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上海滩俚语

关灯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民国八年,正月十九,早上九点,上海,公共租界,兆福里

鲁西西要了龙井,皮皮鲁则是咖啡,叶林在哥大留洋五年,做家务什么的手到擒来,留着两位姑娘在客堂间自便,

几分钟后叶林端着一个大托盘回到了客堂间,客堂间其实是上海滩对石库门公寓一楼大客厅的叫法,入乡随俗罢了,若在辣斐德路的叶家东楼这样的法式花园洋房,客厅当然就要叫客厅,你叫客堂间才是奇葩。

在兆福里九号这样新造的旧式石库门公寓二层小楼里,底楼大客厅就得叫客堂间,比如哨子要叫叫比,比如弹簧门锁要叫司必灵锁。

哨子叫做叫比,上海人吹哨子,不叫哨子,叫“叫比”,玩具叫做白相倌,上海人玩叫做白相,白相倌就是玩具,气球叫做洋泡泡。

家居,厨房叫做灶披间,老底子上海人住房紧张,灶披间都是好几家人家合的,客厅叫做客堂间,客堂间大部分都很小甚至没有。

水壶叫做铜吊,老底子烧水的水壶,大多是铜制的,所以就叫“铜吊”,床头柜叫做夜壶箱,过去起夜要用夜壶,而放夜壶的箱子就叫夜壶箱,为了方便起见,一般夜壶箱都放在床头,

现在不用夜壶了,床头也往往放置床头柜,而老上海人还是习惯把床头柜称作夜壶箱。

而放碗筷的橱柜叫做架(ga)橱,叉衣服的叉子叫做丫(wo)叉头,晾衣服用的叉子呈“丫”字形,上海人就叫它丫叉头,现在晾衣杆都是升降式的,丫叉头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刷马桶的叫做划西,现在都是抽水马桶,不用倒马桶了,刷马桶用的马桶划西自然也消失了,锅子叫做钢盅镬子,切菜板叫做砧登板。

捂饭保温用的,饭窟叫做捂窟,老底子没有电饭煲,烧好的饭很快就冷了,怎么办?聪明的上海人就发明了用稻草扎成的饭窟。

拖把叫做浪布,拖把也要浪,锁叫做司别灵锁,上海闲话有不少是跟英语有关,比如把锁叫做司别灵锁就是取英语spring(弹簧)的意思。

另外还有水泥地:水门汀(t),拐杖:司的克(stick),三文鱼(salmon)等等。

藤靠背椅叫做藤高椅,缝纫机叫做铁车,针箍叫做顶针箍,针叫做引线,是不是很形象啊?

火柴叫做洋火/自来火,太阳伞、雨伞叫洋伞,老上海的洋物事还挺多,单外套叫做单布衫,夹外套叫做两用衫,手帕叫做绢头。

茄子叫做落苏,玉米叫珍珠米,感觉上海话好有诗意有木有?

油条叫做油炸桧,相传有个烧饼铺因痛恨秦桧,就捏了好多像秦桧的面人,放在油锅里炸,名曰“油炸桧”,“吃了油炸烩,心里真痛快!”

不过,现代人大多将之称作油条,油炸桧所表达的民族精神却不能丢!

菜饭叫做咸酸饭,咸酸饭是上海浦东川沙、南汇本地人,对咸肉菜饭的别称。

猪鼻子叫做鼻腔,猪舌头叫做门腔,老底子上海人还喜欢把特别能说会道的人叫做门腔,尾巴叫做甩水,红烧甩水(鱼尾巴)是上海本帮菜里的一道名菜

鹅叫白乌龟,知了叫野乌子,膝盖叫脚馒头,此馒头既非肉馒头,亦非菜馒头、豆沙馒头,而是脚馒头,也就是膝盖。

耳光叫做大头尼光,辣一记大头尼光,手肘叫做三角尺,就问你像不像?!

人行道叫做上街沿,走路要走上街沿哦!阴沟叫做央沟洞,钞票叫做铜钿,铜钿银子关心境,上海人对于钞票的说法,真是五花八门:

零钱叫做拉头分,硬币叫铅角子,还有一些关于钞票的“切口”:

比如10元叫一张分10元,100元叫一龙分100元,一万元叫一粒米.

闪现叫做豁现,“眼睛像豁现,筷子像雨点,嘴巴像夹剪”猜得出说的是什么吗?

消防队叫救火会,产妇叫做说姆娘,产后安胎坐月子叫“做舍姆”,坐月子的产妇就叫“舍姆娘”。

大叉叫做错特,大皮胶,死去叫做弹老三,上海话表示“死”,除了“翘辫子”,还有就是“弹老三”,“弹老三”又作“抬老三”,

老三是瘪三的戏谑语,瘪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居无定所,天生只能抬人家的命,什么时候能被人家抬呢?除了死了就是病得走不动了,由此引申出“弹(抬)老三”。

谈情说爱叫做劈情操,上海闲话讲谈恋爱,说法也是各式各样丰富得很:

逛街叫做荡马路,谈恋爱兜马路,数电线木头;月光族叫做脱底棺材,棺材都没底了,可不就是一分钱也没了!

AA制叫做劈硬柴,将柴劈成平均的几份,比喻在众人聚餐时,大家各自付各自的餐费,即西方国家的AA制,上海人讲究“清清爽爽”,这样的劈硬柴,就很清爽。

打赌伐叫做王伐,啰嗦叫做饭泡粥,罗里吧嗦可不就像饭泡粥,不停地在那里“剥落剥落”。

动不动就哭叫做蚌壳精,上海闲话蚌、碰同音,壳、哭同音,蚌壳精就相当于碰(一碰就哭精,脚抽筋叫做髈牵筋。

家长打孩子叫竹笋烤肉,小时候,在学校闯了祸,一顿“竹笋烤肉”是免不了的!跟“竹笋烤肉”类似的。

还有“吃生活”和“吃家桑”(挨打),老婆叫做家主婆,在上海,家里做主的是老婆。

嗯,没毛病,当然还有南京路叫大马路。

“大马路过去是二马路

二马路过去是三马路……”

这是姚慕双周柏春独角戏里的台词,不过估计现在很多上海人都不知道,大马路是哪里

二马路、三马路、四马路又是什么地方?

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法、美等国纷纷进入上海,划定租界,规划市政建设,修筑马路,在当时的英租界里,从南京路往南到延安东路的七条马路。

上海人以兄弟排行的习惯,依次将他们称为“大马路”“二马路”“三马路”:大马路-南京路,二马路-九江路,三马路-汉口路,四马路-福州路,五马路-广东路

外貌/外观叫做卖相,“这种东西卖相好来兮,里向是一太糊涂”,“你的女儿卖相介好,人又端庄,还怕寻勿到好人家”。

“卖相”最开始指人外貌时,大多是指不正派的女子,后来则泛指任何人的外貌,不过现在也不大听到了。

胆小叫做抖豁,在上海话中,最早是将谨慎而显得胆小怕事的样子,讲作“抖抖豁豁”。

却不知后事如何?

……

……

【告知书友,时代在变化,免费站点难以长存,手机app多书源站点切换看书大势所趋,站长给你推荐的这个换源APP,听书音色多、换源、找书都好使!】
章节报错

上一章 目 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热门推荐: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陆地键仙 修罗武神 万相之王 从木叶开始逃亡 星汉灿烂 从长津湖开始 人族镇守使 我只想安静的做个苟道中人 我有一剑
相关推荐:我从禁地来和傲娇同桌的东京恋爱日常今天的我也要成为猛男哟吞噬星空之心灵之主螳螂吞噬星空黄天之世王妃他富可敌国混在美剧的金装律师汉末将星传明日方舟的剑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