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正可不是孟达,这段时间除了去趟考场之外,他可哪也没去啊!主要是没有钱。
"应该不会,你还要跟我去吗?"
孟达想了想,"你自己去吧!保重。"
"放心。"法正就跟着一众兵卒去了,孟达晚年的事,每每想去今日发生之事,都非常的后悔,他错过了一次非常重要机会,以至于他与法正之间距离越来越大。
法正还是很镇定的,哪怕是在潘闾的面前,潘闾在他的脸上没有看出任何的情绪波动。
"你知道我是谁吗?"
"学生不知,但大人一定身份尊贵。"
"何以见得。"潘闾选的这个地方,非常的普通,只是府衙中的一间房舍而已。
"因为大人的身上,没有穿官服。"
潘闾:"就这么简单?"
"齐王南方初定,底下官员对礼节之事很是看重,如果是普通的官吏,绝对不敢像大人这么随便。"
管中窥豹,这是一种能力,不是谁都能拥有的,这代表法正非常细心,而且有自己的主见,敢下判断,这也是自信的体现。
"我看过你的考卷,非常不错。"
"谢大人夸奖。"
"你可愿直接出仕。"
法正当然明白潘闾的意思,"大人是说不让我进书院了。"
"正所谓学得文武艺,报与帝王家,进入书院不过是出仕的一个踏板,你又何必执着呢?"
法正不是不想出仕,只是他不知道为谁出仕,这一点不得不让法正慎重,"学生,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这话一听是托词,不过潘闾并不生气,法正的确还很年轻,但不代表他就那么容易招揽。
这些个青史留名之人,每一个都会审时度势,"书院交给你的只有学识,而官场能交给你的,却是你在书院中学不到的。"
"厚积才能勃发,多学才能专精。"
这个时候郭嘉从外面走了进来,"王上,你怎么在这呢?益州传来了新的简报。"
潘闾起身看了法正一眼,"你好好考虑吧!"
当潘闾走出房门的那一刻,法正才回神,他已经猜到潘闾来头不小,但他没想到是当今的齐王,南方的霸主。
法正觉得他的机会来了,法正只要抓住这个机会就会腾飞。
潘闾看着益州传来的简报,原来刘备已经在三天前拿下成都了,不得不说刘备的速度真快。
刘备的难缠可见一斑,只要给他一点机会,他就可以死灰复燃,"奉孝,你让我回来,就是看这个。"
"王上,不觉得很重要吗?"
"当然重要,只是鞭长莫及啊!再说了,现在不是我们出兵的时候。"
"王上,你仔细看看简报,刘备只用一天的时间就攻下了成都城,这已经不能说是攻下了,而是收下,也就是说是有人献城。"
潘闾:"刘备的运气不错。"
"王上,臣下要说的不是这个,臣下要说的是献城的这个人是黄权,黄权有复汉之心,所以才选择了刘备,黄权是一个难得的谋士,刘备又是一个枭雄之才,这两个人聚在一起,要小心啊!"
刘备得到一个谋士,当然是如虎添翼了,潘闾又不是没见过,刘备得到徐庶那会也是非常厉害的。
可成也是他败也是他,刘备失去了徐庶,就瞬间被打回原形了,这个黄权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个黄权,有什么弱点吗?"
"没有。"
"这世间还有没有弱点的人吗?"
"弱点是肯定有的,但知道了没有啊!因为黄权的弱点并不致命。"
潘闾不见意刘备坐大,但却不想他坐大的太顺利,"那就派人去杀了他吧!"
"王上,这黄权可是一个难得的人才。"
"他能为我所用吗?"
"可能性不大,但不是没有可能的。"
潘闾麾下的确是急需人才,但一个不能为我所用的人才,就是再厉害潘闾也不稀罕,潘闾的爱才跟曹操的爱才不同。
曹操的爱才是盲目的,而潘闾的爱才是有选择性的,只有效忠自己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其他的都是祸患。
"刘备比黄权重要,所以黄权必须死。"
"臣下这就去安排。"郭嘉并不想杀黄权,因为黄权的能力,正是潘闾麾下所获取的,黄权很像是当初的刘伯温。
黄权虽然没有刘伯温的远见,但在内政上却丝毫不差,益州这几年陷入战乱之中,全凭黄权一日之力,才能保证地方上的安宁。
只是潘闾命令以下,郭嘉也不好说什么了?郭嘉平时的确不守规矩,但郭嘉很清楚分寸在哪?
潘闾已经是齐王了,那么在大事上就不能违逆他。
就在潘闾想杀死黄权的时候,黄权这边也犯了难,他迎刘备进入成都城,是想辅佐刘备,光复汉室。
可刘备的大军一进城,就做了很多祸事,殃及百姓,刘备的大军主要还是由交州兵形成。
这些交州兵,跟着刘备进入益州,吃了不少苦,所以刘备也是有意放纵他们。
刘备这么做也是为了收拢军心,至于民心自然也要排在军心之后了,益州人是非常排外的,刘备试过拉拢他们,但最后都失败了。
形成眼下的局面,刘备也不想,但无能为力,曾经的刘备,以仁义起家,但如今的刘备为了自己大业,只能暂且放下自己的仁义。
黄权在门外犹豫了很久,还是求见了刘备,"王上,你应该严加管束军队,成都不比其他地方,成都是益州的中心,里面有很多大族。
一旦把这些大族得罪了,王上接下来的路就不好走了。"
"公衡,你说的这些,我何尝不知啊!但是你也要体谅我的难处,我有想过在益州招兵,可没有几个来应征的,我总不能强征吧!
重用那些交州兵,自然也要承受一下苦难,除非公衡你有什么两全之策。"
两全之策黄权还真有,"王上,你可知道南蛮人。"
"听说过,跟江东的山越一样。"
"王上,这益州百姓,深受南蛮劫掠之苦,只要王上讨伐南蛮,必能得到百姓的效命。"(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