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番麦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第二十四章 番麦

不管怎么说,杨继盛还是向着周梦臣,而且杨继盛也细细看过卷宗的。也明白,虽然在程序上,周梦臣很多地方都不对,很多地方所罚非所罪。但问题是,单单是去年的事情,放在太祖成祖那会儿,大同镇上下,能有多少将领能活下去?

似乎,法不责众久了。大家都不以为已了。

杨继盛说道:“不说这些了。我在大同不会留几日,取了代王的奏表,就要上京禀报。你的心愿也算达成了。代王很可能会移藩,不过不是北京,而是山东,去年陛下一怒之下,绝了鲁王藩,一些宗室一直想办法,想恢复鲁王一脉。似乎陛下的意思是,让代王转封过去,鲁王藩的宫殿什么的都是现成的,一两万两,就将代王给打发了。也绝了鲁王一脉的念想。”

周梦臣听了,轻轻一笑说道:“如此一来,代王还要感激我。”

杨继盛说道:“可不是啊。”他微微一顿,说道:“大同情况如何?几乎月后,防秋之事,有没有把握。”

防秋,就是每逢秋天防御鞑子南下。

这是每一个边臣的头等大事。

周梦臣苦笑说着说道:“大同的问题太严重了。我现在只能说我尽力而为。”

在周梦臣看来,大同而今的情况,就好像一个易碎的玻璃。稍稍一撞,就轰然破碎。周梦臣为什么要将春耕集中在大同附近。收了五十万顷土地,真正耕作的估计还没有一半。

而今周梦臣只能尽力而为,披荆斩棘,有一关过一关,能走一步走一步,拼命向前走。至于到底能做到什么地步,那就不是他的事情了。是老天爷的事情了。

周梦臣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说道:“杨兄,你可知道这什么?”

周梦臣从一边抓了一把东西,给了杨继盛。

这东西在后世,谁都能认出来,不就是玉米吗?

这才是周梦臣的新鲜发现。

是的,周梦臣真正主持春耕之后,才发现。原来玉米在大明已经有了种植。虽然是主粮,但绝对不多罕见的。

周梦臣到底不是底层百姓,对于农事是相当的生疏的。不过,这对杨继盛来说,却是非常容易认出来的。毕竟,杨继盛才是真正苦出身,那种真正下地干过农活的。

果然杨继盛一看,就说道:“这不是番麦吗?”

周梦臣说道:“杨兄,这东西在真定可有种植?”

杨继盛说道:“有人种,但是不多。多是山里面的,这东西耐旱

,可以在山中种植,不挑地。”

周梦臣说道:“杨兄,有没有想过让此物大行于天下?”

杨继盛看了看手中的玉米,陷入沉思之中,说道:“此物可以生长在贫瘠之地,补平地之不足,难不成你的意思是,想在好地里种这个?这有些-----”

玉米的高产是在后世,但是这个时代并不高产,甚至在杨继盛的心中还很低产。

原因很简单。

百姓不将玉米当做主粮,都是种在不能种粮食山地坡地上,或者零零碎碎的种在田亩中间。甚至在山区之外,很少见到玉米。

只是将他作为可以在山地种植的一种庄稼,可以将不能种植粮食的山地改成能种粮食了,至于能收多少,就不是太在意了。多多少少都有收成便是了。玉米比小麦粟米都要耐旱。但是不管再怎么耐旱。庄稼都是要水的,山地的玉米,靠天吃饭。每一亩能有一石,或者一石稍多一点,就相当不错了,甚至只有几斗,在百姓看来也是可以接受的。

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在最好的土地上种植玉米是什么样的产量。

周梦臣说道:“杨兄,你也知道大同的不比南边,一年只能种一季粮食,往年多种麦。产量也不是太多,如果是水浇地,当在二石五斗,但是大同水利不修,除却沿河一带,有一些水浇地。算起来,大同附近,也不过一两万顷。除此之外,都是旱地。小麦产量,本就不高。大多不足一石,不过几斗而已。而在番麦在山地的产量,也不过如此,放在平地之上,或许产量还能更高一点。”

“不过,我发现这番麦还有一个好处。”

杨继盛说道:“什么好处?”

周梦臣说道:“玉米长得高。”

杨继盛先没有什么感觉,他细细想了什么。豁然大悟,说道:“不错,这是一个极大的好处。”

小麦与粟米到了成熟的时候,也不过是齐膝而已,最多高更高一点。也高不了多少了。根本做不到阻碍视线,影响行动的作用。但是玉米就不一样了。诚然这个时代玉米与后世的玉米相差很大,不管是从植株的高度与产量来说,都是如此。

但是周梦臣问过了,这玉米成熟的时候,最少有一人高。

人藏在玉米地之中,一时间很难找不出来的。

这个优点,在别的地方,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在边境,却是一个极大的好处。只要闭上眼睛想想。当鞑子骑马在麦田之中行军的时候,与鞑子骑兵在玉米田中行军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状况。

特别是麦子在收的时候,是用镰刀齐根给割了。而玉米自然也可以砍倒,也可以将玉米杆留在地里。

这就形成一道人造的阻碍。

当然了,这阻碍对骑兵影响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整个大同除却几条道路之外,所有的土地都是这样了。足够给百姓更多隐藏的地方,给明军更多的伏击空间。

这是抗日战争中青纱帐给周梦臣的灵感。

或许,不仅仅玉米才长得高,高粱也是可以的。但是高粱的产量太低了。而今已经退出主粮范围之中。与玉米的产量是万万不能相比的。

当然了,周梦臣这样做,不仅仅是这一个目的。

周梦臣想要推广玉米。

玉米与番薯,还有土豆这些高产粮食的输入,给清朝续了一条命。周梦臣早存了推广的意思。只是他准备去了江南,再派人去寻摸高产植物,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玉米而今居然已经在大明西北种植了。

他一直以为玉米是从海外传来了,而今看来,似乎很有可能是从西域传过来的。

当然了,也有可能这两条渠道都有。

不过,这不重要。毕竟玉米到底怎么来到中国,让历史学家去思考。周梦臣既然知道了,他就想办法推广。也是给大明王朝续命。只是怎么推广,却是有技巧的。

如果周梦臣说番麦高产,请推广的。

朝野上下定然有一群反对之声。

比如五谷早已确定,不可动摇,否则就有违圣人经义。什么番麦的产量不行。或许在一处行,在一处又不行了。种种问题都扑面而来。

毕竟粮食生产在大明再重要不过了。

几乎是国之根本。怎么能轻易改易。

但是而今周梦臣这个说法却不一样了。当然了在长城内外形成一道,玉米种植带,作为防御骑兵的屏障,也是他的目的。玉米只要大量种植了。将来只要有人在这上面得到了好处。就会积极主动的推广开来。中国的老百姓再务实不过了。

这样就免去很多争吵,效率也提高不少。

杨继盛说道:“周兄,你要我做什么?”

周梦传说道:“杨兄,我别无他意,只是想请你做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通报朝廷,将番麦列入正粮之中。第二就是在大同之外的地方推广番麦。”

“这-----”杨继盛说道:“我可以试一试,你不要报太大的希望。可以与你连本上奏。也可以在徐阁老面前为你分说。只是估计成不了。”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星汉灿烂 人族镇守使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从长津湖开始 陆地键仙 修罗武神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从木叶开始逃亡 万相之王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开局物价贬值百万倍回到2002当医生柴刀流恋爱日常暗夜王者关于我在木叶充当屑老板这档子事全民基建:开局招募沙雕玩家这个选择太棒了仙路春秋带着财迷系统回八零[重生]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