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家要造反的事情最后只有大宋的高层知道具体情况,很多人只知道开封城里的乞丐被清理的一干二净,现在上街你几乎很少能看到乞讨和乞丐抢劫的事情了。
柴易希最后是被赵祯怎么处置的,这个无人得知,但潘家和潘家关系比较好的几个将门世家都受到了牵连,潘、石两家削去所有的爵位,几乎是一夜之间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查抄潘家的时候,陆子非还专门去了一趟,一个诺大的家族顷刻之间就变为空宅,妻儿老小、妇孺的哭喊声,求饶声,男人的叹息声,这样的画面见了的确让人挺难受的。
赵祯好的是没有把事情做绝,还给他们留了一部分生存的本钱,在朝廷任职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罢免,五品以下的倒是没影响。
这算是皇上给他们留了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吧!虽然看着很渺茫,但还是有那么一丝丝,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赵祯后世能得到‘仁宗’的谥号不是空穴来风。
后面的几家都是公安局的人去的,第一次干这样的事情让他们很兴奋,抄家正是捞外快的好机会,从禁军到警察,这是他们最为满意的一次,不仅不用拼命还比在军营赚得多。
警察舒服了,那一定是有人不舒服了,肖固坚守梧州,写信让亓赟出兵试试侬智高的态度,亓赟回到军营点兵上马,直接杀向了侬智高,久不经战阵的厢兵一个冲锋就被侬智高冲垮,亓赟也成了侬智高的战利品。
“大宋朝廷是没人了吗?派你这样的人来是想侮辱我吗?”侬智高用一口流利的汉语说道。
亓赟没想到侬智高还会说汉语,在他惊讶的时候,黄师宓说道:“长平军指挥使亓赟,你真的是个草包,大王也层参加过朝廷的正式科举,作为汉人,我羞于你是我的同族。”
面对死亡时,没有几个人能平静的对待,亓赟巧舌如簧的说道:“这都是个误会,我是代表朝廷来和侬知府和谈的,只是手底下的儿郎没听清楚命令,才和侬知府造成了误会。”
黄师宓笑了笑,这种荒诞的理由他是怎么也不会相信,但这里做主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侬智高,只要他相信,自己也会跟着相信。
侬智高听到朝廷愿意和他和谈,顿时说道:“我的要求不高,只要朝廷将邕州赐予我做封底,我立马收兵,而且为朝廷守好南边的大门,永世尊大宋为天朝。”
亓赟这样的弱智一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这分明是要学习李元昊自立啊!朝堂上的那伙人能答应才怪,不过他眼下还是要先稳住侬智高逃回梧州,至于我逃出去了,你的条件说不说还不是在我一张嘴。
“这个要求我不能做主,不过我可以给朝廷那边带话,现在咱们初步接触一下,等朝廷那边回话了,我再来和侬知府详谈,你看如何。”
一个简单的谎言,不知道侬智高到底听出其中含义没有,反正亓赟就这
样躲过了一劫,兵败的他并没有带兵回梧州,而是南下去了钦州,至于他去钦州的目的,没人知道。
侬智高心存侥幸等了三天,没等到亓赟的消息,却等到了杨文广带十万禁军兵解救梧州的消息,大宋的正规军只有一种,那就是禁军,只有禁军是作战部队,厢兵和乡勇只是辅兵,不都最后时刻,他们都没有上战场的资格。
所以侬智高很生气,他觉着是朝廷一而再、再而三的欺骗他的感情,在黄师宓的建议下,他决定用围点打援的方式让杨文广命丧梧州。
杨文广这一路上也是郁郁寡欢,一万禁军,在他看来是没有一点战斗力的,他觉着一边走一边练兵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虽然他是一军主将,但这个他还真做不了主。
在宋朝很少有武将能单独带兵的,太祖和太宗时期不算,因为他们两人相当于是开国皇帝,他们就有自信、有魄力不怕你们带兵造反,到了真宗也就是赵祯的老子以后,所有武将带兵都会有文官做监军。
杨文广也不例外,气人的是朝廷这次为他出征配了两个监军,一个是侍御史余靖,一个是秘书少监柳青南,按理说余靖的身份地位最高,可他一路上不说话,那柳青南不言而喻成了整个军队的最高指挥官。
三月初五,禁军到达清远,这时候分歧出来了,杨文广的意思是直接增援梧州,因为广州暂时还是安全的,但柳青南认为他们应该留在广州等待侬智高,他给出的理由是以逸待劳。
两个人争辩不下,就来询问余靖的意思,余靖说道:“这个简单,去梧州活留在广州都行,但禁军不管到那,失败了谁就承担责任。”
这下柳青南不争了,还全力支持杨文广增援梧州,从清远到梧州还要经过肇庆和云浮两地,杨文广首次在南方指挥军队,接下来遇到的麻烦出乎了他的意料。
第一个问题就是气候,北方的士兵到了南方很多人身上出了痱子,医疗条件又不达标,伤兵满营的情况下,还没到战场,自己的人就先少了一半。
第二个问题就是地理环境,在这里不是小水坑就是小水洼,加上茂密的森林,大军基本是走了一路,修了一路。
第三个就是饮食了,他们的粮草、辎重并没有带多少,朝廷给出的旨意是就地取材,南方人以米饭和鱼肉、海鲜为食材,北方的士兵也吃不下去这么口味清淡的饭。
到了德庆府,军队得到了为数不多的休息时间,杨文广清点了一下人数,能跟随自己上战场居然不到七千人,三到四成的人在路上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德庆府和梧州只有两天的路程,这时候必须得有一个人留下来坐镇后方,经过商讨以后,余靖留下来,杨文广和柳青南带大军援救梧州。
余靖在真宗时期也是上过战场,和辽军真刀真枪的干过,他对两人想迫切立功的想法能理解,但没有大量斥候的清理前哨、
打探消息的情况下,两眼一抹黑的就杀向梧州,余靖不是很看好。
杨文广也是沙场老兵了,余靖觉着他比自己的经验丰富,也许就像杨文广想的那样,侬智高只是一群乌合之众,对上朝廷的正规禁军不堪一击,当然这只是他心里的想法。
侬智高深谙大宋朝廷的用人之道,对杨文广这种老将也给予了足够的尊重,禁军所有的缺点正是他们的优点,摆出一副要围攻梧州城的架势后,他悄悄带着大部队离开了。
杨文广排除斥候在前方十里之内扫清障碍,但斥候传回来的消息却是风平浪静,这个时候杨文广很得意,因为他觉着侬智高根本不会带兵,居然一点的准备都没有。
急速前进下的禁军没有遇到一个侬智高的士兵,直到第二天他们站在平地上远远能看到梧州城时,侬智高才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再怎么说这个时候侬智高也应该派人来看看吧!
“大将军,我们渡不渡河。”
杨文广犹豫了,本来简单明了的事情现在有点扑朔迷离了,在渡河过程中被敌人半渡而击的例子数不胜数,禁军不善水,而侬智高的人常年生活在水边,一旦被敌人抓住这个破绽,很有可能杨家的一世英名就毁在自己手上了。
柳青南这个书呆子对传令兵说道:“立刻渡河,梧州城的百姓还等着我们解救呢?”
杨文广即使对柳青南再不满,这时也只好听之任之,但他心中萦绕的忧虑却更严重了,他觉着自己换做对方,也一定会在这条西江上做文章,半渡而击应该是最好的办法了。
前锋部队过去后,一切看起来都那么正常、自然,杨文广知道有没有埋伏马上就会揭晓,部队渡过了一半,他心里的担忧都快放下了,但伴随着水中露出的人头和河对岸铺天盖地的杀喊声,杨文广的心凉了。
“所有人不要乱,侬贼没有多少人,保持好阵型,就地反击。”歇斯底里的呐喊并不能改变士兵慌乱的心,对岸的禁军被侬智高全部赶下了水,到了水中,禁军只是一群待宰的羔羊。
西江的水变成了红色,红的和杨文广的眼珠一样红,深吸了一口气,杨文广知道自己不能死在这里,死了的话,剩下的这三千人也会成为侬智高的刀下之魂。
“突围,突围,朝着德庆府的方向突围。”好在是剩下的人在慌乱过后还有一丝的理智,知道拿起武器围在主帅旁边。
“你们有谁看到监军了吗?”
副将说道:“骚乱一起,我看到监军就带着人跑了。”
杨文广没来得及破口大骂,就听到两边又传来敌人的进攻声,侬字大旗高举,原来正主在这等着自己呢?视野中的侬智高并没有带多少人,权衡利弊后他还是放弃了硬拼的打算。
因为河中的贼人和对岸的贼人正在陆续过河,一旦形成包夹,自己今天和这七千人怕是要丧命于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