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下是一层层刻印着特殊花纹的石板,李响发现,这些刻印着特殊花纹的石板,似乎是按照某种规律顺序而铺垫的。
李响摸索了好一会,才确定,自己进入一个偌大无比的石室,这个石室很大,长宽差不多都有上百米的样子,如此大的一个石室,在古墓下面,可以说是将整个古墓都掏空了。
古墓下面都掏空了,而且下面石室中也没有什么石柱或者其他的支撑点,上面的古墓居然没有塌陷下来。
“古人的智慧当真是不能想象啊!”李响心中微微的感叹着。
李响并没有停下来,依旧在继续走着,在寻找和思索着什么。古墓下的石室如此之大,肯定是有着通道通往其它地方。
大概的转了一圈,并没有发现明显的通道,自然,这石室中,就只有暗道了。
这里的格局根本就不像是古墓,反倒是有点像地宫。
“地宫?对了,这多半是地宫,如果是地宫,那么这一切就都能够解释清楚了。”李响心中突然一明,“这里才是真正的进入到古墓,刚才所经历的都是伪墓地宫。”
李响知道,一般而言,地宫通往古墓之中的中间,会有一道石门,高规格的古墓,其地宫甚至有三道石门。
构造的形式和关闭的方法皆相同,每道石门都是两扇,用铜包裹门框,按在铜制的佧上,在门坎的平行线内面会有汉白玉铺成的地面,紧挨着石门下角的里面,会槽有两个约半个西瓜大小的石坑。
对着这两个石坑里约二尺之地面上,也会戳有两个浅坑,并在这深浅坑中间凿出一道内高外低的浅沟。
另外每扇石门都预制好西瓜大小的石球一个,放于石门里面的浅坑上。当下葬礼成、关闭石门的时候,二扇门并不合缝,中间离有三寸空隙。
然后用长柄钩从石门缝伸进去,将浅坑里的石球向外钩拉,这石球就沿着已凿好了的小沟滚进了门边的深坑,合了槽,恰好顶住了石门。
从此,除非设法破坏,这石门就不能打开了。
所以如果没有猜测错的话,这石室内一定有着一道明显的石门。
或许会有人疑惑,这石门既然不能打开,那么找到了有什么用,又不能经过石门,进入到古墓之中。
石门不能打开,这只是相对于普通人来说。
其实,华夏历史上,所有建筑古墓的工匠,都会遵循着一个原理,那就是凡事留一线,万事不做绝,华夏的古墓工匠,一般而言都是懂风水的。
也算得上半个风水师,遽尔而言来说,都会留一手,这一手,是为了防止,古墓建成之后,古墓的主人或者其家人来杀人灭口。
古墓工匠,建成古墓,随即与古墓主人一起陪葬,这在华夏历史上很常见。
然而,古墓的建筑工匠所留的这一手,在工匠界乃至风水界,并不是什么秘密。唯一的区别就是在于这个所留暗门,逃离古墓,打开石门的方法是否隐蔽。
想到这里,李响立刻动身起来。紧挨着石壁,配合着脑海中的神识,一路走来,仔仔细细的查看。
原本而言,石门分为两扇门,其表面会用铜制品包裹着,但是,那只是普通的地宫石门,眼前的这个古墓和一般的地宫石门并不一样。
李响一步一步的走着,双眼仔细的探测着石壁上的变化,半圈还没有走完,就发现了异常之处。
“果然,这里应该是一个石门了。”
李响看着眼前自己所发现的地方,这里的石壁,堆砌的石头大小规格和缝隙,和其他石壁不一样,这里显然是经过伪装的。
聚灵化物,李响手中出现了一把锋利的锉刀。使用锉刀朝着石壁那里的缝隙刮了两下,阵阵石屑飞扬下来。
“果然如此!”
经过锉刀这么一刮,石缝果然是伪装的,石屑下面,是平整的石壁,还是一块巨大的石头。
继续用锉刀将整个伪装起来的石屑仔细的刮掉,阵阵石屑扬起,很快,在李响眼前就出现了一道两扇门的石门。
“第一个石门已经出现了,按照这古墓上面迷宫的规格,这石室内,最起码应该有三道石门,应该是最高规格的迷宫,看来我还得继续寻找。”
将整个石门都刮了出来,李响并没有着急寻找打开石门的方法,而是又开始继续在石室内寻找起来。
也许有人会疑惑,既然都已经找到石门了,那么怎么不打开石门,直接进入到古墓之中,何必又在这里浪费时间?
如果事情仅仅是这么简单的话,那李响也就不用如此麻烦了。华夏古墓工匠,一般而言,都是家传手艺,轻易不外传的,其古墓的规格,其所建筑特点,其所遵循的量比,都是有着一定规律可言的。
李响心中清楚,如果这个古墓之中,只有这一个石门,那倒无所谓,直接想办法打开石门,进入即可。
但是,如果不是一个石门,有两个,或者三个石门,那么事情就没有这么简单了,石门不能轻易的打开。
特别是像这样规格的迷宫,多半是有三个石门,而这三个石门之中,只有一个是生门,其余两个是死门。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李响就找到了第二个石门,同样也是被伪装好的,李响使用锉刀,将石屑刮掉,一个和刚才一模一样的石门,出现在眼前。
第二个石门被李响做好标记,然后继续寻找,很快,第三个石门就被找到了。
三个石门都被找到了,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寻找出这三个石门中的生门出来。
李响心中清楚,迷宫规格不管多大,最多也就只有三个石门,不会有更多,因为,这遵循着一个道理。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代古墓工匠,所遵循的正是这个道理。
看着三个石门的位置,李响发现,这三道石门所相隔的距离一样。三个石门之间,形成一个正三角形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