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20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12o1

但没过多久祖承训这种妖魔化日军的行为就停止了因为李如松收拾了他。虽然祖承训是他父亲的老部下虽然祖承训从小看他长大虽然祖承训也算是高级军官但对于李如松而言这些似乎并不重要。

祖总兵被打了二十军棍并被严厉警告如再敢妖言惑众动摇军心就要掉脑袋。

这些倒也罢了问题是李司令不但容不下妖言连人言也不听祖承训几次建言说日军士兵勇猛武器独特战法奇异不可轻敌。李如松却丝毫不理。

看到这幕似曾相识的景象柳成龙绝望了他曾私下对大臣尹斗寿说:提督指李如松不知敌情却如此自信轻敌此次是必败无疑了。

而拜祖承训的宣传所赐许多明军将领也对日军畏惧有加毕竟都没见过李如松却又狂得冒烟对日军不屑一顾很有点盲目自信的意思总而言之大家心里都没谱。

只有一个人知道所有的真相。

虽然已过去了很久李如松却仍清楚地记得二十多年前在一个又一个深夜那个落魄的老人站立在他的身边耐心地告知他所有的一切:他们从哪里来来干什么他们的武器战术他们的凶狠残忍以及战胜他们的方法。

然后他就离开了自己很多年过去了那个人的一切却始终牢牢地铭刻在脑海中他的博学教诲和那沧桑期望的眼神。

今日我所传授于你之一切务必牢记于心。

是的我记得所有的一切二十多年之中一日也不曾忘却。

这一刻我已等待了太久。

误会

万历二十一年1592正月初四在无数怀疑的眼光中李如松带兵抵达了安定馆明史为肃宁馆在这里他见到了前来拜会的日军使者。

但这些人即不是来宣战也不是来求和的他们只有一个比较滑稽的目的请赏。

李如松的计策成功了在他的授意下沈惟敬派人向小西行长报信说明朝同意和谈条件此来是封赏日军将领希望做好接待工作云云。

要说这日本人有时还是很实在的听说给赏钱的来了小西行长十分高兴忙不迭地派人去找李如松。

一般说来办这种事去个把人也就够了不知是小西行长讲礼貌还是穷疯了这次竟然派了二十三个人组了个团来拿封赏。

12o2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数字源自我所查到的兵部侍郎宋应昌的奏疏但据明史记载是二十个人而且事后剩余人数也不同这也是没办法明代史难度就在于史料太多这本书这么说那本书那么说基本上就是一笔自相矛盾的烂账类似情况多如牛毛。

在本书中但凡遇到此类头疼问题一般根据顾颉刚先生的史料辨析原则故此处采信宋应昌的奏疏。

这二十三人到的时候李如松正在大营里他即刻吩咐把带头的几个人请到大营他马上就到。

马上的意思就是很快当然也是还要等一会儿。

出事也就是一会儿的事。

李如松很懂得保密的重要性所以沈惟敬的情况以及他的打算只有少数几个人知晓这中间不包括李宁。

李宁是李如松的部将性格简单粗暴天天喊打喊杀这天正好呆在大营外先听说来了日本人又听说李提督要处理这些人当即二杆子精神大爆带着几个人这就进了大营。

一进去李宁二话不说拔刀就砍日本人当时就傻了眼两国交战还讲究个不斩来使来讨赏的竟然也砍于是仓皇之间四散逃命。

由于李宁是自行动又没个全盘计划一乱起来谁也不知怎么回事一些日本人就趁机逃掉了于是乱打乱杀之后战果如下:生擒一人杀十五人七人逃走。

等李如松马上赶到的时候看到的就是这么个一地鸡毛狼狈不堪的场面他当即暴跳如雷因为这个傻大粗不但未经命令擅自行动还破坏了他的整体计划。

李提督自然不肯干休当即命令把李宁拉出去砍头。

但凡这个时候总有一帮将领出场求情的求情告饶的告饶总而言之要把人保下来。

这次也不例外李如松的弟弟李如柏亲自出马且表演得十分卖力哭告免死碍于众人的面子李如松没有杀李宁重责他十五军棍让他戴罪立功。

但就在大家如释重负的时候李如松却叫住了李如柏平静地对他说了一句话:

今天你替人求情我饶了他但如果你敢违抗我的将令我就杀了你必枭。

李如柏抖了他知道自己的哥哥从不开玩笑。

从那一刻起无人再敢违抗李如松的命令。

12o3

教训了李宁又吓唬了弟弟但事情依然于事无补日军使者已经杀掉了你总不能去找小西行长说这是误会我们本打算出其不意过两天才撕破脸打你所以麻烦你再派人来咱们再谈谈。

只要日本人精神还正常估计这事是没指望的所以李如松认定自己的算盘已经落空。

然而最蹊跷的事情生了仅过了一天小西行长就派来了第二批使者而他的任务并不是宣战也不是复仇却是澄清误会。

误会李如松目瞪口呆。

估计是沈惟敬的忽悠功底太强小西行长对和谈信心十足就等着明朝册封了听说自己派去的人被杀了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就开始琢磨想来想去一拍脑袋明白了:一定是误会。

由于担心上次那批人没文化礼数不到所以这次他派来了自己的亲信小西飞让他务必找到李如松摸清情况。

事情正如他所想的那样在短暂的惊讶之后李如松笑容满面地迎接了他还请他吃了顿饭并确认了小西行长的疑问:没错就是误会。

既然是误会小西行长自然也就放心了误会总是难免的死了就死了吧希望大明队伍早日到达平壤他将热情迎接。

李如松回复十分感激待到平壤再当面致谢。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六李如松到达平壤。

日本人办事确实认真为了迎接大明队伍在城门口张灯结彩不说还找了一群人穿得花枝招展在路旁迎接花衣夹道迎据说事先还彩排过。

而当李如松远远看到这一切的时候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彩旗飘飘夹道欢迎这算是怎么回事侮辱我

但在短暂的诧异之后李如松意识到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能一鼓作气冲入城去攻占平壤唾手可得

他随即下达了全军总攻的命令。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生了。他的部队似乎中了邪有的往前冲了大部分却只是观望几道命令下来也只是在原地跺脚龟缩不前。

之所以出现如此怪象说到底还是老问题没见过千里迢迢跑过来没看见拿着刀剑的敌人却看见一群衣着怪异在路边又唱又跳混似一群疯子换了谁都心里没底。再加上祖承训的妖魔化宣传大多数人都认定了一个原则不急看看再说。

这一看就耽误了。

12o4

戚家军打日本人起家自然不会少见多怪二话不说撩起袖子就往前赶可是他们是步兵行进度慢而大多数骑兵都在看稀奇无人赶上。

这么一闹腾傻子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小西行长如梦初醒立刻关上城门派兵严加防守悉登城拒守把明军挡在了城外虽说丢了个仪仗队总算是保住了平壤。

李如松彻底作了城门大开拱手相让居然不要你们都是瞎子不成

但恼怒之后李如松仔细观察了眼前这座城池很快他意识到这或许不是一次成功的进攻却并非毫无价值只要采取适当的行动。

于是一幕让小西行长摸不着头脑的情景出现了已经丧失战机的明军不但没有停下来反而重新起了攻击而他们的目标是平壤的北城。

平壤的北城防守严密且有牡丹峰高地易守难攻进攻很快被击退明军并不恋战撤兵而去。

站在城头的小西行长看到了战斗的全过程他十分不解为何明军毫无胜算却还要攻击此地。

不过无论如何这次战斗结束了自己并没有吃亏于是在小西行长的脑海中只剩下了这样一个印象明军曾经进攻过北城。

但对李如松而言这已经足够了。

进攻结束了但李如松的脾气却没有结束回营之后他一如既往地召集了所有将领开始骂人。

这次骂人的规模极大除了吴惟忠骆尚志少数几人外明军下属几十名将领无一幸免都被暴跳如雷的李司令训得狗血淋头。

但事已至此人家已经关门了靠忽悠已然不行骂也骂不开只有硬打了。

既然要硬打就得有个攻城方案怎么打谁来打但李司令员却似乎没有这个意识骂完就走只说了一句话:

李如柏今夜带兵巡夜不得休息

作为李如松的弟弟和属下李如柏认为这个命令是对自己的惩罚也是另一次杀鸡儆猴的把戏。

几个小时之后他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12o5

寅时平壤紧闭的大西门突然洞开三千余名日军在夜幕的掩护下向明军大营扑去。

这是小西行长的安排在他看来明军立足未稳且人生地不熟摸黑去劫一把应该万无一失。

据说小西行长平日最喜欢读的书就是三国演义所以对劫营这招情有独钟但是很可惜这一套有时并不管用特别是对李如松因为他也是此书的忠实读者。

这三千多人还没摸进大营刚到门口就被巡逻的李如柏现了一顿乱打日军丢下几十具尸体败退回城。

日军的第一次试探就此结束。

正月初七晨大雾

小西行长十分紧张他很清楚这种天气有利于掩藏部队和突袭便严厉部队加强防范但让他意外的是整整一个上午对面的明军却毫无动静。

想来想去却全无头绪无奈之下小西行长决定再玩个花招去试探明军的虚实。

他派出使者去见李如松表示愿意出城投降希望明军先后退三十里。

李如松说:好明天就这么办。

但双方心里都清楚这种虚情假意的把戏已经玩不了多久了真正的好戏即将开场。

正月初七夜

不知是小西行长看三国演义上了瘾还是一根筋精神作怪继昨夜后他再次派出近千名日军趁夜出城结果又被巡夜的明军打了个稀里哗啦。

小西行长毫不气馁今天不行明天再来一直打到你走为止

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因为就在这天夜晚李如松召开了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军事会议。

会议刚开始李如松便通报了他计划已久的进攻时间明日正月初八。

当然为何此时宣布作战计划他也作出了解释:

倭军所派奸细如金顺良等四十余人已于近日被全部擒获我军情报毫无外泄。

大家恍然大悟。

如果过早宣布计划很可能泄露不利作战而明天打仗今天才通报除了保密外还有另一层意思:就算有奸细现在去通报也已经来不及了而且开会的就这么些人如果到时军情被泄要查起来那是一查一个准。

这明摆了就是不信任大家实在让人有点不爽。

更不爽的还在后头。

明日攻城各位务必全力进攻如有畏缩不前者立斩不赦

末了还有一句:

不准割取级违者严惩

12o6

虽然李如松极不好惹但当将领们听到这句话时依然是一片哗然议论纷纷。

关于这个问题有必要专门解释一下在明代战争之后评定军功的标准就是人头这也容易理解你说你杀了几个人那得有凭据人头就是凭据不然你一张口说自己杀了成百上千上那里去核实

甚至明军大规模作战向朝廷报战果的时候都是用级级来计算的而且事后兵部还要一一核实多少人头给多少赏。

所以在当时人头那是抢手货每次打死敌人许多明军都要争抢人头那就是钱啊有时候抢得厉害冲锋的人都没了大家一起抢人头。

李如松很清楚明天的战斗将十分激烈人头自然不会少但攻城之时战机转瞬即逝要都去抢人头谁去破城

可是大家不干了辛辛苦苦跟你来打仗除了精忠报国辛勤打仗外总还有个按劳取酬吧不让割人头取证据怎么报销我报多少你给多少

事实证明李司令是讲道理的干活不给钱这种事还干不出来歹话讲完下面说实惠的:

明日攻城先登城者赏银五千两

在听到这句话的那一瞬间大家的眼睛放出了金色的光芒。

五千两白银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多少钱呢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因为在明代近三百年历史中通货膨胀及物价上涨是始终存在的且变化较大很难确定只能估算。

而根据我所查到的资料套用购买力平价理论可推出这样一个结论:在万历年间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两石米左右最低即三百多斤。经查一斤米的市价大致在人民币两元左右。

如此推算万历年间的一两银子大致相当于人民币六百元。五千两也就是三百万元人民币。

谁说古人小气人家还真肯下本钱啊。

几乎就在同一时刻平壤城内的小西行长正进行他的最终军事部署自明军到来后他曾仔细观察明军动向希望找到对方主攻方向由于大雾且明军行动诡异始终无法如愿所以城中的布防也是一日三变未能固定。

时间已经不多了长期的军事经验告诉他决战即将到来而今夜可能是他的最后一次机会。

于是在一段紧张的忙碌后小西行长做出了最终的决定。

12o7

守卫平壤部队为日军第一军全部第二军一部共计一万八千余人以及朝鲜军朝奸部队共计五千余人合计两万三千人。

根据种种蛛丝马迹判断明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北方向此地应放置主力防守于是小西行长命令:第一军主力一万两千人驻守西北方三门:七星门小西门大西门配备大量火枪务必死守。

而在东面明军并无大量军队所以小西行长大胆做出判断:明军不会在东城动猛攻。

现在只剩下南城和北城了。

短暂犹豫之后小西行长作出了这样的决定:

南城广阔不利用兵新军朝鲜军五千人驻守南城含毯门。

余部主力防守北城

我相信在这一瞬间他脑海中闪过的是一天前的那一幕。

剩余部队为预备队由我亲自统领

至此小西行长部署完毕。

从明军的动向和驻扎看东面应无敌军南面必有佯攻而主攻方向一定是西北两城我相信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只要打退明军总攻固守待援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此时在城外的明军大营李如松终于说出了他隐藏已久的进攻计划:

我军的主攻方向是西城。

攻城明军共计四万五千余人具体部署如下:

左军指挥杨元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小西门。

中军指挥李如柏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城大西门。

右军指挥张世爵率军一万人攻击西北七星门。

以上三万人为我军攻击主力。

第二个被部署的地区是北城。

南军即戚家军指挥吴惟忠率军三千人攻击北城牡丹台

平时开会时李如松说话基本上是独角戏他说别人听然而就在此时一个人打断了他的话:

此攻城部署在下认为不妥。

打断他的人叫做查大受。

查大受铁岭人李成梁家丁出身时任副总兵。

作为李成梁的得力部将查大受身经百战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且与李成梁感情深厚凭着这层关系他还是敢说两句话的:

我军驻扎于西城已有两日日军可能已判断出我军主攻方向如在西城加强防守我军恐难攻克。

此外南军虽为我军主力但北城地势太高仰攻十分不利难以破城。

12o8

要说还是查大受有面子李如松竟然没吭声听他把话说完了。

当然面子也就到此为止李司令把手一挥大喝一声:

这些事不用你理只管听命

接下来是东城和南城:

东城不必攻击

为什么这次提出问题的是祖承训。

虽然他很怕李如松但实在是不明白既然兵力有余为何不进攻东城呢

而回答也确实不出所料言简意赅简单粗暴:

你没有读过兵法吗围师必缺

所谓围师必缺是一种心理战术具体说来是指在攻城之时不可将城池围死因为如果敌军深陷重围无处可跑眼看没活路必定会拼死抵抗如果真把城围死了城里这两万多玩命的冲出来能不能挡得住那实在很难说。

最后一个是南城。

神机营参将骆尚志率南军精锐两千辽东副总兵祖承训率军八千攻击南城含毯门由我亲自督战务求必克

直到这最后的一刻李如松才摊出了所有的底牌。

在宁夏之战中李如松亲眼看到了困兽的威力在优势明军的围困下城内叛军却顽固到了极点土包堆不上水也淹不死内无粮草外援断绝居然坚持了近半年明军千方百计死伤无数才得以获胜。

在这场惨烈的战役中李如松领悟了极其重要的两点秘诀:

一要让对方绝望必先给他希望此所谓围师必缺。

二要攻破城池最好的攻击点不是最弱的位置而是对方想象不到的地方。

于是在两天前他攻击了北城并将主力驻扎在西城放开东城不理会南城。

西城是大军的集结地这里必定是主攻的方向。

南城过于广阔无法确定突破点不利于攻城绝不会有人攻击这里。

北城曾被进攻试探这很可能是攻击的前奏。

所以我真正的目标是南城含毯门。

当所有人终于恍然大悟的时候李如松已经说出了最后的安排:

副总兵佟养正率军九千人为预备队。

应该说这是一个不起眼的人也是一个不起眼的安排在之后的战役中也毫无作用。

但十分滑稽的是这个不起眼的副总兵却是一个影响了历史的人所谓主将李如松和他相比实在是不值一提。

12o9

具体说来是这样的:十几年后在一次战役失败后他和他的弟弟佟养性搞顺风倒投降了后金当了早期汉奸成为满清的建国支柱。

他有一个儿子叫做佟图赖这位佟图赖有几儿几女先说其中一个女儿嫁给了一个人叫做爱新觉罗福临俗称顺治皇帝。

佟图赖的这位女儿后来被称为孝康皇后生了个儿子叫爱新觉罗玄烨俗称康熙。

而佟图赖的儿子也混得不错一个叫佟国纲战功显赫跟康熙西征葛尔丹时战死另一个叫佟国维把持朝政多年说一不二人称佟半朝。

这位佟国维有两个女儿嫁给了同一个男人康熙。

其中一个虽没生儿子却很受宠信后来宫中有个出身低微的女人生了康熙的孩子便被交给她抚养直至长大成人所以这个孩子认其为母他名叫爱新觉罗胤禛俗称雍正皇帝。

再说佟国维还有个儿子和雍正相交很深关系一直很好后来还为其继位立下汗马功劳他的名字叫做隆科多。因为隆科多是雍正的养母的同胞兄弟所以雍正见到隆科多时总要叫他舅舅。

佟养正的后世子孙大致如此还有若干皇后贵妃重臣由于人数太多不再一一陈诉。

顺便说一句他的弟弟佟养性也还值得一提这位仁兄投降后金之后领兵与明军搞对抗。结果被一个无名小卒带兵干掉这个无名小卒因此飞黄腾达当上了总兵成为边塞名将他的名字叫毛文龙。

后来这位毛文龙由于升了官开始飞扬跋扈不把上级放在眼里结果被领导干掉了这位领导叫袁崇焕。

再后来袁崇焕又被皇帝杀掉了罪名之一就是杀掉了毛文龙。

想一想这笔烂帐真不知该从何说起。

按常理预备队宣布之后就应该散会了李如松也不说话了大家66续续离开军营回去安排明日战备。

祖承训也是这样想的然而就在他即将踏出大营的那一刻却听见了李如松的声音:

祖承训你等一等还有一件事情要你去办。

平壤血战

万历二十一年1593正月初八明军整队出营。

李如松一如既往地站在队伍前列审视着眼前这座坚固的城池他知道一场伟大的战役即将开始。

121o

李如松天赋异禀骁果敢战深通兵机万历二十六年1598四月土蛮寇犯辽东。率轻骑远出捣巢身先士卒中伏力战死。

此时距离他的死亡还有五年。

李如松的人生并不漫长但上天是厚待他的因为他那无比耀眼的才华与天赋都将在这光辉的一刻绽放。

拂晓明军开始进攻。

此时小西行长正在西城督战如他所料明军的主攻方向正是这里。面对城下的大批明军他却并不慌乱。

之所以会如此自信除了早有准备外还因为他得到了一个十分可靠的情报。

在开战之前日本曾试图调查明军的火器装备情况但由于信息不畅无法得到第一手资料之后七弯八绕才得知明军也有许多火枪但杀伤力比日本国内的要小先进更是谈不上。

而日本国内使用的火枪虽然都是单且装填子弹需要相当时间射程为一百五十步至二百步但用来对付武器落后的明军实在是太容易了。

此外在两天前的那次进攻中明军确实没有大规模使用火器这也验证了小西行长的想法。

所以小西行长认定在拥有大量火枪部队守卫且墙高沟深的平壤城面前只会使用弓箭和低档火器的原始明军只能望城兴叹。

据明会典及武备志记载自隆庆年间始明军使用之火器摘录其一如下:

火器名:五雷神机隆庆初年装用有枪管五个各长一尺五寸重五斤枪口各有准星柄上装总照门和铜管枪管可旋转转瞬之间可轮流射。

如此看来这玩意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左轮手枪还是连的。

上面的只是小儿科根据史料记载明军装备的火枪种类有二十余种且多为多管火器打起来哗哗的别说装弹连瞄准都不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火药明之后西方人用来装子弹中国人用来放鞭炮。

我可以说至少在明朝这句话是很不靠谱的。

以小西行长的知识水平竟能如此自信也实在是难能可贵。

然而滑稽的是从某个角度来说小西行长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根据史料记载虽然当时明朝的火枪相当先进援朝明军却并未大规模使用。

当然这是有原因的。

很快小西行长就将彻底了解这个原因。

1211

辰时号炮声响进攻正式开始。

西城先攻。

站在西城的小西行长严阵以待等待着明军的突击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炮声响过很久明军却既不跑也不架云梯反而以两人为一组在原地架设一种两米多长看似十分奇怪的装置。

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之时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雷声天雷。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巨响明军阵地上万炮齐鸣无数石块铅子从天而降砸在西城的城头之上。

日军毫无提防当即被打死打伤多人小西行长本人也被击伤在被扶下去包扎之前他大声喊出了这种可怕武器的名字:

大筒

在日语中火枪被称为铁炮而被称为大筒的是大炮。

谜底就此揭晓明军之所以不用火枪是因为他们用火炮。

跑了几百里路远道而来自然要拿出最好的礼物招待客人藏着掖着那是不地道的。

不过确切地讲明军刚刚使用的那玩意不能称作大炮按今天的军事分类应该算是手炮或是火箭筒它的真实名字叫做佛朗机。

嘉靖初年一次海上遭遇战中海道副使汪鋐击败了自己的敌人葡萄牙船队战后他来到对方毁弃的战船上现了一批从未见过的火器经过演示他现这玩意威力很大值得推广于是他决定将此物上交中央并建议仿照。

这是明代火器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由于在明代从外国来的人大都被统称为佛郎机人所以所有从外国进来的火器无论是走私的偷来的还是抢来的统统被称为佛郎机。

而汪鋐所缴获的这批佛朗机即船炮是当时世界上较为先进的火炮朝廷十分重视立刻派人进行研究。

要知道中国人一向善于研究但凡世界上弄出个新东西甭管是不是自己研制的拿过来研究研究几天就能造个差不多的出来仿制且不说往往质量比原件还要好。

佛朗机就是如此从葡萄牙人的船上卸下来装上弹药射上两别说还真好用于是乎先用再改先改再用再用再改再改再用。原本放在船上用的大家伙体积越改越小种类越改越多。

1212

到嘉靖二十六1547年明代佛朗机成功实现国产化完全使用国产料件自主研填补了国内空白并能批量生产达到十六世纪国际先进水平。

明朝军事工作者们也用实际行动证明国产货的品质是有保障的。

比如明军装备的大样佛郎机全长仅两米有准星供瞄准炮身可左右旋转。具有极强大的杀伤力。

两米的大炮一两个人就能用按说是差不多了但中国人的改造精神实在厉害很快明朝又研制出了小佛郎机。

小佛郎机全长仅九十厘米炮身附有钢环可供随身携带打仗的时候一个人就能揣着走到地方把炮筒往地上一架瞄准了就能打比火箭筒还火箭筒。

这玩意现在还有实物存放于北京军事过个头确实不大估计我也能扛着走有兴趣的也可以去看看。

除了这些步兵炮外明朝还明了骑兵炮马上佛郎机这种火炮的尺寸比小佛郎机更小仅七十厘米长可随骑兵在快移动中炮具有很强的威慑力。

总而言之明代佛郎机极易携带操作简便实在是攻城拔寨杀人砸墙的不二选择有了这玩意那真是鬼才用火枪。于是几万明军就扛着这些要命的家伙来到了平壤城下并让日军结结实实地过了一把瘾。

但小西行长不愧久经战阵他很快镇定下来并带伤上阵召集被打懵了的日军告诉他们不必惧怕因为明军火炮射后必须重新装弹可趁此时机整顿队伍加强防守。

根据小西行长的经验大炮与火枪不同每次射后都需要较长时间重新装弹才能再次射击所以他放心大胆地集结部队准备防御。

这个说法看上去是对的实际上是错的。

正当日军刚刚回过点神准备在城头上重新冒头整队的时候却立刻遭到了第二轮炮击石块炮弹从天而降日军被打了个正着损失极其惨重。

日军莫名其妙可还没等人缓过劲来第三轮炮击又到了又被打得稀里哗啦然后是第四轮第五轮

小西行长彻底糊涂了:这一打还不消停了难不成你们的大炮都是连的不成

没错明军的大炮确实是连的。

1213

应该说小西行长的观点是对的因为明朝时的大炮所用的并不是后来的火药炮弹一打炸一片而是先塞入铁砂石块然后再压入铅子并装药火药点燃射其作用类似于现代的钢珠弹将钢珠塞入炮弹炸响时钢珠四射基本上碰着就完蛋属于禁用武器杀伤面极广不死也要重伤不重伤也要成麻子。

当然相对而言缺点也很明显要往炮膛里塞那么多杂七杂八的东西还要点火装药这么一大套程序等你准备好了人家估计都下班了。

可当年没有现成的炮弹想快实在力不从心但历史告诉我们古人那还是相当聪明的。

明朝的军事科研工作者们经过研究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子母铳。

所谓子母铳其原理大致类似于火箭炮母铳就是大炮的炮筒子铳就是炮弹其口径要小于母铳在出征前先装好铁砂石块铅子火药封好打包带走。

等到地方要打了把子铳往母铳里一塞火药一点立马就能轰出去放完了把子铳拉出来塞进去第二个就能连续射装填度可比今日之榴弹炮。

所以明军的佛郎机那是不鸣则以一鸣不停为保持持续火力普通佛郎机都带有四个子铳在几分钟内可以全部射出去足以打得对手抬不起头。

而此次入朝作战为了适应国际环境明军还特意装备了新型产品百出佛郎机而它的特点也很明显十个子铳。

在明军几轮排炮的攻击下日军损失极大城头上黑烟密布四处起火尸体遍地。

此时明军的大规模炮击已经停止西面三路大军开始整队向各自的目标挺进。在这短暂的瞬间喧嚣的战场如死一般的宁静。

随着又一声炮响平静再次被打破三路明军在杨元张世爵李如柏的统领下分别向小西门七星门大西门动猛攻。

炮弹可以飞人就不行了要想破城还得老老实实地爬墙明军士兵们开始架起云梯攻城。而此时的西城城头已看不到大群日军接下来的事情似乎顺理成章:受到沉重打击的日军失去抵抗能力已四散而逃只要爬到城头就能攻占平壤

然而正当明军接近最后胜利之时城头却忽然杀声震天日军再次出现向城下明军射火枪掀翻云梯明军受到突然打击死伤多人进攻被迫停止。

1214

在遭到明军连续炮击后日军虽然伤亡惨重却并未撤退。

经历了短暂的慌乱日军逐渐恢复了秩序在小西行长的统一调配下他们以极强的纪律性开始重新布阵。

著名抗日将领李宗仁曾评价说:日军训练之精和战斗力之强可说举世罕有其匹。用兵行阵时俱按战术战斗原则作战一丝不乱作事皆能脚踏实地一丝不苟。

应该说这是一个十分客观的评价因为日本人最大的性格特点就是一根筋还有点二杆子认准了就干到底且有寻死光荣倾向像剖腹之类的工作还是武士专用的普通人没这资格。说是亡命之徒那是一点也不夸张。

而在平壤之战中其二杆子精神更是挥到了极致在打退明军进攻后日军士气大振向城下倾倒煮沸的大锅热水投掷巨石滚木并不断用火枪弓箭射击明军。

面对日军的顽强抵抗在职业道德爱国情操和物质奖励五千两啊的双重鼓励下明军依然奋勇争先爬梯攻城。

但日军的战斗意志十分坚定明军进攻屡次受挫个把爬上去的也很快被日军乱刀砍死战斗陷入焦灼。

七星门的情况最为严重日军的顽固程度出了许多人的想象眼看这五千两不容易挣没准还要丢命一些人开始调转方向向后退却明军阵脚开始随之动摇。右军指挥张世爵眼看形势不妙急得破口大骂但在混乱之中毫无用处。

就在右军即将败退之际李如松到了。

战役打响后李如松即披甲上阵带领两百骑兵围城巡视眼看张世爵压不住阵便赶了过来。但他没有理会张世爵而是直接来到了城下拦住了一个败退的明军挥起了马刀。

手起刀落人头也落。

败退的士兵们惊恐地看着这恐怖的一幕看着这个挥舞着带血马刀的人听见了他一字一字吐出的话:

后退者格杀勿论

败退的明军停下了脚步。

在这枪炮轰鸣混乱不堪的吵闹中他们无一例外地听见了李如松那音量不大却极为清晰的声音。那一刻他的眼中充满了坚毅以及激昂:

杀尽倭奴只在今日

1215

在西城激战的同时北城明军动了进攻。

北城是平壤地势最高的地方日军盘踞于牡丹峰高地居高临下并设置了大量火枪弓箭等待着明军的进攻。

两天前当吴惟忠第一眼看见北城的时候他就认定要想攻克这里基本上是不太不可能的。

打了几十年� �仗这点军事判断吴惟忠还是拿得准的。

但一天之后李如松告诉他你的任务是攻击北城而你的全部兵力是三千人。

吴惟忠很清楚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如松的真正意图是要他去牵制日军所谓牺牲小我成全大我往俗了说就是当炮灰。

然而他回答:听从调遣。

没有丝毫的犹豫。

所以现在他面对的是人数占优的日军密密麻麻的枪口和坚固防御还有必须抬头仰视才能看见的日军城垒。

吴惟忠回过头看着手下的士兵只用一句话就完成了所有的动员:

倭寇就在那里

对于这些在浙江土生土长的士兵而言倭寇两个字无异于兴奋剂且不算什么父母被杀家里被抢的帐单是从小耳闻目睹的传统教育就足以让他们对其恨之入骨。所以打这仗基本上是不需要动员的。

更何况他们是戚家军

四十年前戚继光在义乌组建了这支特别的军队从那时起他们就和这个光荣的名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并在他的光芒笼罩之下奋战十余年驱逐了那些无耻的强盗。

现在他们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时代面对着同样的敌人。所以他们也只需要同样的举动。

于是在吴惟忠的亲自率领下三千戚家军向北城牡丹台高地动了冲锋。

事实证明吴惟忠的判断是正确的北城易守难攻说实诚点是根本没法攻地势险要日军还不断向下射火枪虽说戚家军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比较灵活且善于隐蔽躲闪伤亡不大但两次进攻刚冲到一半就被打了回去。

吴惟忠没有放弃他知道自己的攻击越猛烈敌军的的注意力就越集中越容易被死死拖住而真正的突破将在那时开始。

第三次冲锋开始了这一次吴惟忠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挥刀向着那个不可能攻克的目标冲去。

这是一个太过生猛的举动很快一颗子弹便击中了他的胸部铅子伤胸顿时血流不止。

1216

但吴惟忠没有停下脚步他依然挥舞着军刀指挥士兵继续冲锋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使命尚未达成。

直到攻克平壤日军逃遁北城才被攻陷。

但在战后所有的人都认定攻击北城的士兵们已经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历史的长河中吴惟忠是一个极不起眼的名字在之后的朝鲜史料中这位将军也很少出场撤回国内也好朝鲜养伤也好似乎无人关心。这倒也正常在这场大戏中和李如松相比他不过是个跑龙套的。

一位国民党的将军在战败后哀叹:国民党之所以战败是因为都想吃肉而的军队之所以战胜是因为有人愿意啃骨头。

吴惟忠就是那个啃骨头的人。

所以在历史中他是个跑龙套的却是一个伟大的跑龙套的。

当西城和北城打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南城的守军正在打瞌睡。

南城即平壤的正阳门到含毯门一线地形平坦宽广不利于部队隐蔽和突袭很难找到攻击重点所以日军放心大胆地将这里交给了五千名朝鲜军。

说起来x奸这个词还真并非专利而某些朝鲜人的觉悟也实在不高平壤才失陷几个月就组建出这么大一支朝奸部队也算不容易了。

当然这五千人的战斗力日军是不做指望的:一个连自己祖国都不保卫的人还能指望他保卫什么

不过让这批朝军欣慰的是西城北城打得震天响这里却毫无动静。

但很快朝军就现自己注定是不会寂寞的一支军队正敲敲地向城池逼近。

朝军十分紧张但片刻之后当他们看清对方的衣着时顿时如释重负兴高采烈起来。

因为那批不之客穿着的是朝鲜军装。

事实证明带着x奸名头的部队有着如下共同特点:没战斗力没胆还特喜欢藐视同胞。

这帮朝奸部队也是如此看见朝鲜军队来了就喜笑颜开因为他们知道朝军战斗意志十分薄弱且一打就垮当年他们就是如此。

那支朝军攻城部队似乎也如他们所料不紧不慢慢悠悠地靠近城池看那架势比慢动作还慢动作。

但当这些同胞兄弟抬出云梯开始登城时朝奸们才现大事不好了。

1217

城下朝鲜同胞们的行动突然变得极为迅眨眼的功夫几十个人就已经爬上了不设防的城头。

还没等朝奸们缓过劲来这帮人又开始换衣服了这也可以理解外面套件朝鲜军装实在有点不太适应。

很快朝鲜军的惨叫就传遍了城头:明军明军攻上来了

坦白讲要说他们算是攻上来的我还真没看出来。

昨天夜里当所有人都散去之后李如松交给祖承训一个任务:给明军士兵换上朝军军服不得有误。

祖承训自然不敢怠慢就这样第二天城头上的朝军看见了自己的同胞。

攻上南城的是明军的精锐主力包括骆尚志统率的戚家军一部和祖承训的辽东铁骑这帮粗人当然不会客气上去就抽刀砍人。朝奸部队也就能欺负欺负老百姓刚刚交手就被打得落花流水落荒而逃。

小西行长的机动部队倒是相当有种看见朝军逃了马上冲过来补漏可惜已经来不及了。如狼似虎的明军一拥而上彻底攻占了含毯门。

战斗的过程大致如此和西门北门比起来实在不甚精彩当然伤亡还是有的只不过有点滑稽:由于进展过于顺利又没有人射箭放枪基本上是个人就能爬上城头于是一万多人拼了命的往前挤比冲锋还卖力。

不过这倒也正常五千两白花花的银子不费吹灰之力挤上去就有份换了谁都得去拼一把。

南城并不是防御的重点城防本来就不坚固加上大家又很激动这一挤竟然把城墙挤塌一块恰好骆尚志打这过被砸个正着负伤了。

当然也有些史料说他是作战负伤具体情况也搞不清就这样吧。

无论如何总算是打上来了明军的大旗插上了平壤的城头南城告破。

但这对于西城攻击部队而言实在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南城之所以很好打是因为西城很难打日军在城头顽强抵抗放枪扔石头倒开水导致明军死伤多人而明军也打红了眼云梯掀翻了再架摔下来没死的接着爬爬上去的就举刀和日军死战。

1218

虽然南城被破但平壤并不是个小城市要从西城绕到南城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儿而且仗打到这个份上对明军而言哪个门已经不重要了砍死眼前这帮龟孙再说

不过日本鬼子实在有两下子战斗力非常之强悍也不怕死面对明军的猛攻毫不畏惧无人逃跑占据城头用火枪射击明军如明军靠近则持刀与明军肉搏宁可战死也不投降。就战斗意志而言确实不是孬种。

由于日军的顽强抵抗明军久攻不下伤亡却越来越大小西门主将杨元带头攻城被日军击伤部将丁景禄阵亡。大西门主将李如柏更悬脑袋上挨了日军一枪好在头盔质量好躲过了一劫锦厚未至重伤。

主将李如松也没逃过去由于他带着二百骑兵四处晃悠督战目标太大结果被日军瞄上一排枪过去当场就被掀翻在地。

在李如松倒地的那一刻在场的人都傻眼了主将要是被打死了这仗还怎么打。

就在大家都不知所措的时候李如松却突然从地上爬了起来并再次诠释了彪悍这个词的含义。

虽然摔得灰头土脸还负了伤流鼻血触冒毒火鼻孔血流形象十分狼狈但李司令员毫不在意拍拍土只对手下说了四个字:

换马再战

领导都这么猛小兵再不拼命就说不过去了明军士气大振不要命地往城头冲但日军着实不含糊死伤过半也毫不退缩拿刀与登城明军对砍很有点武士道的意思。

战斗就这样进行了下去虽然明军已经占据优势但始终无法攻陷城池进入南城的明军也遭到了日军的顽强阻击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如此拖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站在七星门外的李如松并不慌张因为眼前生的这一切早在他的预料之中:

把那玩意儿拉上来

这是李如松最后的杀手锏。

所谓那玩意是一种大炮而当时的名字叫做大将军炮。

大将军炮炮身长三尺有余重几百斤前有照星后有照门装药一斤以上铅子炮弹重三至五斤射程可达一里之外。

由于这玩意体积大又重没人愿意扛也扛不动但李如松坚持一定要带。所以出征之时是由骑兵装上车架拖着走的。李如松不会想到他已经无意中创造了一个记录世界上最早的马拉炮车部队。

但李司令把这些大玩意拉到朝鲜不破纪录只为破城。

1219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玩意儿虽然威力大问题也很多比如说容易误伤自己人且准头不好来个误炸那可不好玩加上由于技术含量不够这种炮十分容易炸膛该问题一直未解决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不用的。

现在就是万不得已的时候。

明军炮兵支炮装弹瞄准一切就绪。

随着李如松一声令下大炮出了震天的轰鸣没有炸膛没有误伤准确命中目标。

七星门被轰开了平壤被轰开了。

信用

七星门的失陷彻底打消了日军的士气纷纷弃城逃窜杨元和李如柏随即分别攻破了小西门和大西门三万明军亮出了屠刀睁着红的眼睛杀进了城内。

一般说来剧情展到这儿接下来就是追击残敌打扫战场了可是鬼子就是鬼子偏偏就不消停。

在城门失守后小西行长表现出了惊人的心理素质和军事素质丝毫不乱地集合部队占据了城内的险要位置准备打巷战。

这就有点无聊了要说保卫自己的领土激战一把倒还无所谓赖在人家的地盘上还这么死活都不走鬼子们也真干得出来。

日军盘踞的主要地点分别是平壤城内的练光亭楼和北城的牡丹台。这三个地方的共同特点是高基本上算是平壤城内的制高点明军若仰攻不但难于攻下还会损兵折将只要等到自己援兵到来翻盘也说不定。

这就是小西行长的如意算盘。

李如松虽然不用算盘但心算应该很厉害到城内一看就挥挥手让士兵们不用打了干一件事就行找木头。

噼里啪啦找来一大堆丢在日军据点附近围成一圈然后放话也就一个字:烧

这下子日军麻烦了本来拿好了弓箭刀枪准备居高临下再搞点肉搏没想到人家根本就不过来围着放起了火准备烤活人。于是一时之间火光冲天浓烟滚滚高温烘烤加上烟熏日军叫苦不迭。

但李如松认为还不够苦于是他派出五千人携带大批火枪火箭佛郎机也不主动攻击只是站在火堆之外对准日军据点把带来的这些东西射出去。

于是一时间火箭火炮满天飞据点被点燃烟火大作要救火没处打水日军被烧得鬼哭狼嚎本来是高地结果变成了高炉。

122o

鉴于刚刚入城还要营救平壤居民救治伤员事务繁杂李如松司令员安排好围剿部队后就去忙别的事了。

但值得称道的是奉命围剿的部队很有责任心虽然领导不在还是尽职尽责地放火射箭放枪放炮。

整整一夜他们加班加点没有休息。

第二天正月初九查大受的家丁查应奎起得很早来到了北城要地牡丹台昨天这里还是日军的坚固据点然而现在展现在他眼前的是一幕真正的人间地狱。

牡丹台以及其瓮城已被烧得面目全非昨天还枪声炮声不断的地方现在已经寂静无声他走入据点看见了无数倒毙的尸体手脚都缠绕在一起却没有一具能够辨认因为他们已经被烧成了黑炭。

查应奎随意数了一下现在狭窄的瓮城里竟有四五百具日军尸很明显他们大多数是被烧死或活活熏死的。

当然家丁查应奎没有感叹战争残酷的觉悟他只是兴高采烈地跑了回去向自己的领导查大受汇报并就此被记载下来成为了那幕场景的见证。

事实上查应奎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角在初八的那天夜里平壤城内火光冲天明军在外面放火日军在里面叫苦不迭被烧死者不计其数尸体的烤焦味道传遍全城史料有云:焦臭冲天秽闻十里。

干掉残暴的敌人就必须比他更加残暴在某种情况下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

但日军的耐高温能力还是值得称道的硬是挺了一夜没有出来投降。

挺到了第二天挺不住了。

盘踞在据点的敌人终于崩溃了被枪打炮轰不说还被火烤了一夜别说武士道神仙道也不好使了。除小西行长所部几千人由于据点坚固防御严密尚在苦苦支撑外城内日军全部逃散。

但逃散也得有个目标平壤已是明军的天下往哪里逃呢

要说日军逃起来也很有悟性一看西城南城北城都有人守只有东城防御十分松懈。

于是日军大喜过望纷纷向东城逃窜。

事情似乎十分顺利败军一路往东逃虽然明军在后紧紧追赶但在求生的驱使下日军竟然成功地逃出了东城的城门。

但很快他们就将现其实战死在城内倒未必是一件坏事。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木叶开始逃亡 人族镇守使 陆地键仙 修罗武神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我有一剑 从长津湖开始 万相之王 星汉灿烂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相关推荐:你也算位面之主?正阳门下四合院,我成了韩家老六反派的后娘[七零]Re:月瞳物语哈利波特与理性之道红楼之黛玉重生最强真言道统败家人鱼小崽崽六零女国医怪兽入侵:我让神话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