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大明朝海域的关系可谓是多方博弈。
郑芝龙在东海南海横行霸道,肆无忌惮,日本现在进入闭关锁国的时期,而荷兰人最先占据澎湖,在崇祯六年料罗湾海战被郑芝豹与明军水师打败之后,缩居到了台湾的大员(今台南市)设立据点,之后又修建了如热兰遮城、普罗民遮城,这些城池一直到后世都有保存遗迹。
郑芝龙在料罗湾海战战后对荷兰方面的善意回应使得荷兰放弃与郑芝龙的死敌刘香等人的合作,转回与郑芝龙合作的贸易模式。荷兰在此战役对中国的损失丝毫不须赔偿并且还得到了郑芝龙方面稳定供货保证。自此之后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与中国(郑芝龙)方面维持稳定的贸易行为直到明朝灭亡为止。
而刘香则在料罗湾海战与荷兰人合作,被打的元气大伤,记载“一破之于石尾,再破之于定海,三破之于广河,四破之于白鸽,五破之于大担,六破之于钱澳。”
最终在崇祯八年广东海战,将刘香逼得在决战中自焚溺死。
从此郑芝龙一家独大,他开始控制东海、南海,在海疆设置据点,让自己的亲信防守,收取各国商船舶靠费用,郑芝龙也因此迅速富可倾国。俨然称为闽南的领主与海上霸主,并对缴保护费给芝龙的商船给予保护在船头插上郑字旗,如不缴费而想经过芝龙海域的,恐怕难逃被劫的命运。
东海的海盗随着日本战果的结束,开始施行闭关锁国,以及郑芝龙的强势崛起,海盗慢慢的消息,东南沿海开始安宁,但对大明朝更大的威胁郑芝龙出现了。
在料罗湾海战之后,崇祯时期就曾诏授海防游击,任五虎游击将军,在朱由崧上位期间,又加封郑芝龙为南安伯,福建总镇,负责福建全省的军务,现在可以说,郑芝龙的另一重身份,是妥妥的朝廷封疆大吏,手握重权,掌控福建一声,以及东南沿海,是比秦义势力还要庞大的枭雄。
但是郑芝龙并没有真心的归顺朝廷,在满清南下的时候,他就曾说过“明朝清朝一回事,不就是换个主子吗?”可见其人,对于大明朝是没有任何的归属感的,料罗湾海战,愿意与明军水师一起对抗荷兰人与刘香的海盗集团,完全是利益作祟,也是郑芝龙借助官方势力明目张胆的清楚敌对势力,从此郑芝龙获取了一大独大的局面。
而且他也不可能真正的愿意归属朝廷的,若是归顺了朝廷,他那个富可敌国的家财从何而取?要知道史载:“凡海舶不得郑氏令旗者,不能来往。每舶例入三千金,岁入千万计,以此富敌国,自筑城安平镇”
一艘船的保护费就是三千金,东海南海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以及中国沿海商人,多少商船来来往往,郑芝龙想要不富可敌国都难。
郑芝龙在东海南海完全是沦为了海王,而荷兰人在料罗湾海战大败之后,退出了澎湖岛,转而投往台湾,打败了在那里盘踞的西班牙人,西班牙转而继续经营吕松,也就是后世的菲律宾群岛,而葡萄牙人则是占据澳门,与明朝内地商人进行贸易往来。
郑芝龙、荷兰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明朝走私海商,五方势力几乎个个都是赚的盆满钵满,而就只有作为官方的大明朝却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可怜得很,到了崇祯身死之前,国库里几乎拿不出一点银子了,需要靠大臣的募捐,在捐出来一点银子,历朝历代的皇朝穷到这个样子了,也着实可怜。
大明朝的自建国开始,就一直不曾重视海疆,郑和下西洋,也还只是怀着和平主义访问各国,反而送出去不少国库金银。由于不重视海外贸易,不加强海防建设,要不然也不会被倭寇袭扰东南海疆多年,甚至还被几十个倭寇冲击到了南京城下,导致南京城打乱,最后还是因为俞大猷和戚继光的横空出世,海盗之乱才得到平定。
一直到了现在,上至弘光皇帝,下至沿海县府的县令、知府也丝毫的没有察觉到海疆巨大的经济盈利,这种经济盈利是大陆各种苛捐杂税加起来的十倍甚至几十倍!
这是一个巨大的蛋糕,有着海外贸易的收入,大明朝根本不会缺钱,也没有缺钱这种事出现,就算是出现几个大昏君,凭借着这半壁江山,随便昏君怎么挥霍,这个半壁江山也不会被满清攻取下。
而南宋,正是凭借着发达的贸易,国家有着巨大的财富来源,能在蒙古这样的历史异数中坚持一百多年,要知道在这一百多年间,蒙古骑兵可是打到了欧洲了。
这个蛋糕,别人没有看得到,秦义可是看到了,秦义在很早之前,就像谋取东海南海的贸易了,但是那个时候自己的实力实在太过于弱小,面对着郑芝龙这样的海域霸主,秦义根本不够看。
实力弱小,可是慢慢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秦义十分看重洞庭水师,如今洞庭水师有着秦义钱财的大量投入,元气已经恢复,而且比之前丰凯时期的洞庭水师还要强大!
秦义打算在接下来一两年后,以水军的基础在东海兴建东海水师了!
在兴建东海水师之前,秦义也打算着实拉拢东海上的各方势力,培养水师人才,大海不必内陆湖,大海更加的波涛汹涌,也更加的危险,这都是长远之计。
郑芝龙似乎也察觉到了秦义的所谋不小,他清楚的知道秦义在陆地之上是如何的战胜对手,战无不胜,若是秦义将重心涉及到了海域,那么凭借着秦义的实力,自己会不会失败?
这让已经习惯了掌控一切的郑芝龙有一点点害怕了,清理东海千户所只是他的第一步,可是没有什么收效,这让郑芝龙格外的愤怒,于是在这样的巧合下,被东海千户所反将一军,将其激将到了陆地,盘踞东海之滨的县城上海县,示威抗议,结果被秦义吓得灰溜溜逃回了大海。
在郑芝龙的舰队前往台湾魍港的航线上,郑芝龙躺在船舱之中,在他的旁边,有两个倭人女子小心翼翼的服侍着。
郑芝龙的这艘大船长达一百米,这是郑芝龙船只中最大的一艘船了,只与郑和下西洋的最大的船只,郑和宝船差五十米,不过郑和宝船的制造方法已经失传了,就算是现在世界各国,都无法制造出和郑和宝船差不多的体型大小的船只,荷兰人东印度公司远征东方的最大的船只也只有四十六米到五十米,排水量大概是五百吨,这种船只名为加利恩帆船,加利恩帆船是经过改良之后的,适合远洋贸易和海战,所以被荷兰人采用,这种船只上装备的多是加农炮以及重火炮,威力巨大,通过英译为盖伦船,不过明朝称之为夹板船,这种船只也是料罗湾海战中荷兰人的主要战舰。
明朝的船只虽然不复郑和下西洋之期那么庞大,但也不属于荷兰人的船只,荷兰人所仰仗的不过是他们的加农炮,这种加农炮在明朝也被称之为红夷大炮,又称为红衣大炮,这种火炮的有效射程为一里(按照如今说法是仰角不超过5度的直射)到三里,至于史籍记载袁崇焕一炮靡数十里的记载,是夸大了 。
而郑芝龙久在海域,对于红衣大炮自然是装备甚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郑芝龙与明军水师联军凭借数量优势,打败了荷兰人与刘香的联盟。
郑芝龙现在坐的这一艘船,被郑芝龙称为宝船,是郑芝龙这些年依靠着在沿海地区搜集当年为郑和建造郑和宝船的工匠的后代,口述所讲出来,以及找到了一个年迈的老者,讲其曾经看过一副郑和宝船流落的残图,依靠这那老者的记忆中的残图,郑芝龙才制造出来了这艘船只,可这艘宝船到底只是半成品,问题颇多,无法上战场,要改造的地方也十分的多,而且随着那个老者的去世,这艘船很难改动,就算是郑芝龙有着最娴熟的造船工人,也望而兴叹,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这让郑芝龙暴跳如雷,一艘这么大的家伙,要是放满了火炮,什么海域他郑芝龙去不得?
无法作为战船,让它去作为货运贸易船只,郑芝龙又舍不得,于是就成了郑芝龙的座驾了,每次郑芝龙在海域出行,这艘被誉为宝船的船只都是众星拱卫,周围几百艘战船将其护卫在中心。
秦义眼红这艘船很久了,可这是凭借着记忆弄出来的东西,那个老者根本不懂得绘制图纸,制造这艘船完全是用着模糊记忆中的那些残图线条来指导造船工匠,所以根本没有图纸流传下来,秦义起初还让间谍司查,后来东海千户所调查出来了缘由,不得不说,这艘船能被捣鼓出来,已经是郑芝龙走了大运了,秦义得知经过后,感叹了一句:郑芝龙是海神的儿子,运气有点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