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直接坐在地上入定调息的白麟儿,李恪忽然觉得不知道该说些甚么好。像这样的情况,李恪已经见怪不怪了。
自从当初被李泰邀请到这王府上居住之后,李牧云和白麟儿已经在这里住了三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每当李恪来找李牧云商量事情的时候,这白麟儿便会像现在一样原地入定。
其实这也是李牧云特别关照过的。
按照这小仙子自己的话来说,便是一旦大王和阿兄说些自己听不懂的话的时候,她就炼气。
李恪虽然不是玄门弟子,但对修行上的事情也并非一窍不通,对于所谓的“入定”这种状态,他也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了一点点。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打雷都吵不醒她。
“看来大王还是不信任在下啊。”李牧云放下了手中的药杵,拍了拍手上的灰尘。
“先生……”李恪斟酌着自己的词汇,想着怎样说才不会让对方感到不悦。
“大王不必担忧。”相较于小心翼翼的李恪,李牧云的状态反倒是比较放松了,仿佛明日进宫面圣的不是他而是李恪一样。
李恪眼见这人似乎并没有把明日的事情放在心上,想着恐怕自己说了对方也听不进去,也就放弃了开口的打算。
当然了,李恪这些反应,李牧云也都表示理解。
原本,按照今上的想法,是广发请帖诚邀天下玄门真人羽士进京,好在明天为长孙皇后……其实也是为了他自己办场仙道大会。
原本帖子也都差人送出去了,可哪里能够想到,这些仙山洞府中高人全都表示了婉拒,哪怕这些帖子是当今天子亲自写下的。
到底都是老前辈了。
当初李牧云在李恪这里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很是感慨。
虽说修道之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超脱凡俗,但在没能霞举飞升之前,总是要在这世俗中生活的。总是能够寻得仙山洞天远离人世间的烟火气,但这些山岳、洞府,说到底不还是属于大唐的地界么?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个道理,所有人都明白。
可这些玄门的前辈却依然不约而同地拒绝了天子的邀请,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而且有一说一,虽然李牧云只是个外人,同时也算是半个修道之人——毕竟他真正的师父安人公并不算是修道之士——却也觉得天子的这个广邀玄门高人的行为有些欠妥。
逝者已矣。何况修道之人虽然名为“修仙”,但毕竟不是真的神仙,反正李牧云并没有见到那位前辈真的能使已死之人复生的。
这种“仙会”与其说是为逝者而办,实际在李牧云看来,这更像是一场为了安抚生者心情的活动。
倒不是说这种事情办不得,只是大唐不久前才结束了一场战事,虽说是打胜了,但大唐也不能说是毫发无损。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今上不能是天下苍生得到修养,反而还要耗费人力物力……
李牧云虽然是最近这一两年才下山的,但是类似的事情,他在山上芷仙子为他准备的各种藏书中已经看到了不少。
虽然当今天子并没有顾此失彼,也为有功的将士主持了一场封赏大典,但是说到底,这些功劳都是武人的,朝中那些文臣可分不到多少功劳。
尤其是这些文臣中不乏世家大族,甚么弘农杨氏、清河崔氏之类的,那可都是些绵延数百上千年的高门大族了,门生故吏更是遍布乡野朝堂。天子虽然贵为天下之主,但这大唐立国也不过才二十几年罢了,若论底蕴,如何能与这些天下人眼中的清流名门相比。
而且这大唐宗室,虽然尊老子为祖,可实际上却是个出身关陇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氏族,只是北朝时才崛起成势的。而像那弘农杨氏,其在汉代便已经是望族了,这李唐王室真要细究起来可是根本就入不了这些清流世家的眼。
而起这些大族本身就是书香门第,历朝历代都是出过不少鸿儒大家的。
正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这会要是给今上办成了,那不知道天子的威严在这些世家的眼里又要打多少折扣!
对于这一点,这些一心修炼的前辈其实看得很清楚。
与其上京平白与大族交恶,不如一开始便拒绝了天子的邀请。
今上若是不介意,或许还会等一个宽仁的名声!
“果然都是前辈啊……”李牧云叹道。不知道为甚么,李牧云忽然想起了三个月前自己还那科举之事来取笑了皮洛士的念头跟不上如今的大唐。
现下看来,多少有些被打脸。
这些个门阀,还真是不容小觑。
“先生所说的前辈指的都是谁?”李恪好奇地问道。
“先不说这些了,”李牧云岔开了话题,“敢问大王可知山人最近都看了些甚么书么?”
“书?”李恪眨了眨眼睛,“这倒不知。”
其实李恪并不关心李牧云究竟在读甚,他只是敏锐地注意到,李牧云开始用“山人”这两个字自称了。
每当李牧云用此二字自称的时候,那就说明他内心又有了甚么大的决断。
“其实也没甚么,”李牧云笑道,“我只是将那汉初淮阴侯的生平又重新看了一遍。”
“淮阴侯……”李恪想了想,忽然也跟着笑道,“先生莫不是想效仿蒯通?”
蒯通本名蒯彻,因为避汉武帝之讳而被史家改为通。当初高皇帝与楚霸王对峙时便是此人劝同样身为王的韩信成大业。
不过嘛……
“先生此言差矣。”李恪笑道,“恪何德何能敢与兵仙相比?”
“欸——”李牧云打了个响指,“世事风云变幻,哪里是如此轻易就能看清的,况且那淮阴侯……总之,山人并未蒯通,大王也并非韩信。”
李牧云说完之后,便看到李恪忽然就转过了身去,打算离开。
“大王暂且留步。”李牧云笑嘻嘻地说道,“且再听山人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