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纺织新工艺
给人刷好感度,也是有边际效应的。
周梦臣其实就是为了推广新的纺织技术。
珍妮纺纱机这种级别的纺织技术,对于周梦臣来说,并不困难,周梦臣甚至实验的将蒸汽机加入了纺纱之中。虽然蒸汽机很不成熟。但是不成熟与不成熟之间也是有区别的。
而今从周梦臣发明蒸汽机,到殷宗伊不断的迭代生产更新。已经与原来的蒸汽机有了很大的变化,原本仅仅能够提水的蒸汽机,渐渐成为一个动力输出单位,适应很多种情况,当然了,还有一点点的问题,那就是蒸汽机的稳定性还很成问题。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真正的稳定性,是要在不同的调试之中才能出来。将所有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解决了,才能稳定。
而今蒸汽机大体上是定型了,今后就是不断的磨合使用,并应用于不同的情况。
而江南是有一套自己的纺织技术的。这一套纺织技术不能说不好。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太适合家庭作坊生产了。分散生产了。这对周梦臣来说并不是太理想的。
因为周梦臣要考虑效率问题,也要考虑征税问题。
效率就不用说了,中国大规模开海。对外输出的物资必然激增。那么,中国拳头产品是什么?是瓷器,糖,茶叶,还有各种候选项,但是周梦臣却将目标瞄准了纺织品,具体说是棉布。
这一来是,效仿英国。英国就是在纺织业上先崛起的。周梦臣觉得这其中必然是有合理的原因的。
二来,就是周梦臣也考察过,瓷器,茶叶,糖,乃至于其他东西,最容易工业化生产的,也只有棉布了,甚至不是丝绸。原因很简单,丝绸的工艺要求更高,现在蒸汽机连梳理棉布都有一些问题,更不要说丝绸。
周梦臣目的就是要打破,对付输出奢侈品的情况,而是对外输出大宗商品。
三来,也就是为了征税。不能应对蒸汽机面对的风波,必然有很多家庭小作坊倒毙。一旦应用了蒸汽机,以而今蒸汽机的规模,必然有一个厂房,而且要供应好煤与水,而江南的煤是比较少的,只能长途运输过来。
所以这些工厂都要聚集在港口才好。
周梦臣为他们选定的港口就是上海港。
所以,周梦臣要请江南最用影响的纺织机构,也就是江南织造局来做这个广告。
周梦臣这些心思,却不是
藤祥所明白的。
不过,藤祥也不用全部明白。他最大任务,其实是监视周梦臣。在此同时,他也要维系好与周梦臣的关系。周梦臣一些小要求,他自然会满足的。毕竟周梦臣之前的战绩,有多辉煌,简直点金胜手,善财童子。
藤祥又怎么可能不听周梦臣的话。
只是这一次,好像有一些不一样。
这不,藤祥的江南织造上海分局,刚刚弄好。藤祥就请周梦臣去参观。
周梦臣自然答应下来,不过,他不是一个去参观的。而是带了自己一整套班子,包括海瑞这个地方官在内。浩浩荡荡的来到了上海分局。
上海分局的地址,也是在,吴淞江,也就是后世称呼的黄浦江一侧。
周梦臣早已看出来,黄浦江两侧将来定然是上海的工业区,是未来的繁华地带。而今有江南造船厂,江南织造局等巨无霸过来了,其他的大小工坊,也就会自发的或者不自发的向这里聚集了。
而今也已经看出一些繁华的苗头了。
藤祥见周梦臣来了,立即上来迎接,藤祥引周梦臣进了厂房之中。周梦臣看见厂房,黑大粗陋,与他心目之中的纺织车间根本不一样。毕竟而今不是电气化时代,到处都是蒸汽管道,带来浓浓的白烟之中,还带来极大的噪声,以至于参观的时候,说话都听不清楚。还有飞扬的煤灰。让不少人落了一层。
藤祥根本没有让人参观很久,就引到了他的值房之中。
不知道藤祥的值房用了什么手段。总之一进门,将门关严之后,外面的噪声似乎忽然从所有人的耳朵边消失不见了。
藤祥立即开始抱怨起来了,他说道:“周大人,你这什么是主要,简直是要命的玩意,蒸汽机这家伙噪声太大了,很多人耳朵都不好,这里根本不是人呆的地方。”
周梦臣说道:“之所以这样,是你的厂房有些问题。我这就让徐杲来一趟江南。给你看看。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能解决的。你不要说,蒸汽机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只说,效率如何?”
藤祥听了,倒是一愣,说道:“是快了。但是我原材料什么的都是有限的,而今提高速度也没有什么用处。而且成本也高了。开工一个月,其他的时间都是要闲着的,还伤了不少,已经有人开始闹事了。”
周梦臣听了,心中也是戚戚然。
很多时候发展都是血淋淋的。这一点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将不成熟的蒸汽机引入纺织业,
肯定会出问题的。蒸汽机伤人,甚至爆炸,周梦臣都已经做好准备了。
毕竟,不这样,蒸汽机永远都不能成熟起来。没有大量使用,蒸汽机永远是有毛病的。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周梦臣却不能坦然处之,说道:“藤公公,对于受伤的人,一定要妥善处置,他们毕竟是为了朝廷受伤的。我也会让蒸汽机那边出钱赔偿的。但很多时候不能因噎废食吗。别的不说,出海的事情,你不知道吗?蒸汽机的成本高,如果能做满一年,将成本摊平在每一匹布上面,还高吗?”
藤祥听了,也不能不承认周梦臣说的对。
如果真能生产一年,各方面考虑下来,即便将藤祥的一些灰色成本考虑下来,也是有赚头的,而且是大赚头。所以藤祥也仅仅是叫苦而已,并没有说别的什么。
不过,藤祥也面对一个大问题,他说道:“而今的问题,就是不管怎么都不可能生产一年。棉花不够,山东的棉花,本地的棉花,早就消耗的差不多了,哪里有能供应生产一年的棉花吗?”
“这机器闲置下来,自然要亏本的。”
周梦臣一愣,他心中默算了一下,微微有一点点苦涩。他想到的自然不会是藤祥一家的原材料问题,而是江南这么多作坊的原材料问题。大明棉花产地,以山东为主,而在江南也是有广泛的种植的。
这一点周梦臣也知道的。
但是看情况,这两地都不够用。原因很简单,如果一般作坊说自己原材料不够了,未必是市场反应。但是江南织造是什么体量,是什么权力,可以说,江南织造在江南纺织业的地位,是超过官府的。
只要市场上有原材料,那么江南织造一定能搞到。
而今,他既然说原材料不够了,那就是真不够了。
甚至江南织造已经抢夺了不少小作坊的原材料了。
这个问题,是必须解决的。
但是该怎么解决啊?
周梦臣不可能空手变出原材料,而且棉花生产,也是有规律的,不可能周梦臣现在想解决这个问题,就立即能解决的,即便种植也是要等棉花长出来的,最少要等上一年吧。
周梦臣心中暗道:“这一件事情,不是而今能够解决的,但毕竟将这一件的提上重要的议程。只是该从什么方面来解决这个问题啊?”一时间周梦臣有好几个想法。不知道行与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