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李自成攻陷洛阳实在令朝野震惊不已。
在朝廷,这两年主要认为威胁朝廷的人是张献忠。张献忠被打焉了,现在,突然又冒出一个李自成。崇祯皇帝真是欲哭无泪了。
李自成现在拥兵二三十万之众,已经成了气候,现在,不得不全力剿灭。
崇祯下旨,孙传庭戴罪立功,集五省兵力,务必剿灭李自成。
哪五省兵力?
除山东、山西、河北兵力要对付满族兵不能抽调外,孙传庭可以调集河南、湖北、安徽、陕西、湖南五省兵力,合计三四十万。
孙传庭准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回洛阳。
====.。
李自成突然冒出,还有一股人马大吃一惊,那就是罗汝才、老回回等原先的十三家农民军。
过去两年,他们都认为张献忠才有实力,也有天子之相,没想到,风水轮流转,张献忠不行了,现在李自成实力猛增,并且这实力达到了吓人的程度。
短短一个月,他竟然发展有了近三十万人马,并且,这三十万人马还不是乌合之众,都是精兵猛将。
说起猛将,人们不得不提起李来亨。
“李过的儿子?”罗汝才问。
“对,李过的儿子,十八岁那年差点阵亡,伤好以后突然变了一个人样,威猛无比。”罗汝才的军师吉珪说。他的情报系统也对李来亨有所了解。
“哦,英雄出少年啊。比张可旺怎么样?”罗汝才又问。
“棋逢对手将遇良材吧。”军师吉珪回答。
下一步该怎么办?这是罗汝才真正要考虑的问题。李来亨就是一个将领,李自成才是领袖。罗汝才外号曹*,心里诡计自然不少。过去,张献忠是棵大树,这棵大树现在被雷火烧得差不多了,要恢复元气没两年三年时间是不可能的,那么,现在的大树就是李自成了。
投靠李自成怎么样?
这两年,他罗汝才和张献忠关系密切,李自成会不会记恨呢?
这是个问题。
军事吉珪也没把握。
“试探试探吧。”最后,罗汝才说。
=====。
恰在此时,李自成也在考虑这事。他打下洛阳之后,扩军已经三十万,他唯一眼巴巴等候的是,就是那些十三家农民军的动静。
他心里着急。
刘宗敏性直,他说:“明儿派出几个能说会道的人,问一问他们,和我们连不连手,连,趁早,今后迟了想连咱们也不同意了。”
李自成被他这么一说逗乐了。
宋献策说,这是好办,我来安排吧。
他军师府已经有了一群这类的人才:外交、说客、谍报、谋士、采办,甚至行贿的、偷鸡摸狗的、算命、看天相的等等,三教九流,样样不缺。
宋献策把人员分派出去,去说动罗汝才、老回回等十几个农民军头目来投靠李自成。
分派完,正准备汇报攻打开封的军事部署,李岩进来了。
李岩进来就对闯王说,洛阳已经攻下,河南饥民数以百万计,连安徽、山东都出现大量饥民,现在该制定一系列的发展经略了,他建议,提出“均田免赋”作为夺取政权的核心纲要。
牛金星一听,大喜,说:“林泉啊,你说的太好了,我也正在筹划这件事,想了几天,还没拿定最后注意,你这么一说,我们就以这句口号为基本方略吧。闯王,您看如何?”
李自成自言自语地说嘟哝,“均田免赋,均田免赋。”
李来亨高兴,心想,这才是做大事的基础。没有明确的政治纲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号召力。他又想起了二十世纪那场革命,打土豪分田地和后来的土地革命,是那个红色政权建立的基础。
李岩是个人物。
李来亨再一次确认。
李自成沉吟了一会,突然抬起头:“好啊。当年王小波在四川起事时,以均贫富为口号,他对众贫民说:‘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道理是一样的。林泉说的更为彻底,农民就是为了有一块土地,有了土地,他们才能活命。我们提出这口号,百姓还不蜂拥而来?”
说完,哈哈大笑起来。
李岩被分配主持宣传事务,再就是领导地方管理工作。当然,也包括已经占领地区的戒备、安全事务。这样,李岩成了李自成核心成员之一。
====。
攻打开封的事在筹划之中。
由于攻打洛阳意料之外的顺利,攻打开封就被看成是件很简单之事。
宋献策的人已经与罗汝才等人接上了头,他们来投只是早晚的事。由于李岩的宣传攻势很不错,洛阳的胜利大大被民间夸大了,老百姓都说,新皇帝很快就要登基,暗中都准备做新朝天子的臣民,所以,很多人家里都准备了几张写好了“顺民”俩字的纸条,一旦闯王打过来,就举起“顺民”俩字,表示是新朝的人。
李自成继续发展军队,也在做攻打开封的准备。
=====。
李来亨已经到了山东。
满清骑兵漂浮不定。他们近期多次在东营附近出没,他们一天经常横扫一两百里,然后又悄然消失。
李来亨隐居在龙居乡,这里扼滨城、东营、利津三地。老九的情报告诉他,满清骑兵前几天抢掠了垦利一带,没遇到任何阻力,很可能会继续南下。
龙居比较适合行动,可以三面出击。
老九介绍,满族人最先有四旗,即正黄旗、正蓝旗、正白旗和正红旗。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有增设了四旗,称镶黄旗、镶蓝旗、镶红旗和镶白旗。他们的军制是每三百人为一牛彔,五牛彔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固山即旗)。
这次在山东骚扰的是正白旗的两个甲喇,十个牛录,三千人马。这些人来山东近两个月了,起先,他们以试探性为主,七天十天才出击一次,最近,几乎就是天天烧杀抢掠了。
很明显,他们的目标是牵制洪承畴出关。
洪承畴带领八大总兵进驻辽东,锦州已经在视野之下了。
皇太极是努尔哈赤以后又一个极有天赋的皇帝,他的野心就是有朝一日实现先祖女真族主政中国的愿望。现在,明朝名臣洪承畴率师北上,八大总兵云集,实有决战的意思。他不得不佩服崇祯皇帝的鲁莽和勇气。
努尔哈赤有十四子。在他众多的皇子中,人才不少,其中最有作为的人当数皇太极,其次就是多尔衮,皇太极继承了皇位,他之后,多尔衮也将是最有资格竞争皇位的人之一。
这次洪承畴来攻,皇太极就指令领兵大将为多尔衮,他率领满八旗四万人,少数汉八旗、蒙古兵、朝鲜对付洪承畴五十万人(洪承畴号称五十万,其实前去解锦州之围的总共十三万精锐之师,但十三万对四万,也是绝对优势兵力。)
多尔衮他人数虽少,但胜利相信十足。当然,他担心洪承畴稳扎稳打,旷日持久地对战,那满族人的粮食供应就成大问题,所以,他们需要的是速战速决。
派一支轻骑兵进关骚扰山东、河北和北京,崇祯皇帝就会坐不住,他非要急着要洪承畴出击不可。
所以,他派出了两个甲喇攻击关内重要城镇。
早年,多尔衮几次率师攻明,均获辉煌战绩。崇德三年(168年)他被授予“奉命大将军”,统率大军破墙子岭而入,于巨鹿大败明军,明统帅卢象升战死。然后兵分两路,攻打山东、山西,多尔衮所部共取城三十六座,降六座,败敌十七阵,俘获人畜二十五万七千多,还活捉明朝一亲王、一郡王,杀五郡王等。所以说,他对南侵已经十分内行。这次洪承畴率兵北进,大有决战之意,所以,多尔衮派出一支精锐骑兵骚扰内地,适时威胁北京,使得洪承畴首尾不能兼顾。他想,只要南侵的这支奇兵能够打出威势,洪承畴回援的概率在八成以上。
这次领兵的乌席哈齐副都统,也叫梅勒额真,他带领两个参领,总共两个甲喇,三千多人,深入山东境内。
乌席哈奇是多尔衮手下的一员绝对主力战将,从他担任此次的牵制任务可以看出,多尔衮对他的信任有多高。
乌席哈奇副都统领着这三千精锐满洲骑兵纵横山东,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前几天,他们攻占了利津县城,抢劫一空之后,接着就一把火烧得精光。
李来亨估计,他们很可能南下攻东营。山东东营临近海边,是个富庶的地方,人口稠密。
也许是山东官兵闻满变色,知道东营迟早会被满洲人掠夺,所以,那里的守兵已经逃得差不多了。一个姓赵的副总兵领着五六百兵士,算是在守城。
======。
在东营以北三十里的一个村子里,百姓已经是逃的精光,只有一群被抓的民夫在为满族人搬运物资。满族人什么都喜欢,金银财宝、稠罗锦缎、粗布麻衣,等等,他们都需要。当然,女人、孩子他们也是要的,带回去就是奴隶劳力,对他们的生产发展是有好处的。
“今晚就在东营快活!”副都统号令。今晚他们的宿营地就是东营了,他们的士兵,想干啥就干啥,这也是他们战力特强的一个原因。
满族人的战力超强,原因是多方面的。
八旗兵在中国冷兵器时代,战斗力属于最强的军队之一。纵观中国古代的历史,除了八旗兵,没有任何一支兵能够做到以不到四万人征服整个中国。三万多八旗兵入关后所向披靡,攻城略地并征服了中国。是什么造就了八旗兵的强悍?主要是以下三方面:一.恶劣的生存环境,练就了八旗极强的战斗力。古代的东北,处处是一望无际的大森林,受蒙古高压的影响,夏季炎热如热带,冬季寒冷如北极。明朝末年的东北不像现在,那时候处于小冰河时期,一到冬季往往在零下四十度以下,没有任何暖气和充足的食物,所以古代东北的游牧民族之间的厮杀是最为残酷的角斗。而建州女真,在众多游牧部落中脱颖而出,可以说是优胜劣汰的产物。八旗兵不仅有满人,还有大量辽东汉人和蒙古人;再者,八旗兵和明军最大的差别就是,明军首领往往坐在后面指挥,自己不亲自上战场;而八旗兵的首领在每次战斗中,一定要冲在最前面,否则难以服众。正因为如此,八旗兵的首领是真正经历了历练的富有才干的大王,而明君的首领大部分是科举考试选出来的书生。第三个原因,就是连坐制,伍长死,士兵必死;佐领死,伍长必死。所以,在战场上必须相互救应,救别人,就是救自己。什么军队遇见这种拼死的队伍,都是极为头痛的事。
在东营北侧,简单的饭菜吃完,副都统乌席哈奇飞身上马,剑指东营,“今晚,兄弟们可以尽情享乐!所得财物都归个人所有。”
“万岁!万岁!万岁!”
三千将士欢呼。(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