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才子尽风流,唯有李硕真男人。
自从李硕被下狱后,整个平水村李家简直乱成了一锅粥。家里所有能用上的关系与人手全部派了出去。
然而得到的回复都只有一个,李硕抗旨不尊,八成是活不成了。
之所以,李硕如今还能在大理寺‘苟延残喘’,那是因为朝中的很多大臣都在为他求情,陛下一时间拿不准注意罢了。
但是这抗旨不尊,亵渎皇家的罪过可是满长安的人都看见了。说是满门抄斩都不过分。
午后十分,长安城再次传来了消息。说是大理寺卿刘志立准备明日提审李硕。只要陛下的圣旨一到,立刻问斩!
本以为会悲痛万分的萧白衣此刻却安静的坐在李家大堂中,没有一丝动静。冰冷的像一株天山的雪莲。
翌日一早,大理寺的衙门前便挤满了人,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身白色斗篷的萧白衣,轻纱遮面站在其中。
正在这时,身着囚衣满面萧条的李硕被押了出来,穿过大理寺的门前,向着大堂走去。
刘志立端坐在上首,面无表情的看着堂下的李硕。虽然他一切都已了然于胸,但一想到能够将李硕这个煞星好好打一顿,心中就有一种莫名的爽感。
想到这儿,刘志立面色冷峻,寒声道:“堂下李硕,你可知自己犯了什么罪过?!”
李硕满目凄凉,笑道:“罪过?贞观十四年,在下初来长安,向陛下进献制造震天雷只法。一举击退了东突厥三十万大军,守住了太原府!”
不等刘志立再说,李硕继续道,而且越说越悲愤。
“贞观十五年,在下又一次向陛下进献抵御东突厥之计。将整个东突厥遏制在了咸海以北。抱我玉门关边境五十年之内不受战火!”
“贞观十五年秋,在下又将李家的活字印刷术无偿奉献给了朝廷。并私自出款,倾尽家财为长安城数万的寒门子弟建造了藏书阁,并准许他们无偿看书。”
“贞观十六年,在下奉命镇守定襄。漠北边疆上,数十个小国对我大唐群起而攻,在下率两万大唐府兵以身饲虎。直至战道最后一人。”
“本官在夏阳一年又半载,用尽所能,让整个边关的百姓填饱了肚子!”
“同年次月,在下被吐蕃国师禄东赞所虏。任那严刑拷打,酷刑加身,也从未有过一丝的叛唐之心。”
讲到这里,李硕语气有些哽咽,字字珠玑道:“因为……我是大唐的将军!就算是死,也要是在冲锋的路上!两万定襄守军,与在下同样,他们都是英雄!”
然而正当场外的那些观众被感染之时,李硕却调转话锋,苦笑道:“他们是英雄,但……我不是!”
“在下之所以会如此,全赖家中家未婚妻子萧白衣临行前对在下说的那番话‘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在下之所有会有近日的成就,都是我那未婚妻子时常的叮咛与教导。”
说到这儿,李硕一把擦干了泪痕,无畏的站了起来,正色道:“大丈夫立于世间!硕、自问,上对得起皇恩浩荡!下对得起黎明苍生!……但!在下更是紧记一言‘糟糠之妻不可弃!’”
这番话说出来,不禁场外观堂的百姓深受感动。就连那坐在上首的刘志立也微微有些动容。
这番慷慨正义的言辞,打动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心。
一个如此大功卓著的将军,虽有平步青云之势,但为了不抛弃未婚的妻子,凌然将一世的前途全部葬送。
这公然抗旨的背后,又有多少羡煞旁人的爱情。也许在场的男人们还未有多少触动。然而一些在场的女子却都已经被二人的真情深深感动,不少人都嘤嘤的哭了起来。
人生能有情郎,总是一死也甘愿啊!百姓们不懂什么政治阴暗朝堂争斗。所以他们向往一切完美的事物。
然而李硕的这番话,无疑就是他们心中向往的那种完美。这记好比后世的人们,向往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个道理。
虽然他们知道这样事情也许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但他们依然向往。
之前的功,与现在过。加在一起比较来看。很明显是功大于过,而且这‘过错’乃是不畏强权的勇气。
李硕用自己的性命,告诉了所有人。纵然是位高权贵,也比不上糟糠之妻!
此番在看这件事情,顿时便有不少人开始纷纷为李硕打抱不平了起来。更有甚者直接便跪在了大堂外,为李硕声声喊冤。
当然了,这些人……也都是李硕之前事先安排好的。
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起点’,只要有了起点,那么就会有就会有人附和。
一时间,大理寺堂外的百姓呼啦哗啦跪了大片,不仅恳求释放李硕。更是喊着要陛下收回成命,成全这一对有情的夫妻。
场面一乱,堂上的刘志立忽然恍然,再看李硕那若有若无的笑意,心中不禁大骂李硕不要脸。
虽然民心所向,而且提审李硕也本就是做戏。但既然是做戏,那就要做全了不是?
这下倒好,自己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这小王八蛋,挨个打都要给自己找回点儿好处。
若他真要是当着这么多百姓的面,将李硕用刑。不用李硕喊冤,光是百姓们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可是这不打也不行啊!李世民已经下旨了。而且他也很想看看,李硕这个混蛋挨打的时候是个什么样子。
“一派胡言!抗旨就是抗旨!既然你已认罪……来人啊!李硕抗旨不尊,先打二十大板,待陛下圣旨到来,立刻斩首示众!”
听到刘志立下令,堂外的喊冤声更大了。更是有不少百姓都开始骂街了。刘志立坐在堂上脸色漆黑。
“用刑!”
没有一丝反抗的李硕,立刻被摁在了地上。两个手持长板的差役大步上前,轮圆了便打在李硕的屁股上。
紧接着一声撕心裂肺的喊叫声,顿时传遍了整个大理寺。就连堂外相隔甚远的百姓都能听到。(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