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三章 从未设想过的技术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太阳与蓝星的平均距离为一个天文单位,

而以光速飞行一个天文单位大约需要8.3分钟的时间,

这就意味着,他与蓝星的信号延迟已经达到了12天左右的时间,

若是算上沿途各种信号转换的导致的延迟,

他与蓝星单向通信的信号延迟将超过了13天,

若是像成功建立一次有来有回的通信,恐怕至少要一个月的时间。

若是换做五年前,

感受到如此遥远的距离,

他还会感慨一番,

但随着他远离蓝星,远离太阳,面临将来还会走的更远的现状,

他已经慢慢的接受了这种事情。

而此时他更关注的反而是这一年来积攒的信息。

“咦!地面的推进器技术还未突破?”

他在信息面板上看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地面向他请教,推进器技术的事情,

当然,与地面交流了这么久,他也明白这并非是向他请教这个问题,而是在向花神星咨询。

“恐怕,花神星也无法给出答案!”

虽然还没向花神星还询问,但他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早在前两年醒来时他便了解到了地面遇到的情况,

地面的壳层氦闪推进器在达到300公里每秒的速度后,

已经有很长时间没能再向前一步,

纵使王猛将壳层氦闪推进器的之后的技术交给地面,

地面依旧无法推动脉冲推进器的进步,

通过与地面的交流,

王猛发现这并非是理论技术上的问题,

而是生产力的限制,

生产力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这就像将一整套先进战斗机的建造图纸,放到古代。

纵使那时候有文人士大夫,表示着古人也并不蠢,

但想要将战斗机生产出来,

其中面临的问题,一条条的列出来,也足够写满几页纸。

一架先进战斗机几乎涵盖了人类当前大部分顶尖技术。

什么理论基础知识,人才培养,材料问题,都不是古人能短时间解决的。

而他与地面便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当然还没有战斗机图纸放到古人面前,那般夸张。

但光是材料限制问题这一项上便人地面的研究人员感到头疼,

毕竟地面无法使用建造枪这种原子级别的打印设备。

因此,即使王猛将所需材料的数据和建造方法交给了地面,

地面暂时也无法造出来。

这种情况,让大都地面指挥中心,想到了数十年前,建造二代战机时的窘境,

即使当时他们清楚推进器的材料数据,也知道材料的建造过程,

可因为制造业水平的限制,就是建造不出来,

众多科研人员,花费了数年的时间,才在掌握了这项其他势力早就掌握的技术。

而如今地面似乎又面临了这样,艰难研发技术的境况。

可惜这种情况他也无法提供帮助,

而向花神星询问后,也如同他所预料的那般,花神星并没有给出什么合适的解决方案。

“看来地面也只能自己是实验研究了!”

王猛摇了摇头,

继续看向了下一条信息,

下一条信息还与他有关,

地面经过五年的准备,地面也终于准备前往塞德娜星。

对于地面花费如此长的准备时间,

王猛并不觉得奇怪,

以当前地面掌握的推进器技术进行计算,

从土卫六出发前往塞德娜星,

至少要用一年的时间。

因此地面需要准备大量的物资和设备,才能保证航天航天员顺利到达塞德娜星。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低温休眠舱。

在这项技术的帮助下,

可以大幅度减少人类在太空中的水、食物、氧气的消耗。

也可以节省人体代谢物处理所需要的能量,

虽然人类单次摄入、代谢的量并不大,

但一年多的时间足矣达到量变产生质变的程度。

因此低温休眠技术,可以极大的提升了飞船的荷载量。

而在他前一年的时候,

他便了解到,地面对低温休眠舱小型化的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实验计划,

想来在他沉睡的这段时间里,地面又有了新的突破。

而王猛在浏览信息的时候又发现,

虽然低温休眠舱能减少飞船水、食物、氧气的携带量,

但地面为了保险起见,地面还是给飞船加装了全部的物资,以备低温休眠舱出现问题时使用。

这也导致了地面在这几年里需要不断的向停泊在土卫六附近的天权号运送物资。

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希望这次航天计划能顺利!”

看着地面准备前往塞德娜星的信息,

他想到了塞德娜星上的情况,

在这五年里,

塞德娜星上的对撞实验依旧在进行,

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

塞德娜星上的实验效率开始慢慢下降,

留在塞德娜星的人工智能并没有金手掌,

所以智能设备出现损耗的是必然的,

这也导致对撞实验的效率逐年下降。

所幸塞德娜星上的对撞实验还是有所发现,

而且塞德娜星上的对撞实验基地,原本就是用来过渡的。

当初因为自旋异常导致全球范围内的停电,使得地面无法在蓝星上进行对撞实验,

他这才在塞德娜星上建立大型对撞机,继续着量子物理的研究。

但可惜的是,他与花神星并非专业的物理学家,

纵使他可以将实验数据传送到蓝星,

可这与物理研究员亲自操作对撞机还是有差别的,

花神星只能按照标准的对撞流程进行,

而专业的物理研究员,

却可以通过也一些微小的数据差别对对撞机进行微调,

这种微调,作用的粒子对撞上,

就像是台球运动,

球杆撞击台球的位置不同,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

而留在塞德娜星上的人工智能便是从这一方面进行实验,

但因为程序的灵活远小于人类大脑意识的主观能动性。

所得数据的研究价值会有所下降,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数据积累下还是有了一些科技上的突破。

然而,让王猛失望的是:

塞德娜星对撞实验带来的技术突破,

并非是他所期望的那三项技术,

即超光速技术、多维度空间技术、时空对称性下的平行宇宙。

而是一项他从未想过的技术,

一项不应该与量子物理有联系的技术。

即使上次醒来时他已经知道这项技术,

但现在,当他看到这条信息里后,他的心中还是有一些诧异:

“量子物理怎么会与脑机接口技术有联系?”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从木叶开始逃亡 星汉灿烂 我有一剑 人族镇守使 万相之王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青灯佛前特种兵之生物拟态系统篮球特长生仙帝是我老丈人猎魔灵探奥特曼之开局获得贝利亚勋章我带着一百万重生了变身女文豪首富你家前妻又在乌鸦嘴都市:我每周一个新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