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围三阙一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张昭欣喜若狂,近乎失态。

刘备、孙策却有些懵。

久闻天子开明,能容人,是以大臣们不管是否与天子意见一致,很少会与天子反目成仇。顽固如周忠,因为反对天子的意见,在家赋闲近两年,最后还是被天子的诚意感动,欣然接任司空。

但天子答应张昭,在渤海罢度田令,还是让他们大感意外。

孙策与张昭相处四五年,最清楚张昭的脾气。若非天子所言正中下怀,张昭是不会这么激动,甚至说出“以身证道”这样的誓言。

一瞬间,之前的种种猜疑都化为烟云。

天子的胸怀之广,超出他们的想象。他们大可不必为之前的迟疑担心受怕,一心想着保存实力,脱离天子的掌控,以求自身安全。

“陛下气度,臣钦佩之至。”刘备起身施礼。

孙策也跟着起身,表达了类似的感觉。

刘协摇摇手,心情却有些无奈。

他之所以给张昭这个机会,不是他大度,而是无奈。

凭借着度田带来的军心士气,他在战场上高歌勐进,攻城掠地。可是世家、儒生的反抗也越来越明显,越来越激烈。荀或亲赴行在,就是一个明显的信号。

城池可以围而不攻,也可以强行突破,但人心却不能如法炮制。

如果说党锢是强行突破,最后搞得一地鸡毛,那河东就是围而不攻。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实在谈不上理想。那些大族占着土地不放,同时又吃到了重蚕桑、通西域的红利,活得很滋润。

想来想去,围三阙一可能才是上策。

你们不是怀疑度田的好处吗?那就让你们看看度田真正的威力。

不想度田也可以,你们全部搬到渤海去,按照你们希望的方式发展。时代的红利,你们也别想蹭。看你们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又能坚持到什么时候,最后在悬殊的利益面前,能不能坚守你们的原则。

就算张昭一时获得了成功,将试点的郡国扩展到十个,他也不用担心。

大汉有一百多个郡国,拿出十个来做试点,不会影响大局。

相反,给这些顽固分子一个验证的机会,避免他们铤而走险,缓解矛盾激化的可能性,利大于弊。

有比较才有鉴别,到时候,他们的失败会进一步证明度田的意义。

在这一点上,刘协有足够的自信。

两千年的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了这个规律。

“施政当宽,治军当专。”刘协调整了一下情绪,再次露出笑容。“大汉疆域广大,风土人情殊异,非三代之方国可比,当因地制宜,因时而异,不可一概论之。在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应该允许不同的声音存在。张卿,你说是么?”

张昭心情正好,也不计较天子的细微差别,点头附和。

刘协话锋一转。“治军则不然。军议时,固然可以畅所欲言,各呈己见。执行的时候却须上下一心,令行禁止,不能令出多门,否则纵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取胜。二位以为然否?”

刘备、孙策互相看了一眼,不约而同的说道:“陛下所言甚是。”

刘协又看了张昭一眼。“张卿意下如何?”

张昭沉默了片刻,躬身说道:“子曰: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国之大事,唯祀与戎,非天子谁能为?”

刘协嘴角轻挑,满意地点了点头。

有你这句话,渤海这个试点就值了一半。

——

张昭出帐,就扔下了孙策,直接找到了荀或。

天子同意在渤海罢免度田令,并不代表这件事就行了。按照朝廷当前的制度,他要提出试行方桉,提交司徒府审批,很可能还要经过朝议这样的流程。

他与朝中大臣素无往来,人微言轻,能否通过尚未可知。如果能得到荀或的支持,成功率就大多了。

两人客套一番后,张昭开门见山的说明了来意。

他想请荀或与他合作,一起拟定方桉,并说服三公九卿。

荀或听了,大为惊讶,随即又喜上眉梢。

冀州平定,辽东的战事交给了荀攸,益州的战事交给了士孙瑞,天子的重心必然会转向朝政,兖豫青徐的度田该如何进行,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问题。

他最担心的就是天子挟战胜之威,依冀州例,在中原强行度田。

他不反对度田,但强行度田很可能会造成流血,甚至发生叛乱,他不能不关注。

如今天子有意让张昭在渤海试行,无异于打开了一个缺口,也表达了足够的诚意和耐心。

如果张昭能够成功,不仅可以避免激烈的冲突,还能证明度田不是王道的必经之路,德政一样可以实现王道,对儒门的意义非比寻常。

荀或立刻表示,愿意支持张昭完成方桉,并说服朝中公卿。

两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

荀或随即又提醒张昭,你应该和虞翻联络一下,征询他的意见。

虞翻是难得的奇才,深得天子信任。如今主持讲武堂,在公卿在臣中也颇有影响力。如果能得到他的支持,将来朝会时会顺利很多。

张昭听了,却有些为难。

他虽然曾与虞翻共侍孙策,相处却不怎么和谐,经常意见相左。这次虞翻去渤海协助孙策军事,两人几乎没怎么交流。对他在渤海推行的度田,虞翻也不怎么赞同。

想寻求虞翻的帮助,恐怕是缘木求鱼。

荀或见状,决定亲自出面,和虞翻谈谈。

在等待宴会开始前的短暂空档,荀或和荀攸聊起了这件事。

荀攸听完,对荀攸说道:“叔父不必找虞翻商量了,他不会支持的。”

“为何?”

“因为这是必败之局,根本没有成功的可能。”荀攸悄声说道:“叔父真以为周制可以复兴,礼乐可以致王道?”

荀或惊讶地看着荀攸。“公达,你竟是这样认为的?你还是儒门子弟吗?”

荀攸反问道:“叔父说的是哪个儒门?夫子之儒门,孟子之儒门,还是我先祖荀子之儒门?”

荀或一时语塞,竟不知从何答起。

荀攸叹了一口气。“叔父,儒门内斗了几百年,今文、古文,师法、家法,众说纷纭,德政具体是什么都没有定论,想在四年之内实现王道,谈何容易?恕我直言,真要是大量世家迁入渤海,渤海就是具体而微的东京。朱门酒臭,路有饿殍。处士横议,政令不行。所幸明主在朝,不会有再有董卓进京这样的事发生。你们需要担心的,只是海贼而已。”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星汉灿烂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作者庄不周其他书: 刺杀男主角 大魏影帝 策行三国 三国大航海 卫氏风云 曹冲 霸蜀
相关推荐:仙铃诛仙之青云渡灵人被前男友的白月光求婚后开局签到天罡地煞金刚:开局反杀轮回者!诸天最强恶魔玩家诸天恶魔玩家上瘾皓玉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