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收你钱,别激动是吧!看看当看百科全书就是了!不喜欢下一章就是了。
先声明:以下属于转载,非本人所写。
提起古代的那些战争,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明晃晃的盔甲,朔风大起卷起的烟尘,那些手持盾,剑和弓箭长矛的战士,那些凄风苦雨,尸横遍野的古战场。但是我们看不到的是他们的背后,一排排整齐威风的骑兵和亮闪闪的盔甲后边,满是推着独轮车和木制的"平板车"的农夫和百姓,他们或者根本没有马和其他牲畜,只能靠人力来推着这些小车到前线,有的会有一些普通的马匹和骡子,满载着稻谷,像一座座小山一样跟随军队前进。如果条件好的话,这些队伍里还会有一些鸡鸭和猪等牲畜!这就是后勤供应。最古老的后勤供应方式和补给队伍。那个时代不会有汽车和火车,也没有宽阔的道路,要将这些物资运往前线就更加艰难。
可以说,这些人才是战场上真正的英雄,没有这些百姓甚至是奴隶拼死运送物资,再伟大的将军也打不了胜仗。那么古代的后勤保障究竟有多艰难。
在古代,受到雨雪天气变化和运输工具的限制,补给速度很慢,即便是有蓄力帮忙,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千里大跃进,所以才会有了古代战争的特色:逐城的收复和攻陷!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代会在边境建设庞大的城堡群和边镇。因为这样就可以储存大量的粮食和其他作战物资,在边境养护大量的军队,为战争随时做好准备。
后勤保障里的学问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再威风的将军没有粮食什么也别干。自古以来因为粮草出问题或者被人家断了粮道而一败涂地的战例数不胜数。所以在战争中统兵的将帅都要将粮食问题列入优先考虑的议题,有多少粮草打多少仗,逞能是没有用的。战争中双方也会想尽办法掐断敌方的补给线。要是遇到像曹操那样专断别人粮道的专家,任何统帅第一时间就得看好自家的粮仓。
粮草不单单指的是粮食和草料,还有其他许多的东西,比如弓箭和药品等,如果是沙漠作战,水更是重中之重。大军作战,几十万人所需的吃喝和消耗是天文数字。这些东西也不可能全部跟随大军同步前进,而是有一定距离的。
曾经有朋友问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统帅为什么不把自家的粮草放在中军,和统帅在一起,最好统帅夜间睡觉就看着,这样最安全。答案是根本不可能,因为军队要的是速度,后勤的那些农夫和百姓的效率太低了,会拖慢行军的速度。所以粮草都是和主力部队隔着一段距离修建一座城堡,然后有专门的运粮官每天去取。这也为"偷营袭寨","抢夺粮草"这种古老的战术提供了条件。
在那个年代,一个国家是否强大,要看他的补给是否强大,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式武器的产生,战争越来越激烈,对后勤保障的要求越来越高,百姓的负担也越来越重,直到国家也无法负担起着沿途的消耗位置,在古代,补给线的长度决定了国家的边界。
后勤中的经济学问题
很多人一说到后勤就想到后方,其实在那个时候粮食根本不可能全靠后方,一支10万人的军队在古代根本不可能全靠后方,倒不是说凑不齐这些粮食和饲料,而是凑齐之后怎么运输的问题。在古代要是一个作战部队带着数倍于己的运输用车马、民夫、商人以及辎重兵这些的非战斗成分,就会成为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包袱,如此部队根本不需要作战也完全没有机动可言,只是一个看着吓人的死恐龙而已。
那么因粮于敌"呢。很多人第一时间就想到了纵兵抢劫,但是这招在敌国境内可以用,在自己境内不大好使,而且即使在敌国,如果抢劫超越了底线,就会遭到敌方百姓的怨恨,使自己陷入更危险的境地,往往得不偿失。所以,古代所说的"因粮于敌"在很大程度上是拿钱买粮,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市场。
在古代一支军队到达一个地方以后,先要在军营附近建立一个流动市场,靠附近的商人(或者军队自带的商人)和民众进行交易转换,从而获得当地的各种物资。当然,还要想办法和当地的头面人物达成某种妥协,由他们出面把当地的物资集中送上,这里面少不得要威胁恐吓一番外加给点好处。
要是真像人们所说的,纵兵抢劫,那会遭到当地人的反抗,会造成军队损失,而且哪怕抢劫过程很顺利,要把这些抢劫的东西运回来,也好消耗自己的马匹,人力等,降低作战部队的员额,要是万一出现逃兵之类的事情就更得不偿失了。所以与其消耗大量时间在分兵、找粮、抢劫、运输的环节中,降低部队的运动速度,还不如提高效率,直接找当地人买。这因粮于敌也是一个要求熟练地运用政治和经济手段的技术活。
古代战争后勤究竟有多难
先看几条资料,如果这些数据是准确的话,很多人就会对后勤有一个新的认识:李广利二伐大宛,步骑六万,后勤为"牛十万,马三万匹,驴、橐驼以万数赍粮";后勤和前方作战达到比1以上,要是再考虑到这些农民耽误的农时,古代战争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了。
沈括的战争后勤设计
宋代大科学家沈括在他《的梦溪笔谈》中详细记录了宋朝军队的后勤设计,翻译成白话是这样的:每个民夫可以背六斗米,士兵自己可以带五天的干粮。一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一次可以维持十八天。如果要计回程的话,这些士兵就只能前进九天的路程。
两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的话,一次可以维持十十六天。到第八天以后,其中一个民夫背的米已经吃光,可以先给他六天的口粮让他先返回。剩下两个人可以前进十三天。然后他有计算三个民夫的情况,得出结论----三个民夫供应一个士兵,已经到了极限了。如果要出动十万军队,辎重占去三分之一,能够上阵打仗的士兵只有七万人,就要用三十万民夫运粮。这已经是极限了,因为这些民夫自己也要吃饭,中途也会患病和消耗。而且沈括是把这些死亡民夫的粮食也给算到士兵的头上,还没有算途中粮食丢失之类的消耗。
所以古代军队不容许有吃闲饭的,因为一个吃闲饭的就要有三个人去供应他还不够!这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当然有人说可以用牲畜运,但是那样只是加快了部队运动速度,而没有提高最后的效果。因为牲畜载的多,吃粮更多,与人工比更娇贵,要是不给牲畜吃好的,牲口就会瘦弱死亡。要是牲畜死了,那么它带的粮食也就只能一同抛弃,会造成浪费。所以和人工比,各有短长,就看统帅怎么选择。
沈括的后勤设计是一种途中没有任何损失的设计,要周密安排,合理调度,还要不发生任何意外。但是现实中根本没有这样的军队。古代粮食运输效率之低,消耗之严重远超人们想象。《旧唐书》中记载的有关李靖征突厥时的后勤记录显示,从山东运粮到河套单程就需要近两个月,途中粮食的损失高达百分之九十!在亩产极低的古代,一次出征耗掉大半个国家的财力也毫不稀奇。
我们这样算,按照古代步兵平均每天40公里的标准行军速度来算,一支10万人的大军(7万作战部队,万辎重部队)在0万民夫的后勤支援下,活动半径仅仅只有640公里,在首都长安还到不了陇西的兰州。要是从长安到当时的安西都护府,最少要67天时间,还不算途中遇到天气等突发状况。这对后勤的消耗已经达到了国力的极限。所以,解决办法只有一个—就地开荒,自力更生。
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像蒙古人那样,攻下之后不要后方,直接屠城,这样做倒是利索,但是仅限于蒙古,因为蒙古不需要粮食,他们出征的时候每人不但有三到四匹马,换乘和载辎重帐篷,还有羊和母牛。他们挤羊奶和牛奶解渴,吃羊肉。还可以让母牛生下小牛后吃牛肉,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他们的武器。这是特例。
接下来是我自己的话。
所以你们不要当打仗就是直接出动多少兵马去干架就行,你出动个0W大军你TM起码要准备40W-50W的后勤人员!就像现在美国的士兵一样,后勤是后勤部门,战斗前线是战斗部门!
有些小说写得出动了百万大军,就靠一州之地,我呸,你TM一州之地多少人?还百万大军,有TM点军事知识OK?(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