‘看过即拥有’这一说法。可是,谁都知道,这句话就是典型的“羡慕嫉妒恨”之后扔出来的一句阿Q安慰。(未完待续)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陆地键仙 万相之王 从长津湖开始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从木叶开始逃亡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人族镇守使 星汉灿烂 修罗武神
相关推荐:做个偶像好难终焉:文明的落幕功夫小子都市行宫花红全集白芍星际屠夫西游:开局对弈赢了老君从今天开始当个大明星其实我是个炼丹师都市神级炼丹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