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观无故遭难,道士们无家可归,还有士卒无故被杀......这一切都缘由一方话事人的怒气之下。至于鬼神,在旁人看来似乎是无稽之谈,但要想问赵牧能不能够为此做出解答。他的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赵牧可以算是无辜牵涉到孙策与鬼魂的斗争中去,或许这跟于吉对他说的那句“天意弄人”有关。至于这个天意所弄之人,是他赵牧,或是孙策,或是于吉自己,答案都不得而知。从于吉的人头落地开始,赵牧就没有再听到相关的解释,只有似真似假的于吉鬼魂,和孙策怒气冲天的杀人放火.......这难道就是天意吗?如此天意,最后赵牧只落得神志不清,甚至昏迷不醒。
自认为旁观者的赵牧已经如此,更别说始作俑者孙策了。孙策怒不可遏命人将玉清观烧毁,之后在熊熊的火焰中还能见到于吉的身影,于是怒回府中。却又在府门口见到于吉的身影,然后孙策决定不入府,命令三军拔寨,出城外去扎营。接着又传唤众将前来商议,打算起兵助袁绍夹攻曹操,以此来忘却于吉鬼魂的事。
众将却劝说道:“主公玉体违和,未可轻动。且待平愈,出兵未迟。”
但这样的劝说就跟耳旁风一样,孙策虽然本事超人,但性急易怒,这根本就是一个领导者必忌的一点。众将自知无法劝解,唯有纷纷离散,直叹可惜。
吴夫人自孙策下令烧毁玉清观之后,一气之下血气攻心,直接昏迷,和赵牧一同只能被人送回府内。吴夫人一生敬崇道法,没想被孙策毁了道观,这无疑如同折她的寿一般,苏醒之后连忙使人给玉清观的道士送去赔金,以重建玉清观,顺道为孙策赎罪。而赵牧迷迷糊糊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回到孙府,后来又得知孙策径直起兵拔寨,出城驻扎了。他也想跟去看一下情况,但无奈脑袋还是昏昏的,身体也无法动弹,那感觉就好像是中邪了一样。
次日,吴夫人因担忧孙策的身体,派人去军营召孙策回府。似乎孙策不在府内,赵牧也不会遇见于吉的鬼魂,所以他才得以休息,稍有些精气神来陪吴夫人在堂前等候孙策回来。只一盏茶的时间,孙策脚步轻浮地从府门口进来,远远看到母亲就及时行礼请安。吴夫人见儿子回家,咋一看却发现孙策判若两人,与前日样貌对比却是憔悴不堪。
“儿失形矣!”吴夫人哭着说道。
孙策一听也惊,连忙命人取铜镜来照看一下,发现自己眼带血丝,面容瘦损,惊慌不已。其实他自己知道原因,原来昨夜在营内的时候,又遇见于吉披头散发出现,害得他几乎一夜不睡,就算闭上眼睛也能看到于吉的身影。但这原因也不敢跟母亲明说,他就是这样的人,明明自己不信鬼神,若此时跟别人说是因为于吉的缘故变成这样的,岂不让天下人耻笑?
“吾奈何憔悴至此耶!”孙策自嘲地说道。
孙策的话音刚落,吴夫人就已经痛哭起来了,赵牧看在眼里也不是滋味,他稍稍恢复的精神一下子又泄掉了,全身无力地看着孙策。
鬼这东西,真的是“信则有,不信则无”啊?
孙策也觉得自己变化得太可怕了,一个坚信自己的人,却被一直不相信的东西折磨得不似人形,他感觉自己就要疯了。想要再次确认镜中的自己时,哪里还是自己的模样,不知何时已变成于吉的面容了。
“啊!”
孙策大叫一声,眼珠圆瞪,随手将铜镜往地上一摔。然后却感觉面部的伤口剧痛,一阵血水掺着浓水从伤口迸裂出来,孙策一下昏厥在地上了。
赵牧见到此状,连忙强撑起身体,上前将孙策扶进房间内。吴夫人见儿子遭受如此痛苦,也摇摇欲坠,老泪纵横了。
不知为何,见到孙策昏迷之后,赵牧突然又清醒了许多。当然不是期盼孙策变成这样而高兴的,而是他想起了孙策的命运。本来书中描述孙策因面部中箭伤,后不治而亡,这当中于吉事件是赵牧忘记的段落。但现在他回想起来,果然是“天意弄人”,设想于吉只是一个骗子的话,那么孙策跟他自己看到的都是幻觉,就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A、孙策有很大的可能是因为伤口的毒性而出现的幻觉;
B、他赵牧因神棍于吉的“万金油”话,自寻烦恼,然后出现幻觉;
C、他们两人都疯了。
赵牧想到这几种情况之后,顿时就觉得自己有些不太理智了,以前就那一次被那个不像算命先生的算命先生给说得一愣一愣的,所以导致他才在于吉事件中神志不清。但对于孙策的伤情,他无动于衷了,深知孙策是躲不过这一劫的。若是没有于吉这回事,若是孙策的性格没那么急躁易怒........说不准就能把伤养好了,可他不退下来,孙权就无法登上历史的舞台。
孙策大约昏迷了十几分钟,慢慢苏醒过来的时候,对着天花板自叹说道:“吾不能复生矣!”
赵牧一听,也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孙策了。反而吴夫人哭得死去活来的,毕竟孙策才二十六岁,英年早逝的英雄总是让人难以接受。不知道孙策是承受太多痛苦或是怎样,反而变得平静下来,让人传唤弟弟们以及妻子前来交代后事。
但孙权还是没有出现,也不知道躲在房间里做什么,于是孙策便叫赵牧坐在身旁,打算让赵牧给孙权传话。
“叔父,昔日吾待汝如陌人,令叔父屈身小卒,恕侄儿不孝。现侄儿天数将尽,望叔父摒弃前事,辅吾弟以成万业,吾虽死无憾矣!咳咳.......”孙策握紧赵牧的手,两眼满是泪花,声声都是肺腑,句句使人泪下。
“吾弟不知所受何种苦难,连兄之面亦不见矣,叔父将此印绶交付于仲谋。”孙策越说越难受,“若叔父想取而为之,吾亦无.......”
“你不要说这种话,从跟随你父亲开始,我就没想过要做什么高官。倒是你还待我如亲叔父,这是我的荣幸,你今日遭受此难,叔父无能为力。但一切皆有定数,我相信仲谋一定不负你所望的!你现在应当好好养伤,不要再说话了。”赵牧知道孙策的结果,但还是选择安慰他,就当是善意的谎言罢了。
“对对,吾儿切勿胡思乱想........”吴夫人强忍着眼泪说道。
孙策见母亲插话,便松开握在赵牧的手,直指着母亲,赵牧便顺势退在一旁。
“儿天年已尽,不能奉慈母。今将印绶付弟,望母朝夕训之。父兄旧人,慎勿轻怠。”
“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吴夫人哭着说道。
“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叔父、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还望叔父多多操心!”孙策也哭着说道,然后也指着赵牧坚定地看着。
赵牧也觉得有东西哽咽在喉咙,只好重重地点头。
随后孙策又对着其他的弟弟说道:“吾死之后,汝等并辅仲谋。宗族中敢生异心者,众共诛之;骨肉为逆,不得入祖坟安葬。”孙策的其他弟弟哭着答应着。
最后孙策又叫夫人大乔靠近说道:“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早晚汝妹入见,可嘱其转致周郎,尽心辅佐吾弟,休负我平日相知之雅。”
孙策说完,等不了大乔回答,便断气了,终年二十六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