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击战,向来便是蒙古人的拿手好戏。
说到骑术,蒙古人若认天下第二,当世无人敢认第一。就算骑战能力强悍的满八旗,也根本无法与自小便在马背上长大的蒙古人相比。
尤其是刚刚经历过一场大战,明军的马力消耗严重,就更加不用说了,只是逃了不足二十里,便被后面的蒙古骑兵兜着屁股追杀了过来。
蒙古人的骑术好,战马又是生力军,一追一逃间,再奔行了不足十里,距离明军的骑阵便不足一里。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战马越来越疲惫,这个距离也在快速的缩短着。
“娘的,这是不给咱们活路啊!跟他们拼了!”
明军此战缴获的马匹数量并不多,只有数百匹不到,根本无法让所有人都换乘坐骑,眼见蒙古人越追越近,任良朋一咬牙,向前方一处略微起伏的地点一指,咬牙切齿的说道。
随着任良朋将旗的摇晃,明军骑兵开始跟着转向,向着那处勉强算的上是丘陵的地带奔驰而去。
眼看这部分明军骑兵似乎有血战一场的意思,蒙古骑兵中号角声大作,大军开始慢慢收步,向着任良朋转向而来。
眼见蒙古人已经开始盯上了准备亡命一搏的任良朋,王得仁心中长叹一声,终究还是将趁机逃命的小心思扔到一边,带着麾下向任良朋靠拢而来。
若是换了之前,王得仁绝对不可能陪着这支友军亡命一搏,而是会庆幸有傻子垫后,自己可以从容的逃之夭夭。
但如今绍武朝廷军纪森严,之前便即斩过扔下友军逃跑的将领,那次被扔下的还只是杂牌军,就已经被砍了脑袋。
这一次若是他真的敢将皇帝的心腹爱将任良朋独自扔在战场上,好逃回去也绝对难逃一刀两断的下场,最乐观的情况便是他需要赌一赌运气,看看清廷会不会接受他这个曾经在战场上弄死一个旗主和无数满八旗将士的侩子手了。
既然逃无可逃,那王得仁也就没有了任何选择,只能陪着任良朋这个楞头青血战一场,看看能否得来一线转机。
但不等明军列好阵势,蒙古骑兵便即急冲而至,显然就是要以整打零,趁明军一口气难以接续之时,给予明军最致命的一击。
不过蒙古人显然忘了他们的骑兵阵就是没有阵法,零乱的骑兵东一伙,西一群,形成一个看似杂乱无章,但却进退有序的冲锋阵形。
这种阵形对于骑兵骑术要求极高,至于杀伤力还需要看单兵能力强弱,起码在成吉思汗时代,这种松散、相互之间配合极强的阵形,再配上满天飞舞的箭矢,已经足够令所有对手都夜夜做噩梦了。
那个时候的蒙古铁骑体格彪悍,单兵作战能力极强,更兼盔甲武器极为精良,完全就是所有面对他们的军队噩梦中的存在。
但眼下的蒙古骑兵也只是顶着个铁骑的名字,能够拥有铁甲的都十不足一,弓箭什么的虽然近年来有所提高,但是却也仅限与满清关系密切的几部而已。
这个时候冲击而来,对于明军的突袭效果极佳,但是相对于攻击效果,却只能说是寥寥了。
明军清一色的铁甲面前,漫天的箭雨显得是如此的无力,质量不过关的箭矢在明军的铁甲面前,除了叮叮当当作响以外,根本没有几个战果。
松散的蒙古骑兵撞入明军的密集骑阵时,除了一开始带着巨大的冲击力而来的攻击外,他们锋利的弯刀根本无法破开明军坚固的甲胄,除了一些技艺高超的蒙古兵外,更多的则是划出一条条火星,但却根本无法奈何明军半分。
“杀!”
明军显然不是干挨打不还手的主,虽然只能仓促之间迎战,但是密集的阵形还是让明军防御力极强,冲撞上来的蒙古人在剧烈撞击之余,便即直接陷入了乱战之中,再也无法向前突进。
如今还在谁不知道明军骑兵骑墙阵的强悍,虽然这一次骑墙阵根本没有摆出来,但是猬集在一起的明军还是多少有了好么一些骑墙阵的威力。
在蒙古骑兵不断的冲击之中,明军骑兵缩于一块,不断的反击着,双方每一秒都有数十人落马,完全可以称的上是以命换命。
蒙古人占据着速度优势,以及进攻的便利,而明军则是稍占地形优势与装备更胜一筹的优势,真个亡命相搏之时,蒙古人这才发现根本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容易。
这支明军韧性十足,无论多少人倒下,却丝毫没有崩溃的迹象,在被不断的冲击之下,却是越来越不动如山,甚至已经有小股骑兵开始不断的试探性反击。
眼见伤亡开始不断变大之下,蒙古骑兵统帅很快便即放弃了硬攻的作法,而是召回大军,试图先用一轮轮的骑射先行瓦解对方的军心士气。
不过蒙古人还是有些想当然了,明军之所以被动迎接蒙古人的冲击,只是因为匆促之间无法拉开足够的距离进攻,而并不是明军没有进攻精神!
在蒙古人刚刚退开之时,明军的军阵之中也开始号角连连,各部开始迅速整队,在号角的指挥下,开始做起了进攻的准备。
首先冲锋的依旧是王得仁部,王部不仅人数更多,而且更因为任良朋吸引了蒙古人大半的攻击力,只是在侧翼掩护的王部损失并不大,如今到了反击的时候,自然是他们先行。
当剩余不足五千的明军骑兵开始发起冲锋之时,蒙古人上下脸色都不太好看,这伙明军也委实太过于猖獗了,只剩下这点兵力,居然还敢于发起反冲锋,也太看不起各位蒙古老爷了吧!
没有二话,蒙古骑兵也立即开始动了起来,数百年来,蒙古人的战术始终没有多少改进,依旧是数百前的老一套,骑兵散的极开,奔行之际,手中角弓始终没有停止过开合。
漫天的箭雨不断的挥洒而下,虽然这些箭矢威力不强,但数量达到一定地步之时,却也能弥补质量的不足,起码冲锋途中,就在两三百余骑明军人仰马翻,倒落在地。
但更多的明军骑兵却是看也不看,直直的向着蒙古骑兵冲击而来。
在侧翼不远处,在王得仁部的掩护下,终于排列成阵的任良朋部,也开始并肩缓缓加速,虽然人马只剩下了一千五百上下,但却带着一股子一往无前的气势,向着数倍于自己的蒙古骑兵冲击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