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的第一件事自然是昨夜的恐怖袭击案件,刑部尚书张忻亲自出马,把两侯府的案件描述得绘声绘色,最后总结道,“臣已传令九门,责令顺天府尹派出所有捕快彻查此案。”
崇祯恼怒不已,武安侯郑之俊和镇远侯顾肇迹都是开国功臣之后,吃了两百多年的皇粮,今日突遭毒手,他的脸就像被人扇了两巴掌一样难受。
他看了看侃侃而谈的张忻,一字一句地问道,“何时能结案?”
张忻一愣,“这……”
“骆养性!”崇祯懒得跟他啰嗦,直接派出自己的心腹大将,准备接手此案。
骆养性缓缓地走出阵列,“臣在!”
张忻的神经一下就绷紧了,在大明,文官和厂卫的斗争是不死不休的,作为文官中的一员,他如果让骆养性把手里的案子抢走了,自己以后还怎么在文官集团里混下去?
虽然明知崇祯在坑他,但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道,“回陛下,一月即可结案!”
骆养性道,“臣半月可结案!”
“臣……”张忻正要说自己十日可以结案,崇祯却大手一挥,道,“张爱卿,朕给你半月时间,必须查明此案,否则你就致仕回乡种田去!”
骆养性不依不饶地道,“陛下,臣愿立军令状,十日结案!”
崇祯摆手拒绝了他,“即日起,朕令你接手宣府通敌卖国案,限半月之内结案!”
“臣遵旨!”骆养性大喜,这个案子可比两个侯府遇害案分量大多了,皇上让他全权处理此案,也显示了对他的极度信任。
安排好了通敌一案,崇祯又着手处理周延儒的案子。
周延儒才刚走到固安,就被骆养性派人叫了回来,现在被关在石灰市一所小宅院里,有专人侍候着,除了不准出门,其他的一如往常,百官们对骆养性这种做法莫名其妙,听崇祯亲口说出“监视居住”一词才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骆爱卿,你专门成立了一个调查
组负责延儒的案子,延儒乃是朝廷重臣,你务必要有理有据,有法可依,不可冤枉了他。”
骆养性偷偷地看了刘慧明一眼,见他正在打瞌睡,听到崇祯皇帝再次点他的名,马上精神一震,大声道,“臣遵旨。”
“陛下,臣方岳贡有本奏!”崇祯刚说完案子的事,一个满面风霜的老臣就出班行礼道,“臣奏沿途见闻。”
方岳贡?
刘慧明很快就想起了这个人,他是襄阳人,方慧儿的族叔祖,天启二年进士,任户部主事,后来一直在江南任职,光是在宋江知府(相当于现在的恶上海市)任上就干了十四年。在任上,他做了很多实事,劝课农桑、打击盗匪、发展教育等就不用说了,还主持修建了中国第一条石塘——漴阙石塘(位于上海奉贤区),彻底根治了海潮的泛滥。
不过,这条石塘并没为他带来功绩,反而给他带来了牢狱之灾。石塘完工以后,有人挟私举报他贪污工程款三千两,朝廷二话不说就把关进了大狱。好在上海的百姓有良心,联名上书为他喊冤,最后朝廷以查无实据为名放了他,让他官复原职,继续做上海人民的父母官。
此事之后,方岳贡名声大噪,很快就被提升山东兵备副使兼右参议,负责江南的粮食储运,现在已经是漕运总督了。
他此次押送大批漕粮到北京,并向崇祯汇报一路北来的见闻,这也是他的工作之一。
崇祯听方岳贡说起淮安以北十室九空,千里无人烟,山东、北直隶一带盗贼蜂拥,本来还算不错的心情又变得烦躁起来。
“陛下,臣有事要奏”,刘慧明适时站出来大声道,“臣这次从宣府回京,一路所见和方督丞差不多,臣愿带新军先剿灭京畿地区的流寇盗贼,还首善之地一个安宁。”
刘慧明刚说完,翰林院编修陈名夏就跳出来指责刘慧明,“刘司马刚办完宣府大案,又要在京畿地区掀起血风雨,不知刘司马从何处听说经济地区盗贼蜂拥了?”
刘慧明盯着陈
名夏,呵呵一笑,“陈编修怕是还没睡醒吧,刚才方督丞还说京畿、山东一带盗贼蜂拥,到底是你听错了,还是方督丞说错了?”
刘慧明说话向来无所顾忌,方岳贡也是个耿直男,不等陈名夏说话就站出来反驳道,“回陛下,臣刚才所言句句属实。”
作庶子杨观光站出来道,“陛下,京畿重地,不能再起风雨,臣虽然听说偶有山贼为祸地方,但京畿之地尚算太平,臣以为此事当缓。”
刘慧明不禁大怒道,“掩耳盗铃的故事已经过去两千年了,想不到今日在朝堂之上竟然重现了。哼,你们这些词官白天在朝堂上忧国忧民,下朝以后就花天酒地,为何不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本官这几个月四川到湖广、从南阳到京城,通州、密云、大兴、昌平、延庆、宣府等地都曾去过,所到之处不说人,连野生动物都看不见了。就连京城眼皮底下的西山都有好几股盗贼在活动,你们竟然说偶有山贼,尚算太平?”
崇祯脸色铁青,一言不发。
李邦华站出来奏道,“陛下,臣以为刘尚书说得有理,建虏屡次入关肆虐,京畿之地早已残破不堪,建虏一走,盗贼即四处作案,朝廷屡禁不止,正需要刘司马派兵征缴。”
“不可,李院使乃刘尚书好友,立场不正!”一个绿袍小官发生疾呼道,“上朝之前,臣在午门见李院使等人和刘尚书有说有笑,显然交情莫逆,李院使为好友说话,乃是公私不分!”
李邦华大怒,厉声呵斥那小官道,“胡言乱语!本使与刘尚书从未深交,何来交情莫逆一说?”
争议一起,朝堂上顿时热闹起来,几没有刘慧明说话的机会了。
刘慧明索性不说话了,看看他们到底想做什么。
果然,朝堂上迅速分成两派,但反对刘慧明用兵的占了多数,而李邦华、凌义渠、倪元璐、黄道周等人虽然为人正直,却势单力孤,渐渐地落于下风。反倒是目的不纯的张缙彦火力凶猛,一人舌战群雄,虽然输仗却未输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