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一至第七百六十二章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751

最后的示威

郭勋先生离他最后的结局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至少在目前,他还是十分得意的,而情况正如他所预期的那样,张璁即将成为这场战斗的胜利者.

虽然局势很不利但杨慎并没有举手投降既然不能消灭他就换了个方法联合三十多名大臣上了一封很有趣的奏折大意如下:

我们这些大臣谈论的都是圣人程颐朱熹的学说张璁桂萼却是小人的信徒既然皇上你宁可信任张璁桂萼而不相信我们的话那就请把我们全部免官吧

这一招叫做以退为进杨慎老爹早就已经用过实在不新鲜嘉靖同志看过后只是付之一笑根本不予理睬。

另一方面张璁桂萼却是平步青云被任命为翰林学士而在他们的帮助下嘉靖先生的计划也已提上日程他准备不久之后就把那个碍眼的本生从父亲的称呼中去掉。

杨慎终于走进了死胡同皇帝不听他的话他也无力与皇帝对抗事情到了这个地步他已经无计可施。

然而上天似乎并不打算放弃他在这几乎绝望的关头他给了杨慎最后一个机会。

嘉靖三年七月戍寅

朝堂上又是骂声一片大臣们争相反对张璁桂萼陈述自己的观点可是嘉靖已经掌握了对待这些人的办法不理。无论要骂人的还是想吵架的他压根就不搭理等到这帮兄弟们说累了下班时间差不多也到了嘉靖随即宣布散朝告诉那些想惹事的大臣:今天到此为止明天请早

日子就这样在争吵中一天天地过去在嘉靖看来今天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可是他错了沉寂的怒火终会点燃而时间就在今天。

因为在那些忿忿不平的人群中有一个心怀不满的人即将爆

这个人是吏部右侍郎何孟春今天他心情不好因为他费尽心机写的一封骂人奏折被留中了。

所谓留中就是奏折送上去没人理也没人管且极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在废纸堆里或是桌脚下现它们的踪影。自己的劳动成果打了水漂何孟春十分沮丧。

不能就这么算了他打定了主意。

诸位不必丧气何孟春突然大声喊道只要我们坚持下去皇上必定会回心转意

这一声大喝把大家镇住了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准备听他的高见。752

吆喝结束了下面开始说理论依据:

宪宗年间为慈懿皇太后的安葬礼仪我等先辈百官在文华门痛哭力争皇帝最后也不得不从今日之事有何不同有何可惧

这里我插一句何孟春先生说的事情确实属实不过这事太小所以之前没提诸位见谅。

听到这句话大家马上理论联系实际就地开展了诉苦运动你昨天被欺负了我前天被弹劾了你一言我一语众人情绪逐渐高涨叫喊声不绝于耳愤怒的顶点即将到来。

话虽如此但形势已经大乱文官们争相言慷慨激昂现场搞得像菜市场一样喧嚣吵闹混乱不堪谁也听不清对方在说些什么。

关键时刻一声大喝响起中气十足盖住了所有的声音明史上最为响亮的口号之一就此诞生:

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

言者正是杨慎.

要说这位仁兄的书真不是白念的如此有煽动性的口号也亏他才想得出来。

一声怒吼之后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杨慎看着这个挥舞着拳头,满面怒容的人.

面对着眼前这群怒火中烧的青年人,杨慎的血液被点燃了.父亲的凄凉离场的门第与尊严使他确信正义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话已经说出口了,事到如今,要闹就闹到底吧

杨慎又一次振臂高呼:事已至此大家何必再忍随我进宫请愿诛杀小人

愤青们的热情就此引爆他们纷纷卷起袖子在杨慎的率领下向皇宫挺进。

但接下来生的事情就比较流氓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闹事的人固然很多和平爱好者也不少许多大臣看到杨慎准备惹事嘴上虽然没说但脚已经开始往后缩那意思很明白你去闹你的事我回家吃我的饭。

可就在他们准备开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

人群中突然跳出来两个人跑到了金水桥南堵住了唯一的出口这两个人分别是翰林院编修王正元和给事中张翀他们一扫以往的斯文凶神恶煞地喊出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

今天谁敢不去大家就一起打死他753

这就太不地道了,人家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你凭啥硬逼人家去,但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犹豫了,去可能会被打屁股廷杖,但不去就会被乱拳群殴

如此看来,杨头目实在有点搞黑社会组织的潜质.

于是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下朝的大臣们一个也没走成,在杨慎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向左顺门走去.沉寂了三年的愤怒和失落将在那里彻底爆.

实际上,这绝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君臣矛盾,如果仔细分析,就会现其中另有奥妙.

根据史料记载,参加此次集体示威的官员共计二百二十余人,其中六部尚书正部级五人,监察院都御史正部级二人,六部侍郎副部级三人,另有三品以上高级官员三十人翰林院詹事府等十余个国家重要机关的官员一百余人。

中央一共六个部来示威的就有五个部长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你要是再不让步今天咱们闹腾到底明天不过日子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冲突而是最后的摊牌

这群人气势汹汹,除了手里没拿家伙,完全就是街头斗殴的样板,宫里的太监吓得不轻,一早就躲得远远的,左顺门前已然是空无一人.嘉靖人生中的第一次危机到来了,他将独自面对大臣们的挑战.

二百多人到了地方不用喊口令齐刷刷地跪了下来然后开始各自的精彩表演:叫的叫闹的闹个别不自觉的甚至开始闲扯聊天一时之间人声嘈杂乌烟瘴气。

十八岁的朱厚熜终于开始抖了,自从他进宫以来,就没消停过,经历多场恶战,对付无数滑头,但这种大规模的对抗他还是第一次遇到.

毕竟还是年轻,他压抑不住心中的慌张,准备妥协.

不久之后,几个司礼监来到了左顺门,向官员们传达了皇帝的意思,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你们辛苦了,我都知道了,事情会解决的,大家回去吧

这就是传说中的官话俗称废话。

老江湖们置之不理依然自得其乐该闹的闹该叫的叫。没有人去搭理这几个太监只是喊出了一句口号:

今日不得谕旨誓死不敢退

太监们铩羽而归朱厚熜也没有别的办法既然一次不行那就来第二次吧既然要谕旨就给你们谕旨754

于是太监们走了回头路转达了皇帝的旨意让他们赶紧走人可这帮人就是不动无奈之下太监们开始向那些跪拜在地的人们讨饶:诸位大爷拜托你们就走了吧我们回去好交差。

可是在那年头跪着的实在比站着的还横大臣们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今天你朱厚熜不说出个一二三绝不与你善罢甘休

朱厚熜又一次抖了但这次的原因不是恐惧而是愤怒。他已经忍耐了太久自打进宫以来这帮老官僚就没把他放在眼里干涉自己的行为不说当皇帝连爹妈都当没了现在竟然还敢当众静坐事情闹到这个份上也应该到头了。

锦衣卫去把带头的抓起来

既然已经图穷那就亮刀子吧对于秀才还是兵管用。

一声令下锦衣卫开始行动这帮子粗人不搞辩论也不讲道理一概用拳头说话突然冲入人群一阵拳打脚踢把带头的八个人揪了出来当场带走关进了监狱。

朱厚熜这一下子把大臣们打懵了他们没想到皇帝竟然真的动了手在棍棒之下一些人离去了。

朱厚熜原本认为用拳头可以解决问题可事实证明他错了他的暴力将引更为疯狂的反击。

当锦衣卫冲进人群乱打一通的时候杨慎早已躲在了一旁这位仁兄实在是个精明人一看情况不对就跳到了旁边打仗是重要的但躲子弹也是必要的。

估计他的隐藏工作做得不错锦衣卫抓要分子的时候竟然把这位仁兄漏了过去但事实证明杨慎虽然机灵却并不奸猾没有给他爹丢脸就此一走了之。

面对着锦衣卫的围攻杨慎握紧了拳头愤怒扫荡着他的大脑冲动的情绪终于到达顶点他已经彻底失去了理智。

当人们有所动摇准备离去的时候他又一次站了出来点燃了第二把火:

今日事已至此各位万不可退走若就此而退日后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他的这声吆喝再次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杨头目话了自然是有种的就跟上来大家又围拢过来虽说走了几十个但留下来的一百多人都是真正的精华年纪轻身体好敢闹事。

事情就此彻底失去了控制755

一百多名精英闹事分子纷纷站起身来,一拥而上,冲到了左顺门口,他们这次的斗争方式不再是跪,而是哭。

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但这一百多位好汉倒未必有什么难言之隐伤心之处根据本人考证这帮兄弟应该基本没流什么眼泪他们所谓的哭其实是嚎。

哭是为了泄情绪流泪是最为重要的而闹事要的就是声势低声哭没啥用一定要做到雷声大雨点小以最小的精力换取最大的效果。在这种工作思想的指导下一百多人放声大嚎天籁之音传遍宫廷内外直闹得鸡犬不宁人仰马翻。

带头的杨慎和王元正不愧是领袖人物还哭出了花样撼门大哭。大致动作估计是哭天抢地的同时用头手拍门活脱脱一幅痛不欲生寻死觅活的摸样。

朱厚熜快要崩溃了赶走一批竟然又来一批跪就跪吧闹就闹吧还搞出了新花样开始他还没怎么想管估摸着这帮人过段时间哭累了也就回去了。

可他小看了这帮人的意志力要知道他们虽然跑步水平不高但嚎哭的耐力还是相当持久的这一百多号人从早朝罢朝后一直哭到中午压根就没有回家吃饭的意思而且还大有回家拿被子挑灯夜哭的势头。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一百多人在这里嚎哭此情此景实在太像遗体告别仪式搞不清情况的初一看还以为新皇帝又崩了政治影响实在太坏。

皇帝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他也不打算再忍下去了既然抓带头的不管用那就一不做二不休把所有的人都抓起来

他又一次派出了锦衣卫不过这回他多长了个心眼加了一道工序记录名字。

朱厚熜终于下定了决心参与这次事件的人一个都不能少全部严惩不贷

可当锦衣卫拿着纸和笔来到大臣们面前准备记录的时候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按照常理此时的大臣们应该是惊慌失措隐瞒姓名可让锦衣卫大吃一惊的是这些书呆子知道他们的来意后却是大喜过望立即表示不用他们动手自己愿意主动签名留念。

原来这帮兄弟根本就不害怕皇帝整治他们反而觉得因为这件事情被惩处是一件足以光宗耀祖的事情以后还能在子孙面前吹吹牛:你老子当年虽然挨了打受了罚但是长了脸

纵使憨直诚然不屈这就是明代官员的气节。756

但让人啼笑皆非的是这些人一点也不小气觉得自己光荣还不够本着荣誉人人有份的原则在上面还代签了许多亲朋好友的名字把压根没来的人也拉下了水。

于是原本现场只有一百四十多个人名单却有一百九十个真可谓是多多益善。

签完了名字锦衣卫二话不说把这一百多号人几乎全部抓了起来关进了监狱这场嘉靖年间最大的示威运动就此平息。

皇宫终于恢复了平静大臣们也老实了话是这么说但事情不能就此算数因为气节是要付出代价的。

第二天朱厚熜开始了全面反击明代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廷杖之一就此拉开序幕。

除了年纪太大的官太高的体质太差一打就死的当天在左顺们闹事的大臣全部被脱光了裤子猛打了一顿屁股此次打屁股可谓盛况空前人数总计达到一百四十余人虽然事先已经经过甄别但仍有十六个人被打成重伤抢救无效一命呜呼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十二怎一个惨字了得。

但最惨的还不是这十几位兄弟死了也就一了百了另外几位仁兄却还要活受罪。比如杨慎先生他作为反面典型和其他的六个带头者被打了一顿回笼棍。

棍子倒还在其次问题在于行刑的时间距离第一次打屁股仅仅十天之后杨头目等人就挨了第二顿这种杠上开花的打法想来着实让人胆寒。

但毕竟是年轻人身体素质过硬第二次廷杖后杨慎竟然还是活了下来不过由于他在这次行动中表现过于突出给朱厚熜留下了过分深刻的印象皇帝陛下还给他追加了一个补充待遇流放。

杨慎的流放地是云南永昌这里地广人稀还尚未开化实在不是适合居住之地给他安排这么个地方说明皇帝陛下对他是厌恶到了极点。

从到闹事头目再到流放重犯几乎是一夜之间杨慎的命运就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已经不重要了他目前唯一要做的是收拾包袱准备上路。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杨慎却没什么福气两次廷杖没有打死他皇帝没有杀掉他但天下实在不缺想杀他的人在他远行的路上有一帮人早就设好了埋伏准备让他彻底解脱。757

但这帮人并非皇帝的锦衣卫,也不是张璁的手下,实际上他们和杨慎并不认识也没有仇怨之所以磨刀霍霍设下圈套只是为了报复另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杨慎他爹杨廷和他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当年他做过的一件事情给自己的儿子惹来了杀身之祸。

杨廷和虽然有着种种缺点却仍是一个为国操劳鞠躬尽瘁的人他在主持朝政的时候有一天和户部算帐尚书告诉他今年亏了本财政赤字这样下去会有大麻烦当年也没有什么扩大内需增加出口但杨廷和先生就是有水平苦思冥想之下他眼前一亮想出了一个办法。

增加赋税是不可行的要把老百姓逼急了无数个朱重八就会涌现出来过一把造反的瘾这个玩笑是不能开的。

既然开源不行杨廷和只能节流了他动用了千百年来屡试不爽的招数裁员。

应该说杨廷和先生精简机构的工作做得相当不错很快他就裁掉了很多多余机构和多余人员并将这些人张榜公布以示公正国家就此节省了大量资源但这也为他惹来了麻烦。

要知道那年头要想在朝廷里面混个差事实在是不容易的很快他的这一举动就得到了一句著名的评语终日想想出一张杀人榜

虽然他得罪了很多人但毕竟他还是朝廷的辅很多人只敢私下骂骂也不能把他怎么样但是现在机会来了。

由于杨廷和实在过于生猛他退休之后人们也不敢找他麻烦可杨慎不同他刚得罪了皇帝半路上黑了他估计也没人管政治影响也不大此所谓不杀白不杀杀了也白杀。

此时杨慎身负重伤行动不利连马都不能骑但朝廷官员不管这些要他立刻上路没办法这位仁兄只能坐在马车里让人拉着走。

看来杨先生是活到头了他得罪了皇帝和权臣失去了朝廷的支持在前方一帮亡命之徒正等着他而他连逃跑的力气都没有只能一路趴着没办法去迎接阎王爷的召唤。

但这次似乎连阎王爷都觉得自己庙小容不下这位天下第一才子最终也没敢收他因为杨先生实在是太聪明了。

自打他上路的那天起他的车夫就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因为这位雇主实在太过奇怪总是出奇怪的指令走走停停而且完全没有章法有时走得好好的却非要停下休息有时候却快马加鞭一刻不停。758

直到顺利到达了云南杨慎才向他们解开了这个谜团:要不是我大家早就一起完蛋了

要知道杨先生被打的是屁股不是脑袋他的意识还是十分清醒的早就料到有人要找他麻烦路上虽然一直趴着脑子里却一刻也没消停过他派出自己的仆人探路时刻通报消息并凭借着良好的算术功底根据对方的位置与自己的距离以及对方的行进方向变化来计算确实相当复杂自己的行进度和日程安排。

就这样杀手们严防死守东西南北绕了个遍却是望穿秋水君不来让杨慎溜了过去。

话虽如此顺利到达云南的杨慎毕竟还是犯人接下来等待着他的将是孤独与折磨。

但这位仁兄实在太有本事了人家流放痛苦不堪他却是如鱼得水杨先生一无权二无钱刚去没多久却和当地官员建立了深厚友谊难以理解开始称兄道弟人家不但不管他甚至还公然违反命令允许他回四川老家探亲。杨先生的能力着实让人叹为观止。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安下了家开始吟诗作对埋头著书闲来无事还经常出去旅游日子倒还过得不错但在他心中的那个疑团却一直没有找到答案。

当年父亲为什么要主动退让致仕退休回家呢

以当时的朝廷势力如果坚持斗争下去绝不会输得这么快这么惨作为官场浮沉数十年老谋深算的内阁辅他必定清楚这一点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放弃。

杨慎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他实在无法明了其中的原由。

直到五年后他才最终找到了答案。

嘉靖八年1529杨廷和在四川新都老家去世享年七十一岁。

这位历经三朝的风云人物终于得到了安息。

杨慎是幸运的他及时得到了消息并参加了父亲的葬礼在父亲的灵柩入土为安就此终结的那一时刻杨慎终于理解了父亲离去时那镇定从容的笑容。

从年轻的编修官到老到的内阁辅从刘瑾江彬再到张璁他的一生一世都是在斗争中度过的数十年的你争我夺起起落落这一切也该到头了。759

战胜了无数的敌人,最终却也逃不过被人击败的命运,在这场权力的游戏中,绝不会有永远的胜利者,所有的荣华富贵,恩怨宠辱,最终不过化为尘土,归于笑柄而已.

想来你已经厌倦了吧杨慎站在父亲的墓碑前仰望着天空他终于找到了最后的答案。

留下一声叹息杨慎飘然离去解开了这个疑团他已然了无牵挂。

他回到了自己的流放地此后三十余年他游历于四川和云南之间专心著书研习学问写就多本著作流传后世。纵观整个明代以博学多才而论有三人最强而后世学者大都认为其中以杨慎学问最为渊博足以排名第一。

这是一个相当了不得的评价因为另外两位仁兄的名声比他要大得多一个已经死了另一个与他同一时代但刚出生不久。

已经去世的人就是永乐大典的总编永乐第一才子解缙而尚未出场的那位叫做徐渭通常人们叫他徐文长。

能够位居这两位仁兄之上可见杨慎之厉害。其实读书读到这个份上杨慎先生也有些迫不得已毕竟他呆的那个地方交通不便语言不通除了每天用心学习天天向上似乎也没有什么别的事干。

杨慎就这样在云南优哉游哉地过了几十年也算平安无事但他想不到的是死亡的阴影仍然笼罩着他。

因为在朝廷里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

朱厚熜平定了风波为自己的父母争得了名分但这位聪明过头的皇帝似乎并不是一个懂得宽恕的人他并不打算放过杨氏父子这对冤家。

但出人意料的是他最终原谅了杨廷和因为一次谈话。

数年之后频天灾粮食欠收他十分担心便问了内阁学士李时一个问题:

以往的余粮可以支撑下去吗

李时胸有成竹地回答:

可以太仓还有很多储粮。这都是陛下英明所致啊。

朱厚熜不明白他用狐疑的眼光看着李时。

李时不敢怠慢立刻笑着回禀:

陛下忘了当年登基之时您曾经下过诏书裁减机构分流人员这些粮食才能省下来救急啊

朱厚熜愣住了他知道这道诏书但他更明白当年拟定下达命令的人并不是他:

你错了朱厚熜十分肃穆地回答道这是杨先生的功劳不是我的。76o

可皇帝终究是不能认错的这是个面子问题于是在他死后一年杨廷和被正式恢复名誉得到了应有的承认。

朱厚熜理解了杨廷和却始终没有释怀和他捣乱的杨慎所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当他闲来无事的时候经常会问大臣们一个问题:

杨慎现在哪里在干什么过得如何

朱厚熜问这个问题自然不是要改善杨慎的待遇如果他知道此刻杨先生的生活状态只怕早就跳起来派人去斩草除根了。

幸好杨慎的人缘相当不错没当皇帝问起大臣们都会摆出一幅苦瓜脸倾诉杨慎的悲惨遭遇说他十分后悔每日以泪洗面。

听到这里皇帝陛下才会高兴地点点头满意而去但过段时间他就会重新问屡试不爽真可谓恨比海深。

但杨慎终究还是得到了善终他活了七十二岁比他爹还多活了一岁嘉靖三十八年才安然去世著作等身名扬天下。

但比他的著作和他本人更为出名的还是他那让人耳熟能详的词牌这才是他一生感悟与智慧之所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历古千年是非荣辱你争我夺无过于此

这确实是一场没有意义的游戏但千古之下又有几人能够看破呢

朱厚熜的心得

我相信杨慎先生已经大彻大悟了但朱厚熜先生还远远没有到达这个层次很明显他的思想尚不够先进。

他曾经很天真地认为做皇帝是一件十分轻松的事情就如同一头雄狮只要大吼一声所有动物都将对它俯帖耳。但当他的指令被驳回他的命令无人听从他的制度无人执行时他才现: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是靠不住的能够信任的只有他自己。

于是在这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胜利者朱厚熜得到了唯一的启示:只有权谋和暴力才能征服所有的人除此之外别无他途。

要充分地利用身边的人但又不能让任何人独揽大权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这就是朱厚熜的智慧哲学。

所以他需要的大臣不是助手也不是秘书而是木偶可以供他操纵的木偶。

在驱逐了杨廷和之后他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合适的木偶张璁。761

张璁大概不能算是个坏人,当然了,也不是好人,实际上,他只是一个自卑的小人物,他前半生历经坎坷,学习成绩差,也不会拍上司马屁,好不容易借着议礼红了一把,还差点被人活活打死,算是倒霉到了家。

经过艰苦奋斗九死一生他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杨廷和走了杨慎也走了本以为可以就此扬眉吐气的张璁却惊奇地现自己虽然是胜利者却不是获益者。

考虑到张璁同志的重大贡献他本来应该进入内阁实现多年前的梦想可此时张先生才现他这条咸鱼虽然翻了身却很难跳进龙门。

这里介绍一下要想进入内阁一般有三个条件先这人应该进过翰林院当过庶吉士这是基本条件相当于学历资本。其次必须由朝中大臣会推也就是所谓的民主推荐当然了自己推荐自己是不行的。最后内阁列出名单由皇帝拍板同意这就算入阁了。

我们把张璁同志的简历对比一下以上条件就会现他实在是不够格。

学历就不用说了他连翰林院的门卫都没干过而要想让大臣们会推他那就是痴人说梦光是骂他的奏折就能把他活埋对于这位仁兄真可谓是全朝共讨之群臣共诛之。

于是张璁先生只剩下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皇帝同意。

可光是老板同意是不够的群众基础太差没人推举你总不好意思毛遂自荐吧。

事情到这里就算僵住了但其实张璁先生还是有指望的因为皇帝陛下的手中还有一项特殊的权力可以让他顺利入阁这就是中旨。

所谓中旨就是皇帝不经过内阁讨论推举直接下令任免人员或是颁布法令可谓是一条捷径。但奇怪的是一般情况下皇帝很少使用中旨提拔大臣而其中原因可谓让人大跌眼镜皇帝愿意给大臣不愿要。

明代的官员确实有几把硬骨头对于直接由皇帝任命的官员他们是极其鄙视的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有着广泛支持率的同志才会得到他们的拥护靠皇帝下旨升官的人他们的统一评价是不要脸。

考虑到面子问题很多人宁可不升官也不愿意走中旨这条路。

但你要以为张璁先生是碍于面子才不靠中旨升官那你就错了。张璁先生出身低微且一直以来强烈要求进步有没有脸都难说至于要不要脸那实在是一个很次要的问题。762

之所以不用中旨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要怪只能怪张璁先生的名声太差了皇帝还没有任命内阁大臣和各部言官就已经放出话来只要中旨一下就立刻使用封驳权把旨意退回去

事情搞成这样就没什么意思了会推不可能中旨没指望无奈之下张璁开动脑筋刻苦钻研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虽说在朝中已经是人见人厌处于彻底的狗不理状态但张璁相信他总能找到一个支持自己的人经过逐个排查,他最终证实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那个可以帮助他入阁的人就是杨一清。

杨一清可以算是张璁的忠实拥护者当初他听说张璁议礼的时候正躺在床上睡午觉也没太在意这事儿只是让人把张璁的奏章读给他听结果听到一半他就打消了瞌睡精神抖擞地跳下了床说出了一句可怕的断言:

即使圣人再生也驳不倒张璁了

虽然这话有点夸张但事实证明杨一清是对的之后他成为了张璁的忠实支持者为议礼立下了汗马功劳而到了入阁的关键时刻张璁又一次想起了这位大人物希望他出山再拉兄弟一把。

杨一清答应了对于这位久经考验的官场老手来说重新入阁玩玩政治倒也不失为退休前的一件乐事。

怀着这种意愿杨一清进入了内阁再次投入了政治的漩涡。事情果然如张璁等人预料嘉靖皇帝一下中旨弹劾的奏章如排山倒海般地压了过来朝中骂声一片。

但群众再激动也抵不上领导的一句话在杨一清的安排下皇帝的旨意顺利得到了执行张璁终于实现了当年萧半仙的预言顺利入阁成为了大学士。

张璁终于心满意足了他对杨一清先生自然是感恩戴德而杨一清也十分欣慰二十年前张永帮了他并从此改变了他的命运。二十年后他给了张璁同样的待遇使这个小人物达成了最终的梦想。

但是杨一清没有想到他的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善意的回报却使他的半生荣誉功名毁于一旦。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你也算位面之主?正阳门下四合院,我成了韩家老六反派的后娘[七零]Re:月瞳物语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红楼之黛玉重生最强真言道统败家人鱼小崽崽六零女国医怪兽入侵:我让神话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