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远来到善宇将军营帐里,抿着薄唇,一言不发。
善宇将军见秦远沉默,将手中的羽箭放进了箭筒之中,转过身道:“你就不好奇我找你做什么吗?”
秦远低着头,不紧不慢的回应,“将军找属下过来,莫非是想问敌军混进军营的事情?”
这事情不应该问他,负责搜查的人不是他,看到敌军的人也不是他。
让他怎么回答?
“还是秦远你懂本将军。”
善宇将军很是满意秦远的回答。
这件事情他知道了,先是愤怒,而后觉得发现了一丝蹊跷。
秦远继续缄默着,他本来就是一个不爱多话的人,跟善宇将军也不喜欢绕弯子。
“虽然说是敌军混入军营,但本将军觉得此事疑点重重,秦远,你可有什么发现?”
善宇将军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顺便问秦远如何看待这件事情。
他觉得,秦远也有什么发现。
“昨晚休息的早,并没有什么发现。”
秦远不咸不淡的道,不过这善宇将军的想法跟他是一样的。
只是他不想当那个聪明人,人有时候故意装笨也不是什么坏事。
善宇将军盯着秦远看了几秒钟,这秦远似乎有点反常。
“敌军混入军中的事情你多留个心眼,马上准备出发了,你先下去吧。”
见秦远不愿多说,善宇将军便也不再多问。
但他知道,秦远心底跟他想的是一样的。
光耀军队继续往银城逼近,当路过农田的时候,只见正在收割的百姓一个个全都吓得跑着离开。
连农田利的稻谷都不要了。
秦远皱了皱眉,这些百姓怎么如此害怕他们?
也许是因为战争的缘故,老百姓看到军队就莫名的感到害怕,生怕军队对他们不利?
这里地势偏僻,依山傍水,稻谷生长的还不错,只是那稻穗看上去比往常少了许多,多少还是被天气影响了一些。
“这些百姓何故躲起来?”
善宇将军疑惑的道,让所有士兵往后退,切莫踩坏农田里面的庄稼。
“将军,属下前去问问看。”
秦远提议道。
善宇将军点点头应允,他们是光耀的军队,又是什么土匪,这些百姓怎么会如此畏惧?
去问问原因就知道了。
“秦远大哥,我跟你一块去。”
小风追了上来,因为脑袋比较小,头盔戴在头上特别不合适,若是不扶着头盔,眼睛都可能被遮住。
秦远看了小风一眼,并没有拒绝。
小风像秦远的尾巴一样跟在身后。
很快,他们便到了百姓的家里,只见百姓将房门死死关着,不让外面的人进去。
秦远无奈一笑,若他是坏人,别说是一扇木门,就算是一扇石门,一扇铁门都无法挡住得了他。
真要是坏人,躲在房里也不能逃过一劫。
“阿伯开开门啊,你们为什么要躲起来?我们不是坏人呀。”小风握拳敲门,一边敲门一边解释。
但是,房间里的人并没有回应小风。
“阿伯,我们真的不是坏人,我们是光耀的士兵,是去银城打坏人的。”
小风不死心的继续说。
房间里面似乎终于有动静了,只见一个年迈的老阿伯打开一条缝隙,小心翼翼的问道:“你们真是光耀的士兵?”
“阿伯,你别怕,我们就是光耀的士兵,云海关,云城,北城……都是我们收回来的。”
当初蛮夷进攻之势非常可怕,眼看着过了云海关就要将光耀占领,而他们守住了云海关,还收回了之前失去的几座城池。
光耀士兵不可能被打倒,光耀百姓也不可能被打倒,光耀将永远屹立在这片土地之上,永垂不朽。
为了驱逐蛮夷,光耀已经倾巢而出。
只为还给百姓们一个太平盛世。
听着小风的话,老阿伯才放下了心中的警惕,眼泪纵横的道:“你们是我光耀的士兵,太好了,光耀有救了,我们有救了。”
声音中充满了激动和喜悦。
“老伯,你们刚才为什么躲?”
秦远问道。
老阿伯看了一眼年轻高大的秦远,眼底闪过一抹惧意,但想到对方是光耀的士兵,顿时就不害怕了,反而眼底升起了希望。
光耀有这样身强体壮的士兵,一定可以打败蛮夷那些强盗。
经过一番了解,秦远才知道蛮夷对老百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所以老百姓看到这么多人,便害怕的躲起来。
“我们这个地方偏僻,那些蛮夷还没找到,但我们附近周围的村子,没有一个幸免的。”
老阿伯说到这里,便开始放声痛哭。
接着继续道:“我那出嫁到隔壁村的闺女,怀了三个月的娃儿,却被蛮夷……”
后面的话老阿伯已经说不下去,整个人已经溃不成声。
“可恶!”秦远一拳打在墙上,这些蛮夷真是畜生,猪狗不如。
竟然两怀孕在身的女人都不放过。
有了孩子的秦远更加痛恨那些蛮夷,谁要是敢那么对待自己的娘子,就算是屠了对方满门都不觉得解恨。
小风也皱起眉头,眼睛一红,“那姐姐太可怜了。”
随后,小风擦了擦眼泪,坚定的道:“阿伯,你放心吧,我们一定会为姐姐报仇的,一定会将蛮夷赶出光耀。”
阿伯枯老的双手抹了抹眼泪,吸着鼻子,“看到你们,我就放心了,咱们光耀有救了。”
他们这个村子与世隔绝,很少与外面的人交流,也不认识什么字,看到光耀的士兵就慌乱的逃跑。
要是能看懂旗帜上面的耀字,他们也不会将光耀的士兵当成蛮夷逃跑了。
“阿伯,你放心,我们一定将蛮夷赶出去。”
秦远目光如炬,声音坚定。
善宇将军得知了此时,心中感慨万千,蛮夷的所作所为实在令人气愤不已。
他绝对不容忍蛮夷继续在光耀的土地上撒野。
即便两败俱伤,也要让蛮夷付出惨痛的代价。
见阿伯他们正在收割稻谷,于是善宇将军让士兵帮村子里的人将稻谷收割,不到一会儿的时间,稻谷已经收拾完毕。
虽然收成不多,但也够村子里过这个冬天了。
老阿伯非常感动,能帮助他们收割稻谷的人,一定不是坏人,这才是真正的光耀士兵,是百姓眼中的信仰。
有他们在,一定能守护住光耀。
秦远对善宇将军的这番作为很是满意,这也是他想做的。
守护百姓便是守护光耀。
光耀之所以是国家,那是由每一个百姓汇聚而成的。
帮着村民收拾完稻谷之后,善宇将军便带着人马继续前进。
只不过那一群善良朴实的老百姓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老伯,你这是何意?”
善宇将军有些不解的看着前面拦路的老伯以及众村民。
老伯拄着拐杖,微微抬头看着马背上的善宇将军,道:“将军啊,你们去打战,我们帮不上什么忙,只希望能够给你们带点粮食去,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只见他们的身后是十几袋的粮食,里面是谷子,是土豆,是红薯。
“老伯,不可。”
善宇将军从马背上下来,双手紧紧的握着老伯的枯老的双手。
虽然军队缺少粮食,但说什么也不能收老伯的粮食,这些粮食有可能是这个村子活下去的希望。
“将军,收下吧,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全村三十余口人,所有口粮和存粮都在这里了,希望你们能打胜战,解救更多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百姓。”
老伯的双手巍巍颤颤,说话条理清晰。
他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些话他已经准备很久了。
老人和村民都朴实无华,希望自己贡献一点东西对打胜仗有用。
当天下太平的时候,村民们可能有些自私自利,经常会起内讧,吵架甚至打架。
可一到这种有关家国的大事,大家便会将以往的恩恩怨怨往旁边放放,万众一心,只为国家安定。
这么多年来,善宇将军见到过不少这些可亲又可敬的百姓。
“老伯,这些东西给了我们,那你们怎么过冬?”
“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山里有野菜野东西,水里有有鱼有虾,也算是山珍海味了。”
老伯说着说着,还笑了。
善宇将军虽然没有在乡下生活过,但也知道乡下条件艰苦,冬天山里哪里有野菜,水里那么冰凉如何捉鱼捉虾。
村子三十余人难道就要这么饿着肚子过冬?
要是熬不住的,岂不是要饿死?
善宇将军绝对不会让此类事情发生,义正言辞的道:“老伯,你的心意我代表所有将士心领了,但这些东西我们万万不能收,我们有自己的军粮,这点老伯你就放心好了,本将军希望你们能看到战争的胜利和结束。”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希望老伯能看到他们将蛮夷赶出光耀。
所有光耀的士兵都非常感动,这个村子愿意将自己所有的口粮拿出来给他们,自己却不留余地,这是什么样博爱善良又淳朴的胸怀,才能有如此作为?
其实这些东西都不够他们一顿的食物,但这些食物却是村子里三十多个人过冬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