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兵棋推演
戚继光一时间大脑混乱之极。
戚继光从小练的是武艺,学的是兵法,可以说通晓古今兵法。更是在父亲的栽培之下,精通明军各种战术布置,武力也不差。在登州卫年轻人之中,也算是没有敌手。咳咳,除却王氏之外。
以古代的交通条件,很难有什么真正的天下第一,但是一县无敌却是真正可以的。
戚继光其实有一些自负的。只是他伪装的好。少年老成。这分自负从来不外露。
但是而今,周梦臣说的话,几乎将戚继光的心智粉碎,重新塑造。
虽然说孙子兵法之中也讲庙算。但是怎么算从来没有说过。虽然有很多军中数学题,比如韩信点兵,但是这些题目更多是借用而已。从来没有人如周梦臣一般,从数学角度来解析所有军事问题。
戚继光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他学了十几年的兵法,而今却告诉他,你错了。你应该学数学。这种错乱感,放在谁身上都有一些接受不了。
只是戚继光不是不讲道理,只是他看着周梦臣告诉他的一切,觉得似乎都能说得通,他想了片刻,说道:“老师,你说过排兵布阵,也能以数学来衡量,我不相信。”
古代阵法一直有一种神秘感。带着一种玄学感。戚继光对于阵法最推崇岳飞的一句话。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也就是按部就班的阵法,其实是兵法之常,唯有能运用之妙,才是大将所为之。
也就说,阵法摆出的死阵法,能活用的才是好阵法。在他印象之中,数学从来是死的。怎么能应对不同条件的复杂战场啊?
周梦臣说道:“好。咱们来试试纸上谈兵。”
随即,周梦臣让人拿来几张纸,两人一人一根笔。让他画出阵图。
戚将军立即画出一个中规中居的明军阵法图。马三步七,马前步后。
周梦臣却画出了一很奇怪的阵法,乃是空心方阵。没有马军。周梦臣说道:“我这里增加了一个小玩意,我一直是这样想的。”随即拿来一柄火铳,并在火铳上面绑上一柄匕首,说道:“给枪头之上增加卡扣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戚继光点头说道:“没有问题。”至于戚继光对自己的军队的布置,很简单。就是按照明军惯例,马三步七之后,步军之中三成火铳兵,剩下都是刀盾手与长枪手。
戚继光随即用骑兵侧击。
周梦臣不动,只是讲解了火枪三段击的办法。戚继光一听就明白,说道:“黔宁王故计。”也就是沐英用过的战术,对大明将门来说,并不陌生。随即周梦臣给他计算一下,三段击之下,一分钟,射出多少子弹。
虽然很多概念,戚继光都是第一次了解。比如分钟。有了钟表才有这个概念。显然钟表是京城之中的新鲜玩意,戚家还没有。
戚继光凝思片刻,说道:“马队是冲不上去的。老师,您这就是一个刺猬阵,防守还行的。但是真打起来,我是有办法破你的。”
周梦臣哈哈一笑,说道:“我没有说过,你不能破,这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很多规则都没有拟定,比如你真拿马队冲火铳阵,伤亡会有多少,马队的速度是多少。胜负很难说的。我只是给你演示一个思路。”
“这个空心方阵,只守不攻,就是我算出来的,这是一种最大发挥火力办法。”
“你现在还觉得,数学没有用吗?”
戚继光沉默了一会儿,他从来没有想过伤亡多少,还能计算?怎么计算?很多技术细节,让戚继光想破脑袋都想不大明白。但是有一点,他虽然不情愿,但也有一点承认了,那就是数学对兵法很重要。但是他依然嘴硬的说道:“老师,即便你算了再多,人心总是不能算的。”
周梦臣说道:“博弈论要了解一下吧?算了。即便不能计算人心。难道兵法就能撇开数学了吗?”周梦臣对博弈论,仅仅是看了几本书,并不是太了解了。而且在周梦臣看来,而今最重要的事情,是将数学引入军事领域,太高深的东西,反而不需要。
戚继光说道:“不能。”
周梦臣说道:“我对兵法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在我门下,这方面的东西,需要你自己自学了,只是有什么计算的需求可以找我,也可以找你大师兄。我给你一个任务,你只要完成了,你就从我门下出师,最少在兵法上我没有什么可以教你了。”
戚继光说道:“什么任务?”
周梦臣说道:“兵棋推演。”
这一件事情看似简单,其实很难。需要大量的数据。周梦臣要的兵棋推演,可不是桌棋一般的游戏,而是一切都安置实际的数据来。从军队行进的速度,不同军队的战斗力折算,与鞑子交战的伤亡比。等等等。
如果戚继光能将这一套东西搞明白了。
那么戚继光的战争思想,已经接十八世纪的水平了。其他东西,周梦臣真教不了
他。
毕竟周梦臣又不是军校出身。对军事思想的了解也到此为止了。至于剩下就要戚继光自己去探索了。周梦臣相信戚继光的能力,在这个基础上,定然能有重要的军事突破。
周梦臣一想到这里,就明白了,得英才而育之,是怎么样的快感。
不提,周梦臣给戚继光上课。
此刻的鞑子大营之中,一副愁云惨淡。
俺答大帐之中,更是充满了低气压。
胜败乃兵家常事。
俺答也是有气量的人,不会因为一场失败而气丧如此。但是这一战,在俺答看来,并不是一场战事的胜负,而是一类战事的胜负。
对攻永宁关到如今,已经数日。俺答堪称竭尽全力。他仅有的一点火炮力量都投入其中了。攻城的又是白莲教死忠教徒,在攻城这方面,远远胜过了鞑子本部人马。
而永宁关虽然有了援军,但是人数也不过数千。
但是他们依然在永宁关下损兵折将,虽然之前看上去永宁关只剩下一口气了。但是最后胜利的还是明军。
这就让俺答深思一个问题?
那就是蒙古大军,真有正面攻克明军坚城的能力吗?
今日的失败,只是一个战术上的失败,即便重要了一点,也是如此。而今日这个判断,却是一个战略上的判断。一但接受了这个判断,今后很多战略规划都要调整了。
一些计划就不会再有了。
比如攻克北京城。
只是萧教主不愿意让俺答接受这个判断,说道:“大汗,这一次来源的明军虽少,但火器众多,定然是明军精锐,而且那守将,用炮之术,也是臣从来没有见过的。在明军之中,这样的人物定然也不多,要么是老臣宿将,要么是后起之秀,大汗不必为今日之事伤怀,大明人才虽多,但并不是每一处都有这样的名臣宿将把守的。”
“大明千里边墙,也不会无懈可击。总能找到办法。臣请命,此次退兵我就回去了,我亲自探查燕山之中道路。如果找不到能供大军潜越的道路,我就不回去了。”
俺答听了,心中暗道:“其他地方可以不攻,但是需要必攻之地,那里没有名臣宿将镇守,大同,宣府,内三关,外三关,乃至于北京城?那一个地方防御不远超永宁关。甚至不需要名臣宿将,只要守将不出昏招,大军就没有希望。”
“而指望敌人出昏招打仗?”
俺答内心之中立即否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