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备战
这样的军队之前是有的。不是别的。
就是周尚文的旧部。
虽然人数已经不多了。但是硬骨头。特别是赵达如果在的话,给赵达数千骑。这样的场合之下,看看赵达不打疯了。
即便赵达不在了,如果大同的军心士气还在,由马芳带领,他也敢杀个七进七出。
虽然鞑子骑兵数量众多,但是古今最精锐的古代骑兵,还是汉人骑兵。
只是赵达一死,大同军的军心士气都散了。整个宣大军,不过是勉强捏合在一起的军队。哪里有什么精锐敢死的军队,即便有,仇鸾也不知道谁是。
这可难为死他了。
只是这个事情,仇鸾也不好给周梦臣说。
周梦臣说道:“仇兄,你来的正好。我也正好有事找你。我招募了一些民壮,正好像列入军中,沾沾军功,请仇兄想想办法。”
仇鸾随口答应下来,说道:“好说。你明日来找我便是了。”
对于仇鸾来说,找人帮忙。与给人帮忙。已经伴随而来的利益交换,才是他的日常。是同样最习惯的东西。而今周梦臣求他办事,他反而更放心了一点。说明周梦臣无心找他麻烦。
周梦臣与仇鸾在宫门外分手。约定明日再商议作战之事。
周梦臣没有回家,而是调转马头,来到了军器监。
来道军器监附近的校场之中,三千士卒都在练习火铳。而戚继光在监督。不能中途中断。
周梦臣顺手拿来一根火铳过来。
这火铳是火绳枪,不是燧发枪。周梦臣发现燧发枪的发火率从来是一个问题。制造起来也有些困难。所以就造了火绳枪。
即便是火绳枪,也是火绳枪中的佼佼者。
整个火绳枪表现得很现代化,枪杆,扳机,枪托,等等枪的结构,一应具全。有大量后世枪械的影子。设计的时候,抵住肩膀。比当时的火门枪,鸟铳都省力许多。
当然了,外形的设计仅仅是锦上添花。整个火绳枪,周梦臣最得意的地点,就是枪管。周梦臣用了不知道多少手段来加固枪管。终于做到了,一次性射击两百次不炸膛。
这已经不仅仅是足够了,而是威力过剩了。
古代作战,可不是后世枪战游戏,几千发子弹都觉得不够。而在这个时代火铳能在一战之中射出二百颗子弹的情况都不是太多的。
除此之外,周梦臣也准备了火药包,定
量火药。并分解了射击动作。当然了,这些事情周梦臣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思路,最后完成的都是戚继光。
也算是老师有事,弟子办差了。
不过,戚继光非但不觉得周梦臣亏待他。反而觉得周梦臣对他真好。
别的不说,历史上戚继光在数年后调到抗倭战场上的时候,带得人数也不多,到了七八年后,才争取到了在浙江训练新兵的机会,这才有了大名鼎鼎的戚继光。而他如果不是周梦臣的弟子。
他根本不可能有操练三千人的机会。
从这种训练之中,他一面增长自己的经验,一边理解与分析周梦臣很多特别的思想。觉得长进很大。
周梦臣正看着一边的武器。戚继光结束操练,跑了过来,说道:“老师,您来了。”
周梦臣说道:“兵练得怎么样?”
戚继光说道:“已经差不多了,就差一点了,那就是整体实弹射击。不过,训练这么多次了,而且他们也在军器监试过火铳了。不实弹也没有关系。”
周梦臣也知道是怎么回事。
京城就是京城,很多事情都不好敞开了做。
军器监试射火铳是一件事情,如果数千人用火铳大规模演练,百官都要问是怎么回事了?
周梦臣说道:“很快就有实弹的机会了,不过不是实弹射击,而是上战场。到时候,你们要面对鞑子大队骑兵的冲击,怎么有信心吗?”
戚继光脸色有些白,神情越发严肃了,说道:“有信心。这一段时间,我越发感觉老师设计的三段击与黔宁王的三段击大有不同之处,只要后队不崩,前面来多少骑兵,我都能挡下来。只是-----”
戚继光目光之中有些忐忑,看着周梦臣说道:“我们真要上战场吗?京城内外,这么多军队?要我们来?”
周梦臣说道:“京城内外的军队虽然多,但都是什么成色的,你也一一看过了吧?你觉得,他们能够挡住鞑子吗?”
戚继光听了,呼吸有些急促,说道:“弟子知道?只是这纯火铳军队-----”
戚继光内心的忐忑,一方面是参加如此规模大战的心怯。不要以为英雄就不会害怕了,每一个在战场上得胜的将领,都更明白战事的残酷。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能够全身而退,而且京师周围聚集了双方加起来有三十几万大军。
这样的规模,每一个将领都好像是沧海一粟。谁也不能掌控自己的命运。
不过,心怯是一回
事。战场上的发挥是另外一回事了。
另外一方面,却是对周梦臣革新的担心。
就军队编制而论,一直有两个争论。一个是纯队,一个是花队。
纯队,就是一支军队之中,都用一种武器。所谓长枪阵,已经而今周梦臣要的火铳队。都是这样的。另外一个就是花队,就是一个小队之中编制不同的武器,互相掩护,取长补短。这种战术思想,即便是在现代,还是有的。现代军队最基本的小队,就有不同的配置。不会都拿突击步枪,也不会都拿冲锋枪,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说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需求。
而戚继光在历史上,就是一个花队的支持者。别的不说,看鸳鸯阵,什么大盾,圆盾,长刀,火铳,狼筅等等。一个人一样武器。以长护短,前后呼应,形成一个整体。
很多思想都是有根基的。
而今的戚继光虽然在周梦臣说服之下,对火铳队这样组织形式,有了更多的理解。
但是理解归理解,这样的军队毕竟没有经过实战。谁知道他们战场上的表现怎么样?在戚继光想来,最好先上一些次要的战场试试战术,而不是一上来,就投入这样的大战。
这样的大战实在不是实验新战术,新武器的好时机。
周梦臣说道:“放心。我早有准备。你先放一放,跟我走一趟吧。”
周梦臣二话不说带着戚继光来到隔壁军器监,让人打开仓库,戚继光看见仓库之中,停止密密麻麻的战车。一眼看不见头。
周梦臣看着这些战车,有些惆怅的说道:“这都是曾公要的战车,我又做了一些改进,到了战场之上,火铳队只需在战车后面射击就行了。此乃曾公故计。你觉得如何?”
戚继光说道:“有这些战车,自然万事无忧。”
其实在戚继光看来,火器与战车之间的配合,在国初就有,徐达就用过,当然了,形式未必与现在一样。曾铣只是一个新的提倡者而已。这个战术有其必然之处,是相当成熟的战术。
戚继光也就放下心来。
其实很多将领都讨厌新东西,并不是新东西不好,而是因为新东西不大可靠。而战场上是最讲究可靠的。不管是战术,还是武器。
周梦臣站在仓库深处,细细看一辆很奇怪的车辆,这个车辆比其他车辆大不少,而且轮子特别多,几乎一个挨着一个。上面有油布遮盖的严严实实的。不露一丝缝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