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聊了几句话之后,多尔衮就让范文成回去写个奏折了,看看以后大清该怎么走,当然仅仅是作为参考而已,多尔衮从小就想入这个花花世界,如何能够撤回辽东呢?而且在多尔衮看来,大半个大明朝就要吞下去了,让自己把到口的肉给吐出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多尔衮费尽了多少的心思,才从关外的苦寒之地来到了京城,这还没有见到江南的繁华,就要退回关外,这怎么能行呢?所以这个家伙开始慢慢的盘算了。
多铎那边虽然损失了3万精锐骑兵,但手下还是有好几万的骑兵,再加上方大猷手下的汉军,就算是没什么战斗力,摇旗呐喊总是可以的。
指望他们获得胜利是不可能的了,能够多坚持一天都是个好事儿,现在得派遣援兵过去了,如果没有援兵的话,恐怕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山西那边还在打仗,李自成的军队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是经常来袭扰满清军队,这也是很让人头疼的,所以那边的军队已经不可调动了,该从什么地方调动军队呢?
很快多尔衮的脑海里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尚可喜。
说起尚可喜这个人,恐怕大部分的人都不陌生,尤其是在21世纪,这可是在历史课本上出现过的,现在满清很多显赫的网页都没有在历史课本上出现过,但尚可喜却是三藩之一。
这家伙原本是大明朝的将军,后来投降了满清,在满清的领导之下,入关之后,追杀农民军和大明朝抵抗的军队,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被封为智顺王,在康熙年间的时候,被加封为平南亲王。
虽说这家伙是汉人将军,但他手下的军队和其他汉人将军手下的军队却不一样,因为他手下的军队都是从辽东带进来的,当时大明朝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有两支,一直是位于辽东的关宁铁骑,另外一只就是位于山西的九镇边军。
这家伙的军队就属于关宁铁骑,按照多尔衮的记忆,应该有2万骑兵和2万步兵,人数虽然不多,但战斗力却异常强悍,跟满清八旗铁骑比起来,那也是稍逊一筹而已,面对汉人军队的时候,那也是如狼似虎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多的胜利。
多尔衮查了一下,尚可喜刚刚从河南平叛回来,当地的一支起义军刚刚被他打败,手下正在直隶修整,眼看也是休整了1月有余了,正好让这个家伙带着军队去支援。
多尔衮说做就做,马上修书两封,一封让人送往尚可喜那里,另外一封送往山东曲阜,告诉多铎继续镇守曲阜,并且给他说派来了援军,而且还允许多铎在山东征兵。
多铎的侍卫带着这封信,迅速的赶回了山东曲阜,一路上换马不换人,终于算是把信送到了多铎的手上。
接到这封信之后,多铎马上把所有的将军们都给找来,当众宣读了摄政王的信,并且让方大猷在山东范围内征兵,不管是干什么的,只要是符合要求的,全部都得拉到军队里来。
“王爷,这可不行呀,如果全部拉进来的话,那么朝廷的信誉何在呀?摄政王刚刚颁布了圣旨,让大家在家休养生息,山东已经连年干旱,好容易现在风调雨顺的,如果把他们都编入绿营兵的话,那地里的庄稼谁来收拾?来年不还是一个大灾年吗?”
方大猷这个家伙还算是个称职的父母官,至少敢于把下面的真正情况给汇报上去,如果换成其他人的话,估计那些人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方大人可真是一个父母官呀,不过你看清楚了,这是摄政王的命令,如果你不执行的话,那你看你告老还乡了,本王现在就可以批准,明年是个干旱年,但至少那还是大清的天,如果现在不把他们拉进军队的话,明年这里就是大明的天了,到底孰轻孰重?你一点都不知道吗?马上智顺王尚可喜就来了,他可是带了4万军队来的,你一个山东巡抚手下什么人都没有,难道不感觉到脸红吗?”
多铎马上就骂上了,自从受伤之后,这家伙的性格大变,只要是有人违逆他,马上就会拳打脚踢的,这会儿又不是因为人多,早就把马鞭子给拿出来了。
很多人也都猜测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有人觉得可能是废掉了一只手的原因,所以总觉得别人看不起他,如果要是他说出去的话你不照着办,那就是违逆他的命令,那就得狠狠的揍你一顿才行。
周围这些满人将军,听到尚可喜的名字,他们也是非常高兴的,在满人当中从辽东投降的和入关之后投降的,那可是完全不一样的待遇,这些满人也是不一样的想法,就拿方大猷来说,不管混成个什么样子,这里的满人将军也不会有尊重他的,但是大家听到尚可喜的名字之后,内心当中都是非常欢喜的,已经是把尚可喜当成跟自己差不多的人了。
除了投降时间之外,最主要的也是手下军队的战斗力,方大猷手下的这些军队有什么战斗力呢?上了战场之后就会拖后腿,但尚可喜那些军队就不一样了,满清人也尊重自己的对手,在辽东的时候,他们根本就突破关宁铁骑的防线,想要进入京城都得绕道蒙古,如果不是吴三桂打开大门迎清兵入关的话,还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踏进中原呢!
所以在对待关外降将的问题上,那可是跟对待关内降将完全不一样的,这是要区别对待的。
方大猷还想要据理力争,山东现如今刚刚出现了一丝起色,绝不能够让他们乱征兵给打搅了,但是旁边的人使劲的拉住了这个家伙,没看到多铎的眼神儿吗?那就跟一头豹子一样,你要是继续站出去乱说的话,这家伙没准真的敢在大庭广众之下抽你一顿,那个时候还谈何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