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洋行的一路上,忠国都在思考昨天他答应俊杰的事情。
摆一桌饭倒是没什么,只怕那位瞻前顾后的李大人不来。
忠国还没有自视甚高到觉得只要俊杰带着自己的名字或者手信过去,那位李大人就会乖乖过来的程度。
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俊杰,他怎么样也要做点什么,不只是为了敷衍,平心而论,在建立立宪制,推翻旧朝这件事的立场上,他,李仁骏,俊杰,都是站在同一立场的。
有这么一层关系,就不至于完全没有希望说动那位李大人。
忠国几乎可以肯定,那位李大人现在虽说离开了朝廷,但是心里保证还想着哪天能够重回权力场。
权力的滋味一旦尝到了,要放下那是万难的。
一路想着事情,忠国来到了洋行。
刚一进门,方明就拿着文件递了过来。
“华买办,这是刚刚送过来的。”
忠国接过文件看了看,文件照例是用德乙之国的文字写成。
洋行里的工作人员有将近三分之一都是德乙之国人,这些人几乎全都是洋行高层,对于他们来说,玉龙国的文字学起来太费力,而且也没有必要。
洋人打开玉龙国国门最开始的二三十年,要找到一个精通两国文字的玉龙国翻译官,算得上是一件难事。
但是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懂得说洋人话的玉龙国人越来越多,洋人在这方面便不再如以往那么受限制了。
方明递过来的文件上的墨迹还没有完全干透,忠国不小心蹭了点在小指头上。
高层下发指令的速度一向十分迅速,除非是一个事关重大的决定,不然把时间、效率和金钱直接划等号的高层们,是不会允许任务的下放被耽搁的。
即便任务本身并不是十分急切的事情。
文件还没有被翻译出来,方明和严伦做翻译工作的时候,往往要对照旁边书柜里的词典还能够勉强完成,进度很慢。
忠国当了买办之后,运输部便有了一个默认的习惯。
当天的文件送过来之后,忠国都会迅速阅览一遍,只有那些需要誊写成玉龙国文字留下记录的文件,忠国才会交给方明或者严伦进行翻译誊写工作,其他的文件,他自己看完,了解情况之后,就不再翻录到纸上了。
这无疑大大的加强了运输部的工作效率。
此刻忠国手上的文件,就是一份不太着急完成的任务的指令,也是没有必要将其一字一句的翻译誊写出来的简讯。
看完文件,忠国点了点头。
“洋行又有东西要运了,让我们准备一下,回头我联络一下船。”
“这回运的是什么东西?”
“记杂货就行,分量不多,一千三百吨,别把日期弄错了。”
“船公司和船的名字呢?”
“船公司还是太一船运公司,船名嘛.....等回头确定下来再说。”
方明答应了一声,便回到自己的桌子前进行记录。
运货出门的龙山号和泰山号还在返回途中,这两天就会抵达汗口港口,太一船运公司的订单依旧是连接不断。
忠国想了想,琢磨是不是该时常保留一条船在港口,以便随时能够承接洋行的订单。
但是这样一来,船运公司赚钱的能力就要至少下降三成,又有些叫人惋惜。
龙山、泰山两条船这一趟从出门到返回,花费了十来天,为洋行赚了不到两千两银子,一天下来也就两百两左右的利润。
这要是别的生意,一天能够净赚二百两银子,也不少了,一个月下来就是六千多两啊,多少人一辈子也见不着这么多钱。
可是船运行业不一样,船运业投资大,一开始就砸进去了福报银行的好几十万辆银子,船一旦没有运单可接,每天停在码头上就消耗巨大,一天才挣二百两银子,在忠国看来实在是不够看。
可他也没有办法,想多挣钱,就要多买船,现在玉龙国的船运公司没几家,也谈不上竞争激烈,可到底还是有同行。
太古洋行在这方面比他的船运公司有实力多了,要跟对方抢生意,忠国暂时也没有那个能耐。
忠国暗暗想了想,觉得现在还是要先在其他城市把太一船运公司的分部修起来。
回头船两头跑,来去都能够载货,便可以多降低些成本,多赚点儿利润。
这事还得尽快办,越早办好,就越早能够多挣钱。
不过现在他手上的事已经够多了,忠国稍微整理了一下事情的主次和缓急,毫不费力的找出了他眼前最应该集中精力去做的事情。
唯一让忠国感到舒心的,是目前洋行正处于生意上的淡季,运输部的任务十分清闲,他可以少放一点精力在这边。
方明学起东西来很快,而且没有了严逸文的压制,他的能力完全被释放了出来。
之前忠国就觉得方明是个挺能干的人,但是现在他才发现自己还是想得太保守了。方明比他预料得还要出色。
也许是在运输部被压制了许多年之后,终于可以尽情的释放自己的能力的缘故,方明每天都充满了干劲。
要以口舌来看的话,方明是远远不及念过大学、当初又在忠国的中介所实习过的俊杰的,但是方明对于做生意的热情以及掌握的有关知识,却远在俊杰之上。
只要严伦不跟方明对着干,不给他使绊子,忠国甚至觉得以目前运输部的清闲状态,方明大可以承担起一半的工作来,甚至在他不在的时候,只要有方明在这里,就可以保证运输部不会遇上什么太大的麻烦。
大半天忙活下来,总算是等到了太阳西斜,忠国觉得差不多了,就起身和运输部的员工们说再见。
其实过了中午之后,忠国就已经没什么事情可做了,如果不是担心让严伦和方明方亮兄弟太闲了会出问题,忠国甚至都想把自己分配给他们三人的活全都接过来给做完了,反正对他而言,这也不过就是两三个钟头的事情。
出了洋行的门,忠国立刻加快步子,朝太一船运公司赶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