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扶苏在看一天的竞技会以后有些乏累,便提早回到自己的寝宫休息。
正在这时,太监魏公公进来报告说:“陛下,韩信韩将军求见。”
扶苏听一皱眉,心说昨天朕不是已经跟他说明白,今天难道还是给他儿子来求情的。
随即扶苏对魏公公说道:“你去和韩信讲,要是来给他儿子求情就不要进来。”
“诺。”
魏公公退出扶苏的寝宫。
扶苏昨天刚刚和韩信交代,让他的儿子退出此次晋级赛。
可是扶苏能够看出来,韩信其实并不是特别满意。
毕竟韩家只有这一位独子,韩信还是希望他能够将来继承自己的衣钵。
扶苏也不管他,收拾收拾就打算就寝。
可是魏公公走进来,扶苏看到魏公公有些不耐烦。
“启禀陛下,韩将军跪在宫门口说陛下不召见他就不起来。”
魏公公对扶苏轻声说道。
扶苏听有些生气,便对魏公公说道:“朕要睡觉,就让他在那儿跪着吧。”
说罢,扶苏躺在床上。
魏公公退出皇帝的寝宫。
扶苏今天确实有些困,他实在是不想再听任何人和自己磨叽。
尤其是外面的那个韩信。
现在韩信表面上是跪在门口请求自己接见。
实际上却是威胁自己,那扶苏当然不可能就范。
作为大秦皇帝,不管你是什么位置的大臣,只要威胁皇帝就会得到他想要的结果,那岂不是有失威严。
就这样扶苏还真的睡过去了。
不过半夜的时候有些尿急,扶苏起来。
侍寝的小太监赶紧拿来夜壶,扶苏忽然想到宫门口可能跪着一位三公。
便问小太监道:“韩将军还在外面跪着吗。”
小太监点点头回道:“是的,陛下。”
“现在几更天。”
扶苏迷迷糊糊的问道。
“陛下三更天。”小太监应道。
扶苏一想那个韩信为自己的儿子,可真是命都不要,竟然跪
了快一宿。
想到这,扶苏倒是有些心软,对小太监说道:“算了,你去把韩将军喊进来吧。”
“诺。”
小太监端着夜壶下去,不一会儿冻得瑟瑟发抖的韩信从门外走进来。
“臣叩见陛下。”
韩信对扶苏行礼。
“深夜求见,是不是还为你的儿子。”扶苏打个哈欠说道。
韩信满脸哀怨的回道:“陛下,臣已知错,臣虽然在前几项比赛动手脚,但是陛下您可知,臣实在是输不起,而且未来之事,大将军之职,还需要有人接替,臣也希望韩家之后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归宿。”
韩信倒是毫不掩饰的,把自己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想通通告诉扶苏。
在韩信看来和眼前的这位皇帝,说太多没有什么意义,尤其是说谎和隐瞒是皇帝最讨厌的一件事。
既然如此,自己倒不如把所有的实情,和真实所想全部阐述出来,让皇帝自己斟酌。
扶苏看韩信一眼,觉得在这个历史背景下,韩信确实有他的局限性。
他以为未来所有的将军,仍然是和春秋战国时代一样以世袭制为主,殊不知自己的军校现在办得如火如荼。
这次竞技赛扶苏并没有让军校的那些学生参加比赛,原因就是那些学生学的是军事指挥。
这些武力战斗只是他们的一项必修课,扶苏不想让他们在这上过多的分散精力。
军校之间有他们自己的竞技比赛,他们的竞技比赛与考核成绩挂钩。
而且军校成绩的好与坏,直接决定那些军校的学生能否毕业。
不过四年制的军校到今天为止还没有一届学生毕业,所以扶苏对他们培养出来的军人到底质量如何,心里也没有一个底。
现在韩信担任这所军校的名誉校长,其实韩信的儿子也在这所军校读书。
只不过扶苏觉得韩信和之前的将军蒙恬一样,对于军校的设立不是那么赞同。
在他们的印象当中,军事技能和战场武学那是坚决不能外传,属于贵族的独有学习项目。
而现在自己的皇帝在天下广纳
贤良,在军校当中学习。
只要有资质就授予军事技术,所以韩信从蒙恬的手中接过校长的衣钵以后,对这所学校并不是十分重视。
甚至有意的去打压这所学校里面的学生。
韩信只去过这所学校两次,每次去都留下一句话,那就是你们学完就各自回到自己的家乡。
大秦国不负责你们的工作安排,而现在恰巧扶苏实行全国大裁军,所以这些学生尤其是 应届毕业的军校生,对自己的前途十分迷茫。
扶苏当然知道这一切,不过现在他暂时没有时间在那里投入过多的精力。
大半夜韩信能过来为自己的孩子求情参加比赛,这已经证明一点。
那就是整个大秦帝国的上上下下还是一致认为,武将应该以世袭为主。
这种观念在那个封建时代根深蒂固,扶苏一时之间也很难改变。
只能慢慢的规划一点点的去变革。
想到这,扶苏便对韩信说道:“韩将军,朕允许你的儿子继续参加比赛,你赶紧回去吧朕也要休息。”
说完扶苏竟然不再看韩信便直接躺在床上。
而韩信也叩谢离开寝宫。
扶苏现在仍然恢复两天一次早朝的制度,但是每天那些大臣仍然要出早操跑步。
两天一次早朝扶苏曾经推行过一段时间。
那个时候还有一些大臣颇有微词,认为扶苏可能有懒政的趋势。
但后来证实,两天一次早朝并不会耽误太多的事。
最近因为帝国稍显平静,尤其是南方旧帝国贵族被自己彻底搞定,所以又恢复两天一次的早朝制度。
不过这次没有任何大臣再有任何疑议。
因为那些大臣们知道所谓的早朝也不过是说一些可有可无的事。
说一些众臣都知道事。
皇帝要想真正的谈论和推行一些变革,他往往不会在早朝当中和所有大臣一起研究。
他们已经摸清皇帝的脾气,那就是他喜欢开小会,单独的一对一召见。
因为扶苏认为一对一接见更有利于事情的推进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