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极限
周梦臣并不知道李成梁准备做的大事。
此刻他只觉自己好像是一个死人。浑身上下都没有多少热气。即便他包裹的再结实,也不能挽留一丝丝热气。在行走之间,根本感觉不到他还有脚,只能机械性的前向。
这还是周梦臣待遇超过一般的官兵。
而一般的士卒就更惨了。
周梦臣亲眼的看见,有士卒在行军之中“噗通”一声栽倒在地面之上。
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有人围观。但是很快就没有了。只是留下一些士卒看护,等后面大队人马上来了。再做安置。
周梦臣知道,这些人相当一部分都要葬身于这冰天雪地之中。即便活下来的人,也会受到不可逆的伤害,掉脚趾,掉手指,掉耳朵,甚至截肢。
作为前锋,并没有携带太多辎重,倒是在出发之前,带了壶热水,但是大多少士卒都会很快喝掉,原因无他。没有足够的保温,一壶热水很快就要凉了,而在冰天雪地之中,根本没有那么多热料,热水都是很稀奇的东西。
至于吃一口热饭,想都不要想了。
周梦臣为了将士们也想了不少办法。比如给他们行军干粮,不是炒米,也不是炒面。而是肉,羊肉罐头。每一个带上好几个,还有一些士卒专门背着,能让大军直接吃到青城城下。
到了青城城下,后面大队人马也会到来的。
但是罐头在这里,就变成一大块冰块。甚至有些砸斗砸不开,即便砸开之后,也不大好吃到,以至于将士们,用刀含有羊肉的冰块给劈开,然后一小块一小块的含在嘴里。用嘴里的温度融化掉。
甚至有几分开盲盒的感觉。
有的冰块之中有羊肉,有得冰块之中,不过是汁水而已。
至于晚上扎营的时候,更是一场灾难。一个小队一个大帐篷,十个人挤在一个帐篷之中,用彼此的体温取暖。但是在如此寒冷的冬天,几乎每一天早上起来,就有几个,或者十几个起不来的将士。
还没有见到敌人,全军已经伤亡过百了。
甚至周梦臣估计,这种伤亡在越靠近青城的时候,只会越来越多。
因为,周梦臣为了这一次行军中做了很多的准备。最少提前一个多月都给将士增加伙食的肉类。可以说,尽可能让大军出发之前,有最好的状态。正因为这样的状态。让将士们还能扛得住。
但是随着大军深入草原,本来数日就能过去的草原
,而今要八九日,甚至更长时间。这一日日的消磨,让将士的状态直线下降。
如果说,而今仅仅是一些体弱的将士,对御寒没有经验的将士冻死。那么将来很有可能有大量将士濒临极限,到时候就要面临崩溃了。
周梦臣这才发现,他其实低估了大自然的威力。
此刻他只能祈祷了,祈祷在将士身体支撑不住前,到达青城。至于到达青城之后,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开弓没有回头箭,周梦臣已经不去想了。
其实周梦臣并不知道,他已经胜过很多人了。
要知道,雪地行军有很多问题,不仅仅是御寒的问题。方向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大雪一下,很多时候看来,东南西北都一样,雪地下面的道路也看不见了,行军很容易迷路的。
但是这个问题,周梦臣根本没有注意到。
原因无他,他周梦臣是谁?他是主持天下测量的人。如果说当今世界有测绘这一课的话,周梦臣是天下第一,如果说在这个世界的未来,有人教授测绘这一科目的话,周梦臣定然是这科目的祖师爷。
再加上周梦臣对青城的窥视不是一日两日了,虽然说草原都是一马平川的。但并不是说,草原上就是一样的。自然是有标记点的。从大同到青城这一条路,可是周梦臣心心心念念不知道多久道路。
周梦臣数日第一次走,但是多少里有什么标记。他可以记得清清楚楚,并呈现在地图之上,更不多有经纬度的指南针,等一系列工具。如果晚上天空放晴,用星象定位,更是周梦臣拿手好戏。
所以这根本不是事。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士卒的忍受程度。
大同将士毕竟不是后世的解放军,这样非战斗伤亡,是很伤士气的。每一个士卒都不是毫无感情,在每天都有自己身边的死伤的情况下,这会给将士们带来极大的恐惧,与心理压力。
甚至心理上,会在身体崩溃之前崩溃。
到时候,什么哗变,造反,什么事情都能做得出来。
但是,而今大同士卒有一个算一个,都与鞑子有血海深仇。嘉靖二十九年才过去几年啊?很多将士死都不能忘记当初的一幕幕。仇恨是很可怕的力量。让很多人无惧生死。
甚至有些将士最后因为要截肢,只能留下来等大队人马收拢。他崩溃大哭,不是因为自己要少一条腿,而不是不能为他一家十几口报仇了。
再加上,周梦臣堂堂大同巡抚,全军统帅都驻着拐杖,走在军中。其他人还能有什么抱怨。
在家上,周梦臣之前做的所有准备。这才是全军能够坚持到现在的原因。
数千人前锋,非战斗伤亡只有百余人已经相当不错了。
“老师。”戚继光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几步来到了周梦臣身前,说道:“老师,前面是红房子。这里有一个部落过冬,大概有五千人上下,壮丁只有千余上下,我想,这一战一定要打了。”
周梦臣说道:“之前不是要绕过的。”
戚继光满脸冻疮,嘴唇干瘪。说道:“是弟子不对,低估了草原冬天。军中必须修整了。否则,否则,弟子担心------”
周梦臣不用戚继光说,他就知道担心什么了。
大规模伤亡。
红房子这个地步,其实就是之前一座寺庙的遗址。
要知道,青城这一带,乃是汉之朔方,唐之受降城,辽之西京路,金元之丰州。从来不是没有人烟的地方。不过是在开国之初,太祖下令将居民迁入关中,后来北元覆灭之后,重建东胜卫。再后来仁宣之时,将东胜卫迁入关内。
这才成为大片白地。
所以,这一片地方上有太多太的古建筑,与古建筑群。
红房子这个地名,就是这样来的。至于这个红房子之前到底是什么,是哪朝留下来的,就是要看考古学家了。反正周梦臣不知道。他只知道,从大同道青城一带,在元代是重要的草原驿路。
而城池选址是很有讲究的。尤其在草原上,很多选址都是相近的。当年在这里建城必定是有原因的。蒙古人一部在这里过冬,定然看重了这么的某种优势。
只是之前制定计划的时候,定下来的是都绕过这些蒙古人过冬点。青城是蒙古人核心区域,不可能在青城之南一点蒙古人的踪迹都没有,甚至越靠近青城,蒙古人的密度就越多。
而今靠近红房子,就意味着来到青城附近了。
这里打仗的话,一旦走漏风声,之前的一切准备都付之东流了。
所有的优势,一瞬间就转化为劣势了。
周梦臣很清楚,以戚继光的军事智慧,根本不用周梦臣提醒这些。他都是知道的。而戚继光仍旧提出这个意见。可见下面的情形已经恶劣到了什么程度,即便到了青城城下,还能有多少战斗力,也是一件很难说的事情。
“好。小心点。”周周梦臣还能说什么。事到如今,只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