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一生为妃
自从皇后死后后宫无主,所有的事物都是全妃在处理。自从全妃用冰帝花开试探兰依后全妃更是对兰依步步紧逼,早就没了往日的亲厚,后宫众妃知道原因懿妃就是兰贵妃,看来后宫又要变天了。兰依是贵妃,位份比全妃高,兰依和全妃都有皇子,太后喜欢全妃,皇上宠爱贵妃,满朝上下都知道贵妃和全妃在争夺皇后的位子,两人的关心也变得更加紧张起来。
这太后礼佛出去了一段日子了,这段时间兰依倒是过得轻松,这些日子和两个孩子在一起,兰依每天都过的很惬意。
眼下这太后已经回来了,对兰依的态度依旧是冷冷的,兰依知道太后心里不喜欢她的。众臣请奏,后宫不可一日无后,请立淑妃的,请立全妃的。以全妃的呼声最高,立谁,不用你们来交朕。轩辕澈拂袖而去。太后来到未央宫。
皇上,后宫不可一日无主,你对立后的人选看法呢?
朕认为,兰贵妃,贵为凤麟国公主,身份尊贵,毓秀名门。性秉温庄,度娴礼法。柔嘉表范,风昭令誉于宫庭,生皇子烨,公主玉儿足以母仪天下。
太后叹息一声,皇上你与萧兰依的感情哀家知道,为了不伤害你我的母子亲情,正是因为如此,哀家才容许你专宠于她。可她引起两国战争,和林将军纠缠不清,这样的红颜祸水,怎堪为后。
轩辕澈眉毛拧成了一个结。母后这都不是贵妃的错,和林将军是皇后诬陷设计的都已经查清楚了,她被劫走,是朕的错,朕没有保护好她。
太后忽然一声冷笑:皇上那她要是愿意一生为妃呢,这就怪不得哀家了。
轩辕澈的脸一下子变白了,母后这是什么意思呢。轩辕澈看着太后一脸不置信。
太后笑道:她一生都只能为妃,她生产之前,苦苦哀求哀家保她和孩子一命,哀家之所以保她,一方面是为了她肚子里的孩子,另一方面也是她和哀家做了交易。用一生为为妃作为条件,永不为后。
什么,母后你怎么能这样呢?
皇上,你有何话说。
儿臣无话可说。
哀家乏了先走了,儿臣恭送母后。
太后微微叹气,看来这是和皇上心生间隙了。
轩辕澈来到凤仪宫,依依刚哄两个孩子睡觉,坐在梳妆台前,正梳妆。依依朕想立你为后,可是太后不同意,太后还说你和她做过交易,终生为妃,永不为后。生产时换的你和孩子的平安。
皇子,在我的心里。只要孩子平安,能和你永远在一起就行了,为后还是为妃,不重要的。臣妾已经答应太后了,现在臣妾和孩子都好好的,臣妾就知足了。
轩辕澈的深情有些落寞,是朕不好,朕对不起你。
兰依笑道:皇上,那太后是什么意思呢,太后现在把后宫交给全妃打量,明摆着要立全妃‘
皇上,只要能你在一起,臣妾一辈子做个妃子臣妾也是知足的,只是全妃一旦成为皇后,那五皇子就成了嫡子,我们的烨儿这不就矮了一截子,臣妾担心的是这个呀。
朕不会册立全妃的,朕会礼烨儿为太子,只是母后太后这么坚决,朕想立你为后,恐怕是不行的,
皇上臣妾明白。臣妾不在乎这个,只要孩子好好的臣妾能和皇上还有孩子在一起臣妾就知足了。
几天之后,永寿宫内太后和皇上大吵,哀家不是给皇上已经说了多少次,有哀家一日萧兰依就不可能成为皇后的。
轩辕澈见太后这么说只得妥协的说:母后,你太后如此坚决,朕反复思量,暂时先不立皇后,这几个皇子中,烨儿和朕性子最像。朕想立烨儿为太子。
太后看着轩辕澈半天之后才说道:皇上,哀家也喜欢烨儿。可这立太子是国家大事,皇上是不是太草率了。
母后,朕想立烨儿不只是因为真喜欢贵妃,烨儿这孩子聪明,睿智,果断,是最合适的人选,为了江山社稷,并非只是朕的喜爱。
朕以为立全妃为后不合适,轩辕澈心中却另有一番盘算。想拖延时间。不想立后。
容哀家想想。
几天之后,轩辕澈正在看奏折,只见小安子急匆匆的进来,皇上不好了,珍妃娘娘落发了。
什么!轩辕澈大惊。摆驾关雎宫。
轩辕澈去关雎宫的时候只见珍妃已经削完发了,斟酌一身素衣。
轩辕澈看到这样的珍妃心里微微有些疼痛,苑儿,你这又是何苦呢?
珍妃眼睛红肿,眼眶似乎饱和着眼泪,像夏天早晨花瓣上的露水,手指那么轻轻一碰就会掉下来。皇上,你终于来了,苑儿等了你好久,苑儿一直奢望能走进您的心里,可是苑儿用尽了力气,耗尽了所有的心力,还是没能走进您的心里,自从贵妃娘娘回来后皇上就想不起这个陪您度过孤独的几年的苑儿,苑儿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
轩辕澈一抹忧伤从他冰冷的眸子中闪闪而过,苑儿是朕对不起你,是朕辜负了你。
珍妃久久未流的眼泪,像小溪似的奔泻而下了……
皇上,苑儿也想通了,与其这么痛苦,不如放手,苑儿实在是太累了,没有力气在爱下去了,削发为尼,斩断情丝。流过太多的泪,不想为谁付真心。苑儿的心才能解脱,如果一个人活得太苦了,不如做到无欲无求,这样心是宁静的,心也会放松。
苑儿,从不怪皇上,皇上的心,皇上的柔情从来都不是给苑儿的,苑儿今生与皇上无缘了,苑儿只求来生皇上能爱苑儿一次。
皇上,苑儿心意已决,这对苑儿来说也许是最好的结局,苑儿会搬到离皇宫最远的静心斋去。
轩辕澈见珍妃心意已决,也不好在说什么,苑儿,朕会吩咐小安子安排你在静心斋的生活,有什么需要来差人来未央宫禀告一声。
珍妃泪水流了下来,谢皇上。
轩辕澈迈着沉重的步伐出了关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