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慧明尴尬地笑了笑,道,“思路被打断了,容臣想一想。”
崇祯也尴尬地笑了笑,道,“无妨。”
刘慧明很快就拾起话头,继续分享“银行在赈灾中的巨大作用”的课题,崇祯一边听一边思索,又花了足足一个小时才融会贯通,长叹一声道,“先生此策与王文荆公青苗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刘慧明呵呵一笑,心道我的法子明明要高明得多,好不?
要是王安石手里有这么一个银行,他至于混成那样吗?
二人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崇祯疑惑地问道,“你把钱借给其他人了,万一百姓来取钱,你没有银子岂不麻烦了?”
刘慧明哈哈一笑,“陛下想多了,我一家钱庄至少吸纳成百上千的百姓来存钱,他们总不会同一天来取钱吧?只要这些人不一起来取钱,钱庄就只需要保证一定的存量就够了,剩下的都可以借出去赚利息。因此,虽然钱庄账面上有那么多银子,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多,都被挪用了。陛下可以想象一下,天底下有多少银子,如果全部存到钱庄里来了,何愁大明没钱花?”
虽然很心动,崇祯还是有些疑虑,“话虽如此,朕就怕百姓一起来兑付。”
“陛下担忧得不无道理!”刘慧明附和道,“所以这就涉及到钱庄的立足之本了。”
“何为钱庄的立足之本?”
刘慧明伸手比了两根手指,道,“钱庄的立足之本,就两个字——信用。”
“信用?何解也?”
刘慧明道,“简单来说,钱庄要想避免陛下说的这种风险,就要让百姓相信钱庄,即使所有人同时兑付,钱庄也不会被挤兑垮。”
崇祯道,“钱都借出去了,如何能不被挤兑垮?”
刘慧明笑道,“钱借出去是要赚钱的啊。”
崇祯追根问底道,“倘若赚的银子不及借出去的银子呢?”
刘慧明颇有些无奈,但对方是大BOSS,他不能不正面回答,“陛下还记得先前臣说的用盐税做抵押吗?到这种时候,钱庄必须要有硬通货背书。”
“何为硬通货?”
刘慧明真想挠头,只得又普及了一些金融知识。
他本以为崇祯会像之前那样意识流,哪知他今天的脑子出奇的清醒,听到最后居然主动绕了回来,非要他百分百规避挤兑风险。
刘慧明只好把压箱底的东西掏出来了,“要想规避这样的风险,一是硬通货背书,二是让储户相信钱庄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第二种就是信用。”
“哦!”崇祯想了想,终于有些明白了,又问道,“那该如何让储户相信呢?”
刘慧明想了想,道,“有很多方法,于钱庄来讲,首先当然要随时保证一定储存量,要首先储户随时都有钱可取。然后就是多宣传了,这就和普通的商社差不多了。”
“你刚才说于钱庄来讲?难道还有其他意思吗?”
皇帝今天换脑子了吧?
刘慧明打量了一下崇祯,笑道,“陛下今天非得把臣肚子里的干货全部掏出来啊!”
崇祯哈哈大笑,“朕前几次和你商谈国事,当时没发现问题,后来下去仔细思索才发现你总是说一半留一半,因此,朕今天非要打破砂锅问到底。”
刘慧明顿时汗颜无比,半晌说不出一句话来。
崇祯接着道,“朕今日希望你能把这个问题讲透彻。”
刘慧明没办法,只好实话实说了,“陛下担忧的不无道理,其实钱庄经常出现这样的兑付危机,如果陛下仔细留意民情就会发现,大明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百姓因此血本无归。”
崇祯喟然长叹,终于失去了刚才的气势。
刘慧明道,“所以我刚才才说了‘于钱庄而言’,咱们是大明朝廷,当然有权制定政策,预防这样的事情发生。”
崇祯急忙问道,“那该如何预防?”
刘慧明道,“臣刚才说钱庄必须保证一定的储存量,保证储户随时有钱可取,这个储存量就是关键。”
“储存量?”
刘慧明道,“这个储存量在金融行业有个专有名词叫存款准备金,比如,为了防止钱庄的挤兑风险,保护储户的利益,朝廷可以规定
每个钱庄的存款准备金不得低于五成,而且必须把这部分钱交出来,存放在朝廷开设的钱庄里面,由朝廷保管。”
一听说可以把钱庄的银子强制划拨到朝廷,崇祯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刘慧明很快就给了他一盆冷水,“不过,这需要朝廷也讲信用才行。”
崇祯脸色一僵,道,“那是自然,朕的大明立信天下,何足道哉。”
刘慧明又从桌上拿出一张稿子,道,“这是官办钱庄的两个职能,一是吸纳存款,二是规避钱庄的兑付危机。对于连号的钱庄来说,他们还可以汇款。”
“汇款?”崇祯迟疑道,“何为汇款?”
刘慧明道,“臣举个例子陛下就明白了,比如有一家钱庄分别在北京和南京有分号,有一个商贾准备从北京南京去进一批货,他随身携带了一万两银子,六七百斤啊,很麻烦的。他要是够聪明的话就可以把银子存在北京的分号,钱庄给他一张存单,收取百分之一的费用。他就可以空着双手优哉游哉,游山玩水地到南京,然后从南京的分号里把银子取出来。”
崇祯瞪大了眼睛,突然猛地一拍双手,“妙,妙啊!这种汇款的法子既免除了商贾被偷抢的损失,又省去了很多麻烦。”
刘慧明邪恶地笑道,“难道陛下没发现,钱庄根本不需要帮他把银子从北京运到南京吗?”
崇祯一怔,随即哈哈大笑,“太妙了,太妙了,简直妙不可言!”
刘慧明又嘚瑟道,“是不是躺着就把钱赚了?”
“对对,躺着就把钱赚了”崇祯哈哈大笑,“真是躺着赚钱啊!”
二人笑了一阵,刘慧明又补充道,“臣的钱庄还有一个职能,给白杆兵发饷,可以杜绝将官层层克扣。”
崇祯大惑不解地问,“让钱庄给士兵发饷?”
刘慧明赶忙介绍了一下他的工资本制度,崇祯听得越来越开心,最后一拍桌子,道,“太好了,这样将官再也不能克扣下层军士的饷银了,此策于朝廷大为有利。一会儿朕就着人去你处取一本工资本来,让工部连夜赶制,朕要立刻颁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