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关于贾政教育贾宝玉, 最后因为贾母而终止的事情并没有传到姜岩这里,甚至就连荣国府内都不敢有人议论。
在一阵闹腾过后,贾母把贾宝玉带到自己院子里不让贾政再打他, 到了第二日便没有人再提起这件事情, 不咸不淡的过去了。
姜岩在金陵也在忙着自己的事情, 除了皇商生意,他和盛凌派来的一些人找工匠建造船只, 和之前商船出海时候三五只船不一样,这次是大量的制造, 看样子盛凌是已经想好这些船的用途了。
日子不紧不慢的过着,现在贾敏林如海都是身体康健, 林瑾和黛玉一切顺遂, 对于姜岩来说接下来他只要维持着和盛凌之间的往来,从而护得住想要保护的人就可以了。
一年多之后, 林瑾从京城回来完婚,在成亲之后带着妻子前往京城, 贾敏没有那么多想要在儿媳妇面前立威的意思,她嫁过来的时候就没有公婆,没有体会过公婆对待儿媳妇是什么样的情形。
不懂的事物她也没有兴趣去学, 小夫妻成亲之后分居两地上千里不像话,让他们在京城过着自己的小日子就好,就如同她当初和林如海一样。
这些年她和林如海一直都只有彼此,相互扶持照顾着, 贾敏见过很多和别的女人分享丈夫的人,她做不到也不没有兴趣让儿媳妇去体会。
目送林瑾带着媳妇儿上了船,贾敏不由回想从前。
其实成亲之后她也想过,如果林如海纳妾怎么办?她想她别的做不了, 只有冷心冷情的对待着她的丈夫,并且把自己的一腔赤诚收回来,一点儿都不留给他。
而且在姜岩来金陵长住之后,她也想过大不了就去哥哥家住着,貌合神离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林如海一直没有给她这个机会。
有好几次她开玩笑说要给他找别的女人,都给林如海给面无表情的驳回了,那时候她嘴上说着林如海‘不识好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娘抱我。”
黛玉拉着她衣襟的手打断了贾敏回忆,弯腰将女儿抱在怀里,走向不远处的马车。
“娘你是不是舍不得哥哥?我们让哥哥回来好不好?”
黛玉小手臂搂着贾敏的脖子,用小孩子特有的稚嫩语气说道。
贾敏笑着点了点她额头,“现在你哥哥有官职在身,不是我们让他留下就能留下的,我和你爹虽然会想你哥哥,但我们身边还有你,可以慰藉思念之情。”
“可我出嫁之后呢?到那时候爹娘该怎么慰藉思念之情?”
黛玉的话贾敏一惊,他们从来没有对黛玉说过嫁人之类的话,事实上她和林如海也一直都在回避着黛玉有朝一日会嫁人的事实。
“玉儿现在年纪还小,嫁人不急于一时,说不定到耐候你哥哥就回到我们身边了。”
黛玉点点头,“方姐姐,不对,是嫂嫂说她舍不得爹娘家人,我想我嫁人肯定也会很舍不得家人的,娘你不要把我嫁人好不好?”
“好,我们玉儿不嫁人,在爹娘跟前呆一辈子。”
贾敏含笑抱着女儿上马车,女儿嫁人之后就要跟着去夫家生活,舍不得家人是肯定的,贾敏就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深深的知道这种感受。
所以还没到那时候呢,索性不去想,庸人方自扰,珍惜眼下最好,毕竟现在女儿是真真切切在她怀里的,而不是即将就要嫁做他人妇。
黛玉见贾敏答应下来,嘿嘿笑着,“娘我们什么时候去舅舅家啊,我想要和探春玩儿了。”
“探春和舅母昨日刚刚离开,你想要和她玩儿怎么不把她留下来多住几天?”因为要参加林瑾的婚礼,傅翎带着探春过来恭贺,至于姜岩则是因为要造船,没有能够赶回来。
“当然是因为舅母太忙了,来姑苏看哥哥成亲要耽搁时间,我们去姑苏就不会耽搁时间舅母办正事儿的时间了。”
黛玉见到傅翎因为忙而来去匆匆,于是没有多留,如此善解人意看到贾敏又是一阵喜爱。
“那好,等回去之后我让人给你收拾东西,送你去金陵舅舅家,不过这次娘不能和你一起去,黛玉长大了自己一个人可以在舅舅家住下是不是?”
“可以,只要让烟柳跟着我就好,玉儿长大了。”
黛玉很肯定的说道,贾敏把她抱在怀里紧了紧,这几年两个孩子来往很多,有好几次都是因为姜岩和傅翎太忙了,或者是要回金陵,都是探春和丫鬟送到姑苏林家的。
好像是自从三岁开始,探春就能够独自来林家住着,不哭也不闹,贾敏那时候就想黛玉肯定无法离开父母,现在又过了几年,是时候要培养一下黛玉的独立自主性了。
用了五年的时间,姜岩终于完成了盛凌的这次任务,打造了数十只大船,并且经过了各种测试,无论是速度还是平稳度,都远远的超过了其他船只。
此时盛凌已经掌握了朝中大量的权利,太上皇已经年近古稀之年,但却还是没有完全放权的意思,盛凌登基的前两年还战战兢兢的,深怕一不小心就被从皇位上踢下来,就像从前武皇对她儿子一样。
渐渐的他发现太上皇不是女皇武则天,他也不是武则天那几个没用的儿子,手中权利愈发大,太上皇对他的威胁便愈发的小了。
现在盛凌已经不执着想要从太上皇的手中把权利拿过来,而是静静的等待着他放权,即便他的父皇到死也不肯放权,死后也是任何权利都带不走的。
盛凌的下一步动作就是清理那些吃着朝堂俸禄,但却内地里毫无用处甚至还仗着手中权利为非作歹的人,其中世家大族首当其冲。
盛凌的动作可以说是雷厉风行,上位几年已经让他一览众山小的霸气,首先拿了几个世家开到下手,快刀斩乱麻的如遇定罪,从前做过那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全部铺在了桌面上,暴露在阳光之下。
没有特意的打击没有过多的降罪,全部都是按照律例进行的,并且阐明了一个观点——‘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一时之间世家大族人心惶惶,姜岩收到了许多从荣国府的来信,其中还有一封是贾赦给他的。
要知道他和这位大哥的关系可不亲厚,而且因为他从商的缘故,贾赦一直不大看得上他,这次竟然‘纡尊降贵’亲自给他写了信,真是稀奇。
“你要回信吗?”傅翎看着最近半个月收到的信,摆在书房的桌案上犹如小山一般。
“不回。”
姜岩言简意赅,贾赦是成年人,身处荣国公之位,他做了什么都要自己承担后果,这时候眼看着就要东窗事发了想起来补救,早干什么去了?
傅翎得到答案,又低头自顾自的扒拉着算盘,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纪她可是不会用这玩意儿的,来到这儿做生意,现在她的珠算可是很厉害的,就这一手的绝活儿到回到现代,去参加比赛肯定能得个奖。
一时之间书房静默,只有算盘珠子的声音和炭盆燃烧着那些书信的声音。
盛凌记得当初和姜岩的交易,对于荣国公贾赦的事情他并没有率先处理,当然他也知道,贾赦并不在姜岩的‘保护’范围之内。
荣国府给姜岩送去的那些信他都知道,信的内容也都知道,等把该处理的都处理完了,那四个错综复杂的家族,也是时候该出手了。
盛凌没有先对贾家出手,这对于贾家来说才是最难熬的,贾赦这些年仗着荣国公的身份作威作福,所做的事情他都知道,眼看着那些和他犯了差不多事儿的人一个个都被处置了,他就好像是即将面临着被宣判的囚犯一样胆战心惊。
因为想着姜岩皇商身份当初是由盛凌举荐的,于是给姜岩写了封信想要打听一些消息,但却久久没有回应。
而姜岩自从事发到现在,只给贾母去了一封信而已,让她不要担心,不会有事儿的。
然而姜岩的信对贾母来说是十分苍白无力的,身处荣国府当中,她知道国公府的那些腌臜事情,子孙们都干了什么她多少都有些数,每天都有囚犯被押运到刑部衙门,每天都有人被推到菜市口斩首。
那些人当中有不少是和贾家或多或少有些关系的,火烧眉毛的时候只告诉她不要担心,可她如何能够不担心。
而就在这年秋天,秋闱当中贾珠考中了举人,这让贾家看到了一些希望,并且在考中了举人之后,贾珠被外派到一个偏僻县城做县丞,正八品官职。
贾家没来得及松口气,贾政也被外派了,并且是明升暗降,同样的品级在京中为官是比别的地方权利要大的。
一时之间荣国府人心惶惶,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君心难测,圣旨已下,只有听命行事了。
贾政和贾珠都离开了荣国府,一时之间荣国府仿佛少了很多人。
姜岩看着这一系列动作,知道盛凌是没有打算打压贾政一房,可能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做什么罄竹难书的事情,再加上贾政对皇室的忠心。
不过不打压归不打压,就凭着他是贾家人,也是不可能提拔的,有一个小官儿做着也就不错了。
在贾政贾珠走的一个月,贾赦入了狱,入狱当天便削去爵位,三日后宣判他所犯下的罪责,一条条写的分明,可见对于他的调查是早就查出来了,数罪并罚处以斩刑,家中一应钱财收归国库。
贾赦的死,没有牵连到贾家的任何一个人,但贾家荣国府,贾家的全部都失去了。
姜岩在京城给他们另买了一栋宅子,并没有将人接到金陵去的想法,照顾了贾母数日,给她讲清楚贾赦所做的那些事情。
并且以贾宝玉为引子,不能让她心绪抑郁下去,告诉她还可以培养贾宝玉。
贾母顿时感觉到了身上的压力,在姜岩开的几服药喝下去之后很快好起来,不同以往对贾宝玉的宠溺,开始如同贾政从前对贾宝玉那样,严厉教导他。
日后无法重振辉煌,但还是可以像他大哥一样,走科举之路做官,最起码保住了一生衣食无忧。
姜岩不知道在贾母这样的督促之下贾宝玉能否听话,走上贾母为他想好的那条路。
他是在眼见贾母身子好了之后启程回金陵的,贾家现在还有贾政贾珠在做官呢,贾赦死了之后刑氏害怕的自缢了,只剩下贾琏夫妻和孩子,贾政不会不管这个侄子的。
盛凌对荣国府可以说是轻拿轻放了,相比较荣国府,宁国府可以说是更加的惨淡,有了宁国府做对比,贾政估计心里有数,日后会更加约束着晚辈们的。
姜岩回到金陵正好是秋日,秋高气爽只觉浑身舒爽,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年,危机总算是解除了。
朝堂上在解决了这些世家之后,开始准备出海作战的一切事宜,而那是距离姜岩很远的事情,不会波及到他。
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看着探春长大,时刻照顾着贾敏林如海一家的身体,让他们寿终正寝就好。
“爹爹。”
刚刚下马,远远的就看到探春朝着她跑过来,已经长成了大姑娘模样,知道姜岩这次去京城是要处理很重要的事情,心中担心几乎每日都要来门口看两眼。
现下见到姜岩安然无恙的回来了,探春终于放下心。
带着姜岩进府,和他讲着这段时间家里发生的事情,还有傅翎带着她在金陵附近游玩所看到的趣事。
循序渐进,最后终于说到了正事儿,那就是她想要跟着船队出海看看。
“你娘同意了吗?”
探春立马点头,“同意了,而且我还和娘学了外国话。”
姜岩看着她那双明亮的眼眸,在她的注视下缓缓点了点头,“等下次出海,我和你娘带着你去。”
出海长长见识,不指望着探春对他们回到什么,只要她能够一切顺遂,安然开怀就好。