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的,大嫂你快来看看!”葛二妮朝大舅母招手,神情焦急,看着不像说谎。
大舅母只当她魔障了,解玉娥那个穷鬼怎么可能送这么多米这么多肉……
而当她走到牛车前的时候,她惊得瞳孔直颤,她恨不得扣掉自己的眼珠子。
她慢慢扭过头,缓缓问道:“玉娥,这真是你带过来的?”
“是的,大嫂,瑜犸、小芍你俩把箩筐搬下来。”
原本来娘家前,解玉娥心里雀跃不已。
相隔十八年,她再次穿新衣服,带着满满两箩筐的米和肉。
她嫁出去这么多年,终于有能力孝敬阿翁阿母。
家里赚钱了,大家也都穿上了新衣服,买了牛车,她头一次这么有底气回娘家,可是,这里的亲人似乎并没有那么欢迎她。
一直以来舔着脸讨好大嫂、二嫂,可当亲耳听到大嫂的话,她才想起来为什么每年大年初二娘家会有那么多没洗的衣服。
道不同不相为谋,有些人不是你一味讨好,她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这么都米,怎么也有二十五斗吧?半边猪起码一百斤,这么说,这两筐五六百钱……”算着,葛二妮瞪大了眼睛。
感觉解玉娥疯了,买这么多东西!
还租牛车。
“玉娥,你告诉我你是不是发财了?还是重新找了个老头儿给人做续弦?”葛二妮追着问道。
解玉娥脸色一僵,马上就要绷不住理智。
“吵什么吵?”就在这时,从堂屋走出一个老头儿。
看见解玉娥穿着一身亮堂的新衣,先是一怔,随即反应过来。
想起刚才葛二妮说的话,老头问道:“二妮说的真的?”
解玉娥心中一堵,却也懒得解释。
“阿翁,我带嶟宝、瑜犸、小芍给您拜年了,给外祖父磕头。”
一年不见,三个孩子都长高了。
小芍也胖了许多,消瘦的脸上有肉后看着好看许多,那个曾经只知道读书的大外孙,如今也放下了书,眼里多了抹他这个老头看不懂的深沉,就连那个傻大个儿也变沉稳了些。
再看向自己的女儿,解勤陡然感觉自己好像说错了话,刚要开口收回,便听解玉娥道:“阿翁,女儿出门着急,没给君舅、君姑两个人准备晌午饭,我把年礼搁这儿,您收下,我先回去了。”
不等解玉娥说完,两个儿媳已经在倒米、抬猪了。
“解大快来帮忙,这猪太沉了!”
“解二!”
半边猪、一筐米一家人忙得手忙脚乱,很快腾空了两个箩筐。
大舅母笑道:“玉娥,你送这么多猪肉,我们怎么吃得下,留下吃晌午饭吧!”
解玉娥跟大嫂相处这么多年,第一次见大嫂跟自己笑得这么热情。
“不了,你们慢慢吃,瑜犸,咱们回去。”
解玉娥不想再跟解家人多言,恍然觉得过去的自己有多可笑。
有些人不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但是,可以少接触少相处,没必要自己贴上去找不自在。
她现在最重要的是三个儿女,还有把自己当亲女儿的君舅、君姑,比起讨好瞧不自己的人,不如珍惜对自己好的那些人。
“回家阿母给你蒸包子,你们想吃什么馅儿的?”
解玉娥蒸包子一绝,从前因为面粉贵舍不得买,现在不一样了,家里有钱了。
三个孩子抢着喊:“我要猪肉白菜!”
“芹菜猪肉!”
“白菜豆腐!”
一家人在寒风中笑呵呵地回家。
家中,祖父、祖母好似感应到四人的想法一般,正好在和面。
“你们怎么这么快回来了?”祖父问道。
他俩正准备包点包子等解玉娥四个晚上回来吃,欢欢小脸被面粉蹭得成了小花猫。
“东西送到了就行,君舅,我来帮忙。”解玉娥轻车熟路地揪下一块面团,擀成面饼,然后舀了一勺猪肉芹菜馅儿放在面饼上。
祖母见解玉娥不想多说,便轻轻碰了下祖父,让他不要再多话。
他们老郅家祖上积德,才娶了这么好的儿媳妇,不嫌弃他们家穷,忙里忙外,从没想过离开郅家,对他们恭敬孝敬,可惜,她没能过上一天好日子。
祖父沉默,一家八口忙着包包子,蒸包子,晌午饭便是包子。
如果说幸福是什么,就是一家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有饭吃,有衣穿,有尊严。
日子很快过到了元宵,郅家后面放的树杆已经晾干。
郅嶟宝想着去找几个瓦匠、木匠把盖房的事情提上日程。
何大力道:“东家我学过一年瓦匠,我能帮忙。”
郅嶟宝蹙眉,家里的活儿不少,而且,到时候,家里盖房,还得开火做饭,事情只多不少,何大力去砌砖,不合算。
祖父道:“村里有个我熟悉的瓦匠,当年差点被冤枉进大牢,是你阿翁救了他,找他们准行。”
小芍好像想起来:“是不是那个每年元宵给咱家送汤圆的男人?”
“对,就是他。”
“好!”这么一来就省事了。
祖父亲自去村东找人,郅嶟宝跟在后面。
这家住在大酱村最东边,平时没什么人,跟他们家一样,住得比较偏僻,不过,这房子修得倒挺不错。
“常童,你在家吗?”祖父喊道。
出来的是个妇人,看见祖父跟郅嶟宝立即扬起一抹笑脸。
“是郅家祖父,快进屋坐,找我家常童啥事?他在茅房呢!”边说,叶凤儿给二人倒茶。
祖父也藏着掖着,直接开门见山跟叶凤儿说了。
“当然,工钱不会少,只要活儿做得好,不过,常童的手艺肯定没话说。”
叶凤儿一听是找常童盖房子,眼底划过一抹算计。
镇上码头搬货一天十钱,瓦匠一天工钱九钱,明显亏了。
“常婶儿,我祖父没说全,我家管晌午饭,而且,工钱十二钱一天。”郅嶟宝补充道。
叶凤儿眼珠子立刻跟打了蜡一样,蹭亮蹭亮的,有这好事?
“常童今天拉屎怎么这么慢,我去拉他过来。”这么好的事儿可不能错过。
万一这爷孙俩反悔,就没这么好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