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自古以来,刑不上大夫,您先前车裂了王德,已经惹得整个并州士林怨言四起。世家最重颜面,若是再与此时查抄王德府邸,王氏一族定然会与明公反目。而世家大族向来同气连枝,况且王氏乃并州世家之首,并州士族皆以其唯马首是瞻。
明公此举,实在是要逼着并州士族走向您的对立面啊!”
温恕满脸焦虑之色,苦苦劝谏董卓,他出身于士族,自然知道士族的力量有多么的恐怖。
他不想董卓为并州世家所害。
温恕少年时曾游历并州各郡县,就连偏僻的山村他都走遍了。温恕见到了饥荒之年百姓活活饿死,而他却束手无策;也见识了丰收之年,亦有百姓卖儿卖女,只为了他们能够活下去;温恕见到了世家豪强欺男霸女,蹂躏百姓,可他依旧无法阻止。
温恕深深地体会到了并州百姓的疾苦,他也看到了世家门阀的危害。
那时候,温恕就想要改变这样的情况。
年少轻狂的温恕没少给当时的太原太守和并州刺史上书谏言,而回答他的不是刺史太守的嗤之以鼻的嘲讽,就是并州世家子弟的恶言相加。
一时间,温恕竟然成为了并州士族中的异类,就连他们温家的子弟,也对温恕冷眼相待。
没有人理解温恕,也没有人同情温恕!
一个士族子弟,竟然同情那些蝼蚁一般的贱民,竟然想着要削弱自身的利益,去帮助那些普通百姓,这简直就是一个笑话。
后来,董卓来了,他是并州的刺史,温恕发现,这个刺史是个豪爽仗义的人,也从来不将并州的世家豪强看在眼里,那个时候,温恕就相信,这个刺史是一个英雄,他能够改变并州的现状。
温恕登门求见刺史董卓,接到了刺史董卓的热忱相待。一番攀谈下来,刺史董卓惊于温恕的学识与抱负,当即向朝廷举荐为孝廉,征辟为刺史府从事。
刚开始的时候,董卓对温恕言听计从,一心一意的让他帮忙打理并州的事务。在温恕的辅助下,董卓很快就稳定了并州的大局,打压士族门阀,整顿吏治,推出一些惠民的政策,荒凉的并州,渐渐有了一丝生气。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温恕想要大展拳脚,彻底改变并州乱状的时候,董卓变了。
或者说,董卓堕落了。
这位豪气干云的西凉勇士,将打压世家豪强的时候,感受受到了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快意,他意气风发,不再满足于现状,开始变得贪婪,变成了一个强盗,抢世家门阀,也抢普通百姓,横征暴敛,剥削无度,让整个并州苦不堪言,让温恕三年兢兢业业的努力也化为一场空梦。
温恕劝阻多次,却毫无效果。
失望之极,温恕辞官而去,退隐乡里,而董卓也没有多久就调任河东太守,董卓走的时候,整个并州,不论世家大族还是贫贱小民,都拍手相庆。
温恕以为,此生再也不会见到董卓了。可是,时隔六年,董卓调任并州牧,再次踏上了并州大地,并且再次征辟他为州牧府从事。
原本,温恕是不想应征的,可是如今并州不但有贪官污吏、世家门阀祸害百姓,就连匈奴也都侵扰边境,内忧外患并存,并州形势岌岌可危,温恕想要再次努力一番,力挽狂澜,这才再次出仕。
再一次见到董卓,温恕发现,如今的董卓又变了,又变成了当年他最初见到的那个义薄云天的刺史董卓,不再像几年前那样的残暴肆掠,如今的董卓张口闭嘴就是谈论百姓民生,庶民生计,那种为国为民夙夜操劳的行为不似作假,这让温恕想要好好辅佐董卓,帮助董卓扭转并州的微末局势,平定匈奴叛乱,整顿吏治,打压豪强,让并州的百姓能够过上富足的生活。
“况且雁门大战在即,若是明公在这个时候清理后方,必然会导致军心不稳,万一前线战事不利,到时候整个并州将彻底暴露在匈奴人的铁蹄之下!”
温恕虽然非常支持董卓整顿吏治,打压世家豪强,可是这怎么地也得分时间不是?
在温恕看来,以目前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先要击退匈奴,而后再慢慢对内整顿吏治,先外后内。
像董卓这样一上来就是猛的,一通乱整,肯定会将那些世家豪强逼急了,而且前线抵御匈奴的那些太守县令听到董卓在后方这么干,肯定会撂挑子不干的。
到时候两伙人联合起来,把董卓逼出并州也不是不可能的。
温恕从来都是谨慎小心,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在他看来,董卓这么做,其实有些急功近利了。
而内政,最忌惮的就是急功近利!
稍有不慎,就会一败涂地,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听到温恕的苦言相劝,稍稍压下心头的怒火,道:“可是现在府库中连一分钱粮拿不出来,前线的将士没有粮草军饷,又怎么打仗?
你看看,这些都是前线的那些太守县令催促粮草军饷的文案!”
说着,董卓从地上捡起一卷竹简,递给了温恕。
温恕接过竹简,打开一看,却是雁门太守丁原送来的催粮文书。
书上说,匈奴骑兵来势汹汹,数场大战,已经将雁门郡府库的钱粮尽数耗光。如今前线钱粮紧缺,将士们饿着肚子与匈奴人作战,若是并州府库再不拨给粮草的话,恐怕前线的守军坚持不了几天了,就连马邑广武的防线也会崩溃。
温恕皱着眉头,看向董卓,道:“情况如此紧急?”
董卓不语,却无奈地点了点头。
温恕道,“明公,若是这样的话,却是需要马上撬开世家豪强们的嘴,让他们吐出一些东西来。
可是有一点明公需要注意,不可可操之过急,将那些世家豪强们逼得太紧,以防弄巧成拙!”
董卓颔首,满是横肉的脸上露出一丝凶残的表情。
只听董卓道,“我们没得选择,攘外必先安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